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有一、二、四方面軍,為什麼唯獨中間空了「紅三方面軍」?

2020-12-25 舊書卷裡的長安

在紅軍的歷史上,一共出現過三個方面軍,即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都是主力部隊,長徵的結束也是以三大主力會師為標誌的。

不過很奇怪,番號一般都是按照數字來排序的,中間為什麼空缺了一個紅三方面軍呢?這個還要從紅軍的早期說起。

共產黨最開始是沒有軍隊的,革命武裝主要來源於覺醒的舊軍隊和進步的農民,所以在最初是不可能有正規的編制和規劃。

早期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共產黨都是由留蘇派或者共產國際的人擔任領導,在他們眼裡只有大規模的作戰、正規化的訓練才算是軍隊,因此在1930年1月前,只有朱德、毛主席及彭德懷的部隊能被稱為「紅軍」,連賀龍等人的部隊都被稱為遊擊隊。

後來形勢不斷變化,出於革命的需要,中央決定將所有部隊統一番號與編制,最開始是將較大的紅軍部隊編成八個軍。

1930年4月15日,鑑於當時部隊壯大得非常快,中央決定按地域組成三個軍團,5月紅軍代表會議又一次進行調整,組成四個軍團,即紅3、4軍為紅1軍團,紅2、6軍為紅2軍團,紅5、8軍為紅3軍團,紅11、12軍為紅4軍團

沒過多久紅一、二、三軍團相繼成立,唯有紅四軍團相距較遠,溝通不便。

同年8月,毛主席、朱德領導的紅一軍團和彭德懷領導的紅三軍團在湖南瀏陽會師,為二打長沙做準備。

為了能夠統一指揮,彭德懷主動提議成立紅一方面軍和總前委,把紅三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也就是說即便將來出現其他情況,紅三軍團也不會擴編為方面軍。

雖然這次攻打長沙並沒有成功,但是彭德懷高風亮節沒有計較個人,也是減少了很多沒必要的麻煩。經過兩個軍團前委聯席會議,通過了彭德懷的提議,於是後來就沒有紅三軍團擴編的紅三方面軍了。

後來其實中央還是想組成另一個紅三方面軍的,不過那是即將長徵時的事了,先接著說另外兩個方面軍。

第二個成立的是紅四方面軍,1931年1月,鄂豫皖根據地的紅1軍跟紅15軍在河南商城城南的長竹園會師後,合編成了紅4軍。

同年11月,紅4軍與新成立的紅25軍合攻黃安縣城,為了統一指揮而成立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

不過要注意一點,這個紅四方面軍最開始並不是中央統一規劃的,中央最開始規劃是優先把較強大的軍隊組成紅一、二方面軍,所以紅四方面軍本來該叫紅二方面軍。

後來已既成事實,紅四方面軍也有過想法改名,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踐,所以這也是一個讓紅三方面軍落空的原因(如果他叫紅二,下一個建立的就會是紅三,而沒有紅四)。

也是因為並非統一規劃,所以在長徵中期之前,還有很多中央蘇區的人稱呼他們為「紅四團」。

最後成立的是紅二方面軍,1934年10月24日,紅3軍與紅6軍團在貴州東部印江縣木黃地區勝利會師,之後紅3軍就恢復了紅二軍團的番號,這時候中央就有意建立紅二方面軍,只是因為人數不多,所以沒能成行。

直到1936年7月,遵照中央的指示,紅軍第2、第6軍團與紅軍第32軍才合編成第二方面軍。

紅三方面軍本來中央也是計劃了的,由紅7、10這兩個軍團成功北上之後再發展合編為紅三方面軍,但是遭到了國民黨的重兵堵截,方志敏、尋淮洲、劉疇西等人都犧牲,唯有粟裕帶著少量部隊突圍,因此紅三方面軍也就擱置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工農紅軍有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紅三方面軍去哪裡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工農紅軍有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而唯獨沒有紅三方面軍,那在我紅軍史上有不有過紅三方面軍呢?若果沒有,造成缺編的原因又是什麼呢?1930年8月23日,因湘贛、湘鄂贛等根據地與中央蘇區地域貫通,在湖南瀏陽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合併組成紅軍第一方面軍,由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委。至此紅一方面軍成立。紅軍第二方面軍是長徵途中組建的。
  • 紅二,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是賀老總與徐帥,而一方面軍總指揮又是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要劃分為三個方面軍,瑞金蘇區的紅軍稱之為紅一方面軍,還有就是湘鄂川黔蘇區的紅軍稱之為是紅二方面軍。而且,先後建立起鄂豫皖蘇區,川陝根據地的紅軍被稱之為是紅四方面軍。這三個方面軍,算是當時紅軍隊伍中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三個方面軍。
  • 紅軍有1、2、4三個方面軍,為何沒有紅三方面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人民軍隊曾經組建過三個方面軍,分別是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三個方面軍歷經百折不撓的戰鬥,勝利長徵到陝北,保存了革命的火種,最終經過一番浴血奮戰,埋葬了蔣家王朝。那麼,紅軍既然有三個方面軍,為何番號是1、2、4方面軍,而沒有紅三方面軍呢?
  • 紅軍有幾個方面軍,總指揮都是誰?徐向前30歲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
    在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有三大方面軍,即著名的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三大方面軍成立之初兵力如何?總指揮(總司令)都是誰呢?紅一方面軍紅一方面軍成立最早,1930年8月,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在湖南的瀏陽市永和鎮會師,兩個軍團前委聯席會議決定,成立了第一方面軍。方面軍的總司令為朱德,下轄紅一、紅三兩個軍團。紅一軍團總指揮由朱德兼任(1932年3月林彪任軍團長),紅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下轄5、8、16軍,共3個軍。
  • 紅軍3大方面軍,各走出多少位元帥和大將?紅二方面軍最少
    1928年5月井岡山會師後,創建了最早的紅四軍,這也是第一支打出「紅軍」旗號的部隊,這支紅四軍後來與彭老總的紅三軍團合編為紅一方面軍;第二支紅四軍是賀老總領導的湘鄂西紅四軍,後來發展成為紅二方面軍;第三支紅四軍是鄂豫皖紅四軍,逐漸發展成為紅四方面軍。那麼紅軍3大方面軍,各走出多少位元帥和大將?紅一方面軍
  • 陳賡為什麼從紅四方面軍到了紅一方面軍?負傷未必是壞事
    這其中,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的實力不相伯仲,也有一些將領在分別在兩個方面軍戰鬥過。 例如,1934年6月,紅一方面軍的程子華被委派到鄂豫皖根據地工作,擔任了紅25軍軍長;一年後的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紅一方面軍的第4師師長張宗遜調任紅四方面軍的紅4軍參謀長,第1師師長李聚奎調任紅四方面軍第31軍參謀長,紅5軍團參謀長陳伯鈞調任紅四方面軍第9軍參謀長,紅3軍團教導營營長彭紹輝調任紅四方面第30軍參謀長。
  • 紅軍戰鬥序列:為什麼沒有第三方面軍呢?
    1927年黃安縣(今紅安) 農民政府大門兩旁寫對聯出現的"紅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用"紅軍"一詞稱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1928年5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1930年後,又逐漸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 為何沒有紅三方面軍?紅軍十大軍團介紹
    紅軍時期有軍團,方面軍,這些編制怎麼由來的?紅軍的部隊編制,通常每個地方的紅軍都會有個編號,紅某某軍。後來根據地發展了,幾個軍會合在一起,就合編為軍團。當時國軍也有路軍,軍團編制,含義基本一致。按照1933年反圍剿時序列如下: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紅二軍團,軍團長賀龍;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1937年1月西徵犧牲);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
  • 紅四方面軍參謀長李特,曾持槍阻攔中央紅軍北上,後來怎樣了?
    說起李特,相信很多人都有點陌生,其實在紅軍時期,他可是我軍大名鼎鼎的高級將領。李特1902年出生,安徽霍邱縣人,早年被派到蘇聯學習。值得一提的是,李特原名徐克勳,因為個子矮小,留學期間被大家以英語戲稱為「Little」,他索性以英語譯音改名為李特。
  • 說不盡的紅四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的歷史淵源及主要將領(鄂豫皖時期)
    紅四方面軍是土地革命時期紅軍的三大主力之一,主要由鄂豫皖地區的紅一軍和鄂東南地區的紅十五軍合編發展而成,活動在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湖北、河南、安徽)
  • 專家學者研討「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與長徵」
    【信息與動態】    85年前,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從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出髮長徵,轉戰湘、黔、滇、康、川、甘、青、陝、鄂(紅十八師長徵經過該省)9省,行程2萬餘裡,進行大小戰鬥110多次,出色完成紅軍長徵探路、策應和後衛任務,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和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 紅軍時期,紅25軍和紅四方面軍有何淵源?為啥軍史上被單獨列出?
    紅軍時期,當時我軍下轄3大主力軍,除此之外,還有一支部隊,那就是徐海東率領的紅25軍,紅25軍隸屬於紅四方面軍,但是在軍史上卻是單獨列出來的,這是為何?
  • 紅四方面軍十大名將,何人戰功最多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紅四方面軍是一支革命意志堅定的傑出部隊,湧現出了無數傑出的名將。在鄂豫皖蘇區草創階段,潘汝忠、吳光浩、王平章等人都是傑出的軍事將領。
  • 紅軍草地分兵,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徹夜難眠,忍不住痛哭一場
    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分左、右兩路軍穿越若爾蓋大草原,1935年8月26日,右路軍成功過了草地來到了班佑、巴西地區,鑑於紅一方面軍的紅三軍尚在途中,紅一軍過草地時減員過多,紅軍前敵指揮部總指揮徐向前建議由紅四方面軍的紅三十軍、紅四軍執行攻取軍事要地包座的任務。
  • 紅二方面軍長徵沒有蝕本,兩大奇功,會師時毛主席兩次大拇指點讚
    緊緊擁抱了賀龍後,他再次舉起大拇指,說:「你們一萬人,走過來還是一萬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蹟,是一個大經驗,要總結,要大家學。」紅二方面軍是長徵末期組成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叫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第二方面軍是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
  • 盤點紅四方面軍的主要將領(川陝時期)
    1932年10月,鄂豫皖第四次反圍剿失敗,紅四方面軍主力撤出鄂豫皖蘇區,向西轉移。二、木門會議之後,紅四方面軍擴編為四個軍(1933年7月)羅南輝(1908~1936)1935年7月21日,中革軍委發布了《關於一、四方面軍組織番號及幹部任免的決定》,決定取消紅一方面軍各軍團番號,統一改成軍,紅四方面軍各軍番號不變。
  • 懋功會師之後,紅四方面軍的5個軍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地區(現在是四川小金縣)勝利會師,不斷壯大了紅軍力量,極大地振奮了紅軍取得長徵勝利的信心。在懋功會師之後,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深入交流,紅四方面軍的戰鬥序列也發生了一定變化,下轄有五個軍十二個師。
  • 紅四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12個營,營長們後續發展如何
    大家都知道,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迅速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定,陝北紅軍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其中,紅四方面軍第四、第三十一軍和陝北紅29、30軍改編為129師。紅四軍10師、12師改編為385旅769、770團。紅三十一軍91師、93師改編為386旅771、772團,陝北紅軍則改編為各師直部隊。原來師縮編為團,原來團縮編為營。
  • 她逃婚當上女軍醫,隨紅四方面軍長徵,後嫁給開國少將
    紅四方面軍是女紅軍最多的主力部隊之一,大約三千人的隊伍中,絕大多數參軍的女娃身世都很悽慘,不是賣給地主為奴為婢,就是早早扛起了家庭的重擔,亦或是嫁做人婦,犧牲了自己一輩子的幸福。但是有些人敢於站出來挑戰封建制度,放開裹腳布,擺脫舊習俗的詬病,勇敢地選擇另一條人生路,秦儀華就是這一類人的典型代表。
  • 開國上將中,這四位將軍同一年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紅四方面軍作為紅軍的三大主力軍之一,曾誕生了700多名開國將帥,而在57名開國上將中,紅四方面軍只佔據了10位,紅一方面軍則佔據了31位,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後,紅一方面軍有四位將軍被調往紅四方面軍工作,後來這四位將軍都成了開國上將,那麼這四位將軍都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