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迷霧重重,IBM 與 MDA究竟為何分手?

2021-01-13 鎂客網

IBM 與癌症醫院 MDA 分手,不是技術失敗,而是政治陰謀?

近日,著名醫療機構、德克薩斯大學附屬癌症中心(以下簡稱 MD Anderson)證實,從去年年底開始,他們與IBM Watson的合作項目已經暫停。MD Anderson正在積極招標,打算用其他的供應商換掉 IBM。德克薩斯大學審計員提交的一份報告嚴厲地指出,與 IBM Watson的合作花費了 MD Anderson 6200多萬美元,卻仍未達預期目標。不過,報告也指出:「本文所述結果不應被視作是對其系統現階段的科學基礎或功能的意見。」

德克薩斯大學審計員提交的一份報告嚴厲地指出,與 IBM Watson的合作花費了MD Anderson 6200多萬美元,卻仍未達預期目標。

不過,報告也說:「本文所述結果不應被視作是對其系統現階段的科學基礎或功能的意見。」

IBM 與癌症醫院 MDA 分手,雙方各執一詞

事情是這樣的,2013年10月,IBM 宣布與 MD Anderson合作,後者將使用 IBM Watson 認知計算系統進行癌症診療。此後,又有多家醫療機構開始在 IBM Watson 的幫助下制定癌症治療方案。從種種「戰績」來看,Watson 在智能醫療領域的地位似乎無可撼動。然而,就在前天,這位「王者」卻遭到了一個極大的挫折——與世界頂級癌症研究機構 MD Anderson 解約。

「我們覺得該這麼做,於是就這麼做了。」 MD Anderson 發言人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說,「作為一個公共機構,我們決定到市場上去看一看競品的情況,看一看行業的發展情況。」

這個消息傳出的時間讓 IBM 很是尷尬。實際上,就在第二天,公司的執行長 Ginni Rometty 即將在一個大型健康信息技術會議上做演講,詳細介紹 Watson 在醫療保健領域取得的進展,並宣布推出用於管理醫學圖像的新產品,同時讓醫院相信產品物有所值,還會宣布與醫療保健系統的新合作關係。顯然,和 MD Anderson 合作的終結不是個好消息。

但 IBM 方面表示,投入到 MD Anderson 的產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腫瘤學專家顧問——OEA」是有效的。據說,OEA的建議很準確,90% 的時間和專家意見相同。IBM 發言人告訴《福布斯》:「OEA 研發項目取得了成功,如果 MD Anderson 選擇推進 OEA 研發,那麼該項目的成效可能已經可以看得到了。」

IBM Watson 是 IBM 基於自然語言的計算項目。這臺超級計算機在 2011 年智力問答節目《危險邊緣》上擊敗了兩位得分最高的人類玩家,一時引發全世界人無限遐想。2012 年 3 月,IBM 與紐約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癌症中心(以下簡稱 Memorial)籤署了一項協議,準備開發一種商業產品,使用與 IBM Watson 相同的技術分析醫學文檔,幫助醫生為癌症患者選擇治療方案。

Memorial 的長期對手 MD Anderson 在這個協議籤署後坐不住了。根據《福布斯》的報導,MD Anderson 基因藥物部的前主席 Lynda Chin(她也是 MD Anderson 總裁 Ronald DePinho 的妻子),與 IBM 合作開發了一個單獨的項目。據悉,Chin 在 2015 年離開了 MD Anderson,轉到了德克薩斯大學的另一個崗位上。

外界專家評價:整件事迷霧重重

多家外媒在報導時都表示,事情的有些變化讓人猜不透。根據醫療信息媒體 MedCity News,MD Anderson 要為整件事情買單,最終支付了 IBM 3920 萬美元,還有 2120 萬美元給了普華永道(該公司被聘請來創建一個圍繞該產品的商業計劃)。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這筆錢裡面至少有 5000 萬美元來自 Low Taek Jho,一位高調的馬來西亞金融家。據悉,他的商業交易正在接受美國司法部的調查。

通常,公司會付錢給研究中心,請他們對自己的產品進行研究;但在這個案例裡,MD Anderson 掏錢購買的是使用權,雖然它顯然也擁有產品。「這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業務安排,「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腫瘤學家 Vinay Prasad 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表示。

根據德克薩斯大學的那份審計報告,Chin 走了正常的程序支付了這筆高昂的費用,還確保了向 IBM 支付的那筆單獨的款項不超額,這使她無需從 MD Anderson 董事會獲得批准。 她也同樣沒有得到信息技術部門的批准。

波士頓的 Beth Israel Deaconness 醫療中心的首席信息官 John Halamka 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表示,IT 部門被繞過似乎「非常奇怪」,而付款不是基於可衡量的可交付成果則「非常不尋常」。Halamka 還指出,付款似乎是從尚未收到的捐款中支付的。

更多內幕:技術和管理上問題重重

儘管這麼富有戲劇性,關於MD Anderson 和 Watson合作的初步報告仍是積極的。2015年《華盛頓郵報》報導稱,MD Anderson 的實習醫生驚訝於機器做出的推薦。「我很驚訝,」 一位實習醫生在報紙上說, 「即使你整夜工作,也不可能把這麼多的信息放在一起。」

但在德克薩斯大學內部,該項目顯然被認為是錯過了期限而沒有實施。 審計注意到,該項目的重點改變了幾次,首先側重於一種類型的白血病,然後是另一種白血病,再然後是肺癌。最初計劃要在其他兩家醫院的試驗人員身上測試產品, 但這也從未實施。

《福布斯》的報導裡提到,MD Anderson 改變了用於管理電子病歷的軟體,轉為使用由一家名叫 Epic Systems 製造的系統。這個新系統被認為造成了 4.05 億美元的淨收入下降。根據審計報告,Watson 產品不適用於新的 Epic 系統,必須進行修改才能重新測試。MD Anderson/Watson 產品中的信息現在已過期。

在IBM方面,該公司2月20日在官方網上寫道,IBMWatson Health和紐約中心護理協會(CNYCC)宣布達成一項協議,共同創建一個基於認知技術的人口健康平臺,旨在連接2000 多個醫療保健和社區。IBM 說,該平臺目標是將急診部門和再入院的人數減少 25%,降低醫療補助系統的成本。人口健康平臺將會把 IBM Watson Care Manager 與更廣泛的 Watson Health產品進行融合,並在 Watson Health Cloud上運行。

網友討論:不是技術失敗,而是政治陰謀?

針對這件事情,網站 Hacker News 上照例爆出了非常有營養的討論。(下面的信息由新智元編譯整理,時間是2017年2月22日。)

用戶 eigenman:

[對於這件事]我一點都不奇怪。我曾經在 Anderson 的白血病部門工作,他們請我來分析他們的「大數據」。他們想知道哪些細胞顯示病情復發,但只能提供兩個患者的數據,而且這兩個患者還都分別接受的不同的治療。我盡了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沒法說服負責這個項目(譯註:「項目」的原文用詞是「show」)的醫生去獲取更多(更好)的數據,更別提做機器學習了。他們認定數學是能夠撒在數據上的神奇調料,能把垃圾變成科學論文。我不奇怪 IBM 也遇到同樣的問題。

此外,整件事情都跟我理解的制度文化(institutional culture)一致。現在有很多「我也行」科研(me-too science),就是重複那些更有名的高校的更好的工作。我打賭我當時在 Anderson 醫院的老闆聽到 IBM 的提案後,想的是「我超越斯坦福的機會來啦」。但是,他們完全沒有考慮過餵給這套系統的數據;事實證明,範圍和基礎設施變了,數據也有影響。

>>對此,用戶 rscho 回應說:

作為醫生,我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完全同意你的說法。因為臨床上也開始實行「不發表就死亡」的原則,整個醫學研究領域都變得極其不誠實。沒受過科學教育(臨床醫學絕對不是科學)的人就應該被禁止領導科學項目!

用戶 csours:

Beth Isera Deaconness 醫療中心的首席信息官John Halamka說,整件事情繞過了 IT 部門「很奇怪」,付款不是基於可衡量的可交付成果「很不尋常」。Halamka 還指出,付款似乎是從捐款中支付的,而且這些款項還沒有收到。

……但在德克薩斯大學看來,該項目顯然是錯過了期限,沒有交付。審計發現,該項目的重點改變了幾次,首先側重於一種類型的白血病,然後是另一種,再然後變成了肺癌。最初的計劃是要在其他兩家醫院的試驗人員身上測試產品。但測試根本沒有進行。

MD Anderson 改變了用於管理電子病歷的軟體,轉而使用由 Epic Systems 製造的系統,MD Anderson 指責這個新的系統是他們淨收入下降 4.05億美元的原因。根據審計報告,Watson 產品與新的Epic系統不兼容,必須修改才能重新測試。現在 MD-Anderson / Watson 產品中的信息也已經過期。

綜上:要求變更、主要利益相關者沒跟上,還有大的系統變化都會導致項目死亡。

IBM 肯定有問題,但是我不會認為任何人遇到這些不利因素還能得出很好的結果。

需要指出,我們不知道上面這些問題當中有多少是 IBM 加劇/造成的。

用戶 aabajian:

AI 圈的人公開批評過 Watson,因為比起技術它更多的是營銷。有些人擔心,Watson 會將機器學習或者 AI 置於一個可能讓人抱有過高期望而後失望的境地。現在看起來這些擔憂成真了。我希望這件事不會進一步加深那些反對將機器學習用於醫療的人的觀點。Watson 一開始就是一個基於規則的系統,(據我所知)也是最近才開始增加深度學習的。

>>對此,用戶 Fomite的回應是:

以現在的醫療 IT,不能很好兼容 Epic 本來就是一個 IBM 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用戶 Para2016:

大約18個月以前 IBM 收購了一家醫療圖像公司,獲取了超大量的醫療圖像數據……

MD Anderson 在讓病人進行成像(和其他治療方案)方面有些爭議,保險公司已經決定不對 MDA 進行報銷。

或許這不完全是研究失敗,而是一項政治舉措。Watson Healthcare 能提高 MDA 在各個競爭對手中進行成像分析的效率。成像可是醫院營收的一個大頭。

根據去年11月份的審計, IBM於今年9月停止了對該產品的支持。The Cancer Letter 和 The Houston Chronicle 報告了上周的審計結果。《福布斯》獲得了一份申請需求的副本,證實了 MD Anderson 正在積極尋找一家公司來接替IBM。在一份聲明中,MD Anderson宣稱,並不排除以前合作過的公司,這意味著它也有可能選擇與IBM一起重新啟動項目。

與此同時,IBM現在銷售的是與 Memorial Sloven Kettering 合作開發的產品。與 MD Anderson 產品一樣,其目標是幫助醫生選擇治療方案。如果沒有計算機,這件事是由一個所謂的「腫瘤委員會」完成的,其實就是每周見面會談的一組專家。IBM 指出,有十多項學術會議上提出的研究,都表明 Watson 的建議與腫瘤委員會的建議一致。

但無論是面對醫生還是面對投資者,IBM 都無法迴避這個問題——

將來他們與醫院的合作是更像與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那樣友好,還是更像和 MD Anderson 的一團亂麻呢?

本文轉自新智元微信公眾號。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

相關焦點

  • 《明星大偵探》齊聚無名島:孤島迷霧,諜影重重,到底誰是兇手!
    此次嘉賓為何炅、撒貝寧、白敬亭、吳映傑、王鷗、魏大勳、張若昀、劉昊然。每期參與錄製的明星需要在「案件現場」尋找證據,並推理出真正的兇手。大偵探齊聚無名島:孤島迷霧,諜影重重,到底誰是兇手!「鬼明星」在片場遭遇毒手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兇手。明星大偵探第四季回歸了,歡迎各位小夥伴,何老師,撒老師,小白,鬼鬼,大勳,王鷗,張若昀,劉昊然,期待你們腦洞大開找出真兇繼續破案吧。
  • 蔣勤勤攜「迷霧劇」東山再起,《迷霧追蹤》疑點重重?劇情反轉不停!
    蔣勤勤攜"迷霧劇"東山再起,《迷霧追蹤》疑點重重?劇情反轉不停!最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刮來了一陣懸疑劇狂潮。剛開始是《心宅獵人》,後來是《潛夢追兇》,如今又來了個《迷霧追蹤》。這是要做什麼,是來考驗觀眾的腦力嗎?
  • 《迷霧》:最可怕的竟不是怪物而是人?這究竟是為何?
    《迷霧》:最可怕的竟不是怪物而是人?這究竟是為何?《迷霧》該劇是講述了被未知的迷霧所籠罩困於超級市場的市民,對抗怪物和宗教狂熱分子以求生存的故事。《迷霧》的恐怖不僅僅停留在嚇唬人和講故事的層面,而是更深入的挖掘了人的內心,人們困在密閉空間、面臨危險時會有什麼反應。
  • 蔣勤勤硬核"迷霧劇"《迷霧追蹤》,懸疑重重反轉不停
    蔣勤勤硬核"迷霧劇"《迷霧追蹤》,懸疑重重反轉不停 時間:2020.12.1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先睹為快戰臺烽
  • 《迷霧追蹤》是真實案件改編的嗎 《迷霧追蹤》劇情故事簡介
    懸疑劇《迷霧追蹤》中要播出了,女孩打車遭遇殘忍獵殺,這樣的劇情不禁讓人想到了現實裡的網約車遇害案件,那麼《迷霧追蹤》是真實案件改編的嗎?劇情故事講的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來介紹。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兩起案件間又有怎樣的聯繫?為何偏偏是她們集體遇害?多重謎題都環環相扣。  在劇中蔣勤勤飾演的女刑警林雨虹克服重重困難,抽絲破繭偵破案件的過程。在原本看似犯罪動機清晰的案件中,卻引出了一系列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案件再次陷入「迷霧」。在警方剝繭抽絲的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系列不為人知的秘密。
  • 劍網3手遊:任務中迷霧重重,拾取火把驅散迷霧,抵達任務地點
    現在開始任務的同時,劇情也是撲朔迷離,任務中的劇情,山脈中迷霧重重,需要時刻小心危險還有敵人,跟著任務提示離開這裡。這一次的任務,火把可以驅散迷霧,看起來終於不用這麼霧蒙蒙的玩任務了。只要做任務解鎖到一定程度,就能從左上角俠道功能當中看到秘境,點開之後就可以追蹤六小秘境的位置了,掉落的裝備是二三階的裝備,秘境當中也是有寶箱的,分散在副本各處。
  • 魔獸世界:生者與死靈間的媒介——迷霧重重的影之國
    影之國究竟自何而來尚無定論,但早在實體宇宙的凡人誕生之初,這一國度便已然存在。眾多的凡人相信自身一經死去,靈魂便會被引致影之國的黑暗當中,永世不得脫身。而今也仍有凡人期求能在死後去往更加光明的所在,而非在影之國冰冷的牢獄中糜爛。早在瓦格裡出現之前,泰坦守護者中的首席管理者奧丁就曾親自接觸影之國。為了找到能將陣亡的維庫勇士復活為瓦拉加爾的方法,奧丁不得不親自接觸這個靈魂國度。
  • 一姐之爭迷霧重重
    一姐之爭迷霧重重 新聞 178遊戲網 ▪ 2017-08-30 10:02:54 【本文由178新聞中心原創報導
  • 逐步揭開重重迷霧《四目神》推出簡體中文版
    本作也延續了SEEC一貫的精美細緻的遊戲畫面,而作為一款文字逃脫遊戲,當然少不了各種密室的設計。
  • 南宋奇案:山村突發命案,外鄉人命喪荒野,迷霧重重
    ,向瞎子阿婆打聽後,才知道這家主人是附近有名的大善人『何老二』家,不多時,捕快來報,根據那美貌少婦證實,死者正是在逃盜賊王鵬,王鵬是青龍幫幫主,十裡八鄉有名的『惡人』死者的身份確認了,但是王鵬為何會命喪毛竹塢呢
  • 迷霧籠罩下的危機
    直到現在,大陸一處區域逐漸被迷霧籠罩,進去的人都未曾出來,重重迷霧之下,究竟隱藏著什麼?魔幻史詩燃戰手遊《新神魔大陸》全新資料片12月25日上線!重重迷霧再度瀰漫大陸,迷霧下又隱藏著什麼危機;帥氣男性法師巔峰上線!此外,為助力《新神魔大陸》新服火爆開啟,不僅有大量比心幣免費領取,加入YY公會還有多重禮包助戰。
  • 薛之謙暗黑單曲《野心》上線 真相是非迷霧重重
    《野心》的歌曲辭藻深厚濃重,猶如一本耐人尋味的懸疑小說,層層意象不過是為了隱藏真相而設置的重重迷霧。善意與愛意,可否推敲出優雅而盛旺的野心?假如你誤入這片狼籍的森林,別妄圖被動等待正義的如期降臨。褪去隱晦的外衣,追尋遊走的良心,暗夜的光芒,重疊繁星,願能照亮眼睛。
  • 起底林宥嘉鄧紫棋過往戀情 相戀幾年究竟為何分手
    現在林宥嘉和鄧紫棋都有了現在的愛人,那麼此前林宥嘉和鄧紫棋究竟因為什麼而分手的呢?林宥嘉和鄧紫棋的戀情,是在2014年公開的,但是有網友曝料稱,2人早就相戀了,到2015年分手,已經在一起有4個年的時間了。
  • 新神魔大陸資料片今日上線 迷霧逃生女神相伴
    重重迷霧再度瀰漫大陸,迷霧下又隱藏著什麼危機;帥氣男性法師巔峰上線!此外,為助力《新神魔大陸》新服火爆開啟,不僅有大量比心幣免費領取,加入YY公會還有多重禮包助戰。 【迷霧戰場 逃生開啟】 全新生存競技玩法「迷霧之戰」上線!超大型沙盤戰場被迷霧重重籠罩,迷霧之下究竟隱藏著什麼危機,各位勇士以公平數值進入戰場,初始技能僅保留普通攻擊,其他位置技能可通過拾取技能書解鎖。迷霧之下有想不到的各種危險,隨機應對,擊殺對手,大逃生即可開啟,勇士們,努力活下來!
  • 迷霧逃生女神相伴
    重重迷霧再度瀰漫大陸,迷霧下又隱藏著什麼危機;帥氣男性法師巔峰上線!此外,為助力《新神魔大陸》新服火爆開啟,不僅有大量比心幣免費領取,加入YY公會還有多重禮包助戰。迷霧戰場 逃生開啟全新生存競技玩法「迷霧之戰」上線!超大型沙盤戰場被迷霧重重籠罩,迷霧之下究竟隱藏著什麼危機,各位勇士以公平數值進入戰場,初始技能僅保留普通攻擊,其他位置技能可通過拾取技能書解鎖。迷霧之下有想不到的各種危險,隨機應對,擊殺對手,大逃生即可開啟,勇士們,努力活下來!
  • 穿過重重迷霧,直面未知命運——《奇妙探險隊2》簡評
    在本作中,玩家需要統領一個探險者團隊,去探查世界各地不為人知的神秘地點,為了財富和求知而一次次地穿過重重迷霧,直面未知命運。在出發之前選擇一個探險家俱樂部作為團隊的贊助人,獲得俱樂部給予的後勤支持和技術支持,當然,相應的,玩家的團隊也要將探險中獲得的物品交於俱樂部,獲得酬勞,用於團隊的建設和硬體升級。
  • 《新神魔大陸》資料片今日上線 迷霧逃生女神相伴
    重重迷霧再度瀰漫大陸,迷霧下又隱藏著什麼危機;帥氣男性法師巔峰上線!此外,為助力《新神魔大陸》新服火爆開啟,不僅有大量比心幣免費領取,加入YY公會還有多重禮包助戰。【迷霧戰場 逃生開啟】全新生存競技玩法「迷霧之戰」上線!超大型沙盤戰場被迷霧重重籠罩,迷霧之下究竟隱藏著什麼危機,各位勇士以公平數值進入戰場,初始技能僅保留普通攻擊,其他位置技能可通過拾取技能書解鎖。迷霧之下有想不到的各種危險,隨機應對,擊殺對手,大逃生即可開啟,勇士們,努力活下來!
  • 新神魔大陸資料片12.25上線 角色上新還有迷霧生存
    迷霧籠罩大陸,危機重重之下又會發生什麼?超人氣職業再迎新角色,大陸職業再次風捲雲湧。 隨著12月25日《新神魔大陸》資料片上線,新服即將開啟,與比心陪練、YY語音聯合推出超量福利內容,徵召女神,送比心幣,助戰大禮……請保持期待,馬上就與各位勇士共迎聖誕開服盛典!
  • 第五人格:迷霧重重!狛枝凪鬥可以確定,可時裝歸屬又是誰?
    因為這張海報所提供的「線索」其實特別的多,甚至多得令人感覺「迷霧重重」無法判定這款聯動時裝的歸屬人員究竟是誰。 不過,關於這張線索海報所指示聯動方人員,倒是挺好猜的。他便是,擁有【超高校級的幸運】才能的——「狛枝凪鬥」。
  • 谷歌、IBM、霍尼韋爾……誰是最強量子計算機?
    圖5:量子隨機線路模型 在量子體積中,量子比特的數量和可執行操作的邏輯深度作為同等重要的因素被考慮。 「 邏輯深度:在不同比特上並行執行的操作,可以簡單理解為上圖的層數,上圖的邏輯深度為d。 量子體積被定義為指數形式: 其中n表示在給定比特數目m(m>n)和完成計算任務的條件下系統操作的最大邏輯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