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軍事頻道報導,在12月5日,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對外宣布新一代2S42 「蓮花」空降自行火炮進入了一個重要階段,該自行火炮已經進入了驗收試驗,這些試驗幫助評估了該型自行火炮所有裝配、機械和設備的可操作性,原型炮符合設計要求。「蓮花」空降自行火炮的試驗程序包括57個環節,檢查底盤、武器裝備、火控系統等主要部件,「蓮花」自行火炮已經連續行走了400公裡,並實彈射擊14次。該武器高度自動化,火力強大,火力和射程都很高。俄軍下一階段將進行國家測試定型。如果在一年內完成定型並投入生產,那麼俄羅斯的自行迫榴炮技術可能會反超中國。
「蓮花」空降自行火炮是一種輕型、了空運和兩棲戰車,自動化程度高、機動能力強、目標射擊準備時間短、射速快且火力範圍廣,它於2016年研製成功,目的是取代之前的「Zauralets-D」自行火炮。「蓮花」的資料在2017年首次公開展示,當時的計劃是在2019年進行國家試驗,2020年將新的自行火炮投入使用。2019年初俄羅斯中央科學研究所製作了2S42「蓮花」自行火炮的實驗樣本,並發布第一批圖像。該自行火炮完全具備了移動、機動和武器制導的能力,在「軍隊-2019」年度軍事展覽會上亮相。
2020年8月初,「蓮花」空降自行火炮原型車進行驗收試驗,之後「蓮花」空降自行火炮必須進行初步試驗,然後進行國家試驗,順利的話應該在2021年底前完成。「蓮花」空降自行火炮是為空降兵研製的,目前空降兵所使用的武器是2S9''諾娜-S''120毫米自行火炮,1980年代研發,採用2A51式24倍口徑炮,炮管較短,由於太陳舊而不滿足現代要求。俄軍提出用「蓮花」空降自行火炮重新武裝空降兵部隊。
資料顯示,俄空降兵部隊目前至少裝備250輛''諾娜-S''自行火炮戰車,若全部更換為新型「蓮花」空降自行火炮戰車,使用現代化彈藥儲存設施,還擁有新型底盤、新型裝甲車體、新型控制系統,火力更強,整體提升空降部隊的戰鬥力。俄軍在去年提出,俄海軍步兵也將接收部分「蓮花」空降自行火炮,同時也部署了「諾娜-SVK」輪式自行火炮戰車,共有40多輛「諾娜-S」履帶式和「諾娜-SVK」輪式戰車。「蓮花」空降自行火炮的去舊迎新,將提高炮兵部隊的戰鬥力。俄軍總共需要280輛「蓮花」空降自行火炮戰車。
與舊技術相比,「蓮花」空降自行火炮具有廣泛的優勢,主要優勢之一是使用BMD-4M空降步兵戰車的底盤,指揮車是BTR-MDM裝甲運兵車,大大簡化和降低了幾種戰車並行運行的成本。其重量不超過18噸,最高時速70公裡,最大行駛裡程約500公裡,乘員4名。其裝有一門120毫米口徑的迫榴炮,射程13公裡,且具備高度自動化,另配備現代化的數字瞄準系統。它可以充分滿足現代條件下對敵火力打擊的需要,適合大規模裝備部隊。雖然該自行火炮的服役已經嚴重推遲,但「蓮花」自行火炮的盛開,必將給俄空降部隊和海軍陸戰隊等帶來顯著戰鬥力!
自行迫榴炮是蘇聯軍隊的獨創,脫胎於迫擊炮,是迫擊炮和榴彈炮的結合產物,在火力上比迫擊炮更遠,機動性上優於迫擊炮。能夠發射榴彈、迫擊炮彈,還能發射破甲彈。發射榴彈時,射程可達到8.5公裡,當它發射反坦克破甲彈時,可在1.5公裡距離上有效攻擊裝甲目標。是基層分隊的火力多面手。
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從俄羅斯引進了120毫米迫榴炮技術,自行研製出05式120毫米輪式自行迫榴炮,並大量裝備部隊,隨後又研製出各種履帶式和輪式底盤的120毫米迫榴炮,相繼裝備部隊,目前已經裝備有近千門,是目前世界上裝備數量最多的自行迫榴炮。
中國只是從俄羅斯引進了120毫米迫榴炮的炮身和炮彈技術,但自行研製了火炮操炮系統,配備了先進的戰術指揮系統和火控系統,戰時可通過戰術網際網路和數據鏈,自動測地,自動裝訂射擊諸元,自動射擊,可自動完成所有炮擊任務,可實現連炮群和單炮的自主作戰,炮擊的打擊效率數倍於俄軍老式2S9''諾娜-S''迫榴炮,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營屬火炮系統,中國反超的俄羅斯的火炮技術,就是美軍現役的120毫米自行迫炮,也自愧不如。
俄羅斯軍隊一直想要更新換代自行迫榴炮,早在1997年就推出了以BMP3履帶式步兵戰車為底盤的2S31自行迫榴炮,採用了全套法國製造的炮控和火控系統,配置相當豪華。但隨著金融危機到來,俄羅斯陷入困難期,所以這種迫榴炮也無疾而終。現在正在測試的「蓮花」空降自行火炮,如果能夠按計劃定型並裝備部隊,讓俄軍有機會在迫榴炮領域再次超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