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中國和蘇聯為什麼會發生珍寶島戰役?有何緣由?

2021-01-20 寶叔論古今

1969年,中國和蘇聯為什麼會發生珍寶島戰役?有何緣由?

我國確實是個人傑地靈的國家,也因各種豐富的資源而一直被國外各國「惦記」著。大家知道前幾年比較火一件事的是日本企圖搶奪中國的釣魚島,而其實早在1969年的3月,我們和蘇聯就因為珍寶島的歸屬權而發生過一場搶奪,並且爆發了一場戰爭。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末期,因為政府腐朽懦弱而不斷地向外界妥協,與外來侵略者籤了多條不平等條約,其中在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中,就割讓了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大約四十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烏蘇里江屬於黑龍江的支流,而珍寶島就在烏蘇里江上,但即便是當時籤訂了條約,珍寶島也仍然處在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南側,是屬於中國的一邊,所以主權仍然屬於我們中國。

然而可笑的是在1964年中蘇邊界談判中,蘇聯竟然欲據珍寶島為己有。不需要任何理由,強盜僅需要找到一個藉口,就能發動自己的陰謀。於是,不曾得到中方的任何表示,沙俄就單方面暗地裡偽造出了一張中俄北京條約的附圖,其實只是在烏蘇里江上粗略的畫了一筆線條來表示當時的割據範圍,僅以此為藉口就敢堂而皇之地對外稱,這是他們擁有其主權的一個證明。

中國和蘇聯為什麼會發生珍寶島戰役?有何緣由?為什麼珍寶島能夠成為讓他們眼紅的地盤呢?這不僅是因為其領土面積,還因為魚子醬。烏蘇里江的大馬哈魚大多匯集在珍寶島南側也就是中國一方的地方產卵,這就是這個島上的珍寶,珍貴食材魚子醬。相比於中國人一年又一年的大豐收來講,寥寥無所獲的他們自然會嫉妒的雙眼發紅,畢竟這可是一個極大地經濟來源。

其實只是上面兩個緣由,還不至於讓蘇聯撕破表面的和善。之所以要挑起戰役還有一點私心,就是為了給中國戒訓。

當時在社會主義陣營裡,蘇聯自視過高,處處享受著社會主義起步國家的尊崇。而當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主張對外建立平等關係,且因國家領導人和外交部門的不斷努力,我國在國際地位上也有了趕超他們的勢頭,所以蘇聯私心維護自己在中國東北的一些利益,這也就為雙方關係惡化埋下了一個種子。

之後雙方更是發生了多次的摩擦:我國拒絕加入「經互會」;蘇聯入資中國長波電臺等無理要求遭到拒絕,中印邊境事件中蘇聯指責我國領土問題的處理暗示中蘇領土對書的劃分;蘇聯策動六萬多中國國民月經逃亡;蘇聯公然將對我國的武力威脅範圍向前推進幾百公裡等等。

在當時那個歷史環境下,蘇聯和美國霸佔全球,事實上蘇聯經過改革,國力大大增強,經濟科技等實力更是上了一層樓,而越南牽制起來美國,一時得意,蘇聯高層的野心竟不斷發酵。

1960年開始,蘇方接連在兩國邊境製造麻煩:1967年到1969年的短短兩年就對我國的珍寶島先後侵略十六次;在距離珍寶島較近的七裡沁島攻擊我國漁民以及解放軍戰士;1968年1月5日,蘇聯用裝甲車撞死五位中國無辜邊民,製造了震驚國際的駭人聽聞的流血事件!

然而懦弱無能的清政府畢竟是轟塌了,取而代之的是驚醒的雄獅,中國也終於收回了對蘇聯這位曾經的老大哥的所有仁慈與不忍!1969年3月當殘忍無情的蘇聯再次踏出侵略步伐,炮擊我國邊岸的時候,中國對此終於不再仁慈,果斷進行反擊,正式開始了珍寶島保衛之戰。

戰爭不是我們願意見到的,但是只要有任何人,任何國家或者是地區覬覦我國領土和利益,中國必定不會懦弱,中國人也不會害怕流血,必將誓死捍衛我們的榮譽與利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相關焦點

  • 當年珍寶島戰役為什麼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如果爆發,會怎樣?
    當年珍寶島戰役蘇聯為何止步不前?真相到底是什麼?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放在國與國之間同樣適用。
  • 1969年, 面對中國的全面備戰, 蘇聯的118萬軍隊會有何動作
    1969年3月,在不足1平方公裡的珍寶島上,中蘇兩國軍隊展開了浴血廝殺。面對蘇聯兵力和裝備優勢,中國軍隊誓死捍衛國家的主權。在此次戰鬥中,蘇聯的傷亡明顯高於中國,蘇聯還賠進去一輛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T62坦克。在此之後,蘇聯在中國北部部署了100多萬軍隊,虎視眈眈隨時準備進攻中國。
  • 珍寶島戰役後,蘇聯企圖用原子彈打擊中國,為何最後偃旗息鼓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這意味著中國結束了超過百年被殖民分裂的歷史,完成了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的大業。作為一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出現無疑加強了世界上的社會主義力量,所以在10月3日這天,當時的頭號社會主義強國蘇聯就表示承認新中國的合法性,並和我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 珍寶島後,蘇聯集結百萬大軍百架轟炸機,為何最終沒實施核報復?
    (四)軍事衝突 中蘇關係的惡化,是多種因素和事件共同推動的結果,兩黨意識形態的分歧、國家立場和利益方面的衝突,不僅影響到了兩國的外交關係,還引起了雙方多次發生規模較大的武力對抗。其中發生於1969年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就是新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遭遇的重大危機之一,因為蘇聯甚至計劃對中國動用核武。
  • 蘇聯兵敗珍寶島,手握4萬枚核彈為何不敢攻擊中國?絕非心慈手軟
    1969年3月,中蘇兩國終於爆發熱戰,雙方在珍寶島發生了三次大規模武裝衝突。在這場戰役中,蘇軍吃了大虧,被擊毀坦克、裝甲車達到17輛,一共有58人被擊斃。同時,我軍還俘獲一輛全新的T-62坦克。根據俄羅斯檔案解密,1969年的蘇聯已經擁有4萬枚核彈,達到了核彈數量的頂峰,其中可以運載核彈的飛彈多達1000枚。而中國呢?才剛剛在1964年和1966年試爆了原子彈和氫彈。1969年時,中國還遠不具備遠程飛彈攜帶核彈的能力。而從常規力量看,中國軍隊多達660萬,蘇軍310萬。但是蘇軍裝備精良,中方武器落後一代甚至更多。
  • 激戰珍寶島:解放軍如何打敗武器先進的蘇聯入侵者?
    作者:Agvensome 1949年建國後,中國和蘇聯曾經有一段很好的蜜月期。後來中蘇關係急劇惡化後,雙方頻頻發生邊境領土糾紛。1969年3月,中蘇在烏蘇里江的珍寶島上還發生過一段持續十幾天的武裝衝突,此戰被稱為珍寶島衝突。這場衝突以雙方宣布和平停戰告終。
  • 揭秘中蘇珍寶島事件始末:蘇聯沒料到中國會不屈服
    1969年的春天來得特別遲。儘管已是公曆3月2日,農曆才是正月十四。中國東北邊陲黑龍江省虎林縣境的珍寶島,仍然是冰天雪地,氣溫為零下27攝氏度。上午8時40分,中國邊防部隊派出例行巡邏分隊,分成兩個組對珍寶島進行巡邏。當邊防站站長孫玉國帶領第一組沿著中國境內的冰道抵近珍寶島時,蘇軍立即從位於珍寶島上遊的下米海洛夫卡和下遊的庫列比亞克依內兩個地方出動70餘人,分乘兩輛裝甲車、1輛軍用帶篷卡車和1輛指揮車向珍寶島急速駛來。他們下車後就阻止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登島巡邏。
  •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為什麼還是不敢南下中國?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冷戰剛爆發不久,身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為了能夠獲得發展計劃,於是選擇了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加入了蘇聯陣營。後來蘇聯老大哥也的確幫我我們很多,甚至幫我們完成了國家工業化。中蘇之間的良好關係並沒有保持多久,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中蘇關係破裂,到了1969年的時候蘇聯在中蘇邊境集中了110萬大軍、上萬輛坦克,但為啥最終他們還是沒敢南下攻打中國呢?
  • 蘇聯曾想對中國核打擊:中國如何抵禦核訛詐?美國拯救了中國?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蘇聯在中蘇邊境不斷策劃製造事端,挑起各種邊境衝突事件4000多起。1967年以後,蘇軍開始入侵烏蘇里江上的珍寶島。1969年3月2日,中國為保衛珍寶島不受蘇聯侵犯,爆發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 珍寶島戰鬥中的毛澤東:我們有百萬軍隊和數億人民,我們誰也不怕
    1969年3月的中蘇邊境珍寶島軍事衝突中,中蘇兩國發生了3次戰鬥,雙方各有傷亡。蘇聯方面陣亡58人,94人受傷;中國邊防部隊陣亡29人,62人受傷,1人失蹤。這場衝突雖然只是兩國的一場局部衝突,但卻改變了中國的對外戰略,使中國以往按意識形態劃分的對外關係發生了質的改變,也奠定了中國今天對外戰略的雛形。
  • 中蘇交惡頂峰時期,蘇聯屯兵中蘇邊境,為什麼最終沒有選擇進攻?
    特別是蘇聯要求在中國領海內,組建中蘇聯合艦隊,中國方面認為牽涉到中國主權問題;事實上蘇聯確實打算以軍事控制中國以達到其野心的目的,讓二戰後正在恢復國內經濟,國力還很虛弱的中國成為蘇聯的附庸。正是由於中國當時的海軍力量非常薄弱,若是和居心叵測的蘇聯組建聯合艦隊,中國勢必會被蘇聯牽制,中國方面予以堅決拒絕。中華民族在國家主權和領土問題上,向來是絲毫不讓!
  • 黑龍江寶清縣有座珍寶島烈士陵園,我們來向這些英烈們致敬!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這座陵園始建於1969年,專門為紀念珍寶島自衛還擊戰而建造的,安葬著在戰鬥中犧牲的五位戰鬥英雄和六十三位烈士新中國成立後,中蘇關係經過了一段關係友好時期之後,隨著史達林的去世和中蘇兩黨的意見分歧以及國際關係和事件的影響,兩國關係逐漸矛盾加深,以至惡化。六十年代中期後,蘇聯不斷對中國實施軍事壓力和威脅,在中蘇邊界上挑起事端,從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蘇聯軍隊在中蘇邊境地區挑起各種邊境事件達4180餘起。
  • 珍寶島戰役中,哪一位戰鬥英雄面對敵人的4輛坦克毫不退縮?
    1969年3月2日,四十多名蘇聯邊防軍偷偷登陸我國領土珍寶島,恰好遇到巡防的邊防軍戰士。蘇聯邊防軍首先向我軍開槍,我軍被迫還擊,幾乎全殲了四十多名蘇聯邊防軍,成功保衛祖國領土的主權。
  • 差點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珍寶島衝突,我軍不畏強權,寸土必爭
    在我國東北黑龍江境內烏蘇里江主航道一側有一個0.74平方公裡的小島,這個小島的北段與我國內陸相連。它兩頭狹中間寬猶如中國古代所用的元寶,因此得名珍寶島。在這個不到1平方公裡的小島上,中蘇之間曾經爆發過一次震動西方世界神經的戰爭。
  • 珍寶島戰役後,克格勃特工潛入中國,還沒執行任務就被大叔幹掉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還曾進行過多次自衛反擊戰,其中珍寶島戰役也是如此,雖然當時蘇聯實力很強,但侵犯到我國領土這種事情還是不能容忍的,所以這場戰役是必須要有的。最終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我方以七十人的犧牲贏得對面百人陣亡,讓蘇聯看到中國是不好欺負的,最關鍵的是,在這場戰役當中我們還繳獲了敵人最先進的T62坦克。
  • 珍寶島戰役,戰鬥英雄孫玉國一戰成名後,又遇大起大落?
    歷史是由生者和為生者重建的亡者所組成的生命。如今中國繁榮起來了,每個人都安然無恙,有了自己的事業,人民的生活也差不多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事實上,今天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處於戰爭狀態,他們的人民在溫飽線上掙扎,他們不知道明天在哪裡?
  • 中蘇曾有三次直接軍事衝突,第二次中國險遭核武器攻擊!
    曾經強大的超級大國蘇聯早已經灰飛煙滅,但你知道蘇聯和中國發生過多少次武裝衝突嗎?那些衝突對中國乃至世界發展進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蘇聯建立以後,和中國發生過三次直接軍事衝突,第一次是發生在1929年7月的歷史上著名的中東路事件。
  • 51年前的今天,中蘇在新疆鐵列克提發生軍事衝突
    51年前,1969年8月13日,蘇聯與中國在新疆鐵列克提發生軍事衝突。 我方的主陣地人員幾乎全部陣亡。38人犧牲,包括3名記者。
  • 珍寶島的歷史錯覺:T-62坦克裝甲很厚?其實和59式差不多
    發生在1969年3月的珍寶島事件,有著不少令軍迷品頭論足的典故。其中,我軍成功繳獲蘇軍T-62坦克,可算得上現代中國武器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雖然T-62前部裝甲適當加厚,後期型(1972年後)更是增加到了242毫米,但珍寶島戰鬥爆發時的1969年,T-62坦克最厚處的裝甲仍是214毫米,和59式的200毫米並沒有懸殊的差距。 所以說,中國當時的59式坦克與T-62坦克,在裝甲防護上並沒有本質區別。雙方都是類似的鑄造炮塔設計,裝甲厚度相差無幾,而且都是均質鋼裝甲,T-62也沒有引入複合裝甲概念。
  • 爭奪T62坦克,前蘇聯高級特工栽在中國農村老漢手裡
    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內,至今陳列著一輛蘇制坦克。這是一輛T62坦克,20世紀50年代末由前蘇聯研發的一代新型主戰坦克。那麼,這輛坦克是怎麼來到北京,背後有怎麼樣的歷史故事呢?1969年,中國和蘇聯的關係逐漸惡化,蘇聯在中國東北邊境陳兵百萬,雖然沒有爆發全面戰爭,但是卻因為爭奪一個小島爆發了武裝衝突,這就是珍寶島事件。1969年3月2日開始,珍寶島上中蘇軍事衝突持續不斷,蘇軍出動了包括坦克、裝甲車在內的重型裝備,發動多次進攻都被中國軍隊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