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60分鐘》專訪美國「吹哨人」布萊特,川普怒了

2020-12-1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徐蕾】5月17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節目《60分鐘》(60 Minutes)採訪了被撤職的「吹哨人」——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前局長裡克·布萊特(Rick Bright)後,就不幸但是毫無意外地成了川普的「撒氣」目標。

當天晚些時候,川普發了3條推特:「《60分鐘》和三流主播諾拉@NorahODonnell,竭盡所能地貶低我們的國家,這對激進的左翼民主黨人非常有利。今晚他們採訪了又一個假的『吹哨人』,這是個支持民主黨的心懷不滿的僱員,編造故事、說謊。」

「《60分鐘》的報導是不對的,對不對他們一點也不關心。假新聞!我不知道這人,從來沒見過他,但我不喜歡我現在所看到的那樣。這樣的傢伙明天怎麼能來上班?在電視上說了老闆阿扎壞話後,再向老闆做報告?」

「這整個關於吹哨人的吵鬧需要被非常密切地觀察,它正在造成極大的不公正和傷害。」川普最後還點名@參議員蘇珊·柯林斯,她是美國《吹哨人保護法案》的共同起草人;又點名CBS董事長莎莉·雷石東(Shari Redstone),「看看她那表現不佳的團隊。她知道如何讓事情變好!」

《60分鐘》專訪視頻截圖

5月17日,布萊特在接受《60分鐘》採訪時,一開始就指出疫情初期,政府部門沒有重視其嚴重性,還提到了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Alex Azar)「缺乏緊迫感」。

布萊特回憶起1月23日阿扎主持的討論冠狀病毒的會議:「然而,我是這個房間裡唯一一個說『我們將需要疫苗和藥物』的人。」

「記住,整個領導層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遏制上。人們相信我們可以控制這種病毒,讓它遠離美國。可這是行不通的,遏制政策確實能贏得時間,這很有可能減緩擴散。但是,當你在減緩傳播的時候,你最好同時做一些事情,為病毒暴發做好準備。那是我的工作。」

布萊特隨後提到了美國醫療設備不足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他說:「我們經歷過伊波拉病毒,寨卡病毒,H1N1病毒,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新鮮,我們知道該怎麼做。」他隨後提到,「整個美國醫療供應鏈庫存不足,而且在疫苗、檢測和個人防護設備方面面臨壓力。我讓行業製造商和代表幾乎每天給我發電子郵件,提醒我供應鏈正在枯竭,美國和世界都陷入了困境。」

邁克·鮑文就是當時每天給布萊特發郵件的其中一人,他所在的德克薩斯州的小公司「Prestige Ameritech」,是少數仍在美國生產外科手術口罩和N95口罩的公司之一。多年來,他一直在警告布萊特,他說,過去15年,90%的生產都轉移到了國外,那裡的口罩生產成本更低:「自2007年以來,在13年的時間裡,我們一直在講,一場流行病即將到來,口罩供應將會崩潰,外國將會切斷對美國的口罩供應,而這正是發生的事情。」

邁克·鮑文接受CBS採訪 視頻截圖

但是2020年病毒真的來臨時,美國依舊沒有做好準備。

《60分鐘》主持人提到1月25日布萊特給同事寫的信,當時布萊特表示:「口罩的情況似乎令人擔憂,我們已經收到超過一周的警告。」

對於這封信,布萊特說,他的同事們只是回復道:「謝謝你的通知。我們會親自和製造商溝通,並在需要的時候採取適當的行動。」

隨後,主持人在採訪中提到川普的「神藥」:「有沒有想過羥氯喹會改變遊戲規則?」

布萊特說:「沒有。從來沒有。有限的數據告訴我們,這可能是危險的。它可能有負面的副作用,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布萊特14日在國會作證時,川普曾這麼說:「我告訴你,今天早上我盯著這個人看了一會兒。對我來說,他不過是一個滿腹牢騷、不開心的人。」

對此,布萊特在《60分鐘》回應稱:「我沒有不滿。我只是對(政府)缺乏領導能力感到沮喪,對(政府)在準備美國人的救生工具方面缺乏緊迫感感到沮喪,對我們不能作為科學家被傾聽感到沮喪。那些事使我很沮喪。」

布萊特此前負責監督疫苗的生產和購買工作,不過4月21日,他被撤銷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管理局局長,以及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副助理部長的職務,並「被迫」轉移至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一個影響力較小的職務之上。

布萊特一直將撤職原因歸咎於川普政府,認為後者在抗擊疫情中 「將政治和任人唯親置於科學之前」,自己因為不贊同川普推薦的氯喹和羥氯喹,才落得如今的境地。

5月8日,被解職後首次採訪坦誠,他為國家「缺乏領導能力感到沮喪」。他認為,美國在過去一段時間裡「本可以做的事情卻沒做」,導致過多醫生和護士殉職。

5月14日,他繼福奇之後在國會出席參議院疫情聽證會,他在證詞中寫道:如果美國繼續缺少清晰的防疫計劃和專業的防疫措施,2020年將是現代史上美國的「最黑暗的冬天」。

對於聽證會內容生氣的不止川普,白宮「鷹派」顧問納瓦羅17日在「福克斯」新聞節目中大罵布萊特是「對『中國病毒』戰爭的逃兵」,「心懷不滿的歐巴馬政府僱員」,「永遠都不會跟布萊特那種人同舟共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美國疫情「吹哨人」布萊特被貶職後,最終辭去公務
    【文/觀察者網 鞠峰】被美國媒體認為是美政府內疫情「吹哨人」的裡克•布萊特(Rick Bright)這大半年來很不好受。他此前質疑羥氯喹、反對美國政治凌駕於科學,因而被拿掉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局長職務,此後工作束手束腳,經常無事可做。當地時間6日,忍無可忍的他終於辭去公職「解甲歸田」。
  • 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新華社記者閆潔「我無法無所事事地坐著,看著人們死於白宮混亂、政治化的(新冠疫情)應對措施,所以我走人了。」這是美國疫苗專家、疫情「吹哨人」裡克·布萊特辭職兩天後在《華盛頓郵報》署名文章裡寫的話。
  •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新華社記者閆潔「我無法無所事事地坐著,看著人們死於白宮混亂、政治化的(新冠疫情)應對措施,所以我走人了。」這是美國疫苗專家、疫情「吹哨人」裡克·布萊特辭職兩天後在《華盛頓郵報》署名文章裡寫的話。
  •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_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2020世界面孔之二:裡克·布萊特:疫情「吹哨人」的至暗時刻新華社記者閆潔「我無法無所事事地坐著,看著人們死於白宮混亂、政治化的(新冠疫情)應對措施,所以我走人了。」這是美國疫苗專家、疫情「吹哨人」裡克·布萊特辭職兩天後在《華盛頓郵報》署名文章裡寫的話。2020年註定是布萊特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
  • 美國疫情「吹哨人」發文怒斥白宮,川普:我都不知道他是誰
    美國疫情「吹哨人」發文怒斥白宮,川普:我都不知道他是誰 作為美國前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局長的裡克·布萊特,一直被美國媒體認為是美國疫情的「吹哨人」。但就是這樣一個疫情吹哨人因為反對白宮推崇使用羥氯喹等藥物治療新冠被降職。
  • 美高官用一句話說出了對美國疫情有多擔心:We're in deep sh*t
    講述對美國新冠疫情如何擔憂之時,當地時間14日,被稱為美國「吹哨官員」的一名衛生高官在國會作證時說了這樣一句話:We're in deep sh*t。布萊特在國會作證。這名高官是前任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局長裡克布萊特,因為反對川普推薦的抗疫神藥被趕下臺。對於布萊特當天在聽證會上的表現,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眾議員喬治巴特菲爾德將其稱為「美國的英雄」。We're in deep sh*t。按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我們身陷屎堆,通常用來形容:遇到大麻煩、攤上了大事。
  • 川普提前發布《60分鐘》專訪片段:老提尖銳問題,聊不下去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美國大選終場辯論前夕,川普利用這次被他突然中斷的《60分鐘》採訪,來渲染炒作並加大對媒體的攻擊。為證明自己遭媒體「不公平對待」,當地時間10月22日,川普兌現他早前發出的威脅,提前發布了CBS《60分鐘》專訪他的視頻內容。視頻中川普抱怨主持人斯塔爾老問他尖銳問題,稱這根本沒法聊下去為此中斷了採訪。
  • 紐約州長:美國「吹哨人」在哪兒?一月二月媒體上到處都是
    【文/觀察者網 王慧】就在美國總統川普抗疫不力,卻甩鍋世衛組織沒及時對疫情做出反應之際,不少美國政客日前也紛紛加入,紐約州州長科莫就是其中之一。科莫在10日的疫情發布會上反問,美國的警告信號在哪裡?「吹哨人」是誰?
  • 美國在隱瞞什麼?疫情吹哨人被抄家,警察持槍闖入帶走重要數據
    目前,美國疫情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出現了激增的現象,國內的醫護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困境,然而這樣糟糕的情況並沒有引起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日前,美國還對疫情「吹哨人」動手了。
  • 美國的「吹哨人」其實是蠻多的,只是沒有圓圓方方寫日記
    作者:王德華美國密蘇裡州政府起訴中國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曝光的新聞打了美國人的臉:新的屍檢結果顯示,2月初和2月中旬,兩名加州人死於冠狀病毒,比此前已知的美國首例冠狀病毒死亡時間早了三周。他認為,「有些人在2月6日死亡,他們可能在1月初到1月中旬感染了這種病毒。從你感染病毒並因此死亡至少需要兩到三周的時間。」這兩位死者都沒有出國經歷,當地以為是美國前段時間爆發的大流感,所以並沒有特別重視。有了這一發現後,衛生部門得出新的結論,早在2019年12月美國就已經開始了新冠疫情的社區傳播,新冠疫情的傳播和致死威脅比美國官方公布的早了好幾周。
  • 吹哨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帶你了解真正的吹哨人
    吹哨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帶你了解真正的吹哨人時間:2020-02-12 15:3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吹哨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帶你了解真正的吹哨人 發現險情後第一時間吹響哨子警示所有人的人。 英雄。
  • 美國海軍「吹哨人」確診新冠,給政府迎頭一擊
    當地時間4月6日,美國代理海軍部長莫德利(Thomas Modly)為批評「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前艦長克羅澤爾(Brett Crozier)道歉。克羅澤爾曾於2日發布艦上海員確診新冠肺炎信息,向外界求助,而被稱為美國「吹哨人」。
  • 官方:76人正式解僱主教練布萊特-布朗
    北京時間8月25日,費城76人官方宣布,布萊特-布朗卸任球隊主教練職務,球隊將立即開始搜尋新的主教練人選。「我很尊敬布朗的人品和能力,同時很感謝他為76人以及費城所做的付出。」76人總經理布蘭德說,「他在任期間做出了很多出色的事情,培養了年輕的天賦球員,並且連續三年率隊打進季後賽。不幸的是,我們認為今年的結果是難以令人滿意的,我們相信此時改變方向是最好的選擇。這個休賽期將對我們十分重要,我們會努力重回正軌競爭總冠軍。」布萊特-布朗自2013年起擔任球隊主教練,執教球隊七年,過去三年率隊打進季後賽。
  • 湯唯、雷佳音《吹哨人》豆瓣評分僅5.5,輸在哪裡?
    2020年6月27日,隨著電影《吹哨人》的全網免費首播,再次將這部商業反腐的小眾題材電影推上了各大話題榜。但打開豆瓣電影,《吹哨人》整體評分為5.5分,在及格線以下,說明這部大有來頭的電影很難打動一部分人的心。那這部高開低走的院線大片到底輸在哪裡呢?
  • 「文娛早報」蕾切爾·薇姿將飾演伊莉莎白·泰勒 電影《吹哨人...
    電影《吹哨人》重新定檔12月6日10月29日,電影《吹哨人》宣布重新定檔12月6日,影片由薛曉璐導演,雷佳音、湯唯主演,此前原定9月12日上映,後撤檔。《吹哨人》劇照《吹哨人》講述一場意外的空難中,在澳洲工作的華人員工馬珂(雷佳音飾)和神秘女人中方代表周雯(湯唯飾)為揭露組織內部的真相,踏上生死抉擇的冒險之旅。
  • 窺探暗黑無界的美國「財權」
    美國慈善基金腐敗近百億;美國紅十字會不僅救災不力,而且弄虛作假掩人耳目並大肆浪費,還把大量財力物力用於作秀炒作,抬高自身形象;美國2005年一次洪水超過1400人死亡,許多居民被洪水圍困後撥打報警電話求助遭到警方拒絕,平時白納稅了。
  • 《吹哨人》:湯唯×雷佳音,為正義發聲!
    「吹哨人」,這個概念來自英國,最初源自英國警察發現有罪案發生時會吹哨子的動作,以引起同僚以及民眾的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吹哨人」現在特指在政府和企業中發現弊端、揭露真相的人。因為揭露的事情重大,吹哨人往往會面臨巨大的危險,他們是正義底線的守護者。
  • 布萊特:1990年獨居沙漠,靠蟲蟻充飢,26年幹了一件震驚世界的事
    那位男子根本就不是流浪漢,他叫布萊特。26年前,是一名美國海軍,退役後到新墨西哥沙漠裡旅遊,鬼使神差地被沙漠吸引住了,竟然突發奇想的決定要在沙漠裡建一個城堡。其實,布萊特小時候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憑藉自己的雙手,建造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堡。
  • 這位被東條英機視為眼中釘的「吹哨人」,真的挽救了日本嗎?
    像中途島這樣的瞞報虛報更是成為家常便飯,如日軍大本營在戰爭後期大力鼓吹「臺灣衝航空戰」,號稱擊沉美國航母11艘、戰列艦4艘,極度誇張的戰績甚至把日本天皇都被蒙在鼓裡。前線的戰況與新聞報導每每背道而馳,也讓很多日本民眾產生不切實際的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