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 04:41 來源:環球時報
參與互動【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當局昨天一早動員陸海空三軍進行「制敵空襲」的防空演練,戰機、軍艦、飛彈悉數參與,在敏感時刻「秀肌肉」。連日來,由於臺灣領導人蔡英文操作給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打電話挑釁一個中國政策,引發一系列緊張事件,解放軍軍機赴西太平洋例行訓練尤其讓島內不少心裡有鬼者緊張,大喊「解放軍軍機兩度繞臺」,這次防空演練因此被一些媒體解讀為有反制之意。
臺灣媒體一大早就披露了「聯翔操演」的要點:空軍的F-16戰機將攜帶電子夾艙扮演假想敵,依據作戰時期敵軍戰機可能進襲航線飛行,無預警測驗地面防空部隊反應。陸海空及飛彈指揮部也將對F-16進行追蹤、鎖定。空軍作戰指揮部將依F-16的飛行路徑及電子夾艙的電子信號,比對海陸空及飛彈指揮部接戰時間及反應能力,作為考評。此外,海軍「基德」級軍艦在外海部署,配合執行海上防空演習,包括「成功」級、「拉法耶特」級及「諾克斯」級軍艦也都要執行艦隊防空。陸軍防空群將進駐各空軍基地,協助進行機場防空;各聯隊所屬戰機,包括幻影2000、F-16、「經國號」戰機、F-5E戰機也要隨敵情而緊急起飛,進行空中攔截等戰術作為。島內媒體紛紛稱,這是解放軍軍機半月內二度繞臺飛行後,臺軍首次執行防空戰力演練。
親綠的《自由時報》稱,14日起臺軍連續3天在屏東九鵬以東外海進行「火炮試射」演練,根據射擊通報內容,此次演練「危險海域」很廣,南北長達200公裡,危險空域達8萬英尺,外界推測應非單純火炮試射,而是「愛國者」或「天弓」等防空飛彈射擊演練。報導稱,其目的是「反制共機逼近」。同一天,臺海軍陸戰隊重啟十多年沒舉行的長行軍,重啟訓練,1000 多人攜帶槍枝,負重25公斤,在島內進行250公裡行軍。報導稱,「壯盛軍容」受到村民夾道歡迎,有學童唱起「因為有你,不再害怕」的歌曲。
《中國時報》14日則擔憂「防空操演今發動,兩岸重回冷戰對峙」。報導說,根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預估,中國大陸國防預算2014年超過1000億美元,臺灣的「國防預算」只有150億美元左右,甚至不到對岸的零頭。
14日上午,臺「國防部長」馮世寬就「聯翔操演」接受採訪時聲稱,操演目的是熟稔防空、應急作戰,但派遣兵力「不便透露」。被問及此次操演是否針對解放軍軍機繞臺時,馮世寬回應稱,「那是你講的,不是我講的」,這時機正好有點巧合,並沒有任何針對性。
對臺軍操演,藍綠陣營反應不同。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聲稱,演習正值解放軍演習完畢後,臺軍第一時間接著操演,時機「非常恰當」。他還聲稱,操演展現臺軍有防空、制空的能力,這對臺灣安全十分重要。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則呼籲臺軍演習過程要謹慎,避免擦槍走火。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會長彭光謙1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臺灣進行這樣的演習是夜過墳山吹口哨,自我壯膽。從一方面這也說明蔡英文上臺後不僅在政治上走「臺獨」路線,而且還以武拒統。但在實力上臺灣和大陸目前根本沒有可比性,在戰術動作上其搞偷襲讓大陸擦破一點皮或許有可能。但是談所謂的演習或者反制,根本是蚍蜉撼大樹,雙方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對大陸根本無法構成威懾。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對《環球時報》表示,「臺獨」勢力如果膽敢以臺灣地區的那點陸海空軍事力量來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分裂祖國,其結果和下場是顯而易見的,必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達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崔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