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畢業於985/211高校,但我只是個「普通人」

2020-12-22 界面新聞

記者 | 周姝祺

王寧寧想過今年受疫情影響找工作可能會很難,但沒有想到自己的秋招會這麼不順利。2020年只剩最後一個月,她一份工作錄用都還沒有拿到。

11月中午,王寧寧趕去參加某家國有銀行的面試。路上她收到了來自父母的紅包,預祝她面試順利,那一刻,她的眼淚忍不住地往下掉。這幾個月來,她在全國各地東奔西跑,花費了不少錢但是始終沒能聽到一句期待中的「恭喜」。

「爸媽好像我的天使投資人,我就是在不停燒錢的初創公司,折騰了很久也沒什麼水花。他們越安慰我不要著急,我越是止不住眼淚。」

王寧寧的學歷並不低。作為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國內知名財經類「211」高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學生,她是外人眼中「別人的孩子」。

我們所熟知的「211工程」高校,在全國僅有115所;再加上39所重點建設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985工程」大學,我國能稱作頂尖的高校也不過154所。即使2019年教育部廢除了「211」「985」高校的說法,但這一百多所高校的學生仍是公認的名校生。

但近些年來,像王寧寧這樣的名校生遭遇就業困境的不在少數。他們寒窗苦讀12載,成為了鳳毛麟角,最後卻在重要的就業關頭,只能不甘心地承認,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從「小鎮做題家」到「985廢物引進計劃」:名校生的失敗與迷茫

今年七月,「小鎮做題家」這個詞突然火了起來。它代指的是「出身小城鎮,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這些高校學子在自己家鄉是最優秀的一批人,通過努力考入了一線城市的名校,但由於文化衝擊和視野受限,陷入自我懷疑和迷茫。

王寧寧雖然出身於地級市,家庭條件相比「小鎮做題家」更優渥,但她也面臨相似的困境。她向界面職場透露,自己同樣缺少開闊的視野,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沒有清晰的規劃,導致她從找工作以來就倍感艱難。

「過去我只被教育好好學習就行,考上好大學了就肯定能找到好工作,但是沒有人會關心到底什麼才是好工作,這個好工作能不能找到。」

王寧寧的困惑在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找到了抒發之地,「小鎮做題家」這個詞也是來源於此。在這個小組,一群常人看來是天之驕子的名校生,卻甘願稱自己是「five」(小組對「廢物」一詞的代指),在組內發帖吐槽自己讀大學以來在學習和工作上的失敗,討論如何才能脫離困境。

這個小組就像是現實外的孤島,收納名校生們不被世人理解的困惑與苦惱。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11萬人加入這個小組,形成了龐大的規模。

「985廢物引進計劃」豆瓣小組。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王寧寧偶爾會在組內發帖,和小組成員互相安慰,抱團取暖。雖然自稱是廢物,但他們仍在尋找未來的出路。正如這個小組註冊的初衷,「希望大家能在這裡互相分享故事,交流信息,一起學習考公(公務員)考研打卡。能從中獲得共鳴,減少迷茫,重拾對未來的信心。」

現在正值秋招即將結束,組內有不少帖子都在討論秋招的不順。王寧寧更是自嘲是「秋招0offer選手」。九月以來,她陸陸續續投遞了超過80封簡歷,但有回音的不多,而她的同學,更是有多投到兩三百家。

「大家在求職的時候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王寧寧說,「由於現在這種競爭環境,大家不敢說就專注於自己心儀的方向去投,都還會想要能夠海投一份工作能夠保底。」

王寧寧的室友今年秋招也不盡如人意。她發現曾經隔壁初中的同學,二本本科畢業後,現在每個月到手也能有八千多的工資。而自己明明有一個含金量更高的「211」名校碩士學位,最後卻混得畢業就等於失業。

「有時候忍不住想我們這麼努力學習,從小鎮高中考到『211』又讀研,最後還不如二本同學工作找得好。」王寧寧告訴界面職場。「你會發現這些時間、精力和金錢的投入無法通過從『好的教育』到高薪工作這個途徑變現了,我們感到難過又有一絲迷茫。」

劉沫對此也深有體會。她的兩個高中同學當年高考的時候在班級排名最末,去了瀋陽的二本院校,但是在畢業後都工作清閒,加上拉私活每個月都能有一萬出頭甚至更多,而許多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都還在為了一份月薪六千的工作在激烈競爭。

「整個就業市場就很離譜。」劉沫感嘆,「行業選得好,大專賽北大;就業時間早,二本勝清華。」

「落差感」是王寧寧們最大的感受。他們從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脫穎而出,期待的是優質學歷能夠帶來的高薪工作和圈層的突破,但現實是爭得頭破血流的工作崗位薪資待遇不高,即使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同事的學歷可能還遠遠不如自己。

有小組成員發帖感嘆,自己從「985」高校畢業後成功在銀行謀到一份工作,但是同事只是普通一本生。成員林柯燃在這條帖子下回復,她同樣也是「985」高校本科,QS世界大學排名前50海外名校碩士,但跟她一起籤約的是一個二本本科生,沒有實習經歷,沒有過四級。

「心態要放平,當時我挺驚訝的,後來想了想也沒啥,畢竟我除了有個文憑什麼也不是。」林柯燃回復稱。

組員分享帖子。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這種現實的落差,也讓不少天之驕子難以接受。張建鵬來自廣東一所985高校,他向珠三角地區某軌道公司的設備維護部門投遞了簡歷,但一面結束後他被通知要調劑到車務部。張建鵬同意並進行了第二輪面試,這時他才意識到,這個調劑是要他到地鐵的最基層,做一名站務員。

「請問這需要請一個『985』嗎?隨便中專大專都能上吧?並且待遇也是最底層,年薪撐死七八萬。」

張建鵬透露,這家公司並不是他自己想要去投的,而是公司工作人員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他父母的聯繫方式,打電話給他的母親要他去面試。

「多大的臉啊,親自找『985』的學生來當站務員。即使是設備維護類也沒多好,也是要通宵夜班。」他認為自己所學的專業是信息工程還可以算是大勢專業,「也不至於淪落到站務員這麼慘吧。」

張建鵬自然沒有接受這份工作,他告訴界面職場,現階段他正在準備廣東選調生考試。在沒有目標和選擇的情況下,體制內的安穩和體面成為「985」廢物最普遍的就業選擇。

夢想與現實的割裂,名校生的無法適從

每一個考入「985」「211」高校的學生,在進大學之初或許都曾想過自己畢業後,能順利紮根在一線大城市,手握高薪,實現階級和身份的跳躍。但是這種躍升的美夢被「內捲化」的現實無情地敲碎。

據教育部官方網站消息,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而在1949年,這個數字僅僅為2.1萬人。

高校的擴張最直接的反應是學歷的貶值。我國高等教育學學科奠基人和開拓者、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潘懋元早在2009年曾發言稱,「在精英教育時期,受高等教育是特權;在大眾化教育時期,受高等教育是權利;如果到普及教育時期,受高等教育就是義務。但是許多學校、家長、學生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如今,社會、家長和學生秉持的觀念仍是名校畢業的學生,就應當成長為精英。他們一起湧入網際網路大廠、投行、券商、快消公司等知名企業,或者選擇公務員、國企等體制內贏得一份體面,於是他們在這些有限的領域內狹路相逢,用今年的流行詞來說,就是在遭遇「內捲化」。

這個社會學的詞彙在今天被代指為非理性的內部競爭,而名校生們正在陷入這種過度的競爭中。某網際網路公司HR向界面職場透露,他們每年招收的簡歷基本都是國內外一流大學的畢業生,一個崗位的競爭比非常高。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只有師範生會選擇的教師崗如今也被各大高校學生競爭。在深圳市南山區外國語學校公布的2020年擬應聘應屆畢業生名單裡,招聘老師的學歷均是碩士研究生,畢業院校也是清華北大或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國內外頂尖高校。

無獨有偶,銀行的競爭同樣激烈。根據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統計,我國六大行2020年上半年職工人均收入全體出現下滑。49.7%的金融從業人員每周工作時間為46到55個小時,12%的金融從業人員每周工作超過65個小時。

儘管如此,還是有無數的應屆生,擠破了頭想進入銀行。王寧寧向界面職場透露,和她一起參加銀行考試的應屆生,都是「985」「211」高校的學生,即使本科是雙非出身,研究生也至少是「985」學歷。

據國家開發銀行2020年度接收畢業生公示名單顯示,招收人員全部都是來自「985」「211」名校的碩博生,其中錄取的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就超過了30人之多,像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分行的錄取人員也都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等名校。

另外,一些一線城市為吸引人才到基層工作,為當地公務員提供了優渥待遇,同樣吸引了不少名校生的目光。

此前一張2018年浙江杭州餘杭區招聘公示的截圖曾在當地朋友圈引發熱烈討論。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有八名被招錄進餘杭區的各個街道辦事處。

雖然有網友質疑「清北生」到街道辦工作,是否太屈才,但餘杭區回應稱「並非大材小用,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並且餘杭區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來自清華北大的考生可以拿高達38萬的年薪,免費提供三年人才公寓等。基層優厚的公務員待遇也讓以往作為最末就業選擇的體制內工作成為了名校生競爭激烈的「香餑餑」。

這些名校生就業領域的傾向也在「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的帖子表現明顯。計算機行業、金融、公務員和老師都是組員討論話題集中度較高的幾大類,網際網路帶來了一個更加多元化的時代,就業的方向應更加多樣化,但是名校生的路卻在越走越窄。

似乎只有這幾大領域能夠讓天之驕子們繼續留在一線城市,算得上是體面工作,符合社會和家庭對他們的期待。

在這種期待下長大的「小鎮做題家」,堅信的是上了好大學,就能有好工作。可是一旦這種期待得不到回應,壓力和焦慮會蜂擁而至,感到自己是一個廢物。

小組成員李子騫認為老一輩的觀念在過去不算錯,不停地有成功案例在前,這塊大餅讓人眼紅心熱。但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和階級的固化,沒有家庭的幫助下,通過教育跨越階級,是一件越來越不可能的事情了。

「從我們上學這12年的基礎教育裡面,現狀全部都是考上好大學,你就會有一個光明的前途。突然面對這種現實,大家會無所適從。」李子騫告訴界面職場,「偏偏從沒想到,從小到大畫了多少年的大餅,最後一口餅,我們吃不到了。」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副主任、總督導徐凱文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的價值導向對個人和家庭的影響。

「看起來他們痛苦的來源是高薪、好工作的目標沒達成,可普通人沒有這些東西也很開心。真實的原因是,他們在追求功利社會裡互相攀比塑造出來的東西,而沒有在做自己真正覺得有價值、有意義的事。」徐凱文說。

今年高考生鍾芳蓉以高分考入北大考古系,引發了輿論熱烈關注。不少網友表示,她應該選擇金融,畢業出來才能賺更多的錢,考古作為一個冷門的專業,沒有什麼出路。鍾芳蓉在老師建議下,也曾思考過經管方向,但她還是堅定地選擇了「心靈的歸處」。

鍾芳蓉的選擇如果放在「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可能也會被列為不好就業的「天坑專業」,但興趣和愛好是她唯一出發點。

小組成員常常自嘲,花費12年構建學生時代的驕傲,然後只是認清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李子騫卻在想,「學校生活的首要目的本應是學會如何作為一個人快樂地活著,花費12年塑造的不是虛假的優越感,以及不斷往上爬的緊張感,而是學會做個開心的人。」

(應採訪者需求,王寧寧、劉沫、林柯燃、張建鵬、李子騫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職場人生/我畢業於985/211高校,但我只是個「普通人」
    「爸媽好像我的天使投資人,我就是在不停燒錢的初創公司,折騰了很久也沒什麼水花。他們越安慰我不要著急,我越是止不住眼淚。」王寧寧的學歷並不低。作為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國內知名財經類「211」高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學生,她是外人眼中「別人的孩子」。
  • 985、211大學,請家長不要盲目報考!高薪名企說:我這樣招聘……
    最近得到很多家長反饋說,孩子的高中班主任跟他們說,只有985,211大學畢業將來才能找到好工作,讓孩子十分沮喪特別消極!因為自己孩子的成績也就是一本線附近!這裡我想告訴各位家長!大家對此不必過分憂慮!985,211畢業並不一定是好就業的保障,普通大學畢業也能找到好工作!
  • 大學「211」和「985」是什麼意思?
    今年的畢業生沒有歡送晚會,也沒有畢業照,當然也沒有穿上讓人懷念的學士服。不過不要傷心,人生難免有遺憾,也許這一年我們經歷了不同的事情,會影響我們的一生。接下來跟著學姐了解一下,我們大學的「985」和「211」。什麼是「985」呢?
  • 中國高校985、211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何區分?一次講清楚
    無論上沒上過大學,都會經常聽別人提到985、211高校。如果誰考上了985,光宗耀祖指日可待。那麼什麼是985、211高校呢?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始實施。985工程的建設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可見領導人的高瞻遠矚是多麼重要。自提出985工程,到2016年。全國共有39所高校選入985工程。
  • 放著985、211高校不去,而選擇去警校深造的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比如說像清華大學的姚班、北京大學的元培,每年都會有90%以上的高考狀元被錄取,一批批優質的學苗成功進入到985大學裡面,然後通過在學校4年的學習,畢業之後為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什麼是985、211?很多人都好奇,到底985和211是什麼?
  • 江蘇最「牛」的211高校:設立30個學院,排名不遜985的蘭州大學!
    我國學校的排名中,有985所高校和211所高校,理論上985類大學在學校綜合實力上比211類大學要高,但是江蘇有一所211大學,在高校排名中絲毫不遜於985的蘭州大學,可以說是江蘇最「牛」大學了。蘇州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市,學校的景色秀美,繁花似錦。
  • 高等教育985,211,雙一流,高校排名的意義?
    985大學與211大學的區別:二者地位不同:211大學是國家「重點」建設院校;985大學則是其重中之重。者建設任務不同:211大學建設內容是指:重點學科、公共服務體系、師資隊伍以及基礎設施建設;985大學建設內容是指:機制創新、隊伍建設、平臺建設、條件支撐以及國際交流合作。
  • 985/211高校之間也有區別,這幾點差距要注意,報考前要了解清楚
    據統計:我國現在有2688所高校,本科院校今年有所增加,達到了1265所,。211大學能佔到十分之一左右,985大學只有30多。所高等職業學院有1423所。本身985學校本科生開始就被學校培養考研的意識,211大學主是學生的自主意識,是否決定考研。考研時學生們自然也是想要考個好學校的研究生,同樣報考985學校的研究生,本校的學生錄取機會會更大。211雖然都是名校但是相比之下還是困難一些。
  • 西部重點985大學,和北上廣普通211高校相比,選哪一個更好些?
    文/小瑞教育家我們之所以想在高考中取得一個好成績,最後的目的是想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將來畢業以後可以有一份好的工作。而每到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有考生和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是選擇西部的重點985大學好呢?還是說去北上廣讀一所很普通的211大學?
  • 非211的部屬高校,本文給你來個全面介紹!趕緊收藏吧
    想當警察,考這幾個大學,入警率95%,相當於畢業包分配當了公務員。 民委直屬高校-5所,非211四所 民委直屬高校,最出名的是中央民族大學,是985,非211有西南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大連民族大學。
  • 這所連985、211都不是的大學,分數線比清華還高,學霸都想進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面對數量眾多的大學,真的很少有人能夠熟悉全部的大學。所以,這不,馬上就出現了一個很少人熟知的大學。事情是發生在前不久的一張大學生薪水榜單上,一所不是985,也不是211的大學,恍若很空出世一般,出現在榜單前列,穩居第六位,復旦大學、浙江大學都被他牢牢的壓在下面,他就是中國外交學院。沒有985和211的身份,還能高居榜單前列,隱藏在這所大學身上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 211和985是什麼意思?從四個問題入手,層層深入,探究名校
    因此,985和211實際上是有關係的,它們的關係是:985=211,但211卻未必就是985。但是985工程大學比211工程院校要高一個層次,即985是211的重點中的重點。四、985和211大學也分8個檔次,你知道嗎?
  • 211大學的三匹「黑馬」,實力比肩「985」高校!上海財大榮獲上榜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211大學中的三匹「黑馬」,實力比一些985大學還要厲害!首先第一所、上海財經大學。上海財大的的實力在很多地方都是有著一定的爭議性的。對於上海財大的實力,雖然是一所百年老校區,當還有有人對於它的實力有所保留的想法,畢竟作為一所財經大學來講,它排的實力在眾多211大學中排名前列也是比較有爭議的。其次第二所、北京科技大學。北科大的實力的就不用了多說了吧,不僅坐落在我國的首都地區,而且還是有著來自國家資金的大力投入,讓北科大也是在眾多985高校中存在「橫著走」的水準的。
  • 考不上985/211,就找不到好工作?誰說的!
    這幾天在後臺,有同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今年真的好難找工作啊,雙非的姐姐一直在投簡歷,那些985院校的人應該沒這麼發愁吧?可以我現在的成績,考985完全就是做夢,將來找工作要怎麼辦啊?」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顧慮:人人都知道985 211好,可考上的終究是少數,大部分學生衝不進名校,又被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嚇到,以為自己進入普通一本、二本高校就前途無望了。但事實是,面臨巨大就業困境的不僅是雙非院校的學生,那些以往看起來光環滿身的名校生,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 985 211是什麼意思?原來安徽大學最牛的是它!
    接下來就是志願填報環節啦,希望大家都可以考上心儀的大學,接下來小編就將歷年安徽的985、211學校在安徽省錄取分數線告訴大家,分享給大家~在分享之前,小編先來科普一下985、211是什麼意思,有很多人私下問小編了,小編可是寵粉狂魔,肯定是要鄭重拿出來說的~
  • 985和211大學是什麼意思 有哪些區別
    985和211的概念 211工程:又稱「211工程」大學、「211」高校,「21代表21世紀,後面的1代表100」,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重點大學。共112所。 985工程:又稱「985工程」大學、「985」高校,「98代表1998年,後面的5代表5月」,即1998年5月提出的建設若干所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共39所。
  • 985/211重壓之下,被嫌棄的雙非碩士-虎嗅網
    「我在湖南大學讀研究生,在投行實習時做過盡職調查報告」,「我本科在廣東,研究生在英國,今年畢業」一名女生用英文說出學校名字,「我在四川大學讀企業管理碩士」、「在加拿大學金融」…… 3 個 985,2 個 211,3 個留學生,陸可姝在心裡默默地數著。
  • 這四所教育部直屬的頂尖高校,竟不是985、211,有的甚至不在雙一流!
    寫在前面 在我國眾多高校中,分部屬、省部共建、省屬等,很多部屬高校都是「985、211」高校,實力非常雄厚。比如教育部直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工信部直屬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 985高校招聘教師,都需要哪些條件?一般博士無法進入
    雖然985、211高校的稱號,已經過去。但在社會上仍然有很多人這樣稱號。他們不相信雙一流院校,只認985、211大學的牌子。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這院校的影響力是多麼地強大,所以能夠進入985、211大學讀書是多麼的光榮,那麼要是能進去這些院校工作,那更是幸福的事情。
  • 985還是211?來看看過來人的建議吧
    985還是211?應該如何選擇?來看看過來人的建議吧!第一檔 北京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師範領域的兩所985以及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教育部直屬,且地理位置位於北京和上海,整體實力也領先其他師範大學。 無論是學校頭銜、名聲、地理位置,還是整體實力,都比其他學校高一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