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虛假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法律後果嚴重

2020-12-19 澎湃新聞
一、典型案例:

李某2019年工薪收入20萬元,按規定可享受的扣除包括:「三險一金」2萬元,贍養老人的專扣附加扣除2.4萬元,已預繳稅額7080元。

在進行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時,李某鑽研了網傳的「退稅秘笈」後,把可扣除的「三險一金」額外增加了1萬元,虛構了一名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於是應納稅額「變」成了:(200000-60000-20000-24000-10000-12000)×10%-2520=4880,可退稅額:7080-4880=2200元。

想到樓上鄰居的衛生間滲水,導致自家天花板和牆壁發黴,李某「靈機一動」,按自然災害再填「享受」減免稅額4880元。於是已預繳的稅款7080元全部變成了可退稅款。

看到退稅這麼容易,李某貪慾一發不可收,杜撰了一筆5000元的已繳稅款,並申請退稅。

這番操作下來,李某不僅已實際繳納的7080元稅款變為可退稅款,甚至國家還需要退還其並未實際繳納的5000元稅款。

二、相關法律規定

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個人所得稅法》強化了自然人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規定了綜合所得的年度彙算清繳及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時自然人的自行申報義務,並明確將自然人遵守新《個人所得稅法》的情況,納入聯合激勵或者懲戒的範疇。此外,對處理不如實申報的涉稅違法行為,《稅收徵管法》也有比較健全的規定。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十條第一款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一)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彙算清繳;(二)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三)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彙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彙算清繳。」

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

「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第十五條第三款規定:

「有關部門依法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遵守本法的情況納入信用信息系統,並實施聯合激勵或者懲戒」。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

「納稅人申請退稅時提供的彙算清繳信息有錯誤的,稅務機關應當告知其更正;納稅人更正的,稅務機關應當及時辦理退稅。扣繳義務人未將扣繳的稅款解繳入庫的,不影響納稅人按照規定申請退稅,稅務機關應當憑納稅人提供的有關資料辦理退稅」。

《稅收徵管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

「……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第二十九條規定:

「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責令其改正;情形嚴重的,應當納入有關信用信息系統,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涉及違反稅收徵管法等法律法規的,稅務機關依法進行處理:(一)報送虛假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二)重複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在任職、受僱單位報送虛假扣除信息的,稅務機關責令改正的同時,通知扣繳義務人。」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涉及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第三條規定:「居民個人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顯錯誤,經稅務機關通知,居民個人拒不更正或者不說明情況的,稅務機關可暫停納稅人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居民個人按規定更正相關信息或者說明情況後,經稅務機關確認,居民個人可繼續享受專項附加扣除,以前月份未享受扣除的,可按規定追補扣除」。

三、處理措施

上述案例中,對李某的違法行為,稅務機關有以下可能的處理措施:

1.對李某相關的違法行為定性偷稅並進行處罰

李某把可扣除的「三險一金」額外增加了1萬元,以及虛構一名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對不符合自然災害減免稅條件的住宅滲水損失,按自然災害「享受」減免稅額4880元。

以上兩項,如果導致其已預繳的稅款7080元全額退還,則稅務機關可依法對其相應違法行為定性偷稅。

2.對李某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由於《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一條有關於「扣繳義務人未將扣繳的稅款解繳入庫的,不影響納稅人按照規定申請退稅,稅務機關應當憑納稅人提供的有關資料辦理退稅」的規定,因此,給了個別納稅人騙取個人所得稅退稅的可能。

對李某騙取個人所得稅退稅的違法行為,現行法律未有定性騙稅並按照騙稅進行處罰的規定,可適用《稅收徵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有關「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的規定,對李某杜撰5000元已繳稅款並申請退稅的違法行為,應當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3.暫停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及實施聯合懲戒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涉及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第三條的規定,如果稅務機關認為李某個人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顯錯誤並通知李某,但李某拒不更正或者不說明情況的,稅務機關可暫停李某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對李某的上述違法行為,可納入有關信用信息系統,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李某實施聯合懲戒。

從上述案例可知,自然人應重視依法如實申報納稅,不應輕信網上教唆違法的所謂退稅攻略。

(作者張學幹為稅務律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個人所得稅繳納新政策內容是什麼?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比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個人所得稅扣繳業務中有以下風險點需要引起重視:   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一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帳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記帳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 還在傻傻的分不清什麼是自然人電子稅務局嗎?
    自然人電子稅局(網頁版):是之前的自然人辦稅服務平臺(web端),也就是個人所得稅APP的網頁版,主要用於員工自行採集專項附加、查詢納稅明細,法人、財務負責人可以用來修改個稅申報密碼、授權辦稅員、進行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清繳申報等;自然人電子稅局扣繳端
  • 虛假訴訟、撕毀證據、逾期舉證……法庭上「耍橫」後果很嚴重
    渝北發布消息,法律權威不容挑釁,法庭莊嚴不容侵犯。法院本是維護公平正義的防線,可一些當事人為一己之私,竟無視法律規定,虛假訴訟、撕毀證據、逾期舉證……這些法庭上的任性行為,損害司法權威,浪費司法資源,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性質惡劣也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 答疑|個人所得稅邊邊角角都知道
    上述公式中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比照《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所附的《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執行。發生股權轉讓交易何時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在「個人所得稅」APP上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並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扣繳義務人作預扣預繳申報後是否可以修改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 【聽稅】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新規定如何計算申報個稅?
    為進一步支持穩就業、保就業、促消費,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國家稅務總局制發了《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9號),公告明確規定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那麼這個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新規定是如何計算申報個稅的呢?
  • 如何申報?
    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個人提供勞務不能自行開票,提供勞務的需要去稅務局代開發票,個人也沒法自行申報納稅,增值稅等代開發票時候稅務局就代扣了,個人所得稅這塊呢需要企業在支付勞務報酬時候代扣。這種情況下企業如何做帳和申報呢?
  • 明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進一步優化
    明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進一步優化個稅新變化 辦稅更簡便時至年末,個人所得稅申報成為關注熱點。目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預扣預繳新方法意味著什麼?
  • 魯信稅務師: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都有哪些梗?
    新個人所得稅法正式實施之後,全國多省稅務局發布了:自然人申請代開發票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公告要點:1、自然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申請代開發票的,在代開發票環節不再徵收個人所得稅。
  • 法律解讀:虛假訴訟罪的司法認定?虛構事實是否構成虛假訴訟?
    本文導讀:我國刑法第307條對【虛假訴訟罪】作出了有關規定——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但關於此罪的司法認定,在實踐中是存在很多難點和爭議的。本文對此展開分析討論——1、如何區分「虛假訴訟罪」與「民事訴訟中的一般不誠信行為」?
  • 青島開發區:精準靶向處理 提升自然人異議申訴處理質效
    半島網7月24日訊為切實提升個人所得稅徵管質量,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簡稱「開發區稅務局」)不斷提高自然人異議申訴任務反饋速度、風險應對水平和風險應對質量,全力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據了解,開發區稅務局為達到自然人異議申訴提質增效,不斷加強身份信息冒用申訴處理和風險管理工作,面向重點企業開展自然人異議申訴處理輔導,做到三步走:一是分批次篩選,確定重點輔導企業。通過比對每批次自然人異議申訴的任務信息,篩選出被申訴次數較多的企業。
  • 這部分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有大變化!明年開始執行
    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扣繳義務人應當按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並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相應納稅人的備註欄註明「上年各月均有申報且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字樣。
  • 廈門市2019年度個稅手續費返還 申報期限延長至5月30日
    為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紓解企業困難,繼先後延長2、3月的納稅申報期限後,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關於延長2019年度代扣代收代徵稅款手續費申報期限的通知》,將包括個稅手續費在內的「三代」(代扣代繳、代收代繳和委託代徵)稅款手續費申報領取截止日期由原來的2020年3月30日延長到5月30日,以減輕疫情帶來的影響,給企業更多申報的時間。
  • 2021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收繳有了新變化!權威解讀來了!
    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應當按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並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相應納稅人的備註欄註明「上年各月均有申報且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字樣。
  • 稅務總局發文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
    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應當按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並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相應納稅人的備註欄註明「上年各月均有申報且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字樣。
  • ...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應當按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並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相應納稅人的備註欄註明「上年各月均有申報且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字樣。
  • 比長鼻子後果更嚴重的是……
    比長鼻子後果更嚴重的是…… 2020-05-20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靈活用工百科:華夏恒生薪用解讀工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華夏恒生薪用工提醒,搞懂個人所得稅新政策,這10個關鍵詞很重要,你都get了嗎? 3、「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主要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申報時使用,計稅依據是「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4、「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主要在經營所得年度彙算清繳申報時使用,計稅依據是「全年應納稅所得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