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時,蘇聯氣勢洶洶在邊境軍演,為什麼始終沒敢南下?

2020-12-14 舊書卷裡的長安

新中國自成立以來,對外也發生過數次戰爭,以全勝的戰績告訴世界,中國已經不是那個任人欺辱的晚清。

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場戰爭就是對越反擊,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因為報導較少,所以對此戰的了解很多人並不深。

當初中國下定決心對越反擊也是做了深層考慮的,畢竟蘇越兩國在1978年11月籤訂了《蘇越友好合作條約》,兩國是有攻守同盟關係的,越南將金蘭灣租借給了蘇聯,所以蘇聯方面要運兵過來也很方便,但是為什麼蘇聯並沒有出兵相助呢?

首先蘇聯國內準備不足,當時中國做出如此巨大的動作,世界各國基本都沒反應過來,沒料到中國能有這麼強大的動員能力。

雖然在珍寶島之後,中蘇兩國都在邊境陳兵百萬,大有一觸即發的感覺,蘇聯當初甚至叫囂要對中國進行核打擊。如果1979年還是這種情況,中國自然不敢妄動,然而珍寶島是1969年,已經過去十年了,蘇聯已沒有那股勁,戰略重心也放在了歐洲與美國對抗。

當時蘇聯在我國北方的戰鬥人員只有實際編制的30%,總數也就50萬左右,如果要武力幹涉勢必要從歐洲運兵,這麼大的人口規模是不可能靠空運的,只能依賴西伯利亞大鐵路,運送時間都要好幾個月,而那時戰爭都已經結束了。

其實從蘇聯之後的反應就能看得出來,其得知我國對越反擊後,除了譴責以外,還從國內抽調兵力加強遠東軍區、貝加爾軍區和蒙古軍事集群的力量,與蒙古兩國搞了聯合軍演,人員一共也就5.2萬,雖然坦克有2600輛飛機也有900架,但這個數量對於中國的縱深來說還是不夠看。

準備不充分,自然不敢挑起兩大國之間的戰爭。

其次就是中國的實力,中國當年尚未大裁軍,軍隊人數有400多萬,大部分都分布在中蘇邊境,對越中國只是出動了30萬左右的軍隊,加上20萬預備軍,也不過才50萬左右。

剩下的還有三百多萬,中國的防備重心就沒有變過,而蘇聯的情況上面也講到了。其實當年蘇聯陸軍一共就180多萬,這個人數想要打敗中國其實還是有難度的。

蘇聯也不可能為了一個東南亞國家放棄自己的歐洲重心。

再者就是天氣因素,中國的南北氣溫差異大,2月到3月間南方還好,北方卻依然很冷,這點現在的人也體會得到,氣溫普遍在零下,蘇聯比我國還要北,所以也會更加寒冷。

別以為自幼從極寒環境長大就不怕冷,在這種天氣行軍是非常困難的,即便人可以咬牙撐著,但是機械不行,會嚴重阻礙軍隊的推進。

當年莫斯科就是靠嚴寒擊敗了拿破崙和希特勒,他自己肯定對於天氣的作用也深有體會,強行南下只會重蹈覆轍。

最後就是美國的影響,當時世界格局已經慢慢呈現出蘇聯進攻美國防守的態勢,因為中蘇交惡,美國開始拉攏中國。

我們可以參考兩個時間節點:中美兩國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鄧公在1979年1月29日─2月5日期間訪美。

美國為中國提供了衛星偵查和許多情報,且在中國對越反擊後發表的聲明很有意思,大意就是大家要熱愛和平,不要再打了,越南先從柬埔寨撤兵,然後中國從越南撤兵。

歐洲大部分國家及美國的一眾小弟都跟著附和,看著是中立,其實也在拉偏架,為中國壯了不少聲勢。

1979年2月蘇聯往中國南海派出了30艘艦艇組成的龐大編隊,形成了很大的威懾,而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星座號航母率領的突擊群也在2月來到南海,兩國艦隊都採用了「伴隨監視」的做法,互相氣氛很嚴峻,一直到中國撤兵之後,兩國艦隊才分別離開。

美國在公開場合中也警告過蘇聯不要輕舉妄動,這樣一來如果蘇聯敢南下,那麼他也要考慮美國會參戰這一因素,為了一個越南,把其自己搭進去實在划不來。

以上種種因素加在一起蘇聯就沒有出兵,這是我國一次大膽的軍事計劃,為我國南疆謀得了數十年的和平,也給我國的國際交流打開了局面。

當然最後這個原因並不是說美國有多好,只是這是客觀存在的因素,雖然現在交惡了不能把它當不存在,就包括中國曾經與蘇聯交好時,蘇聯也給中國提供了很大援助,同樣也是不能否認的。

我國還沒能強大時,必須要與其中一方結盟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我們抓住了機會發展了自我,所以現在就不用仰人鼻息了。

我們願意與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做朋友,前提是他人尊重、平等對待我們!

相關焦點

  •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為什麼還是不敢南下中國?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冷戰剛爆發不久,身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為了能夠獲得發展計劃,於是選擇了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加入了蘇聯陣營。後來蘇聯老大哥也的確幫我我們很多,甚至幫我們完成了國家工業化。中蘇之間的良好關係並沒有保持多久,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中蘇關係破裂,到了1969年的時候蘇聯在中蘇邊境集中了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但為啥最終他們還是沒敢南下攻打中國呢?
  • 蘇聯在遠東部署了118萬軍隊,1969年,為何不敢大舉南下?
    因此,當時出現了「蘇聯屯兵百萬」的說法。那麼,既然在遠東地區駐紮了100多萬大軍,蘇聯軍隊為何不敢大舉南下呢?今天,我們從各個方面聊聊這個問題。 因此,蘇聯除了在自己的東歐地區,駐紮了大量軍隊以外,在東歐各國也駐紮了大量的軍隊,而且基本上不會輕易調動。60年代中期,蘇聯的常備軍總數為350萬左右。其中,大部分都駐紮在東歐各國和蘇聯的歐洲部分。其次,在西伯利亞、遠東和中亞地區駐紮了部隊,從兵力具體分布來看,東歐地區屬於重中之重。1969年,由於各方面的矛盾激化,再加上邊境衝突的刺激,蘇聯與鄰國的關係迅速惡化。
  • 中越戰爭時,蘇聯在邊境屯兵百萬,是什麼原因讓其不敢動彈
    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蘇聯在中蘇邊境屯兵百萬,並且在蒙古國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在聲勢上給我國施加壓力,我國並沒有被這隻紙老虎恫嚇住,毅然決然從東西兩線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直至勝利撤出越南,蘇軍也未敢越雷池半步。 當時如果蘇聯聯手越南,南北夾擊,中國將陷入兩線作戰的被動,後果不堪設想,是什麼原因讓蘇聯不敢動彈的呢?
  • 1969年蘇聯集中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為啥最後也沒南下中國?
    二戰之後蘇聯和美國因為獲得了二戰大部分的戰爭利益,所以成為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美蘇兩國在二戰之後將世界分為了兩大勢力陣營,新中國成立時為了獲得發展就選擇加入了蘇聯陣營。1969的時候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在中蘇邊境和中國進行軍事對峙,但是蘇聯軍隊最終都不敢南下,這是為什麼呢?蘇聯當時在中蘇邊境部署了大量兵力,加上蒙古地區的兵力部署,總兵力達到了110萬人,其中坦克裝甲車數量超過了1萬輛。從這樣的軍力部署就知道,當時中國的邊境安全壓力是多麼的巨大。
  • 對越反擊戰,16個國家站出來反對,為何沒一國敢出兵幹預?
    而且中國非常清楚唇亡齒寒的道理,在越南遭受到美國的攻擊之時,中國無條件的對其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越南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知恩圖報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的,越南就恰好是這樣一個不知道知恩圖報的國家。作為中國人,我們都知道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是被迫發起的,越南明明是在中國的幫助下趕走了美國人,但國家獨立之後,越南卻開始在中越邊境挑事,並且入侵了柬埔寨和寮國,面對越南的擴張主義政策,中國曾嚴厲地發出3此警告,但越南並沒有理會,無視中國的態度,並且在中越邊境加大了挑釁力度,製造流血事件,最終我國被迫採取自衛反擊的方式,來保證國家的安全。
  • 為什麼對越反擊只打了1個月,解放軍就匆忙撤兵?越南:幸好撤得早
    1979年,由於越南頻繁在中越邊境動作,中國最終忍無可忍,決定出兵,由此,對越反擊戰正式拉開序幕。中國軍方2月17日出兵,3月16日退兵,最終以雙方各自宣布勝利結束。解放軍並沒有多做逗留,急急忙忙返回撤離了越南,這讓人有些不解為何我軍要如此匆忙撤兵呢?
  • 日本法西斯在諾門坎敗給蘇聯 不敢覬覦北上 最終在南下之路上敗亡
    與此同時,在蘇聯東側,同為法西斯盟國的日本卻與蘇聯相安無事。日本為何不出兵援助他的德國盟友,從東線進攻蘇聯?日本兵敗諾門坎被迫放棄北上攻蘇實際上,狼子野心的日本法西斯曾經做出過北上進攻蘇聯的嘗試,但卻遭遇慘敗。這就是發生在二戰前夕偽滿洲國與蒙古國邊境的諾門坎戰役。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為何不敢進攻?原是被警告
    越南戰爭耗時將近20年,為了幫助越南人民實現民族獨立,抗擊美國侵略者,中國即便是在國內困難的時期,也一如既往地向越南提供物資上的支持,越軍使用的武裝裝備,很多都是來自於我國的援助。不光是外交和物資上的支持,我國先後派遣了32萬志願軍進入北越,為北越提供後勤保障,毫無疑問,如果沒有中國的援助,越南還不知道能和美國打成什麼樣。
  • 美軍今後行動有麻煩了,為了反擊頻頻挑釁,普京:敢越線核彈伺候
    圖為俄羅斯核武器近日,根據媒體報導,美國為鞏固世界霸主地位,對俄多次進行有針對性的軍演,為反擊美國的頻頻挑釁,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宣布了最新的核武器使用原則,強調如果有國家敢越線就核彈伺候俄軍對外發布的對核威脅基本政策中,提到將不再區分來襲彈道飛彈的性質,只要戰略對手向其發射了彈道飛彈,都將受到核報復,有軍事分析家表示,這說明俄羅斯急需擴大核攻擊範圍,由於核武器使用規範的突破,使得在面對核威脅時,帶有實戰威脅的常規武器也包含在內。
  • 中蘇交惡頂峰時期,蘇聯屯兵中蘇邊境,為什麼最終沒有選擇進攻?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之後,中國和蘇聯在思想路線和方針政策上的不合、分歧,兩國關係越走越遠,為後面的衝突埋下了導火索。兩國邊境以前其樂融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變得箭拔弩張、暗流湧動,中蘇邊境局勢一度惡化。
  • 為何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不敢動?聽聽美國總統怎麼說
    但是越南居然仗著剛戰勝美軍的餘威,和蘇聯在背後的支持,自詡是世界第三的軍事強國,這時越南稱霸中南半島的想法,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也確實如此,越南不僅入侵了柬埔寨,而且對我國邊境發起騷擾和挑釁行為。
  • 對越反擊自衛戰,為何傷亡如此之大?並不是因為許世友的指揮不當
    中央軍委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七日下達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僅耗費一個月時間就將越南入侵邊境的部隊悉數擊敗,並順勢佔領越南北部二十多個重要城市。在撤離時還將之前「援越」的物資統統收回,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中國人民解放軍雷霆出擊並取得勝利,無疑給全國軍民打了一劑強心劑。
  • 中巴剛舉行聯合軍演,印度百萬軍隊就「異動」
    連日以來,印度可以說是始終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國內的農民起義還沒解決,近日又想要在中印邊境上「搞事」。眼看著中國與巴基斯坦進行了聯合軍演,印度的百萬軍隊就在中印兩國的邊境上出現了「異動」,可能是「真的被嚇到了」。
  • 對越反擊戰,我軍開戰前還規劃了一路奇兵,若實施會將越攔腰斬斷
    1979年2月17日,對越反擊戰正式打響,中國解放軍以九個軍的兵力沿著越南北方的六個省展開軍事行動,當時一共分為兩條戰線,東線是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西線則是由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歷時28天打掉了越南欲稱霸東南亞的妄想。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究竟有多窮?老兵:你想像不到
    蘇聯身為社會主義陣營裡的一員大哥,中越一直是蘇聯所仰慕和學習的對象,越南在抗美抗法期間對中國也是十分仰仗,可是隨著中國與蘇聯這位大哥關係開始變得惡劣時,越南在中間就顯得有點尷尬,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處理這段關係,似乎站在哪邊都會得罪另一方,然而1972年中美外交開始嘗試接觸後,這讓還沒結束抗美戰爭的越南,心裡不安慌了神,害怕中美聯手。此時的越南還沒統一中蘇兩方任何一方都不可交惡,表面的關係還是要有的。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兵臨越南首都,因這3個原因不得不撤軍!
    在東南亞,越南則走上了擴張的道路,打敗美國,並有蘇聯支持,裝備有蘇式美式裝備的越南開始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1978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向柬埔寨發動了入侵,並迅速佔領了整個柬埔寨。
  • 為什麼說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中國近代最奇怪的戰爭之一?
    中越戰爭的原因 中越戰爭是一場發生在中國邊境的戰爭,這場戰爭發生在1979年,在國際歷史上被稱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中國民間一般稱這場戰爭為「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戰爭是中國近代最奇怪的戰爭之一,它持續的時間短,戰爭發生的原因很複雜。
  • 這國號稱全球軍事第三,28多天損失近6萬兵力,至今不敢再高調
    導語:這國號稱全球軍事第三,28多天損失近6萬兵力,至今不敢再高調上世紀二戰結束之後,美國插手越南內戰,且站在南越這邊,全方位對北越軍隊展開攻擊,想以此來幫助南越統一。因為美軍的加入,北越幾乎毫無勝算可言,武器裝備上差距太大,連反擊都沒有能力,落敗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後來蘇聯的援助讓北越有一戰的資本,開啟長久的消耗戰爭,持續整整20年時間。1975年各方給予的壓力太大,美國經過再三斟酌只能選擇撤軍,北越後續在蘇聯的幫助下完成統一。
  • 外媒稱朝鮮特種部隊舉行大規模攻佔「西海五島」軍演
    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環球網記者宋偉鋼報導 在朝韓延坪島炮擊事件後,韓國陸續舉行軍演向朝鮮示威。而據美國媒體報導,在此期間,朝鮮也舉行了模擬攻佔目前由韓國控制的「西海五島」的大規模登陸演習。韓聯社12月30日援引美國媒體報導稱,本月中旬,朝鮮第29海上阻擊旅團和偵查總局在朝鮮南浦外海進行大規模佔領「西海五島」的登陸演習。
  • 1969年,中國和蘇聯為什麼會發生珍寶島戰役?有何緣由?
    1969年,中國和蘇聯為什麼會發生珍寶島戰役?有何緣由?我國確實是個人傑地靈的國家,也因各種豐富的資源而一直被國外各國「惦記」著。然而可笑的是在1964年中蘇邊界談判中,蘇聯竟然欲據珍寶島為己有。不需要任何理由,強盜僅需要找到一個藉口,就能發動自己的陰謀。於是,不曾得到中方的任何表示,沙俄就單方面暗地裡偽造出了一張中俄北京條約的附圖,其實只是在烏蘇里江上粗略的畫了一筆線條來表示當時的割據範圍,僅以此為藉口就敢堂而皇之地對外稱,這是他們擁有其主權的一個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