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寶貝,那些已經雲散的快樂與憂傷!

2021-01-20 掐指一算筆記

對於三毛,好像有越來越多的質疑聲,從她的經歷,到她的作品,甚至她的丈夫荷西,都有人說是三毛憑空虛構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三毛一生都在不停地流浪與漂泊,即使在她與荷西相對穩定的6年婚姻生活中,他們也一直處在動蕩與搬遷之中:從西班牙到撒哈拉,再到加納利群島,他們為愛情相守,為生計奔波,並以共同的審美追求,搜求了許許多多的寶貝,這些奇奇怪怪的寶貝因為見證了他們的愛情而變得有故事,有生命,有溫度,幾乎承載了三毛一世的歡樂與憂傷。

三毛和她的寶貝

布各德特

布各德特,是沙漠女人婚後獨有的一種配飾,「怎麼樣普通的女人,一掛上布各德特,氣氛立即不同了,是一種魔術,奇幻的美裡面,藏著靈魂。」為了擁有一件布各德特,三毛天天在沙漠的鋪子裡探問。終於在結婚當天,在漫天的狂風沙裡,一個神秘的全身罩在黑衣裡的沙漠女人,一言不發地給她送來了一個布各德特。三毛如獲至寶,清洗乾淨後用幹羊腸線穿起來戴在脖子上,成為三毛婚禮上戴的唯一一件飾品。

後來,荷西用腳踏車的零件和沙漠小店配來的兩顆琉璃珠重新進行了裝飾。

這件飾品,是三毛的最愛。荷西去世以後,好友胡因夢帶三毛去見一個通靈的異人石教授。去的時候,石教授並未講怪力亂神,而是講「宇宙和磁場」。他看了很多人佩戴的飾品,始終淡淡地根據配飾的磁場告訴佩戴者是不是合適。當三毛的項鍊遞上去的時候,他的神色有了極其微妙的變化。在三毛的追問之下,他才說:「這串項鍊裡面,鎖進了太多的眼淚,裡面凝聚著一個愛情故事,對不對?」

三毛一直佩戴的布各德特

荷西用腳踏車的零件和沙漠小店配來的兩顆琉璃珠裝飾的布各德特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愛情是那麼難得,又是那麼易碎。荷西走了,三毛也關閉了心門,並最終追隨而去。緣起緣滅皆付東流,只是不知道,這件三毛最珍愛的得來不易的布各德特最終流落到了哪裡?

駱駝頭骨

三毛要結婚的時候,真的是「一無所有」,「沒有房,沒有車,沒有床架,沒有衣櫃,沒有瓦斯,沒有家具,沒有水,沒有電,沒有吃的,沒有穿的,甚而沒有一件新娘的嫁衣和一朵鮮花。」

婚禮的當天,三毛得到了兩件珍貴的寶貝,一件是她夢寐以求的布各德特,另一件就是荷西「在沙漠裡快走死、烤死了,才得來這幅完全的」駱駝頭骨。當她打開盒子看到的時候,她驚喜萬分,「尖叫又尖叫,如同一個孩子一般喜悅了荷西的心」。

婚後,他們把租來的房子裡裡外外粉刷成了白色,買不起昂貴的家具,荷西就親自動手,用三毛跟材料店老闆討來的包裝棺材的木板做了書桌、書櫥、沙發等家具。

三毛也行動起來,把駱駝頭骨放在書櫥上,把從垃圾堆裡撿來的輪胎、破羊皮改造成座椅和墊子,用彩色條紋布包了厚厚的海綿墊做成沙發墊,撿到的瓶瓶罐罐也改造成不同的裝飾品。兩個人白手起家,共同打造了沙漠裡最獨一無二,最富詩意的溫馨的家。

荷西給三毛的結婚禮物——駱駝頭骨

愛情就是這樣吧,是兩個靈魂的相遇,是一段攜手的旅程,確認過眼神,便無問西東,無怨無悔,一路風雨兼程。

百科全書

婚後,三毛與荷西度過了一段短暫卻無比快樂的幸福時光。但是,面對戰爭,他們不得不搬到沙漠對面的加納利群島上去,與此同時,荷西失業了。荷西向世界各地的潛水機構發出無數的求職信都石沉大海,兩人只能靠一筆遣散費生活。

他們住在一幢租來的小房子裡,「心情悲愁而黯淡。兩個人常常失眠,黑暗中拉著手躺著,彼此不說話。」「也是那一次失業,造成我們夫婦一天只吃一頓飯的習慣,至今改不過來。」

在這種艱辛的情勢之下,一個也是從沙漠過來的小夥子來推銷一套百科全書。相同的逃難經歷,讓他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在三個人喝掉僅有的兩罐啤酒後,荷西與三毛商量,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一套百科全書——「幫幫那個沙漠老鄉」。

買下以後,他們開車把這個「沙漠老鄉」送回了家。當他們聽見這個傻孩子一路狂喊:「爸爸、爸爸,我賣掉了第——一——套——」時都笑了起來,讀到此處,卻莫名的讓人心酸不已。

三毛與荷西分期付款買下的一套百科全書

逆境中依然選擇善良,對同樣陷入困境的人施以援手,是多麼難能可貴。三毛灰暗的少女時代,使得她一直有一種對疼痛的天然的敏感,她用善良、憂傷、憐憫的目光關注自我,關注世界,並盡最大所能扶危濟困,貫穿了三毛沙漠生活的始終。

浪跡天涯

三毛幾乎窮盡一生都痴迷於收藏這些形形色色的寶貝,她會為了一張心儀的床罩不惜和好友打一場一個月之久的心理戰(《第一張床罩》);她會在墳場夢幻般地一擲千金買像瘋子一樣的沙漠老男人雕刻的石像(《僅存的三個石像》);她會不惜當一個小偷去和狗搶一個老碗(《美濃狗碗》)……

她自嘲自己「把玩這些美物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守財奴,好了好了地在燈下不肯閉眼」。最終,她還是從中看到了聚散的無常,「沒有人能真正地擁有什麼,讓美麗的東西屬於它自己吧」。

三毛的一生,從臺灣啟程,到西班牙,到撒哈拉,再到加納利群島、中南美洲,這個特立獨行的女子,遊走在世俗之外,做了太多別人想做而沒做的事,走了很多別人想走卻沒走的路,看了很多別人想看卻沒有看過的風景。

三毛的世界,並非是她完全虛構的烏託邦,她的真性情,她的浪漫,她的瀟灑,還有她曠古的愛情和埋藏在宿命深處的快樂與憂傷,都已幻化成一道別樣的風景,停留在季節之外,美輪美奐,卻莫可名狀,無法複製。

她將自己的愛情、遊歷生活譜寫成書,展現自己不一樣的生活。三毛的書之所以那麼精彩不僅僅是因為她自己是一個傳奇女子,還因為她有太多精彩的生活。

她有一本書叫做《撒哈拉的故事》,廣袤的撒哈拉沙漠,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一副蕭寂荒涼跡象的撒哈拉,在三毛的筆下,展現了它豐富多彩的姿態。

書中全是以大沙漠為寫作背景,記錄著這個地區的異域風情、風俗習慣,其中還包含著三毛面對生活的態度。

三毛的故事抒寫得如此精彩,除了《撒哈拉沙漠》一書之外,還有《雨季不再來》《夢裡花落知多少》非常值得閱讀。#三毛和荷西#

三本書才75.9元,喜歡這些故事的讀者可以將這些書買下來,去了解三毛的內心世界。

歡迎點擊下方的小橫條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荷西出軌,對三毛態度惡劣,書中的甜蜜故事只是三毛的虛幻?
    「鎖上我的記憶,鎖上我的憂傷,不在想你,怎麼可能再想你,快樂是禁地,生死之後,找不到進去的鑰匙。」——三毛 #三毛和荷西#在她的筆下,她與荷西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人,荷西去世後,她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最終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 你是我不及的夢——三毛
    所以這次我想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三毛,可能是因為喜歡才想瘋狂推崇。 三毛的事跡已經被他人挖掘地挺透徹了,我也沒有其他的內容可講,大多是參考網絡,所以接下來的文字可能會比較生硬。 沒有荷西便沒有了可愛的三毛,那些日子,三毛忙著替荷西訂做墓碑,又每天都買大把的鮮花去墓地看她的愛人,陪他說話,直至天黑仍不肯離開。 與西部歌王王洛賓 三毛曾到過當時西部歌王王洛賓居住的城市烏魯木齊兩次。其中一次,三毛居住在王家,並接受了當地電視臺的訪問。
  • 《我的姑姑三毛》別只知道三毛的浪漫,她在親人面前的樣子了解嗎
    後來她回憶說:「勇敢說愛,不是卑微的懇求,而是來自充滿愛的自信和懂得欣賞別人的善良,追求愛的過程也是種快樂和幸福。」她的名字叫陳天慈,她的小姑叫三毛,就是那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的作家:「如果愛情不落到洗衣、做飯、數錢、帶孩子這些零散的小事上,是不容易長久的。」
  • 細讀三毛的作品,了解真實的三毛
    小時候就讀過三毛的作品,但是對三毛的了解是膚淺的,甚至是朦朧的。成年時,再讀三毛的作品,對三毛和其作品就有了足夠的認識和了解。現在,再讀三毛作品,更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和體會。為此,我把對三毛和三毛作品的認識做一梳理,並推薦介紹給朋友們,但願大家喜歡。
  • 秋天的思念,一半明媚,一半憂傷
    秋天的陽光,分外明媚;秋天的雨,格外憂傷。秋,就是這樣,美而惆悵,亦如我想你時的心情,一半明媚,一半憂傷。感性如我,心情隨天氣變換,對你的思念,亦然。秋陽明媚,思念是照在窗臺上的一束光,在那朦朧的光暈裡,有你溫柔淺笑的模樣,甜甜的,暖暖的。
  • 你若盛開,清香自來——人生至暗時刻,總有三毛陪伴
    整理十年前的文字,才明白為什麼讀者為如此喜歡三毛。她率真、勇敢、執著、真實。她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既普通又可愛那個人。01.快樂的少年生活,原來我們都喜歡「拾荒」三毛曾用文字描寫了她的少年生活。我最喜歡的是《拾荒記》和《三毛和書》。
  • 臉上被塗抹墨汁的少女、未婚夫死在懷中……三毛一生中的七個瞬間
    而對於我,她是珍藏在心、摯愛到不願輕易示人的我的寶貝。很早以前就想寫一篇紀念三毛的文章,但不知為何每次卻總是提筆無言。這樣的文章對她來說也是不缺的。從三毛身故至今,將近三十年,已不知有多少文字書寫過她,紀念過她了。
  • 《憂傷還是快樂》的背景故事,看完淚目!你在天堂,我在人間
    《憂傷還是快樂》這首很治癒的純音樂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被他的旋律治癒、溫暖著靈魂,它的背後就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一故事發生在高中的時候,這是個青春懵懂、最純潔最美好的年齡。用歌聲訴說他的愛和思念這個音樂還有個名字,《一個深愛的女孩》男孩認為這個女孩去天堂了,但是也永遠的離開了他,憂傷還是快樂呢?二憂傷,便是難忘的過去,快樂便是期待的未來!
  • 張愛玲 三毛:這是我所能選擇的最好人生
    接下來的好幾個小時裡,我放下手頭的事情,把兩本製作精美的小書一字不落地看了一遍,又忍不住前前後後地翻檢那些圖。合上書,腦海裡只迴蕩著兩個字:因緣。三毛和張愛玲,是任何喜歡閱讀的女子都不會錯過的作家,而畫眉,做了這諸多閱讀者中獨一無二的寫作者兼描繪者,內既存因,外必逢緣,天造地設一般。
  • 作家三毛的哪部作品對你影響深遠?
    很早就知道三毛的大名,可是沒有刻意的去找她的書讀。也許以我當時四十多歲的年齡,應該有代溝吧。可是當我偶然讀到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時三毛已經香消玉殞了。以後又陸續讀了幾本三毛的作品,對三毛的認識更深沉次的了解。
  • 讀書使人快樂,讓我們一起分享書中那些美好的句子吧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書中那些美好的句子,那些作者筆下動人心弦的語言,就像溫暖的陽光、碧藍的大海、和煦的微風,讓我的心柔軟而愉悅。赫爾曼·黑塞說:「如今我不再如痴如醉,也不想再將遠方的美以及自己的快樂和愛的人分享,我的心不再是春天,我的心已是夏天。
  • 三毛的曠世愛情被疑造假?馬中欣重訪三毛之路,直言:荷西根本不存在
    三毛就是這樣,用她雲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悽,她都無意矯飾。 在遇到荷西之前,三毛的人生太過於悲苦,從小就因為學校的種種,使她患上了抑鬱症,甚至她還割腕自殺,帶她走出心理世界的是顧福生,他是三毛姐姐的油畫老師,顧福生發現三毛在文學領域有天賦,就鼓勵三毛去寫作,並且將她介紹給了《現代文學》的主編白先勇,至此,三毛才開始走上創作。
  • 好久不見:記得劇版《三毛流浪記》的三毛嗎?因這事十年沒拍戲?
    命運相當的悲慘悽涼,自幼喪父,母親外出謀生,和漁翁生活在一起,雖然很難但挺快樂的,三毛11歲時,↓電視劇版的《三毛流浪記》拍攝於1996年,「三毛」的扮演者叫孟智超,1987年出生於上海,拍攝《三毛流浪記》時,他才9歲,
  • 三毛與荷西的婚外情真相:愛不是佔有,是成全
    (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全落落)麥克格羅西曾經說過,「人的親密關係,不只是我們喜悅的最大的來源,同時也是我們傷痛最大的來源,如果我們要愉悅,同時也要讓這個世界快樂,我們就必須從親密關係著手。」三毛的丈夫荷西就有著這樣一段經歷,參加潛水培訓期間,他對一個女孩動了心,雖然與三毛相隔異地,但是兩人每天保持聯繫,並無異常。回來後,荷西向三毛坦白,在那半個月裡,他遇到一個女孩子,彼此心生愛慕,將這事告訴了三毛。
  • 1991年,三毛將絲襪攥在手中,留下了空無一人的床
    對生活敏感的她,原本可以與荷西快樂的過完一生,然而死亡最終成了她的宿命。三毛的文字真實而浪漫,不加以太多粉飾,將生活的原貌展現給每一個人。這些美好,源於遇到丈夫荷西之後,讓原本堅強的三毛,變得柔軟。看到了生活中更美好的一面。
  • 故人不在 回聲依舊 懶人聽書再現「說書人」三毛
    近日,懶人聽書「三毛」作品有聲系列重磅更新,收錄《雨季不再來》《送你一匹馬》《稻草人手記》《你是我不及的夢》《我的寶貝》等有聲書,完整呈現三毛一生。此外,專輯首次上線三毛演講原聲音頻,揭秘三毛「說書人」的一面。  三毛原聲音頻帶來重重驚喜  長期以來,三毛以溫情真摯的筆觸打動億萬讀者,作家形象深入人心。
  • 三毛的母親已經給母子晾曬了25年,因為演戲和化妝,她禿頂了
    當時,一首經典的《三毛流浪記》成了許多人童年的回憶。相信小三毛的飾演和孟智超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的經典毛髮型和圓圓的鼻子。孟智超的母親發表了一張她兒子前去探班劇組的照片。照片中,小三毛穿著戲裡穿的破舊的馬甲,他媽媽把手放在兒子身上,和他們合影留念。後來,孟智超的母親發了一張兩人的照片,文字如下:電視劇《三毛流浪記》和我探班中兒子的合影已經完成了。我覺得時間真的太快了,然而我母親似乎在裡改變了很多,她還很年輕。
  • 撒哈拉的故事:你只知道表面的浪漫至極,卻不懂三毛的瘋狂不羈
    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三毛接觸到了《三毛流浪記》的時候,她就非常的喜歡三毛旅行式的一個流浪,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名字「三毛」。或許,當她起這個名字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三毛這一生的「流浪」。到了1972年底的時候,三毛經歷過兩次的感情打擊後,又再一次的返回到馬德裡,而這時候的荷西已經成長為一個英俊高大的男子漢,這時候迫不及待的聯繫上三毛的妹妹。
  • 奇女子——三毛
    一個女嬰在重慶出生,她父母給她起名「陳懋平」,這就是20世紀下半葉震驚文壇的奇女子-三毛。三毛在小時候表現上對生活有著真實的態度,她父母給她取了個名字「懋」,然而小時候的三毛認為「懋」的筆畫太多,寫起來很麻煩,於是乾脆改名為「陳平」。三毛從小就愛讀書,表現出不同於常人的激情和才華,她熟悉《紅樓夢》,喜歡張愛玲。
  • 還原真實的三毛!她其實並不愛荷西?為啥滿世界流浪?又為啥自殺
    談起三毛的愛情故事,唯美也悽涼。有人說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是一次命中注定;有人說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人說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是三毛一場夢到醒不來的夢。就是這樣的一段愛情,卻被一位作家在書中質疑其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