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農村老人把正月初五叫破五,在這一天有哪些講究?看完懂了!

2020-12-10 小馬話三農

今天是大年初五,也被人們稱為「破五」,雖然今年的春節和往年有所不同,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人們不能像以前一樣走親訪友,但是在大年初五這一天,一些講究還是要遵守。那麼為何人們會把正月初五說成是破五呢?在這一天有哪些講究呢?

之所以人們會將正月初五說成是破五,其實是源於春節期間大家要遵守的規矩而言。眾所周知,年是從大年三十開始,也就是說從大年三十開始,有些事情就不能做了,比如扔垃圾、做針線活等等,但是家中的垃圾不能一直堆在家中不扔,一些針線活還要做,人們為了能順理成章的繼續以前的生活,所以便約定在正月初五開始,這些在過年期間不能做的事情便破掉,普通生活將會繼續,因此人們便將正月初五說成破五,也就是說從正月初五開始,百無禁忌。

那麼在破五這一天有什麼講究呢?首先是崩窮,在大年初五這一天一大早,叫醒你的絕對不是夢想,而是鞭炮聲,天還沒蒙蒙亮,家家戶戶就已經開始放鞭炮。聽老人說,藏在家裡的窮氣、晦氣最害怕鞭炮聲,所以人們在大年初五放鞭炮時,會將鞭炮從屋內放到屋外,鞭炮的聲音越大,窮氣、晦氣跑得也越遠,所以很多人在大年初五放鞭炮時,都會放響聲最大的二踢腳。

其次就是清掃房子,扔垃圾。從大年三十開始,家家戶戶就不能將家中的垃圾扔出去,所以在大年初五這一天,人們會將家中裡裡外外清掃得乾乾淨淨,並將積攢了幾日的垃圾一併扔出去。將家中的垃圾扔出去的同時,也可以將窮氣扔得遠遠的,這樣在新的一年中,窮氣便會離得自己遠遠的。

第三是在大年初五這一天要吃餃子。對於北方人來說,逢年過節最少不了的食物便是餃子。之所以在大年初五要吃餃子,有兩個說法,一是在包餃子前必須要將餃子的餡料準備好,在以前北方人在冬天吃餃子,通常是吃豬肉白菜餡的餃子,不管是豬肉餡還是白菜,都要剁碎才可以,所以在剁餃子餡時,一定要剁得很響亮,有剁小人的說法。二是包餃子時要捏起來才可以,捏餃子也有捏小人的說法,將小人捏死,在新的一年中小人便不會出現在自己的身邊。

第四是不能串門和走親訪友。春節期間人們都會走親訪友來拜年,但是在正月初五這一天是不可以串門和走親訪友的,因為在大年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將窮氣和晦氣扔出去,在串門和走親訪友時,很容易被窮氣、晦氣沾到,並帶到客人家中,所以為了避免窮氣、晦氣再回到家中,才有在正月初五不能走親訪友的說法。

你們那裡在大年初五有哪些講究呢?在這一天吃什麼食物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為啥在農村把正月初五說成「破五」?有什麼講究呢,看完明白了
    #2020春運#今天是大年初五,開開心心過大年卻被病毒所肆擾,大家都要安安靜靜的呆在家裡,等待著病毒的消散,大年初五也是春節期間很重要的一個日子,在很多地區的農村,都愛把大年初五叫做「破五」,也有的農村還會在這一天迎接五路財神,也會有送「窮神
  • 正月初五有大講究,為何被稱作「破五」?到底要破除什麼?
    一、破五習俗的來歷在我國民間素來有正月初五「破五」的習慣,在我國古代,初五這一天要祭拜財神,而且有婦女不能出門而且要吃餃子的傳統,今日婦女不能出門的顧忌早已被取消,但吃餃子這事卻一直傳承下來了。那麼為什麼我國出現了初五祭財神這樣的習俗呢?傳說這事兒和姜子牙有一定關係。
  • 正月初五破五節為何有諸多注意事項 為何這天要吃水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五破五節為何有諸多注意事項 為何這天要吃水餃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到了大年初五。雖然今年的春節比較特殊,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人們不能像往年那樣在春節時走親訪友,但是農村過年的風俗和禁忌人們依然不會忘。
  • 大年初五又被稱為破五 這一天主要吃什麼呢有哪些禁忌呢?
    大年初五又被稱為破五 這一天主要吃什麼呢有哪些禁忌呢?時間:2020-01-29 10: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五又被稱為破五 這一天主要吃什麼呢有哪些禁忌呢?
  • 在農村,為什麼把正月初五稱為「破五」?這天習俗和禁忌你知多少
    今日是正月初五,在農村,很多地區稱今天為「破五」,一些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麼沒有「破四」、「破六」,只有「破五」呢?原因還要從我國的民俗說起,我們都知道,從大年初一開始,在不少地區的農村會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大年初一開始院子裡不能掃地,一直持續到初五,放完鞭炮,吃過餃子以後,才能打掃院子,再比如初一開始,不能動剪刀,不太吉祥,寓意不好等等。
  • 正月初五各地都要「接財神」嗎?「破五」的真正寓意是什麼?
    正月初五各地都要「接財神」嗎?「破五」的真正寓意是什麼?每年正月初五很多地區都會,舉辦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風俗活動。這主要是因為在舊曆中,正月初五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民俗日。民間將這一天都稱為「破五」,也就是說過了正月初五人們就可以,不再受到諸多禁忌的約束了。
  • 大年初五初五到十五還有這些習俗和禁忌 不看你就虧大了!
    大年初五初五到十五還有這些習俗和禁忌 不看你就虧大了!時間:2020-01-28 23: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五初五到十五還有這些習俗和禁忌 不看你就虧大了!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到了大年初五。
  • 農村大年初五民間都有啥講究?
    破五」的說法。農村人接過財神,大家早上吃酸湯麵,預示自己在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利,財源滾滾來,每一個人都希望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到自家,在新的一年裡財運亨通。第二,農村年初五有「送窮」的講究。第三,農村年初五有不能串門的講究。在農村,有年初五不走親戚的講究,這是因為出門時,會把晦氣帶給別人家,這是過去人們迷信思想在作祟;現在年初五走親戚的人很多,關鍵是現在農村人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觀念增強,急急忙記把親戚走完,還要外出打工去掙錢。
  • 農村習俗「初五不能喝粥」「正月不能推頭」的正確解讀來啦
    其實農村講究最多的就要數過年啦,比如初一不能潑水,初二不能走娘家之類的,當然了即便是沒按這種講究做也有許多「圓」的說法,就拿家用的碗來說吧,碎了就叫歲歲平安,沒碎就是圓圓滿滿,可以說是怎麼將都對,初五不能喝粥也是一個道理。
  • 大年初五,在農村為啥被叫做「破五」?還送「五窮」,指的是啥?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什麼是「破五」?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因漢族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這一天,有一種叫做「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的風俗。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破五」這一民俗時至今日,就演化成「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狀態。
  • 正月初五叫什麼節日?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正月初五叫什麼節日?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時間:2020-01-29 10: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五叫什麼節日?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正月初五,又叫做破五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承載了很多人的希望與憧憬,因為這一天有很多的禁忌。
  • 今日大年初六,在農村關於大年初六有哪些說法和禁忌?看完有數了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正月初六,按照以前的說法,過了正月初五,年也就過完了,但是大年初六這一天,在農村依然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那麼在大年初六時,有哪些風俗和禁忌呢?「三、六、九,往外走」,相信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一過了初五,年過完了,在外打工的人便開始踏上返程的路,開始了新一年的辛勤勞動。但是今年春節有些特殊,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春節假期延遲到正月初九,所以今天很多在外打工、上班的人依然在家中,但是也有少數農民已經開始返城。
  • 大年初五迎五路財神,五路財神指的是哪些?有哪些說法?答案來了
    今天是正月初五,也被人們稱為破五,從今天開始,人們便不再像前幾天那樣有所禁忌,而是百無禁忌,所以才叫做破五。正月初五是一年之中比較重要的日子,在這一天不僅要迎五路財神,還要送五窮,那麼五路財神指的是哪些呢?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隨著春節的臨近,寂靜了大半年的農村又慢慢地變得開始熱鬧了起來。新年對於老百姓們來說,不僅是新一年的開始,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日子,人們還覺得新一年的好壞,和春節有很大的關係。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
  • 今天大年初五,在我們農村地區都有哪些習俗?
    今天就是大年初五,而初五對於人們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一天。初五已經是春節過後的第五天,而由於南北文化差異性,不同地方的習俗也不一樣。那麼我們各地在初五又有什麼習俗呢?這一天又是有什麼講究的呢?吃餃子初五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它的到來跟大年初一一樣隆重。到了初五北方地區都會通過吃餃子來歡慶,而初五包的餃子我們又叫它「捏小人嘴」,而通過吃這些餃子以也寓意著來年紅紅火火、事事順心。
  • 大年初五又被稱為「破五」,主要吃什麼?有什麼禁忌?
    大年初五也常被人們稱為正月初五,在百姓的心目中初五是個重要的日子,每年的初五早上,老母親就會早早的起來,為一家人包上一頓餃子,所以在我們北方的傳統習慣中,大年初五吃的主食是餃子。大年初五對人們的意義有以下幾種:一種是多年形成的「破五」說法,由於多年的風俗傳承,所以在初一到初四之間有著很多的規矩說法需要準守,比如說初一不能掃地否則會破財,新年期間不能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等規矩,這些規矩在初五都可以破了,「破五」意味著只要在新的一年裡,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便可過上好日子。
  • 農曆正月有哪些禁忌?
    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時算起,謂之「元旦」或「元日」。自從凱撒創造了《太陽曆》,即確定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新年。當然,現在提起「元旦」都很自然地想到公曆的一月一日,這是民國以後的事。把正月初一稱作「大年初一」或「大年禧」,「大」是熱鬧的意思,也就是這一天要過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
  • 正月初六:民間俗稱「送窮」有啥講究
    中國人的「年」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雖然今年的春節,在新型冠狀病毒病毒的肆虐下,全國各地的人們在春節期間都閉門不出,以應疫情,但是隨著日期更迭,到了初六日,這一「送窮」的習俗還是浮於心頭。自秦漢以來,春節期間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
  • 初一到初七 哪些年俗你還不知道?
    導讀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老鼠娶親……大年初一至初七,都有怎樣的風俗呢?你知道除了餃子,還有哪些傳統的過年食品麼?你知道送窮神、接五路是什麼嗎?今天,就讓小編帶你看看正月初一至初七,各地那些有趣的年俗。  大年初一 金雞報曉  放爆竹、吃餃子,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發壓歲錢。
  • 明天是大年初五,在大年初五有這些風俗和禁忌,你知道幾個呢?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到了大年初五。雖然今年的春節比較特殊,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人們不能像往年那樣在春節時走親訪友,但是農村過年的風俗和禁忌人們依然不會忘。大年初五是比較特殊的日子,被稱為「破五」,在這一天中,有什麼禁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