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宮崎駿的作品,我更喜歡思考宮崎駿作品裡面的道理,宮崎駿老人不太喜歡矛盾的東西,所以在動畫的世界裡一切都是理想的。
在《幽靈公主》裡面,通過阿席達卡與幽靈公主的糾葛、幽靈公主與艾伯希之間的矛盾,表達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矛盾是不會消失的,此消彼長,沒有絕對的和諧。那這個問題該怎麼處理呢?《幽靈公主》告訴我們的是——活下去!
在幽靈公主中我們通過以下三方面,來重新認識這之間的矛盾,清晰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脈絡。
一、利益糾葛的各方角色,其實就是我們的縮影。二、天地草木都可為神靈,探究宮崎駿的自然觀。三、面對各種矛盾時,最好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在宮崎駿的作品裡面,不斷追問人類與自然是否可以和諧共存這一個終極的問題。當然這一問題也是我們不斷在思考的。
一、利益糾葛的各方角色,到底是代表的是誰呢?
阿席達卡內心正義,也無法擺脫權勢的擺布阿席達卡善良、勇敢,但是被詛咒了。面對野豬神的侵擾,所有的村民,選擇退讓,不與其對抗,因為野豬神是這片山林的守護者,即使已經侵犯了村民的利益。
阿席達卡沒有任憑野豬神的侵犯,選擇反抗,在一番打鬥後,發了瘋的野豬神被擊殺。野豬神其實就是代表著自然的力量,也是在反抗人類的擴張。
阿席達卡作為優秀的年輕人,在殺了野豬神後就被詛咒了。面對這個守護村民的英雄,理應受到愛戴,但部落的希婆婆卻讓他去西方尋找答案。阿席達卡也剪了神聖的頭髮,披上鬥笠離開了。
本應該成為部落下一任族長的他,只能被「放逐」,去西方也是尋找古老部落的出路。
幽靈公主是人類的兒女,但她也是自然養育的幽靈公主站在人類與自然的中間,但她更是大自然力量的體現,維護著森林的和諧。大自然需要她來守護,她也沒有改變過自己的內心,即使是人類,也不會背叛森林。
相比阿席達卡,幽靈公主就顯得更加「反叛」,幽靈公主與一直侵犯森林的艾伯希對抗。艾伯希是人類的代表,尋求自我發展的同時,犧牲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艾伯希有強大的戰鬥能力,擁有殺傷力驚人的火槍,野豬神就是被這種武器傷害的,然後徹底瘋狂。艾伯希不就是象徵著不斷進步的人類嗎?我們也在不斷索取,也在裝作是受害者。
幽靈公主其實是人類與獸族戰爭時,被人類丟棄的。她真實的命運是悲慘的,被阿席達卡所關心,但同時被達達拉城的艾伯希所忌憚。
艾伯希的複雜,破壞自然的同時保護弱者在和獸族的戰鬥中,被獸族認定是死敵,在帶領鐵廠工人與獸族戰鬥中,屢次打敗獸族的進攻。用火槍打傷了野豬神,受傷的野豬神被邪惡侵蝕靈魂,最後完全淪落。所以艾伯希也可以說是導致阿席達卡受詛咒的罪魁禍首。
但是艾伯希同時也是人類弱者的保護神,收留麻風病人,和世人所不同。作為鐵礦廠的一號人物,倡導並實施了男女同工同酬,在這裡的女性不會受傳統觀念束縛,在穿著和生活,保持著極大的開放程度。
在這個時代,也可以給艾伯希帶上婦女解放運動先鋒的帽子。拋棄宗族法理,甚至可以在工作中力壓男人一籌,想法表達十分自由,沒有限制。
但是,在人類發展的同時,並不會覺得侵佔森林有什麼不對,甚至還覺得,這是人類發展的必要一步。文明的進展與自然的破壞是同步的,自由此消彼長,沒有所謂的和平共處。
當然,這是當時時代的局限。對獸族的入侵,艾伯希只相信手裡的火槍,但她也並不缺乏對生活的細緻。在她的家裡,有雅致的花園,這樣鮮明的對比,正是他內心的矛盾。冰冷內心之下,溫情的一面。
二、天地草木都可為神靈,探究宮崎駿的自然觀。
面對神靈,宮崎駿將天地草木皆可為神祗觀念加入作品,讓精靈代表自然,將人與自然的思考融入其中。一邊開發森林,一邊遭受森林的反抗,這不就是人類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嗎?
追究破壞森林的壞人與辛勤的勞動者宮崎駿老人對此也存在疑問,人與自然之間,如果能達到一個平衡,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談論植物,我們只是認為森林植被是被壞人所破壞的,我們的敵人就是壞人。
但是破壞植被的人,不是我們所認定的壞人,而是辛勤勞作的樸實勞動者。如果這樣來思考,破壞環境的人不是壞人,而是普通勞動者,或者說,辛勤的勞動者就是壞人。
生活窘迫,開發森林只是求生的必要本能。要麼開發鐵礦石,以求的生存,要麼保護森林讓自己悄無聲息的消失。這個時候我們無法將破壞森林的罪定在勤勞樸實的勞動者頭上。
萬物有靈,失去敬畏就收穫災難山川鳥獸都是精靈的化身,宮崎駿老人筆下,精靈是神聖的,大自然是神聖的。崇拜精靈,也信奉大自然的造物神力。但是在人類的發展中,大自然的力量是無法幫助到人類生存的。
艾伯希開採鐵礦石,遭受白狼神的攻擊,還有猴子扔石頭,野豬神部落的衝擊等。在沒有妥善處理好與森林主人的關係,一切的破壞行為都會受到實質的反擊。
樹木被砍伐,人類受到詛咒,其實就是日本西部一直流傳的傳說,宮崎駿對這樣的設置,也是基於日本文化的挖掘。
獸族對人類的過度侵佔和進攻,化作悲憤,最後被邪神乘虛而入。這才引來了阿席達卡,阿席達卡作為外來的人,為了解開自身的詛咒,也希望獸族和達達拉人化解恩怨,但是阿席達卡個人的能力無法調和其中的恩怨。
借《幽靈公主》表達出:只要我們謙卑的活著,就可以與自然和平共存,而破壞自然僅僅是因為我們的貪婪。
三、面對各種矛盾時,最好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在宮崎駿的大部分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他的努力和思考。不斷追問人類發展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問題,這來源於宮崎駿對自然的敬畏,也對人類發展破壞自然的無奈。
貪婪是人類本性,也是毀滅自己的鋪墊貪婪是大多數人的本性,而知足就是自我的成長,不卑不亢,敢於鬥爭也是人性的光輝。很幸運,在宮崎駿老人的筆下,有阿席達卡的存在,不濫用邪惡力量,堅守本心。
胖和尚和艾伯希的合作,可以說是各取所需。但胖和尚所帶來的火槍隊,在最後的時候背叛了艾伯希,擊退獸族的進攻,轉而圍攻鐵礦廠。艾伯希只希望堅守住鐵礦廠,胖和尚等人在追求永生。
胖和尚追求的不只是金錢。更想得到森林神的頭,探尋永生的秘密。在利用阿席達卡之後,成功找到了麒麟獸,兩槍將麒麟獸的頭顱打下,拿上頭顱就走,但是沒有頭顱的麒麟獸被邪惡和死亡侵佔。
森林被死亡覆蓋,任胖和尚等人跑的快,也無法擺脫死亡的陰影。最後在絕望之時,交出了麒麟獸的頭。這才解開了死亡危機,一切回復正常。
文明與野蠻同在,死亡與生機並存麒麟是一種祥瑞的神話動物,是生命與死亡的統一。在宮崎駿老人的筆下,也同樣如此,可以治病救人,同樣也有毀天滅地的神奇。
「一步一枯榮」,就可以完全的概括,前腳生機勃勃,後腳死亡來臨。這種陰陽調和象徵大自然的和諧,並沒有索取太多,也沒有完全饋贈,這不就是大自然的公平嗎?
一邊有序開採,一邊維護森林,一進一退就是我們渴望的調和。沒有絕對的發展與絕對的抵抗,只希望所有的文明進展只是大家相互協調的結果。
在危機的邊緣,麒麟獸隨著日光一起消失了,一陣颶風吹過,煉鐵廠就如摧枯拉朽蕩然無存。剩下光禿禿一片山,迎來了新的生機。
阿席達卡和幽靈公主經歷了這些事後,已經產生了情愫,兩人雖生了愛意,但並沒有在一起。幽靈公主代表著森林自然,阿席達卡還會回到之前的村莊。人與自然的關係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但是我們在這裡面知道了我們的努力,只要有人看到了不平衡會帶來恐怖的後果,這就是宮崎駿老人的成功。文明和野蠻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野蠻,也沒有絕對的文明,一切都是自我的認為。
最後:
宮崎駿老人也從側面批判了人類徵服自然的野心,自大盲目不可取。大自然與人類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是無法擺脫的。這部作品是1997年由宮崎駿以及吉卜力工作室創作的,當年成為了當時的日本票房之最,這部作品歷時10年之久,可謂是大師們的集大成巨作。
這部動畫集合了日本本土最精英的動畫製作人,譜寫原聲音樂的久石讓也參與其中,所以背景音樂也是極其講究,在所有人都處於職業生涯的巔峰狀態,這部作品就更加值得我們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