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在農村為啥被叫做「破五」?還送「五窮」,指的是啥?

2020-12-10 早安讀書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

什麼是「破五」?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因漢族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

這一天,有一種叫做「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的風俗。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破五」這一民俗時至今日,就演化成「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狀態。

「破五」的由來

①送「窮神」

根據《封神榜》記載,姜子牙封神時,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令她「逢破即歸」。在神話中,他的妻子是讓人討厭的背叛丈夫的妻子,被封了窮神之後,更是被世人唾棄,所以在初五這一天就要「破」她。

②初五是財神的生日

還有一種說法是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在這一天要放鞭炮,大擺宴席,迎接財神的到來。各地都會燒香上供,為的就是不忘祖宗。

大年初五有什麼習俗?

1、祭財神

剛才提到初五是財神的誕辰,所以在這一天大家都以不同的形式迎接他的到來。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據記載,迎接財神需要供羊頭與鯉魚,因為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圖「魚」與「餘」諧音,討個吉利。

大年初五零時零分,人們就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

2、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意思是送走窮鬼。一般來說,從除夕到破五不能倒垃圾,因為能夠聚財否則就是把福氣倒走了。所有的「福氣」都攢到初五這天,一起倒掉,也就是「送窮」。

3、掃房子

除了把垃圾倒掉,還要打掃衛生,而且是徹底的大掃除。因為從臘月三十到初五之前不允許打掃衛生,因為如果打掃則意味著這一年都會非常忙碌不能好好休息,動了還會將好運氣弄掉。所以積攢的灰和家務都可以在破五做。

4、接路頭神

清代蔡雲《吳覦》中有生動描述: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 

所謂「搶路頭」即搶接五路財神,人們個個爭早放頭通鞭炮,以此祈盼發家致富。路頭又稱「五路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

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

5、要放鞭炮

放鞭炮對於初五這天也是必不可少的,預示著把一切不吉利的事情都轟出去,讓那些不好的事情都離我們遠遠的,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

初五凌晨,人們搶先打開大門,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向財神表示歡迎。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再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

不同地區的破五習俗

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節日,也稱「忌針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五日。

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據說,這樣可免除讒言之禍。

由於地域不同,節日習俗也有差異。

北京:婦女不允許串門

河南:不勞作,否則遇事破敗

在晉西北:燒香,剪紙,小孩子拿到街頭,互相交換

上海: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鳴鑼擊鼓焚香禮拜

感謝閱讀,祝大家初五快樂,喜迎財神,新的一年財源廣進。

相關焦點

  • 為啥在農村把正月初五說成「破五」?有什麼講究呢,看完明白了
    #2020春運#今天是大年初五,開開心心過大年卻被病毒所肆擾,大家都要安安靜靜的呆在家裡,等待著病毒的消散,大年初五也是春節期間很重要的一個日子,在很多地區的農村,都愛把大年初五叫做「破五」,也有的農村還會在這一天迎接五路財神,也會有送「窮神
  • 大年初五迎五路財神,五路財神指的是哪些?有哪些說法?答案來了
    今天是正月初五,也被人們稱為破五,從今天開始,人們便不再像前幾天那樣有所禁忌,而是百無禁忌,所以才叫做破五。正月初五是一年之中比較重要的日子,在這一天不僅要迎五路財神,還要送五窮,那麼五路財神指的是哪些呢?
  • 大年初五又被稱為「破五」,主要吃什麼?有什麼禁忌?
    大年初五也常被人們稱為正月初五,在百姓的心目中初五是個重要的日子,每年的初五早上,老母親就會早早的起來,為一家人包上一頓餃子,所以在我們北方的傳統習慣中,大年初五吃的主食是餃子。大年初五對人們的意義有以下幾種:一種是多年形成的「破五」說法,由於多年的風俗傳承,所以在初一到初四之間有著很多的規矩說法需要準守,比如說初一不能掃地否則會破財,新年期間不能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等規矩,這些規矩在初五都可以破了,「破五」意味著只要在新的一年裡,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便可過上好日子。
  • 大年初五又被稱為破五 這一天主要吃什麼呢有哪些禁忌呢?
    大年初五又被稱為破五 這一天主要吃什麼呢有哪些禁忌呢?時間:2020-01-29 10: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五又被稱為破五 這一天主要吃什麼呢有哪些禁忌呢?
  • 明天是大年初五,在大年初五有這些風俗和禁忌,你知道幾個呢?
    雖然今年的春節比較特殊,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人們不能像往年那樣在春節時走親訪友,但是農村過年的風俗和禁忌人們依然不會忘。大年初五是比較特殊的日子,被稱為「破五」,在這一天中,有什麼禁忌呢?從初一到初五,每天所吃的食物都有講究,在我們這裡有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轉,初四的烙餅卷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的說法。
  • 農村大年初五民間都有啥講究?
    #五穀豐登迎新年#今天就是大年初五,鄉村關中一帶的民間有「破五」的說法。現在農村,過了年初五,農民該打工的就都外出打工,該忙農活就開始忙農活了。但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年初五的風俗各不相同,在飲食方面,有的地方吃餃子,有些地方吃麵條,還有的吃宴席等。鄉村關中一帶的農村,在大年初五的大清早都吃「一口香」酸湯麵,中午做精美的菜餚,一家人圍坐一起吃團圓飯。那麼,年初五在農村都有些什麼民間講究呢?那就隨鄉村關中一起來了解一下。
  • 大年初五,在農村都有什麼習俗,應該吃什麼呢?看完明白了
    #2020春運#不知不覺明天就是大年初五了,今年的春節跟以往不同,不用外出拜年,也不用外出走親戚,觀看的風景,也只有床頭山、臥室巷、衛生間沐浴大瀑布、廚房美食一條街、大部分的時間要去的是沙發遊樂園、實在悶得不行可以去觀看一下陽臺峰,病毒的肆擾也讓我們這個年變得成為了最為夫妻和諧的春節
  • 為何農村老人把正月初五叫破五,在這一天有哪些講究?看完懂了!
    今天是大年初五,也被人們稱為「破五」,雖然今年的春節和往年有所不同,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人們不能像以前一樣走親訪友,但是在大年初五這一天,一些講究還是要遵守。那麼為何人們會把正月初五說成是破五呢?在這一天有哪些講究呢?
  • 今天大年初五,在我們農村地區都有哪些習俗?
    今天就是大年初五,而初五對於人們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一天。初五已經是春節過後的第五天,而由於南北文化差異性,不同地方的習俗也不一樣。那麼我們各地在初五又有什麼習俗呢?這一天又是有什麼講究的呢?迎財神大年初五迎財神,而這時候我們迎接的是五路神,即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這其實是人們傳統中認為的東西南北中五路神,它給人的寓意是四面八方皆可興旺發財。而跟迎五路神相對應的就是「送窮」,這一天放鞭炮把「窮神」送走,迎接財神的到來,這也意味著來年更加順順利利。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農村俗話諺語相當多,每一句俗語都是很精簡,字數不多,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能給後人帶來各種生活上的提示。這些俗語警句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總結出來的,都是經歷過多少代人生活的經驗獲得的結論,又被一代代人口碑相傳留給了後人。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指得哪五種樹呢
    在農村居住,不但有適宜的居住環境,靜怡的農村跟嘈雜的城市相比,區別還是顯而易見的,農村有一個寬敞的庭院,陽光充足採光率好,房屋修建都比較寬敞,居住面積是城市單元房所不能比擬的,農村的庭院之中,大家也都愛種植一些樹木,有很好的夏季遮陰作用,能夠很好的降低庭院的溫度,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
  • 正月初五有大講究,為何被稱作「破五」?到底要破除什麼?
    關於財神的來歷有諸多說法,且財神並不僅僅指一個人,有好多人物在我國古代都被封為「財神」。第一種說法說財神是道教所信奉的「正一玄壇大元帥」趙公明,關於趙公明此人的記載,最早在東晉時期便已經出現,《搜神記》中便寫道玉帝派遣三位將軍下界捉人,其中的一位便是趙公明,但此時的趙公明也不過是天庭眾多神將中的普通一員,還沒有被封為財神。
  •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我是農民出身,家鄉的變化使我感到中國的城市化在飛速發展。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內容是: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 「破五」的真正寓意是什麼?
    但其中比較隆重的就是祭神、接財神和「趕五窮」。這些習俗雖然在現代人的眼中,多少有一些大驚小怪,但是在古代社會鍾卻十分隆重。並且還經常保佑窮苦百姓,所以人們對這五個人都特別崇拜。在他們死後封號第一個字皆為「顯」,所以就被民間稱為「五顯財神」,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五路財神」。現在有一些地區依然有五顯財神廟,而且很多人都會在正月初五的時候去祭祀。
  • 初一到初七 哪些年俗你還不知道?
    大年初五 艮牛耕春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即之前幾日的諸多禁忌此日皆可破。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出去。
  • 在農村,為什麼把正月初五稱為「破五」?這天習俗和禁忌你知多少
    今日是正月初五,在農村,很多地區稱今天為「破五」,一些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麼沒有「破四」、「破六」,只有「破五」呢?原因還要從我國的民俗說起,我們都知道,從大年初一開始,在不少地區的農村會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大年初一開始院子裡不能掃地,一直持續到初五,放完鞭炮,吃過餃子以後,才能打掃院子,再比如初一開始,不能動剪刀,不太吉祥,寓意不好等等。
  • 正月初五破五節為何有諸多注意事項 為何這天要吃水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五破五節為何有諸多注意事項 為何這天要吃水餃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到了大年初五。雖然今年的春節比較特殊,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人們不能像往年那樣在春節時走親訪友,但是農村過年的風俗和禁忌人們依然不會忘。
  • 在農村,為啥不能給客人上3個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啥意思?
    其實農村有不少風俗禮儀,對於年輕人來說已經逐漸淡化了,現在很多小年輕都生活在城市,也沒太注意農村的這些老規矩,但是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農村其實有不少講究,不少都是關於餐桌禮儀的,比如說「桌上莫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馬上過年了,如果去走親戚你應該有注意到這些細節,其中有啥講究呢?
  • 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雖然我對這句俗語進行了認真思考,但還是沒有思考出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抖腿萬事空抖腿是指一個人在坐下來後其腿部不斷抖動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在有些人的身上會不經意產生,而且,還會形成一種習慣,而一旦習慣形成,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賴,想戒除這個習慣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