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頗:敘利亞難民返回家鄉,老大媽會心的笑臉,看哭網友

2020-12-19 騰訊網

近日,敘利亞政府軍在和伊德利卜省接壤的阿勒頗省西部鄉村地區取得重大進展,解放了一大批村莊和城鎮,被恐怖分子控制了8年之久的阿勒頗國際機場也終於再次得以開放。

阿勒頗國際機場重新開放

坐滿了乘客

周三,一架滿載乘客的航班從阿勒頗國際機場起飛,這是8年來的第一次。敘利亞新聞部長薩拉表示,敘利亞阿拉伯軍隊在阿勒頗取得的勝利使該國人民擺脫了散布混亂和破壞的恐怖分子的襲擊,並使人們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大批阿勒頗市民走上廣場,慶祝敘利亞阿拉伯軍隊取得勝利,他們揮舞敘利亞國旗,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多年來的壓抑和陰霾一掃而光。這是敘利亞人民的心聲,徹底消滅恐怖主義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再次過上和平寧靜的生活。

阿勒頗西部鄉村的一些難民,也開始返回家鄉,敘利亞通訊社記者的鏡頭記錄了一個返鄉人群。這裡位於阿勒頗市西北Hreitan鎮,一些家庭在驅逐恐怖主義後返回家鄉。

阿勒頗的難民返鄉

老大媽的會心的笑容,看著挺難受的

阿勒頗人走上街頭慶祝政府軍勝利

他們走在村道上,身後和兩邊都是戰鬥過的痕跡,儘管建築有些破敗了,畫風卻很美,小孩臉上掛滿了笑容。一位慈祥的老大媽站在自家陽臺上,向街道上的攝影師揮手示意,她會心的笑臉,眼神中的複雜,讓小編很想哭。抱歉,淚點低!

阿勒頗的人民無疑是幸運的,恐怖分子和叛軍大本營的伊德利卜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那裡幾十萬離家的人們正在流浪,生活無比的艱辛。

因為土耳其的出兵介入,敘利亞政府軍在伊德利卜攻勢突然被阻擋了下來。此次敘軍兵分多路,就是要志在必得,要以最短的時間一鼓作氣消滅恐怖分子,解放伊德利卜省。然而土耳其的突然幹涉增加了不確定因素,土耳其武裝當地恐怖分子,還從敘利亞北部調集叛軍增援,擺出了一副決戰的架勢。

目前,敘利亞和俄羅斯都已經闡明立場,那就是徹底消滅恐怖主義,沒有其他路可走!如果現在放棄,等於前功盡廢,一切又回到從前,所以即便面對土耳其出兵,國際社會一片譴責之聲的局面,也無法阻擋敘利亞解放的步伐。

敘利亞父親教女兒在炸彈落下時大笑

敘利亞父親教女兒在炸彈落下時大笑

敘利亞父親教女兒在炸彈落下時大笑

雖然,現在敘利亞老百姓很受苦,但是熬過這個最艱難階段,就是一片光明,否則將永遠生活在黑暗中,什麼時候是個頭!必須要有壯士斷腕、刮骨療毒之決心,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消滅恐怖分子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小編認為,決不能放虎歸山,否則後患無窮!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各位看官以為如何?

一個利亞父親教3歲的女兒在炸彈落下時大笑,以適應伊德利卜的戰爭常態,孩子銀鈴般的笑聲是那麼清脆悅耳,卻又是那麼的令人心酸。這段視頻已燃爆社交網絡!

相關焦點

  • 敘利亞境內外難民數一度超過1200萬 難民問題淪為「政治工具」
    第一波大規模的敘利亞難民潮發生在2012年8月,敘利亞北部省份阿勒頗一半土地被反政府武裝拿下,當地居民紛紛逃離,湧向國內其他較為安全的城市或逃往土耳其、約旦、黎巴嫩等周邊國家。敘利亞原本是中東地區主要的難民接收國之一,一場戰爭卻讓這個國家的境況徹底顛倒。目前,大部分敘利亞難民仍滯留在境外。2018年到2019年,敘利亞難民大規模遷徙和持續增長的態勢已中止。
  • 「我的心在流淚」——敘利亞危機9周年重回阿勒頗
    敘利亞危機爆發已經整整9年,阿勒頗戰事結束也3年有餘。這座敘利亞曾經的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在戰火中歷經劫難。近日,記者重回這座滿目瘡痍的城市,看到面對失去家園的痛、維持生計的難,阿勒頗人已無法像從前那樣展露笑顏。
  • 敘利亞雙城記:阿薩斯再遭襲擊 阿勒頗有望重建
    與此同時,大馬士革政府開始著手不久前收復的阿勒頗的重建計劃。 阿薩斯位於敘利亞北部與土耳其的邊境地帶,屬於阿勒頗地區。與城市阿勒頗不同,阿薩斯目前仍然處於敘利亞反叛武裝的控制下,並且得到鄰國土耳其的支持。該市已經多次成為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襲擊目標。 在去年11月,這裡剛剛發生了一起汽車炸彈襲擊,造成數十人喪生。另外,在去年10月,阿薩斯有17人因為汽車炸彈而喪生。
  • 十年內戰讓敘利亞變成一片廢墟,戰火中恢復生產,醫治創傷不容易
    敘利亞的內戰已經持續多年,到今已經有10年了。十年內戰讓敘利亞變成一片廢墟,幾乎沒什麼完好的城市,如今隨著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戰火平息,戰後重建工作已經展開,即便沒有成為安全區的阿勒頗也在戰火中恢復生產。戰亂的結果敘利亞人已經厭倦了戰爭,期待與和平,對於重建家園更是充滿希望,如今不待戰亂結束,已經紛紛動手,即便敘利亞城市阿勒頗還處於戰場的邊緣,城區內經常遭到炮擊等,但是阿勒頗重建已全面啟動,比如:橄欖油加工廠恢復生產,現在在炮聲中工人冒死生產橄欖油
  • 土耳其總統批評歐盟對敘利亞難民問題熟視無睹
    地時間2015年6月17日,土耳其桑尼烏法,此前為躲避敘利亞庫德武裝與「極端組織武裝激戰而逃入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開始返回敘利亞邊境小鎮塔爾艾畢亞德鎮(Tal Abyad)。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外媒9日報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8日在東京市中心的早稻田大學發表演講,對歐盟處理難民問題的方式提出了批評。埃爾多安被授予早稻田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 當代難民題材電影的敘事策略
    編者按:中東、北非地區的戰爭持續已久,自新世紀的美國反恐戰爭至2010年「阿拉伯之春」事件,再到敘利亞內戰爆發,整個阿拉伯地區不斷瀰漫著戰爭的硝煙,大量難民去往歐洲,因而,由歐洲難民危機作為創作背景的影片大量產出。
  • 敘利亞與土耳其全面爆發大戰?土軍多輛戰車變成廢鐵,戰況慘烈
    19日,來自敘利亞的視頻顯示,土耳其在派出多達600多輛戰車攻入敘利亞境內後,遭遇嚴重挫敗!視頻揭露了土耳其陸軍及其支持的反叛組織,在伊德利卜周邊遭遇敘利亞政府軍及其附屬民兵組織攻擊,多輛裝甲戰車在進軍過程中被摧毀,燃起熊熊大火。
  • 聯合國親善大使瑞奇·馬丁探訪敘利亞難民兒童
    原標題:聯合國親善大使瑞奇·馬丁探訪敘利亞難民兒童【摘要】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3日在網站發布消息說,世界著名流行歌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瑞奇·馬丁近日在黎巴嫩探訪難民營時,呼籲關注敘利亞難民兒童,確保他們的權益得到保障。
  • 敘利亞3歲難民「沉睡」海灘的悲劇,讓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
    敘利亞難民Ammar Kharboutli在巴黎共和廣場的遊行示威中手舉艾蘭遇難時的照片。在接收難民最多的德國,一首22年前的反納粹歌曲重返德國歌曲榜榜首,以此來迎接成千上萬從敘利亞遠道而來的難民們。歐盟之外國家伸出援手「從敘利亞經由希臘或匈牙利進入歐洲、再前往歐盟各國」是近年來飽受災難之苦的敘利亞難民的常規選擇。而在今年,由於難民數量井噴式上升,這兩條避難路線面臨著更多困難與危機。來自敘利亞等國的北非難民,開闢了一條新道路:行程4000餘公裡,從北歐進入歐洲,冰島成為這一路線的目標國家。
  • 反政府武裝在阿勒頗使用毒氣彈---深圳特區報
    新華社大馬士革10月30日電 敘利亞媒體「沙姆調頻」30日報導說,反政府武裝當天在進攻北部城市阿勒頗時使用了毒氣彈,造成1人死亡,另有36人有窒息症狀。 「沙姆調頻」報導說,經過兩天的進攻,反政府武裝29日在阿勒頗市西郊的阿薩德區取得進展,對敘政府軍控制的阿薩德軍事學院形成包圍之勢。30日在進攻軍事學院時,反政府武裝使用了毒氣彈。
  • 鏡頭下的敘利亞難民少女,她們的未來在哪裡?
    美國攝影師Emily Berl 就為敘利亞女孩拍攝了一組肖像照,希望大家能看到她們所處的困境,也希望能幫上這些女孩。在我們青少年時期,學業是最重要的事情,但對於她們來說,能度過安穩的一天就很好了,那些兒時的理想、青春期的叛逆等等,對她們來說都是奢侈品。
  • 敘利亞被炸毀的地標建築是如何從廢墟中崛起?
    原創 編譯:中東非資訊 中東非資訊平臺從阿勒頗到帕爾米拉,該國許多建築珍品已淪為瓦礫,但修復工作已經開始。敘利亞被炸毀的地標建築是如何從廢墟中崛起?阿勒頗的中心是一個奇蹟。它展示了人類和石頭的多樣性。它體現了物質和文化財富,曾經使敘利亞成為地球上最幸運、最文明的地方之一——中東的加利福尼亞,擁有氣候、肥沃的土地、物質美景及其在地中海和東方絲綢之路之間的位置。"我美麗的省,"正如七世紀拜佔庭皇帝赫拉克柳斯稱敘利亞,同時從穆斯林徵服者撤退,"你會是敵人的天堂!在阿勒頗,城堡,而且大部分仍然是,一個土堆向上成長為不可能巨大的牆壁,一個夢想,城堡實現與粉碎的重量。
  • 我去了敘利亞地下酒吧、戰爭廢墟和伊斯蘭國控制區-虎嗅網
    敘利亞內戰爆發。敘利亞內戰至今已持續了 9 年,導致超過 37 萬人傷亡,而且還有數百萬難民不得不放棄家園,逃往國外。雖然敘利亞被戰爭摧殘了九年,我們也因此經常在新聞裡看到這個國家的名字,但我們對敘利亞並不了解,很少有中國人真正近距離觀察過。
  • 無數敘利亞難民湧向希臘,被搶走積蓄扒光衣服趕回土耳其
    土耳其在不久前突然宣布將不再阻止難民前往歐洲,消息一出立即有大量難民湧向歐洲,目前已有逾萬名來自敘利亞、中東等國的難民在土希兩國邊境聚集,他們夢想經希臘進入歐洲過上安穩的生活
  • 一邊是必須逃離的此岸,一邊是拼死抵達的彼岸,地中海悲歌再起,難民...
    他們從敘利亞逃離之後,2016年2月抵達希臘。右邊照片中,哥哥優素福4歲,弟弟尤努斯1歲,他們從土耳其偷渡到希臘的海上溺亡。在這組照片中,左邊的小女孩名叫努拉,6歲,她和家人從敘利亞阿勒頗逃出來,經土耳其抵達希臘。而右邊是同樣6歲的小女孩蘭德的墓碑,她逃難中在希臘被火車撞倒身亡。
  • 許嵩《大千世界》:用歌曲講述敘利亞的故事,這些細節你懂嗎?
    尤其歌詞中的「Assad湖」(敘利亞面積最大的湖泊),讓人們意識到可能與敘利亞事件有關,讓人了解更多故事。特別是在一些音樂段落中加入了人聲顫抖的特殊效果時,這樣微妙的變化來對比主人公在故事過程中的心理過程,從而產生一定程度的情感共鳴。都知道許嵩是一個細節控,所以歌曲時長的四分十五秒也是含有特殊的意義。四分十五秒—四月十五日。
  • 世界難民日:伏屍海灘男童之父告誡難民不要前往歐洲
    在印度布巴內什瓦爾附近的海灘,一名印度藝術家創作以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庫爾迪溺亡為題材的沙雕。(圖片來源:新華社)【歐洲時報6月22日白劼編譯】6月20日的世界難民日令世界焦聚難民當前的困境,其中一個令人難忘的畫面則是3歲敘利亞男童伏屍海灘的畫面。計劃從敘利亞取道土耳其,再逃亡至德國。但阿卜杜拉·科迪(Abdullah Kurdi)的家人死在了逃難的路上。
  • 敘利亞傳奇老將出生入死,功勳卓著卻踩地雷慘死
    他在敘利亞內戰在幾條戰線上領導敘利亞政府軍。他最突出的表現是在三年多的時間裡領導戴爾祖爾被包圍的敘利亞軍隊2017年10月18日,Zahreddine因地雷爆炸陣亡於戴爾祖爾薩克爾島。011961年9月9日,扎赫雷丁出生在位於蘇韋達省塔爾巴鎮。德魯茲人。
  • 阿薩德在敘利亞人心盡失?聯合俄羅斯已有應對大招,美國人該醒了
    聯合國安理會第2254號決議現場在美國紐約,美國國務院對俄羅斯支持下在大馬士革舉行的會議表達了不滿,該會議要求數百萬敘利亞難民返回敘利亞。美國人口,難民和移民局副局長理察·奧爾布賴特表示,「這不過是一場與敘利亞局勢嚴峻現實無關的節目。」美國敘利亞問題特使喬爾·雷本表示,這次會議「只是一場狗和小馬表演,意在轉移這樣一個事實,即俄羅斯人和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並未做到國際社會一直在敦促他們:結束戰爭並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2254號決議尋求政治解決方案。」
  • 【新聞】阿勒頗聖厄裡亞主教座堂重啟:請普世弟兄姊妹為我們祈禱
    阿勒頗繼待德區的馬龍尼禮主教座堂八年來沒有禮儀與信友,如今再次閃耀光芒。這座主教座堂建於1873年,近來在援助苦難教會等恩人的援助下,恢復原貌、重啟大門。阿勒頗馬龍尼禮總主教接受本新聞網採訪,講述戰火中百姓的心聲與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