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愛心媽媽」編織「愛心毛衣」

2020-12-12 閃電新聞

「起針之後,注意一下,左、右肩都是13針,前、後片都是23針。」在利津縣社會組織孵化中心的會議室裡,利津縣義工服務中心的愛心媽媽們正在交流著織毛衣的技巧。這些毛衣是織給37名孤困兒童的。

12月1日,由利津縣民政局主辦,利津縣義工服務中心承辦的「愛心編織送溫暖」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是利津縣首例本土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社工項目,針對37名義務教育階段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孤兒、留守兒童提供社會服務。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參加這樣幫助孤困兒童的活動非常有意義,不僅能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還能通過我的行動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讓他們以後也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愛心媽媽張梅香說道。

愛心媽媽們有說有笑,互相交流著編織技巧,手裡的活幹得麻利又漂亮,針和線經過一番上下翻飛,變成一件件款式新穎、五顏六色的毛衣。

「手織毛衣不同於普通衣物,愛心和溫度是它最大的價值體現。愛心媽媽們憑藉著一雙巧手,織出飽含愛心的『溫暖牌』毛衣。在寒冷的冬日,給孩子們帶去媽媽的溫暖。」利津縣義工服務中心會長張瑞芳介紹, 「我們的愛心媽媽由轄區愛心婦女和社區愛心人士組成,今年的『愛心編織送溫暖』主要任務是根據結對的孤困兒童具體情況編織一件毛衣。後續我們也將呼籲更多的愛心媽媽加入進來,為孤困兒童提供課業輔導等愛心幫助,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目前,愛心毛衣還在編織階段。編織完成後,愛心媽媽們將陸續走訪入戶,將愛心毛衣送到孤困兒童家中,送去溫暖和愛心。

記者 魏玉珠

相關焦點

  • 新華路街道這群「愛心媽媽」,為貧困地區的孩子編織毛衣!
    新華路街道這群「愛心媽媽」,為貧困地區的孩子編織毛衣!
  • 你家的娃娃不夠美,是因為沒有毛衣穿!手工編織愛心毛衣,附多圖
    玩編織——給心愛的娃娃織一件毛衣哈嘍,大家好!一說到織毛衣,大家肯定想到的都是老奶奶,織的是那種沒有花樣,土不拉幾的厚厚的,還硬硬的毛衣,一點不保暖,一點不好看,一點不柔軟?在現代社會,編織整件毛衣這種事情已經比較罕見了。毛線的價格再加上手編的時間成本,遠遠不如買一件流水線上的毛衣划算。所以,大家都是買毛衣,殊不知,最好的毛衣就是手工編織的哦!
  • 【恆愛行動——百萬家庭親情一線牽】全州縣婦聯開展愛心毛衣編織...
    【恆愛行動——百萬家庭親情一線牽】全州縣婦聯開展愛心毛衣編織公益活動 2020-12-14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心匯聚 浙商銀行東營分行助力「彩虹計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東營報導  種下一棵樹,就能收穫一片綠蔭。
  • 上海數十位媽媽給小樹、座椅織毛衣,背後原因更暖
    記者了解到,現場的50件毛衣都是用牛奶棉圍巾線編織而成的。這種毛線比較粗,摸上去厚實溫暖,還能防潮。坐在裹了毛衣的座椅上,後背和身體不再感到寒冷。商鋪入口的門把手和樓宇立柱是人們頻繁觸碰的地方,毛衣的存在隔絕了寒涼的觸感。園區裡色彩繽紛的毛衣與路人身上的毛衣相映成趣,對於披上毛衣的小樹來說,這個冬天也變得溫暖了許多。
  • 針心針意丨領毛線,愛心人為孩子們編織暖心毛巾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倩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發起的2020年「針心針意」暖冬行動正在進行中,我們號召愛心人士加入到鉤編、編織的行動中,用勞動為孩子們編織一份溫暖。7日起,在齊魯志願者百花洲服務站開啟領取愛心毛線,雖然現在外面天氣寒冷,但志願者服務站內因為愛心人士的到來處處是溫暖。7日一大早,領取毛線的志願者們就來到齊魯志願者百花洲服務站,「早點來,就害怕來晚了領不到毛線了。」編織達人張祥美表示,之前就參與過「針心針意」公益活動,今年早早就做好了準備。
  • 手工鉤針編織:漂亮的海洋心形主題、愛心圖案編織圖片步驟與說明
    鉤針編織海洋愛心圖案,配有圖文說明使用鉤針編織非常方便,透過一支鉤針可將一條線編織成一片織物,進而將織物組合成衣著或家飾品等。喜歡鉤編的朋友,今天分享一個基礎的心形圖案編織的圖片教程。對於有些編織基礎的朋友來說是很簡單好織的,喜歡的親們可以試試。
  • 瀘州公益群「同心繪」愛心編織暖人心
    「媽媽,這是叔叔教我編的愛心氣球,我們今天去看外婆,我要親手送給她,祝她新年快樂。」1月3日,瀘州啟蒙幼兒園小朋友婷婷談起學校迎接元旦的特殊新年活動,依然讚不絕口。原來,在新年第一天,瀘州"同心繪「公益群又組織了一次特別暖心的公益活動。
  • 39款外網超可愛的兒童編織毛衣,網友看完直呼還不夠,可惜沒圖解
    在鉤編毛衣這項手藝裡,估計大多少都是媽媽們了。最近有網友留言,有織女說:希望多發一些兒童衣服。這不,小愛一向是寵粉的,立馬去翻自己的收藏倉庫,翻牆查閱。我們知道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媽媽們都希望能親手給寶寶編織一件愛心毛衣,想讓你的寶貝穿著你編織的好看毛衣嗎?
  • 簡單的兒童開襟帶帽子毛衣,編織的不好,請高手們指點(帶教程)
    我從去年五月底開始學織毛衣,一年了。趁帶寶貝的空閒時間來練練手,從沒想過零基礎的我也學會了織毛衣。是我的寶貝女兒給了我動力,因為我想讓她穿上媽媽親手織的愛心牌毛衣。以前不會發貼,所以沒有拍過程圖。前些天剛學會,今天就統一拍了些成衣圖,選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發貼留念下。
  • 「冬日針愛」編織愛心禮物送山區留守兒童
    織好的帽子和圍巾 見習記者 程淇 攝巴渝傳媒網訊 (見習記者 程淇)左手搭著棒針,右手食指牽著毛線在棒針上靈活一繞,再用棒針快速穿過……12月15日,涪陵區第八屆紅櫻桃「冬日針愛」愛心編織志願服務活動現場,來自涪陵區紅十字社區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聚在一起
  • 小蘋果展現了大愛心!東營熱心公益的老魯賣了1萬斤蘋果
    48歲的魯雷是一名有著27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退伍後成立了東營鴻揚裝飾有限公司。小企業有大情懷,面對疫情來臨農民農產品滯銷問題,一直熱心公益的老魯幫忙賣起了蘋果。2月12日,河口區新戶鎮聯合村第一書記王海濱向記者反映:本村低保戶宋雲峰因病致貧,有5000斤蘋果滯銷,希望聯繫愛心人士幫助。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了老魯,他爽快地答應了。2月13日,東營日報社在手機客戶端《愛東營》發布了宋雲峰家蘋果滯銷的信息,吸引了社會的廣泛關注。2月13日晚,記者接到了老魯的電話,傳來好消息:「蘋果通過團購已經都訂購出去了,同時有朋友想資助宋雲峰的孩子上學。」
  • 情暖單孤兒童心 我們一直在行動‖「愛心媽媽」——河津市愛心協會...
    黃河新聞網訊 為了讓單孤兒童更好地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母愛的溫暖,2020年10月18日,河津市愛心志願者協會愛心媽媽項目開展了關愛祖國花朵營造和諧社會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們來到趙家莊南辛興村,給孩子們購買了蛋糕、漢堡、奶茶、薯條等食品,還給孩子們準備了保暖褲子
  • 衣暖人心,與愛同行——中塘鎮協調天津通輝製衣有限公司捐贈愛心毛衣
    ,捐衣暖人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為進一步夯實脫貧攻堅成效,中塘鎮多次開展愛心公益活動,寒冬來臨,為切實保障貧困戶、低保戶、低收入家庭以及特困供養人員等居民溫暖過冬,近日,中塘鎮社會事業辦公室協調天津通輝製衣有限公司,向全鎮每位在保居民捐贈一件毛衣,讓他們在寒冷的冬日也能感受到愛心的溫暖。
  • 只有兼具童心和愛心的人,才能編織出這麼可愛的玩偶,附教程!
    一個會鉤針編織的寶媽,一定是個很有童心和愛心的寶媽。因為她總會變著法的給孩子編織各種各樣的娃娃玩偶。不知道是鉤織玩偶多了才有愛心,還是有因為有愛心才愛編織玩偶,反正越編織,有有愛!有一個會編織的寶媽,家裡從來不需要買布娃娃或者公仔玩偶,因為,巧手媽媽什麼玩偶都會編織。一些市面上買不到的也能編織。
  • 90歲「毛衣奶奶」:4年織近百件毛衣捐贈孩子們
    願者們跟著老人學習織帽子暖男加入編織隊伍一針一線都是愛楊菊蓉展示織好的毛衣「我雖然90歲了,但身體還很好,我也想加入《北方新報閒下來的楊菊蓉覺得應該找點事做,無意間看到新聞報導很多地方還有留守兒童缺衣少穿,她就萌生了織毛衣的想法。「小時候家裡兄弟姐妹多,日子過得艱難,我從12歲起就跟著媽媽學習織毛衣、做毛襪子,做好了拿到街上賣,補貼家用。我的幾個孩子包括小孫子小外孫穿的毛衣都是我一針一線織出來的。所以我就把最喜歡的毛線活又拾了起來,給有需要的孩子們織些毛衣。」
  • 花開西陵·益起行丨「愛心媽媽」情暖心心
    花開西陵·益起行丨「愛心媽媽」情暖心心 2020-08-14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75歲「帽子奶奶」,10年編織600多頂愛心帽送人!
    75歲「帽子奶奶」,10年編織
  • 內蒙古90歲「毛衣奶奶」:4年織近百件毛衣捐贈孩子們
    閒下來的楊菊蓉覺得應該找點事做,無意間看到新聞報導很多地方還有留守兒童缺衣少穿,她就萌生了織毛衣的想法。「小時候家裡兄弟姐妹多,日子過得艱難,我從12歲起就跟著媽媽學習織毛衣、做毛襪子,做好了拿到街上賣,補貼家用。我的幾個孩子包括小孫子小外孫穿的毛衣都是我一針一線織出來的。所以我就把最喜歡的毛線活又拾了起來,給有需要的孩子們織些毛衣。」
  • 每一條圍巾都是一份暖暖的愛心,「針心針意」暖冬行動繼續進行中
    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的2020「針心針意」大型暖冬行動正在進行中,愛心市民領取毛線之後編織成各種各樣的圍巾送給山村的孩子們,在回收的圍巾中,有人特別用心的在圍巾上繡上花朵、愛心等裝飾,希望這樣的細心孩子們會喜歡。由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暖冬行動也正式開啟,很多愛心市民捐贈了愛心棉衣、保暖衣等衣物,送給山村的孩子和有需要的家庭,為他們送去寒冬裡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