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李女士報警稱,7月18日中午11時許,她收到一則貸款簡訊,稱如有貸款需求可通過連結下載「京東白條」APP。「京東白條」APP?李女士心想這可是「知名品牌」啊!急需用錢的她便按指南下載APP並填寫資料申請貸款1萬元。7月19日,李女士再次打開APP滿心歡喜等著貸款到帳時,卻意外發現帳戶已被凍結,上面提示銀行卡號輸入錯誤。
可自己明明反覆檢查了啊,著急的李女士立馬給客服發消息,詢問原因。
熱情的客服發給她一個QQ號,讓其通過QQ諮詢。對方稱,李女士需要通過銀行轉帳5000元就能立馬解凍帳戶,解凍後費用將全數退還。同時,客服「友善」提示,雖帳戶被凍結,但借貸合同已經生效,到期後該還的錢一分不能少。
這讓李女士覺得除了解凍,沒有別的辦法。為了能夠成功貸到款,李女士向對方提供的帳戶轉帳5000元。本以為這下應該沒什麼問題了,沒想到對方稱解凍費不夠,還需繳納15000元。
這時,李女士終於意識到有些不對勁了,在李女士的質問下,對方開始愛理不理,最後直接玩起了消失。無奈之下,李女士只好報警。
很多受害者像李女士一樣,因為相信「京東」的品牌效應未曾深究直接入套。詐騙分子正是利用了大家「想當然」的心態,偽造出一款與知名金融品牌名稱、標識等雷同的假冒APP,誘人入局。
2020年7月21日,李女士報警稱,7月18日中午11時許,她收到一則貸款簡訊,稱如有貸款需求可通過連結下載「京東白條」APP。「京東白條」APP?李女士心想這可是「知名品牌」啊!急需用錢的她便按指南下載APP並填寫資料申請貸款1萬元。7月19日,李女士再次打開APP滿心歡喜等著貸款到帳時,卻意外發現帳戶已被凍結,上面提示銀行卡號輸入錯誤。
可自己明明反覆檢查了啊,著急的李女士立馬給客服發消息,詢問原因。
熱情的客服發給她一個QQ號,讓其通過QQ諮詢。對方稱,李女士需要通過銀行轉帳5000元就能立馬解凍帳戶,解凍後費用將全數退還。同時,客服「友善」提示,雖帳戶被凍結,但借貸合同已經生效,到期後該還的錢一分不能少。
這讓李女士覺得除了解凍,沒有別的辦法。為了能夠成功貸到款,李女士向對方提供的帳戶轉帳5000元。本以為這下應該沒什麼問題了,沒想到對方稱解凍費不夠,還需繳納15000元。
這時,李女士終於意識到有些不對勁了,在李女士的質問下,對方開始愛理不理,最後直接玩起了消失。無奈之下,李女士只好報警。
很多受害者像李女士一樣,因為相信「京東」的品牌效應未曾深究直接入套。詐騙分子正是利用了大家「想當然」的心態,偽造出一款與知名金融品牌名稱、標識等雷同的假冒APP,誘人入局。
案件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