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帝國時代第一個盛世

2020-12-19 我趣歷史

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後,統一天下,定都長安,建立西漢。陸續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公元前195年,討伐英布叛亂時,傷重不起。制定非劉姓稱王,天下共誅之的「白馬之盟」後,駕崩於長安。劉邦死後呂后掌權,再往後就是著名的文景之治了,今天分別從呂后,漢文帝,漢景帝為大家逐一介紹。

呂后

劉邦駕崩。17歲的太子劉盈繼位,呂雉為太后。劉盈年幼仁弱,大權被呂太后掌握。 呂后兇狠毒辣,為剪除異己,毒殺趙王如意、將戚夫人做成人彘。劉盈不滿其母呂后的殘忍,棄理朝政, 最後憂鬱病逝。呂太后臨朝稱制,行使皇帝職權,成為中國皇后專政的第一人。呂后為了強化自己的統治,在採取無為而治的同時,打擊諸侯王和反對派,迫害劉邦的子嗣及反抗她的大臣,鞏固自己的呂氏政權。不顧當年劉邦立下的白馬之盟,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呂后做的太過火,以至於其死後,陳平和周勃立馬聯合劉邦的舊臣清洗諸呂,呂氏被滅族。政權重回劉氏之手。

漢文帝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他的繼位頗有些意外的成分。相傳劉恆的母親薄姬對劉邦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漢高祖說: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與薄姬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生下兒子劉恆。前196年,劉邦在平定代地諸侯的叛亂後,冊立八歲的劉恆為代王。從此劉恆在大臣和母親的輔佐下,經營代地。劉恆在代地的十五年間,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恭儉作則,在母親的教導下,養成了謹慎沉靜的性格。這為即位後成功應對功臣問題與施政打下了基礎。呂后去世後,呂氏勢力被清算,之前呂后立的小皇帝劉弘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被廢殺。眾臣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恆。於是派出使者去接劉恆到長安繼承皇位。劉恆見到使者,並無高興,反而起了疑心,認為其中有詐。手下中尉宋昌力勸劉恆,認為劉氏江山穩固,不必有所顧慮。劉恆才決定入京即位。入京後,群臣以臣禮拜見劉恆,劉恆謙遜回拜。太尉周勃跪著送上天子玉璽。劉恆終於在陳平等眾大臣的擁戴下,住進了未央宮,繼承了皇位,代王成了漢文帝。劉恆即位後,穩固帝位,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厲行節儉樸素,廢除肉刑,實現國家強盛,百姓小康。對待諸侯王,以德服人、以武平亂。對待匈奴,和親止戰,營造了安定團結、休養生息的政治局面。開啟了文景之治的發端。

漢景帝

前157年,農曆六月,漢文帝去世。太子劉啟繼承帝位,是為漢景帝。劉啟即位後,重用晁錯,升為御史大夫。晁錯告訴劉啟要提防吳王劉濞。原來劉啟還是太子時,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入京,與劉啟喝酒下棋。劉賢個性輕佻、剽悍,又很驕矜,博弈時,為棋路相爭,態度不恭敬,劉啟失手將他打死了,劉濞記恨劉啟,暗中準備,私自鑄錢,煮鹽販賣,為了積蓄力量,他還招納逃犯,謀反之心越來越顯露出來。劉啟聽從晁錯的削藩建議,決定先從吳國開刀。劉濞不願束手就擒,聯合各地諸侯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反叛作亂。共有七個諸侯王響應,史稱七國之亂。危難之時,竇嬰向劉啟引見曾任過吳國丞相的袁盎,袁盎勸說劉啟殺掉晁錯,以保國家安全,平息叛亂。劉啟採納了袁盎的計策,便殺了晁錯,想平息諸侯的怒火。七國之亂並沒有因此平息,後來周亞夫截斷叛軍的糧道,然後堅守不出,叛軍斷糧,戰力大減,周亞夫用三個月徹底平定叛亂。劉啟趁機將各諸侯的權利收回,經過七國之亂,諸侯王尾大不掉的問題徹底解決。劉啟一生節省,極少興建宮殿樓閣,經濟上奉行與民休息的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繼承和發展漢文帝的事業。前141年正月,劉啟患病,病勢越來越重,他自知時日無多,於是病中為太子劉徹主持成年禮典禮。不久病死於未央宮。

經過文,景兩代皇帝的經營,中國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景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成為中國帝國時代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是一個偉大時代,更為後來漢武帝徵伐匈奴奠定了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依舊不能阻止文景之治的出現
    劉邦同志了剿滅了所有的異姓諸侯王后,大呼非劉氏而稱王者:天下共擊之。他以為剩下的都是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肯定就會為自己的江山和諧相處,生死與共。文帝時期,諸侯國的勢力越來越強,對中央構成了很大的威脅。直到漢景帝時期,爆發了由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最終景帝採取了晁錯的建議,派將軍周亞夫平定了此亂。雖然各大諸侯王勢力很大,但並不影響文景之治的出現。
  • 康乾盛世真的是第三個黃金時代嗎?
    他的孫兒弘曆僅漢詩就寫了四萬餘首,以數量而言,在全世界恐怕都要佔第一位(可惜他的詩是一種帝王體的打油詩,不堪入目),所以,事實上沒有多久,滿洲人就以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自居,這跟蒙古帝國的統治階級深拒閉固的情形,恰恰相反。不過,民族的界線仍劃分得十分森嚴。
  • 為何中國古代盛世屈指可數,盛世出現的條件都有哪些呢?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出現的盛世屈指可數,以「盛世」為名的只有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和康乾盛世,此外還有一些治世,比如西漢的文景之治、東漢的明章之治、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以及明朝的仁宣之治,但就算把這些盛世治世都加起來,也不過四百餘年,與中國兩千一百年的封建歷史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
  • 中國古代的五大盛世,唐朝佔兩個,清朝盛世時間最長卻最名不副實
    有時候碰到明君的時候,百姓的日子就過得好一點,甚至會出現所謂的盛世。很多王朝都有盛世,我們今天看一下歷史上的五大盛世,唐朝很厲害佔了兩個,清朝可以說是最名不副實的。首先是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時期漢文帝、漢景帝兩位皇帝統治時期出現的盛世,這是我國上第一次盛世。漢文帝時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 ,甚至還全免田租。
  • 吃不飽飯的康乾盛世,歷史上的盛世是騙人的嗎?
    《八旬萬壽盛典》這麼一看,我們好像總在期盼盛世,也總是對歷史上的「盛世」念念不忘,什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啦,這些都是人們只要知道一點歷史常識就一定能脫口而出的名詞。這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僅僅從一個方面來肯定或者否定一個時代是否為「盛世」。古代盛世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漢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這些「盛世」在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中具有重大的意義。歷朝歷代,統治者嚮往出現盛世,以求反映出自己的功績;老百姓也企盼盛世,以求過上安定的生活。
  • 中國歷史上有四個公認的盛世,成就頗大的康乾盛世為何飽受質疑?
    和平與發展是每個時代普通百姓的訴求和願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趕得上和平年代。中國歷史上有四個公認的盛世。雖然盛世持續的時間不長,卻是最好的社會環境。能在那些年代生存的人,都是幸運兒。四個盛世之中,漢初的"文景之治"使當時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輕徭薄賦這四個字就能使人民安居樂業了。
  • 世人都說盛世佛教,亂世道教,但別忘了還有一句治世儒生
    」盛世天下佛門昌,道家獨山深。雜技菩薩不問世事,老君背劍救滄桑。」華夏三教,佛道儒,而現在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佛教,道教也可以在各種文學題材中看到,至於最後的儒學,自五四以來就很少見過,只有最近幾年的孔子學院等,才讓世人再一次領略到儒家的風範。
  • 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有什麼關係?全靠他兩人的高瞻遠矚
    在中國歷史中,唐朝不是統治時間最長的時代,但是為什麼說中國在唐朝統治的階段,唐朝對世界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甚至在千年後的今天,還將海外的一些華商人的聚集區叫做唐人街呢?開元盛世場景圖,感謝原作者唐朝對於世界強大的影響,來源於其強大的國力以及當時國家的快速發展,唐朝的開元盛世一度被稱為的中國歷史上最繁榮昌盛的時期。
  • 王曾瑜|試論國史上的所謂「盛世」
    古書上使用諸如治世、亂世、盛世、衰世之類詞彙頗多。如《呂氏春秋·仲冬紀》說:「忠於治世易,忠於濁世難。」同書《先識覽》說:「天下雖有有道之士,國猶少。千裡而有一士,比肩也;累世而有一聖人,繼踵也。士與聖人之所自來,若此其難也,而治必待之,治奚由至?雖幸而有,未必知也,不知則與無賢同。此治世之所以短,而亂世之所以長也。」《荀子·大略》說:「義勝利者為治世,利克義者為亂世。」
  • 近世碎屑之九:康雍乾盛世是個怎樣的時代?有什麼樣的危機?
    康熙乾隆雍正三代是盛世,是帝王有效治理的黃金時代大家都知道,康熙乾隆雍正三代是盛世,是帝王有效治理的黃金時代。但實際上這樣的時代也同時暗含著後來衰敗的因子。這種責任並不全由乾隆的好大喜功與任用和珅來承擔。
  • 開啟「文景之治」的劉恆,上位太艱難!前後殺六個侄兒才當上皇帝
    他在位期間,開啟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也正因為有文景之治的積累,後來的漢武帝才有國力打擊匈奴。 劉恆最初被封為代王,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監國專權,漢惠帝英年早逝,諸呂掌握了朝中大權。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聯合丞相陳平等人粉碎諸呂勢力,迎立代王劉恆進京稱帝,史稱漢文帝。
  •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扮豬吃老虎的影帝,奠定了大漢帝國的根基
    西漢時期的文景之治,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也可以說是最好的盛世之一。因為他的時間持續較長從漢文帝時期一直延續到漢武帝前期,持續了將近大半個世紀。甚至在漢文帝時期,免除農民的賦稅長達十二年,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
  • 後「帝國」時代:微軟在《帝國時代2》之後的RTS嘗試
    《帝國時代1》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以人類歷史為藍本的RTS遊戲,它借鑑了最偉大的帶歷史元素的策略遊戲——《席德梅爾的文明》的一些遊戲元素,比如時代演進,融合到了RTS的基本框架上。相比更早的命令與徵服系和魔獸爭霸系,《帝國時代1》顯然在系統和遊戲元素設定上更為複雜。
  • 身為一國之君,從不穿華服,他憑什麼能開創大治之世?
    他身為一國之君,卻異常節儉樸素,從來都不穿華麗服飾,而且開創了富強盛世,讓百姓安居樂業,後世稱之為「文景之治」,國立不斷增強,為後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就是漢文帝劉恆。有了漢文帝打下的堅實基礎,漢朝才能不斷走在世界之巔,可以說是漢文帝一手將劉家王朝帶上巔峰的。
  • 世紀對決13 古典時代上:西方廝殺孔雀閃現,大秦一統戰國大漢盛世
    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擊潰了兩河文明和古埃及兩大文明,標誌著這個世界的古文明時代終結,這個世界從此開始進入到了古典文明時代。公元前5世紀至前1世紀,古典文明時代的上半段。這兩千年裡,這個世界上所出現的世界級強國或世界性帝國均出自這四大文明版塊中,直到近代的西歐、俄美日等西方工業大國的崛起,方才打破了這四大文明體系。相對於古文明時代,古典時代的中東文明已經沒有了古文明時代獨霸天下的統治級地位,甚至已經成為了四大文明體系中最為落後的一極。而其他三大文明體系的整體實力均較古文明時期有了大幅度提升。
  • 【歷史上的瘟疫】摧毀盛世帝國夢的一場瘟疫
    一旦人類偏離了航道、不斷遠離神,神就會通過不以人力控制的瘟疫,收回曾經賜予的一切,包括帝國的榮耀,及人類的福分與安康。盛世宏都變成了人間地獄查士丁尼在位時,東羅馬帝國的軍事地位不可一世,國勢日盛,整個帝國充滿「羅馬永恆」的盛世歡歌,羅馬民眾普遍生活奢靡,沉緬於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