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
新華社記者閆潔
「我無法無所事事地坐著,看著人們死於白宮混亂、政治化的(新冠疫情)應對措施,所以我走人了。」這是美國疫苗專家、疫情「吹哨人」裡克·布萊特辭職兩天後在《華盛頓郵報》署名文章裡寫的話。
2020年註定是布萊特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因指責美國政府高層蓄意淡化疫情威脅、不願推廣白宮推崇的新冠治療藥物,他4月遭報復性解職,貶黜至另一機構半年後因難以忍受被邊緣化,最終憤懣辭職。
噤聲、雪藏、排擠、打壓……布萊特的落寞轉身,映照出美國政府抗疫中政治凌駕於科學、政績凌駕於生命的荒謬現實,更讓美式民主標榜的科學與法治「濾鏡」碎落一地。
打壓真話
布萊特是免疫學和病毒學博士,2016年出任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局長,今年4月被白宮解職並調往國家衛生研究院。布萊特說,他被罷免是因為說話辦事不合某些政客心意、沒有按「上面」要求擴大抗瘧疾藥物氯喹和羥氯喹的使用範圍,因而遭到「打擊報復」。
他5月前往國會作證,批評政府應對疫情缺乏「標準化、集中、協調的計劃」,忽視防止新冠病毒在美擴散的「早期預警信號」;直言自己曾經向衛生部領導層反映美國關鍵抗疫物資及個人防護設備嚴重短缺,卻遭到無視。布萊特當時力主就新冠病毒檢測建立聯邦機制,疾呼對抗疫情應當依靠科學指導而非「政治或任用親信」,警告「如果沒有更好的(抗疫)計劃,2020年(美國)可能經歷現代史上最黑暗的冬天。」
美國如今是全球疫情最嚴重國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2月16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6日16時26分(北京時間17日5時26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16908307例,累計死亡病例306363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警告,到明年2月,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可能達到45萬例。
在國家衛生研究院任職的半年裡,布萊特被束縛手腳,常常無事可做。他的律師德布拉·卡茨和莉薩·班克斯說,布萊特受到排擠和打壓、所提建議遭到拒絕完全是政治操作,只因他遭某些政客視為「政治毒藥」。
卡茨和班克斯坦言:「他無法接受繼續為一個政治凌駕於科學、無益於美國民眾的政府工作。」
掩蓋真相
為掩蓋應對疫情的失誤,一些美國政客不但封殺布萊特這樣說話「不中聽」的科學家和專業人士,還在疾控中心等專業機構內「安插」親信,施加政治影響甚至誤導民眾。
美聯社10月中旬以6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政府和疾控中心官員為消息源報導,緣於白宮打壓疾控中心的新聞先前曝光,白宮今年6月在疾控中心「空降」兩名官員,專門負責及時向白宮匯報情況並掌控這一機構的疫情信息發布,以期盡力展現「美國疫情向好」的積極態勢。
這兩人分別是曾經為總統唐納·川普競選團隊效力的尼娜·威特科夫斯基和她的副手特裡·莫勒。報導說,兩人沒有醫療衛生領域學術背景,任務是「盯緊」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和疾控中心科學家,以防他們「亂說話」。
「我不相信這些被安排進疾控中心的政客,」布萊特直言,「這太嚇人了,會導致向公眾傳遞混亂信號。我認為,正是這一點加劇了整個(美國)疫情的(控制)難度和持續時間。」
布萊特在《華盛頓郵報》的署名文章中寫道,美國有效應對疫情所需工具中,最缺乏真相。「政府對真相的敵對態度以及把疫情應對政治化的做法危害公共衛生與安全,無疑導致成千上萬人本可避免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