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川大到清華後,天才王垠3次中途退學博士學位,與谷歌微軟鬧翻

2020-12-14 騰訊網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或許所謂的天才與瘋子僅有一步之遙。

每個不同凡響的人物,仿佛都曾演繹了一番人生戲劇,尤其是曾三次讀博卻中途主動退學的學霸王垠,為人們所熟知。

畢竟,在國內大多數人是機會主義者,往往想通過提升學歷來增加就業競爭力,從而獲取到一份可靠的待遇。然而,王垠卻是當今國內少見的理想主義者,他僅靠才能就想獨闖「江湖」。結果身懷計算機天賦且滿懷熱情的他,最終被微軟封殺,令人惋惜不已。

清華大學第一個退學的保送博士

王垠自小就是個學霸,成績不用多說,常常在班上名列前茅,是遠近聞名的天才神童。在大家都對他寄予厚望,本以為他能輕鬆考上清華北大的時候,王垠卻在高考時發揮失常,只能與夢想和抱負擦肩而過,以高分考入985院校——四川大學計算機專業。

天才之所以為天才,是因為他們學霸的光環,不管到哪裡都會耀人眼目。

在川大畢業後,王垠以在校優異的成績,順其自然地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系專業,進行碩博連讀,主要進行集成電路布線算法的研究。

在清華大學期間,他接連發表《完全用Linux 工作》、《寫給支持和反對的人們》等數篇文章,痛述Windows弊端、宣揚Linux,不僅在計算機領域大放異彩,他還因此成為水木清華linuxapp版和中國多個linux社區的偶像級人物。

按照這樣的趨勢,原本還有一年就要拿到博士學位且擁有光明前途的王垠,卻公然表達對清華大學的不滿,並且寫了一篇文章《清華夢的粉碎--寫給清華大學的退學申請》,痛斥國內高等教育弊端。

就這樣,一名計算機天才,由於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奮起反擊,卻在一夜之間成為清華大學第一個退學的保送博士。

三次中途退學博士學位,批判谷歌公司

2006年,王垠從清華退學之後,通過考GRE出國到康奈爾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要知道康奈爾大學計算機專業全美排名第六,可見王垠的學霸光環之強大。但出乎意料的是,僅僅學習兩年後,他發表了《Cornell 感受》,不僅抱怨在康奈爾大學的遭遇,並再次退學。

此後,王垠反而跑到計算機專業排名全美50名之外的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結果,如人們猜測的一樣,這個「狂妄」的計算機天才,再度發表退學宣言,《對博士學位說永別》,認為已經找到比博士學位更為重要的東西。

至此,王垠已三次中途退學博士學位。

在最後一次退學前,王垠曾在谷歌做比較長時間的實習工作,而且項目負責人對於他的評價也相當高,稱王垠為他「與實習生合作 20 年間遇到的最技術領先的新人」。

不過王垠在谷歌實習結束後,立即發文斥責,寫文稱「:Google 就是一個埋沒人才的機器,它擁有「創造性」的名聲,卻讓越來越多的人才被埋沒。

與微軟鬧翻,被全球封殺

之後王垠到微軟實習,一年時間不到,他覺得在微軟得不到重視,也沒有相對應的職稱和薪酬,因此還是選擇離開,並且發表《微軟的秘密離職協議》痛斥微軟公司為目光短淺的公司。結果影響力巨大的微軟將王垠進行封殺,

從微軟辭職後,他不止一次表達過回國的想法,他說:「我的心,已經飛回到了中國,飛回到了家鄉,飛到了北京。我每天都在想像跟老朋友們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感受城市生命的律動。這一切,都是在美國永遠得不到的,我命中注定要在中國生活。」

相關焦點

  • 從清華退學、抨擊谷歌,被微軟全球封殺,天才王垠為何不被理解?
    "垠"是邊際,是盡頭,而這位名叫王垠的"天才"似乎一直在毫無邊際的遊蕩,從未找到他的彼岸,一直在理想的海洋中飄蕩,不知該如何上岸、如何腳踏實地。從清華退休後,進入世界常春藤名校,然後再次退學,他究竟是不被世人理解的天才,還是徒有虛名?
  • 西交大碩士生畢業擬授博士學位?國內外早有先例,來看看幾位大神
    從去年開始,中國人民大學、湖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高校,相繼批量退學在讀碩、博研究生。今年也有高校陸續發布通知,對部分在讀碩、博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這些積極的信號表明,研究生教育已經嚴起來了,想要「混個」碩士或博士學位,似乎已經不太可能了。
  • 鐵血「蔣校長」:16歲保送清華,退學創業,經歷九死一生
    20歲以多項專業成績第一名,保送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看起來,一切都挺好。我卻突然選擇了退學,去創業。很多人都想不通,我為什麼要放棄一條容易的路,去選擇一條九死一生的創業路。包括我的父母。停學後,我全力以赴投入網站的運營工作。努力了一年,鐵血網終於起死回生,度過危險期。一年的停學期到了後,我又申請了一年。2008年,停學最後期限到了。我必須作一個決定:是繼續回去讀博士,還是放棄博士學位,專心做鐵血網?我確信這是我從小就喜歡的事情,並且願意為它付出餘生。但我知道,父母這一關很難過。
  • 遊戲人生張非:4次高考全名校,卻遭清華北大雙雙退學,令人唏噓
    的確,在當時如此高的分數,除了清華北大,所有的名校張非都能垂手可得,再加上復旦大學又向張非拋出了橄欖枝,前途可是平步青雲,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張非是個固執的小夥兒,不是清華北大自己哪兒都不去,於是家人拗不過他,於是張非又重新復讀了一年。
  • 為創業2次拋棄微軟,清華北大學子聯手創辦,Atman上線3月碾壓谷歌...
    十年機器學習經驗,兩進兩出微軟,後創辦Atman在網際網路圈做算法的「攻城獅」們是令人佩服的,他們身上也擁有了典型的理科男特質:簡單、淳樸。初次見到馬磊就是這樣,談話間不會用過多華麗的辭藻形容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團隊。一個多小時的採訪基本被十年多的工作內容和對行業激情佔滿。
  • 離職微軟後,沈向洋受聘清華大學雙聘教授,開啟博士生招生計劃
    離職微軟後,沈向洋受聘清華大學雙聘教授,開啟博士生招生計劃 2020-03-03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張亞勤清華AIR戰隊首次亮相,這陣容不是一般強
    12月1日,張亞勤3.0中備受關注的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簡稱清華AIR,正式邁出了第一步。在清華科技園辦公新址,一場小型「三無」:無外部人事,無政府領導,無媒體的啟動儀式低調舉辦。趙峰: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物聯網領域的領軍人物。在加盟清華AIR之前,擔任海爾集團CTO。他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加入施樂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擔任首席科學家,並任教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和史丹福大學。
  • 同樣都是研究生,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差距有多大?
    學位,很多人對這二字的概念感到模糊,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走到需要拼學位的那一步。等來年時過境遷,我們必須要接受社會現實時,那一刻的我們也許會了解學位的重要性。學位源於國外,是根據培養人才的學術水平而授予的一種稱號。
  • 凱悅酒店集團行政主席湯姆士-普利茲克榮獲清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北京2018年10月19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凱悅酒店集團及凱悅基金會主席湯姆士·普利茲克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接受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為其授予名譽博士學位。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莊惟敏主持儀式,研究生院副院長胡洪營宣讀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同意授予湯姆士·普利茲克名譽博士學位的決定。
  • 清華大學最牛的班級:創辦15年,僅錄取400人,無一不是頂級天才
    前段時間,一則新聞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那便是——華為公司「天才少年」項目啟動,面向全國招收人才,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90後美女學霸」姚婷,最終被華為公司以156萬的年薪,招入公司,引發社會熱議。
  • 中科大的少年天才有多厲害?
    前16屆畢業生(1983-1998年)共 590人,64%獲得博士學位(含碩士),90.9%獲得碩士學位。而國內重點大學在10%左右。中科大少年班40年左右的時間的畢業生,90%以上考取國內外研究生。其中19%供職於科教界,超過200人成為國內外名校和科研機構教授。
  • 納入清華招生,畢業獲博士學位!協和臨床醫學八年制,乾貨分享
    報考協和的臨床專業,如果分數不夠,會被調劑到護理專業麼?不會。因為臨床專業納入清華招生,報考的是清華大學。護理專業報考的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兩個專業在招生時分屬兩個大學,招生代碼不同,不存在調劑問題。報考臨床專業的考生可以調劑清華大學的其他專業。
  • 他辭去普林斯頓終身教授放棄美國國籍,將清華計算機帶至世界之巔
    21歲時,獲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5年後,又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  他的人生,如果按這樣的軌跡繼續下去,不難想像,未來我們會看到一位物理界的大人物。然而,在物理之路走得一帆風順時,他卻突然改變了自己的專業!轉而到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開始學習當時對所有人而言,都還很陌生的計算機專業。
  • 英國留學本科中途被退學怎麼申請碩士補救
    英國留學本科中途被退學怎麼申請碩士補救 英國留學生中每年都會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能夠順利畢業。很多人會覺得這個結論非常驚人,畢竟去國外留學意味著是一條光明的道路,是家庭實力的代表。但是隨著這幾年網際網路發展,信息逐漸透明,很多人慢慢知道去英國留學並不是那麼容易畢業。
  • 微軟重生:4年市值U型大逆轉,超越谷歌重返巔峰!
    而在內部的組織文化中,納德拉廢除了員工評級制度,推行「一個微軟」,從之前強調單個組織與個人的能力,到現在強調整體與團隊,並改革考核制度。這無疑減少了微軟的內耗,從而將各股力量聚合在一起,實現整體的價值最大化。此外,納德拉還在微軟內部推成長型思維模式,接受挑戰,並在失敗中不斷學習與成長。在2015年,納德拉將微軟的5個業務部門調整為3個業務部門。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修訂印發《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專業學位...
    教育部網站消息,201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30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動態調整試點工作的意見》,建立了學位授權點「總量不變,有上有下」的動態調整制度,並於2014年啟動了試點工作。
  • 谷歌與微軟,勇士與惡龍的身份互換?
    從雲計算技術基礎 「三大論文」、瀏覽器內核 Chromium 、Andorid 系統,再到如今一統雲原生基礎設施建設的 Kubernetes ,一直以來,谷歌都是開源領域的佼佼者,推出了一個又一個足以改變世界的重量級開源項目。但近年來,谷歌面對開源社區的態度似乎正在產生微妙的變化。
  • 「天才少年」獲華為201萬年薪:從三本到博士,他是怎麼做到的?
    在華為,有一個項目稱為:天才少年。任正非在華為內部的一次講話中曾提到這個項目,他想通過這個項目招進來自全世界的"天才少年",以此讓公司發展越來越興榮。天才少年的按工資年度工資制度發放,分為3個檔次,最高檔次為182萬元至201萬元,次之是140.5萬元至156.5萬元,最後是89.6萬元至100.8萬元。而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8位少年成功入隊。
  • 清華聽障博士用AI賦能信息無障礙
    原標題:清華聽障博士用AI賦能信息無障礙 去年12月,他和另外兩位清華博士一起創業。   他來自湖北天門,1歲時雙耳失聰,卻以優異成績完成各階段學業。作為全球首位人工智慧聾人博士,姚登峰的博士課題是手語認知與計算,致力解決聾人與健全人的信息溝通問題。在李德毅院士的點撥下,姚登峰團隊將手語計算研究擴展到行為語言計算研究,即理解全人類的行為語言。
  • 26歲女博士獲聘湖大副教授;中傳博士學制延長為4年|博士|電氣和...
    (圖片來源:湖南大學)官方簡歷顯示,李晟曼於201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直博,繼續就讀於該校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師從吳燕慶教授;2020年6月,博士畢業。2020年7月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