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宮崎駿這個仿佛傳奇一樣的人物,顛覆了整個世界動畫電影的革新局面。他的動畫電影,成年人的喜愛程度不亞於孩童。他的作品,總是能夠帶給觀眾意想不到的驚喜。並且將這樣的驚喜銘記在心中,成為一部動畫作品留下的烙印。
《幽靈公主》是吉卜力工作室在97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這部動畫電影的主題,依然是傳承宮崎駿長久以來關於人與自然之間的深邃思考。《幽靈公主》在日本上映初期,票房高達可觀,共有1420萬人次觀看,在當時是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宮崎駿封筆又復出的一部作品
影片不僅僅是從人類對環境的破壞,這個單一的角度出發,而是從人與自然之間,無從化解的天然矛盾出發。通過從人類生存的自身角度出發,探尋人類與自然,是否能夠真正實現和諧共存,這樣有深度,引發思考的問題。
這部動畫電影在當時,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宮崎駿製作這部動畫電影的時候,已經是56歲的中老年人。並且由於勞累,右手得了手疾,不得不接受按摩治療才能參加工作,他是忍著疼痛完成的這部作品。所以在《幽靈公主》的首映式上,宮崎駿宣布從此封筆。
這部動畫電影的確是不負眾望好評如潮,並且榮獲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和第28屆動畫安妮獎提名。這部動畫電影在很多國家,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播放。
《幽靈公主》是在歷史政治背景鮮明的情況下,展開的故事。日本的室町時代,也是中古時代進入近代的一段轉變期。京都的室町幕府統治能力薄弱,武家壓倒貴族。在文化方面,則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蝦夷人已經融入日本社會當中。
故事仍然是宮崎駿一貫的風格,故事的核心還是圍繞一個女孩子整體鋪開。珊是被人類遺棄的女孩兒,由白狼神撫養長大。所以珊把守衛森林當成自己的責任,面對人類對森林的破壞和掠奪,珊決定和人類一決死戰。
珊是這部動畫電影的女主人公,男主人公是一個人類少年阿席達卡。兩個人的相遇,是阿席達卡救了被人類圍攻的珊。
故事的開端是受到詛咒的野豬,變成了邪神,攻擊人類的村莊。少年阿席達卡的為了拯救自己的村莊,他挺身而出打死了野豬神。但是他也因此中了邪神的詛咒,性命難保。
為了化解詛咒之謎和拯救自己,阿席達卡聽從村子裡的巫婆的指示,去西方查個明白,嘗試尋求解開詛咒的辦法,為人類不再受到邪神的威脅,開闢生路。他打聽到森林的守護神山獸神,可以化解這個邪魔魔咒,所以就向森林出發。
宮崎駿的嚴謹態度,在他每一部作品中都有呈現
故事發展到這裡,很多人對於這個電影的評價,都是故事情節緊湊,一點也沒有拖泥帶水。故事之間的銜接順理成章,環環相扣,主題不斷深化,前後呼應。
《幽靈公主》的劇本醞釀就長達十六年之久,膠片總數多達13萬5000張,這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螢光巨人、魔崇神等也運用了CG數碼合成技術。
所以影片才給觀眾帶來了震撼性的衝擊效果。
他不僅帶給了觀眾驚豔動畫電影,更是讓觀眾從這部電影中,反思戰爭的殘酷,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女權運動等,這樣富有深意的思考。
《幽靈公主》這部動畫電影的背景是在一個混亂而變化不定的室町時期。在森林旁邊有一個煉鐵場,為了開採礦石,人們破壞森林,攻擊森林中保護自己的動物。動物對於人類來說,只是阻礙他們獲取利益的障礙。
所以人類和森林裡的動物們勢不兩立。特別是生活在森林裡的白狼神。曾經在運輸鐵礦石時,前來阻止,更是讓人們對他們恨之入骨。
阿席達卡在不斷向森林深入進發時發現,原來守護森林野豬神,是因為中了人類的火槍,極度的仇恨讓他變成了邪神。邪神就是邪惡的神靈,會沒有意識,傷害很多無辜的人。
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都應該尊重
電影中對於森林中的動物,稱之為野豬神,山神,白狼神,女主人公就是白狼神撫養長大的,最厲害的是山獸神。傳說山獸神掌管著森林萬物,他興旺森林就興旺,他死亡森林就不復存在。宮崎駿旨在告訴人類,其他動物擁有和人類一樣寶貴的生命,甚至比人類的生命還要值得尊重。
我第一次看這部動畫電影,距離現在已經有十年,最初這部動畫電影,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變成邪神的野豬神。
他的身上就像是有上萬條的黑色蟲子,讓人看起來很不舒服。我當時在想,為什麼宮崎駿的電影裡,會出現這樣讓人猝不及防的畫面。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好好的動畫電影,放上這樣讓人倒胃口的畫面做什麼。
十年後的今天,重新看《幽靈公主》這部動畫電影,我突然發現,為什麼變成邪神的野豬神,會如此恐怖。是為了諷刺人類看待其他生命,就像是沒有用處的空盒子,隨心處置就好。
人類的囂張跋扈,藐視生命,自然激起了野豬神的仇恨。可以說,人類從能夠直立行走那一刻開始,就逐漸露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於其他生命就像是一個獨裁者,可以隨意決定他們的生死。
人類和自然是永恆存在的話題,人類的輕視,終將得到自然的報復。憎恨和殺戮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如果人類和自然註定是一個悲傷的結局,那麼從作為人類的我們,從先放棄傷害自然開始,把傷害降到最低。宮崎駿的電影,就是能夠直抵人的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