俄羅斯套娃—最具民族代表性的工藝品

2021-01-20 華夏博雅國際教育

「套娃」(俄語為:матрёшка)是俄羅斯的傳統手工藝製品,是俄羅斯最具民族特色的產品之一。無論是去俄羅斯旅行的遊客還是俄羅斯本地人,都對這個美麗可愛、妙趣橫生的木製玩具(娃娃)充滿了喜愛,他們或把它作為手信帶給親朋好友、或擺放家中樂享其妙。

俄羅斯套娃一般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最多可達十多個,通常為圓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顏色有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等。傳統圖案是身穿俄羅斯民族服飾的姑娘畫像,隨著手工藝的發展,套娃圖案逐漸豐富起來,童話角色、政治人物、個人肖像也成為了創作的素材。

「套娃」的由來其一:

相傳俄羅斯民族有兩家表親相鄰,表兄妹童年相伴長大,後來表兄遠走它鄉,由於思念家鄉的表妹,每年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數年後,他回到了家鄉,將娃娃送給了表妹,後人模仿傳稱套娃,又叫吉祥娃娃。


「套娃」的由來其二:

「套娃」,俄語為:матрёшка,與俄語中的「母親—матb」同詞根。因此「套娃」的由來也被傳說為象徵著母親和她的孩子們,寓意了人丁興旺、生活美好。(有俄文詞意做背書,想來有一定的可信度)

俄羅斯的森林覆蓋面積居世界第一位,因此為製作木製工藝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套娃通常採用椴木(或樺木)為製作原料。椴木的特點:紋路細、重量輕、材色淺、易著色、不易開裂……這些特點使它成為木製工藝品的上好材料。尤其是重量輕的特點,是作為手信製品所必須和必要的。

每一個國家的特產都必然帶有其濃鬱的民族特色。套娃美麗的服飾正是俄羅斯民族傳統服裝的展現。幾乎每一個美麗的套娃身上都離不開一襲色彩豔麗的俄羅斯式長裙。這款具有鮮明特色的長裙名為「薩拉凡」,意為「從頭到腳」,是俄羅斯歷史悠久的一款傳統女裝。

俄羅斯的傳統女裝幾乎都有這樣一個特點:長袖、長裙。因為過去俄羅斯婦女需要下地幹農活,長袖可以防止稻草劃傷手臂;長裙,一方面是因為可以禦寒,另一方面因為農活中需要彎腰的活兒不多,所以婦女們就能美則美了。

最大的套娃位於中國滿洲裡的中蒙俄三國交界處。三十米高的套娃矗立在廣場上,分別體現中國人、蒙古人和俄羅斯人三個女孩的形象,象徵著友誼與和平。

最多的系列套娃是在下諾夫哥羅德市的謝苗諾夫製造的。一米長的木頭可以雕刻72個小套娃。歐洲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俄羅斯民族博物館,就開設了套娃製作大師班。

在託木斯克博物館可以看到罌粟籽大小的俄羅斯套娃,這種套娃由猛獁象的骨頭製成,可以用顯微鏡觀察。當代的左撇子Анатолий Коненко不僅製作了一個一毫米的大的套娃,還根據藝術經典繪製它。

在俄羅斯有六個套娃博物館,分布在下諾夫哥羅德、卡利亞津、諾林斯克、沃茲涅先斯克、謝爾吉耶夫波薩德和莫斯科。莫斯科的套娃博物館位於列昂季耶夫斯基巷的歷史宅邸,第一個俄羅斯套娃就誕生於此。

 


相關焦點

  • 在國內就可以看到美的俄羅斯套娃,充滿著三國風情,快來看看
    大家好,我是小小,很多人去一趟俄羅斯都會會去買上一個最具俄羅斯特色的俄羅斯套娃,但是在我國內蒙就可以體驗一個最具特色的俄羅斯風情的遊樂園,這裡充滿了三國風情,像一個童話世界一樣,快來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俄羅斯套娃裡有個大秘密,你只有買了才知道
    >今天說說俄羅斯的套娃。 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手工藝製品,是俄羅斯最具民族特色的產品之一。無論是去俄羅斯旅行的遊客還是俄羅斯本地人,都對這個美麗可愛、妙趣橫生的木製玩具(娃娃)充滿了喜愛,他們或把它作為手信帶給親朋好友、或擺放家中樂享其妙。
  • 享譽世界的俄羅斯套娃,居然起源於日本?
    俄羅斯傳統工藝製作的套娃不過現在的俄羅斯人有很多抱怨,抱怨的對象主要是中國,有很多質次價廉的俄羅斯套娃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突然進入俄羅斯甚至是世界市場,一下讓這個俄羅斯的傳統玩具的身價開始大跌。俄羅斯套娃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套娃是俄羅斯的民族工藝品,但其產地卻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哈爾濱一面坡。「套娃之鄉」已成為一面坡新的標籤。一面坡鎮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全鎮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在套娃生產產業鏈上,年產量達1700多萬套,目前全世界包括俄羅斯在內銷售的套娃幾乎全部產自這座小鎮。
  • 幾千塊的高價俄羅斯套娃,竟然產自東北小鎮
    但你可知道,在俄羅斯買到的套娃其實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在中國東北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套娃產業。套娃是怎麼來的?套娃是俄羅斯傳統手工藝製品,也是最具俄羅斯民族特色的裝飾品,大概是14世紀在莫斯科以南的扎廓爾斯科出現,不過當時還不是套娃,而是各種動物形象。套娃通常由一組五到十幾個數量不等的相同圖案空心木製娃娃組成。
  • 虞莉婭的音樂之旅 | 在俄羅斯,我把自己穿成了套娃
    莫斯科的郊外穿著短袖上飛機,穿著毛衣下飛機;穿著棉襖開始第一天的旅行;我低估了俄羅斯入冬降溫的速度,從零上15度到零下10度,只需要兩天,妥妥的「速凍」,於是我在俄羅斯把自己穿成了套娃…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手工藝製品,也是那裡最具民族特色的產品之一。
  • 「俄羅斯套娃」的來歷
    最普通的 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這也成為這種娃娃的通稱。  套娃由來也有另一說:在舊時俄羅斯農村,Matryona和Matriosha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婦女的名字。學者們指出,這兩個名字中含有拉丁詞根「mater」,意思就是母親。聽到這個名字,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大戶農民家庭裡的母親,通常是一個健壯能幹、略有些肥胖生了許多孩子的俄羅斯婦女形象。
  • 禁止套娃!俄羅斯套娃背後的恐怖傳說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故事和俄羅斯套娃有關,俄羅斯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工藝品,常常由多個同樣圖案但是大小不一樣的空心木製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不過關於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套娃,卻流傳著一個恐怖的傳說。一起來看看吧。
  • 俄羅斯風格獨特的酒店,做成「套娃」的形狀,網友各有說辭
    在滿洲,最具象徵性的建築應該是他們的「套娃酒店」, 眾所周知,套娃是非常有俄羅斯文化氣息的手工紀念品,我不認為大家都不知道,但整個酒店就像俄羅斯套娃樣,對很多人來說,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一進入滿洲的「套娃酒店」,就像突然進入俄羅斯宮殿一樣,無論是裝修、壁畫、吊燈還是家具,都有著濃厚的異國風情, 如果接待員沒有跟你說中文,你可能以為自己錯了, 你是不小心來俄羅斯的嗎?另外,在「套娃酒店」內部,俄羅斯套娃的要素無處不在,走廊的燈飾也以俄羅斯寶寶的形式,可以說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俄羅斯寶寶」的設計要素。
  • 俄羅斯套娃可愛的瑪特羅什卡小姑娘
    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特產,是由白樺木做成的空心玩具,最早起源於14世紀。19世紀製作方法得以完善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套娃樣式。通俗點說套娃就是一種工藝品,孩子們的玩具,旅遊紀念品。它的製作十分考究,在初春時節把樹砍倒然後剝去樹皮,只剩少數幾環樹皮防止開裂,然後暴露在空氣中通風。
  • 《俄羅斯套娃》鎮三山-協助拍攝
    俄羅斯套娃(俄語:матрёшка)是俄羅斯特產的木製玩具,一般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最多可達十多個,通常為圓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顏色有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等。最普通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這也成為這種娃娃的通稱。
  • 今天了解一下俄羅斯套娃的來歷,以後還有更多的套娃知識,爆贊
    第一節 俄羅斯套娃的來歷 大家好我是老明,從今天開始我將教大家俄羅斯套娃的製作過程,有喜歡木製品或套娃的,請關注我,我將一步一步的為大家講解
  • 牽掛與詛咒 俄羅斯套娃的故事
    裝飾聖誕節,一個聖誕樹套娃是今年2月在俄羅斯淘得,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之前的最近一次旅行。這個聖誕樹套娃三層,線條簡單,繪畫也不複雜。
  • 俄羅斯套娃五層裡面第二層的車法,工具的用法,全部告訴大家
    大家好 我是老明,今天我們來 講一下,俄羅斯套娃 五層裡面的第二層是怎麼車的 ,出於好奇心 ,老明兒帶你們體驗一下 ,閒話短說,開始上手藝 。
  • 俄羅斯旅行買套娃做伴手禮,哪種樣式的才最正宗的,可別鬧笑話了
    俄羅斯套娃基本上是俄羅斯最鼎鼎大名的紀念品了吧?而且老少皆宜男女不限,去俄羅斯如果不帶幾個可愛的套娃回來送人,感覺就像沒有去過俄羅斯一樣,就算為了自己也要買一個!簡直是俄羅斯必買紀念品之一呢。其實俄羅斯套娃(俄語:матрёшка)是一個個木質的空心娃娃,一個套一個組建而成的小玩具,最多的時候一個套娃當中可以套10多個小娃娃。在最早的時候,俄羅斯套娃也叫做"瑪特羅什卡",就是一個穿著俄羅斯傳統農村婦女服飾的小娃娃,據說最開始是由畫家馬留丁所見到的一個組七福神娃娃而產生的靈感。
  • 趣知識:最俄羅斯的紀念品,關於套娃的6個小秘密
    Малютин)在日本玩具「七福神玩偶」的啟發下,提出了創作可拆分木偶的建議,並設計出第一個套娃 – 由工匠斯維多什金刻制,馬柳京親自彩繪,共有8個木偶,最外邊是身穿繡花襯衫、薩拉凡裙子,繫著圍裙,戴著花頭巾,手抓黑公雞的圓臉鄉村姑娘形象,往裡依次是小夥子和姑娘,最後一個是嬰兒。
  • 你是不是在俄羅斯買到了義烏的套娃?!
    通過昨天的【外國人為什麼喜歡俄羅斯,最喜歡的部分又是什麼呢?】一文,我們了解到俄羅斯套娃是最受外國人喜歡的俄羅斯元素。 大淘寶如此便捷,何必捨近求遠,輕輕一點,好了,快遞哥哥已經把套娃給你送到手了。 只能粗略的看,細看那是不「允許」的~ 我可能買到了假的俄羅斯套娃,連續兩次被醜哭。 看看正版的俄羅斯套娃,這麼的美麗,這麼的可愛。再看看我買到的,感覺再也不會愛了!
  • 異國展品齊聚濟南大明湖畔,當俄羅斯套娃遇見胡桃夾子
    俄羅斯套娃、胡桃夾子、南非手鼓……各種異國風情展品齊聚「國際集市」。15日上午,濟南國際友城商品展在大明湖畔的超然樓廣場開幕,來自17個國家的27個友好省州、城市和相關機構參展,將一直持續到17日。精巧的俄羅斯套娃引觀眾圍觀。胡桃夾子展位。馬達加斯加展品。
  • 套娃:現在俄羅斯的象徵,深究歷史起源,卻與俄羅斯無關
    一談及俄羅斯的象徵,任何一個外國人都會提到套娃。人們會將這些木質的彩繪玩具當做紀念品帶回家裡,而每一個俄羅斯人從小就對套娃再熟悉不過了。 但很少有人會思考套娃的深層含義,以及為什麼傳統套娃一定是有七個娃娃。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眾所周知的玩具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一個或許讓人震驚,但必須要提到的事實是:也許套娃在俄羅斯非常有名,被稱為是俄羅斯的東西,但套娃的歷史和俄羅斯一點關係都沒有。
  • 「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民間木製玩具 但最大的套娃,卻在?
    雖然我們都知道,「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民間木製玩具。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卻在中國。這個套娃地處內蒙的滿洲裡套娃廣場,主體建築高30米,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體套娃內部為俄式餐廳和演藝大廳。
  • 去戰鬥民族旅遊,這個紀念品千萬別買,看似浪漫無比,卻極為恐怖
    套娃起源於俄羅斯,是俄羅斯傳統的木製工藝品玩具。一般是由數個,或十幾個空心木製娃娃組成的,多為圓柱形,底部較為平坦,可以直立的擺放在地面。顏色十分鮮豔亮眼,只要你腦洞夠大,就沒有它呈現不出的。俄羅斯人通常稱套娃為「瑪特羅什卡」,最常見的娃娃圖案就是身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