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

2020-12-22 環球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

新華社記者閆潔

「我無法無所事事地坐著,看著人們死於白宮混亂、政治化的(新冠疫情)應對措施,所以我走人了。」這是美國疫苗專家、疫情「吹哨人」裡克·布萊特辭職兩天後在《華盛頓郵報》署名文章裡寫的話。

2020年註定是布萊特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因指責美國政府高層蓄意淡化疫情威脅、不願推廣白宮推崇的新冠治療藥物,他4月遭報復性解職,貶黜至另一機構半年後因難以忍受被邊緣化,最終憤懣辭職。

噤聲、雪藏、排擠、打壓……布萊特的落寞轉身,映照出美國政府抗疫中政治凌駕於科學、政績凌駕於生命的荒謬現實,更讓美式民主標榜的科學與法治「濾鏡」碎落一地。

打壓真話

布萊特是免疫學和病毒學博士,2016年出任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局長,今年4月被白宮解職並調往國家衛生研究院。布萊特說,他被罷免是因為說話辦事不合某些政客心意、沒有按「上面」要求擴大抗瘧疾藥物氯喹和羥氯喹的使用範圍,因而遭到「打擊報復」。

他5月前往國會作證,批評政府應對疫情缺乏「標準化、集中、協調的計劃」,忽視防止新冠病毒在美擴散的「早期預警信號」;直言自己曾經向衛生部領導層反映美國關鍵抗疫物資及個人防護設備嚴重短缺,卻遭到無視。布萊特當時力主就新冠病毒檢測建立聯邦機制,疾呼對抗疫情應當依靠科學指導而非「政治或任用親信」,警告「如果沒有更好的(抗疫)計劃,2020年(美國)可能經歷現代史上最黑暗的冬天。」

美國如今是全球疫情最嚴重國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2月16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6日16時26分(北京時間17日5時26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16908307例,累計死亡病例306363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警告,到明年2月,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可能達到45萬例。

在國家衛生研究院任職的半年裡,布萊特被束縛手腳,常常無事可做。他的律師德布拉·卡茨和莉薩·班克斯說,布萊特受到排擠和打壓、所提建議遭到拒絕完全是政治操作,只因他遭某些政客視為「政治毒藥」。

卡茨和班克斯坦言:「他無法接受繼續為一個政治凌駕於科學、無益於美國民眾的政府工作。」

掩蓋真相

為掩蓋應對疫情的失誤,一些美國政客不但封殺布萊特這樣說話「不中聽」的科學家和專業人士,還在疾控中心等專業機構內「安插」親信,施加政治影響甚至誤導民眾。

美聯社10月中旬以6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政府和疾控中心官員為消息源報導,緣於白宮打壓疾控中心的新聞先前曝光,白宮今年6月在疾控中心「空降」兩名官員,專門負責及時向白宮匯報情況並掌控這一機構的疫情信息發布,以期盡力展現「美國疫情向好」的積極態勢。

這兩人分別是曾經為總統唐納·川普競選團隊效力的尼娜·威特科夫斯基和她的副手特裡·莫勒。報導說,兩人沒有醫療衛生領域學術背景,任務是「盯緊」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和疾控中心科學家,以防他們「亂說話」。

「我不相信這些被安排進疾控中心的政客,」布萊特直言,「這太嚇人了,會導致向公眾傳遞混亂信號。我認為,正是這一點加劇了整個(美國)疫情的(控制)難度和持續時間。」

布萊特在《華盛頓郵報》的署名文章中寫道,美國有效應對疫情所需工具中,最缺乏真相。「政府對真相的敵對態度以及把疫情應對政治化的做法危害公共衛生與安全,無疑導致成千上萬人本可避免的死亡……」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新華社記者閆潔「我無法無所事事地坐著,看著人們死於白宮混亂、政治化的(新冠疫情)應對措施,所以我走人了。」這是美國疫苗專家、疫情「吹哨人」裡克·布萊特辭職兩天後在《華盛頓郵報》署名文章裡寫的話。
  •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_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新華社記者閆潔「我無法無所事事地坐著,看著人們死於白宮混亂、政治化的(新冠疫情)應對措施,所以我走人了。」這是美國疫苗專家、疫情「吹哨人」裡克·布萊特辭職兩天後在《華盛頓郵報》署名文章裡寫的話。2020年註定是布萊特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
  • 美國疫情「吹哨人」布萊特被貶職後,最終辭去公務
    【文/觀察者網 鞠峰】被美國媒體認為是美政府內疫情「吹哨人」的裡克•布萊特(Rick Bright)這大半年來很不好受。他此前質疑羥氯喹、反對美國政治凌駕於科學,因而被拿掉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局長職務,此後工作束手束腳,經常無事可做。當地時間6日,忍無可忍的他終於辭去公職「解甲歸田」。
  • CBS《60分鐘》專訪美國「吹哨人」布萊特,川普怒了
    【文/觀察者網 徐蕾】5月17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節目《60分鐘》(60 Minutes)採訪了被撤職的「吹哨人」——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前局長裡克·布萊特(Rick Bright)後,就不幸但是毫無意外地成了川普的「撒氣」目標。
  • 美國疫情「吹哨人」發文怒斥白宮,川普:我都不知道他是誰
    美國疫情「吹哨人」發文怒斥白宮,川普:我都不知道他是誰 作為美國前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局長的裡克·布萊特,一直被美國媒體認為是美國疫情的「吹哨人」。但就是這樣一個疫情吹哨人因為反對白宮推崇使用羥氯喹等藥物治療新冠被降職。
  • 美高官用一句話說出了對美國疫情有多擔心:We're in deep sh*t
    講述對美國新冠疫情如何擔憂之時,當地時間14日,被稱為美國「吹哨官員」的一名衛生高官在國會作證時說了這樣一句話:We're in deep sh*t。布萊特在國會作證。這名高官是前任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局長裡克布萊特,因為反對川普推薦的抗疫神藥被趕下臺。對於布萊特當天在聽證會上的表現,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眾議員喬治巴特菲爾德將其稱為「美國的英雄」。We're in deep sh*t。按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我們身陷屎堆,通常用來形容:遇到大麻煩、攤上了大事。
  • 福奇:美國至暗時刻就要到了
    原標題:福奇:美國至暗時刻就要到了當地時間7日,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表示,近期接連不斷的節假日將對疫情造成疊加影響。隨著聖誕節的到來,疫情形勢將進一步惡化,預計明年一月中旬,美國將迎來最黑暗時刻。
  • 疫情吹哨人被抄家,警察持槍闖入帶走重要數據
    目前,美國疫情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出現了激增的現象,國內的醫護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困境,然而這樣糟糕的情況並沒有引起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日前,美國還對疫情「吹哨人」動手了。
  • 2020最新語文高考滿分作文時事熱點素材:抗擊疫情中的吹哨人英雄
    吹哨人「吹哨人」一詞源於西方國家警察吹哨子的動作,當察覺到有罪案發生時,警察通常會吹哨來引起同僚和民眾的注意。「吹哨人」由此延伸,可以用來指代那些最早發現問題並向公眾發出預警,以採取某種糾正行動的人。張繼先醫生查看病人的肺部CT影像2.李文亮:疫情「吹哨人」 榮譽成就:疫情
  • 從至暗時刻到涅槃重生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電影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影片撤檔、影院停業、劇組停機,整個電影生態系統備受影響。經過半年的至暗時刻,中國電影業在下半年迎來涅槃重生,成為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堅守電影人停業不停工2020年1月23日,再過一天就是除夕佳節,《姜子牙》《奪冠》《囧媽》《唐人街探案3》等7部春節檔「種子選手」已經蓄勢待發,有的甚至已經辦了多場提前點映,而翹首以待的觀眾,也為全家買好了觀影票。
  • 吹哨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帶你了解真正的吹哨人
    吹哨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帶你了解真正的吹哨人時間:2020-02-12 15:3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吹哨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帶你了解真正的吹哨人 發現險情後第一時間吹響哨子警示所有人的人。 英雄。
  • 湯唯 雷佳音在《吹哨人》裡究竟有多尬?
    前言:3月22日原本是第11屆金掃帚獎的頒獎日,場地都已確定,但因疫情尚未結束,頒獎典禮也無限延期。本周青年電影手冊開啟第11屆金掃帚獎提名影片點評系列專題,今天為讀者朋友送上的是:第11屆金掃帚獎提名影片《吹哨人》,該片提名最令人失望影片、導演、男演員以及女演員等4項獎項。
  • 幾個月死的人超過去十年,殯儀館都忙壞了,美國至暗時刻仍未到來
    據國內媒體12月9日報導,近日,美國疾控專家警告美國民眾,今年冬天將會是美國公共衛生史上的至暗時刻,美國民眾要想恢復正常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此同時,醫護人員和殯葬業人士也紛紛表示,雖然美國現在已經到了一個「毀滅性」的季節,但他們還是擔心最壞的局面還沒到來。
  • Shams:NBA聯盟依然對「度過至暗時刻」持樂觀態度,是盲目的自信?
    在我們度過了一月的至暗時刻之後,我們對二月的情況能有所改善持樂觀態度。」 周日,NBA第二次推遲了本賽季的比賽——在因邁阿密熱隊的一名球員在歸隊後,核酸檢測出現了不確定性之後,聯盟推遲了熱隊跟凱爾特人隊的比賽。由於新冠追蹤機制的要求,多名球員被迫隔離,這也致使熱隊無法為這場比賽湊齊8人。此外,凱爾特人隊也因新冠追蹤機制的問題,只能湊齊8人比賽。
  • 美國前衛生部高官:政府疫情應對工作「混亂」,缺乏明確策略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上月被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解僱的前官員兼傳染病專家裡克•布萊特(Rick Bright)表示,美國對新冠病毒的應對工作一直是「混亂」的。布萊特說:「我們還沒有國家戰略來全面應對這一流行病。
  • 光伏驚魂:從至暗時刻到柳暗花明
    原創 羅松松 遠川科技評論 收錄於話題#遠川製造組8#光伏1作者:羅松松編輯:董指導出品:遠川研究所製造組對所有光伏人來說,2018年的兒童節是一場不堪回首的噩夢,突如其來的消息在行業裡引發了一場大地震
  • 拉斯維加斯迎來至暗時刻:賭城主街燈光關閉,空如鬼城
    在現在的新冠全球大流行的日子裡,很多以前只能出現在災難片的場景,慢慢的出現在了全世界各地。比如,拉斯維加斯。 拉斯維加斯相信是不少人的旅行目的地清單中的一個重要存在,不過隨著新冠疫情在美國的蔓延,這幾天的拉斯維加斯的情況,讓你會有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
  • 從至暗時刻到光明時刻,《決勝時刻》讓你感受黎明破曉的驚心動魄
    《決勝時刻》是有著開闊視線的,觀眾得以跟隨鏡頭,從我黨到敵黨,北方到南方,從國內到國外,一覽當時的紛亂時局,這樣的視角,保證了故事的客觀性與內容的詳實性,也讓我們看到了各方勢力,對於中國即將迎來的新時代,所抱有的態度,與採取的措施,更讓人焦灼的是,能不能平息戰亂,能不能實現真正和平,我黨為此付諸了太多的期待、等待,也確實對時局有清晰而準確的預判,才能在談判失敗後,百萬雄師過大江,繼而解放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