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雨露又清明,萬物復甦蓬勃生

2020-12-10 蒹葭成霜

這麼快,三月就要完結了。恍惚之間,清明在即,卻也感慨頗多。在這弘揚孝道、緬懷祖先的節日裡,總會讓人心潮澎湃。想起那些長眠故土的先輩們,內心也開始翻江倒海起來!也許有太多的想法,卻又詞不達意。每每清明節臨近之際,總有言不由衷的感觸。對於這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禮俗,我們不得不極其慎重地對待。

這麼快,清明節就到來了。相比以往,雖然是少了節日裡隆重的儀式感,可是豈能因為時代的變遷就此放棄文化的傳承?也許如今的清明,既沒有「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的愉悅,也沒有「明時帝裡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的隆重,有的也僅僅是「風急嶺雲飄迥野,雨餘田水落方塘。不堪寒鴉孤塚立,滿耳蛙聲入夜長」的惆悵。

有史以來,清明節作為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習俗,而被世人所憶及。作為泱泱華夏的炎黃子孫,我們理應明白「禮敬祖先、和睦宗族」的初衷,懂得「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道理。在這風輕雲淡的日子裡,清明節純乎比以往所有的節日都更加的慎重。你看那孤塚遍野的山頭,無處不是鮮花的點綴;你看那寒鴉嘯鳴的長空,無處不是爆竹的喧騰;你看那荒草成堆的田疇,無處不是古樸的鄉村圖畫。清明節自始至終被人們惦記,並非它如何熱鬧非凡,而是它向來影響深遠。再怎麼說,也不能數典忘祖呀!

有史以來,清明節作為一種生生不息的人文風貌,必然被世人所接受。我們如今優渥地生,是因為前輩們曾經悽苦地死。從他們大苦大悲的人生軌跡上,我們怎麼就不感到生活的不易呢?我們完全有必要撫今思昔、憶苦思甜!對於那些逝去的亡魂,總不能置之不理,不捫不問。不管,時間過得多快,歲月走了多遠,不管,人生到了哪個階段,年華逝去了多少,我們總不能輕易忘卻那些長眠故園的前輩!是他們披荊斬棘、開疆拓土,為我們的前進鋪好了道路。是他們摸爬滾打、忍辱負重,為下一代人的幸福做好了準備。他們歷經艱難、不辭勞苦,為兒子兒孫立下了汗馬功勞,永遠值得族人追思緬懷!

真沒想到,這麼快就要到清明節了。這麼多年來,我還是頭一回在家過清明節。也許清明節就是這樣,一樣的傳統節日,不一樣的人間煙火。我們對於一個節日的態度,也直接關係到我們對一種文化的認知。總不能因為,它只是一個節日,就輕慢潦草地對待。清明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它關乎到生,關乎到死。也關乎到一個家族的盛衰興亡。能不引起重視嗎?別說那只是一個祈禱和祭祀的節日,好嗎?我們靜下心來深思熟慮一番,就會發覺其中的奧秘。生而為人,豈能忘本?往往,我們怎樣對待我們的祖先,就直接決定,我們的下一代怎樣對待我們。

真沒想到,清明節就要兵臨城下了。清明節真的會讓人有太多的想法。但是清明節作為一個極其莊重的節日,必然是不能說「清明節快樂」這樣的忌語!往往我們因為對清明節不夠了解,自然也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節日。所以自然會說出一些十分忌諱的話來。待到我們走過了大半生,見天,見地,見眾生,患得,患失,患生死。這才大徹大悟,原來世間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好。生活的路蜿蜒曲折、縱橫交錯,一切都需要我們自己去完成。常懷感恩戴德之心,常寄落葉歸根之情。如此而已,我們的家族,才會發展壯大。我們的後輩,才會頂天立地。

沒錯,清明節總會給人綿延不絕的遐想。也許清明節,既沒有「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歸穿細荇船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的自在,也沒有「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的優雅,只有「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的沉重,只有「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的神聖。誠然,作為一年一度的祭祀節,清明節讓人飲水思源,凝結族群,沐春踏青,調節情懷。一方面悼念逝去的故人,一方面感恩健在的親人,特別是多年在外的遊子,心情更是和以往回去不同!願天堂所有的親人安息!願所有活著的人安康!

沒錯,清明節就是一個緬懷祖先的節日。都說「苟富貴,勿相忘。」我們總不能因為過上了人上人的日子,就忘了曾經苦不堪言的日子。記得上周,和家人們去掃墓。也就是那樣。一大早就出門了。先去瞻仰姥姥姥爺,再去祭拜爺爺奶奶,在這樣一片熟悉的土地上,我們曾經有著某種千絲萬縷的聯繫。可是時光久遠,一切都難以長久。可是很多的情懷,一切又那麼的真切。對於上幾代人的所作所為,我們大不必評頭品足。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竭盡所能、活好當下,讓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死而無憾。我們沒法留住太多。一切都慢慢地,變成了記憶,變成了回憶。那些被時間和歲月淡忘的人,卻又被我們所念及,年年如一。

無疑,那種意味深長的心緒,從一開始就讓人思潮澎湃。想比那些苦海裡百千萬劫、赴湯蹈火的先輩,我們又何德何能、怨天尤人?必然我們是沒有「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的雅趣,但我們一定會有「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的感悟。直到多年後,我們經歷過溝溝坎坎,再反觀這一輩子走過的路。就會有很多的想法。也許都是對先輩先聖們由衷的敬意。無論怎樣,我們都會想起那首詩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一朝雨露又清明,萬物復甦蓬勃生。

晴川麗水皆古韻,懷親思遠寄深情。

相關焦點

  • 梨花風起 萬物清明
    中經文化產業 萬物復甦,清明已至。轉眼又到了中華民族祭奠逝者、緬懷先烈、感恩先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註定將度過一個不一樣的清明。
  • 清明時節:且別忙著去燒紙,還是給逝者獻束花
    《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是一個特殊的節日,這個節日中既有掃墓祭奠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古人的清明時節,經常會吟幾首小詩留作紀念。
  • 祭奠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梨花風起 萬物清明
    萬物復甦,清明已至。轉眼又到了中華民族祭奠逝者、緬懷先烈、感恩先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註定將度過一個不一樣的清明。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3日發布公告,決定今天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 馮老師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春天裡為何萬物復甦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這是一個判斷句,我們一起來證明它的正確性。春天是季節,這顯然是不需要證明的。我們只需要證明「春天裡萬物復甦」即可。「萬物復甦」的意思是:形容到處生機勃勃,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淺顯點說,就是各種植物、動物都出來了。很顯然,這是與冬天相比。那麼冬天是什麼樣子呢?冬天裡,天寒地凍,很多植物脫去葉子,並提高自身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以抵抗寒冷。植物們的生長几乎停滯下來,並導致植食性動物食物匱乏。
  • 描寫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的好詞,好句,好詩積累——建議收藏!
    描寫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的好詞:春光,春筍,春雷,春景,早春,晚春,三春,春遊,溫暖,明媚,踏青,春蠶,春桃,春夢,春分,春卷,春聯,春麥,春寒,暖風春暖花開,春雨綿綿,春光明媚,春意正濃,春日融融,春草如絲,春水淙淙,陽春時節,初春時節,陽春三月,春風化雨,春風輕拂,萬物復甦,萬象更新
  • 黃庭堅這首詩,講了兩個清明的故事,一個讓人掉淚,一個讓人哂笑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這就是宋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的《清明》。黃庭堅的這首《清明》,遠遠沒有杜牧的《清明》有名氣,但他的寫作角度,卻與杜牧完全不同。黃庭堅見清明的兩種環境,兩種心情,做了清晰的對比。清明,本來是祭奠亡人的日子。但是因為此時正逢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也是遊人賞景踏青的日子。
  • 說名畫:白嘴鴉歸巢,冬去春來萬物復甦
    儘管大地還在沉睡,積雪還沒融盡,可是萬物已經復甦。白嘴鴉最先感到春天已悄然降臨這深沉的大地。這幅畫使人感受到初春新鮮的空氣,如臨其境。 畫家在自己的畫中注入了對祖國、對俄羅斯大自然深深的眷念情懷。當這幅畫在第一次巡迴展覽會上展出時,那種和平寧靜和荒涼原野即將復甦的氣息感召了許多人,得到大眾很高的評價。
  • 清明時節,你知道的祭祖規矩有多少呢?
    清明祭祖,這個冬去春來、萬物復甦的美好時節,人們去到先人的墳墓,可以查看墳墓是否完好。在祭拜之前,通常都要清除雜草、打掃衛生,添上新土。供上祭品燒豬,燃香祭酒,焚燒紙錢及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標識對祖先的懷念和敬意。祭祖時,上香要上三柱。上三柱香的來由是什麼?
  • 清明讀詩,是最好的祭奠
    撰文 | 三書用語言,我們悼念萬物;用詩歌,我們悼念語言。此時天朗氣清,四野明淨,萬物復甦,生機勃勃。古代清明節的人事活動頗為繁多:春社祀神、祭祖掃墓、寒食禁火、郊遊踏青、蕩鞦韆、放風箏,等等。北宋詩人晏殊這首《破陣子》,前二句點明時令節氣。不是從日曆上被告知,「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是從物候上感知到的。看見燕子飛回來,就知道又到社日。看見梨花零落,則清明在即。
  • 明日立春,記得吃春餅,雷鳴響起萬物復甦,寓意新的開始好運連連
    隨著雷鳴響起,萬物復甦,一切都代表著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恰逢立春之際,我們也希望能夠圖個好運,讓這次的特殊時期早日成為過去式。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就是進入立春節氣之後,東風送暖讓冰雪融化;蟄居的蟲類也逐漸復甦;冰河裡的冰川逐漸融化,魚兒冒出水面,遠看著就好像魚背上背著碎冰一樣。
  • 小說推薦——玄幻小說:靈氣復甦,萬物崛起,成上古魔神
    仙武之地中辰洲;亂神橫行的神水洲;萬物熔化的熔巖洲;鑽石海洋的大黑斑……可您哪兒都不想去。但您的屬下似乎不同意。「妖皇,請執掌天道吧!!」您無奈發出痛苦的嘶吼:「我不!」還不等虞子瑜適應這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竟是趕上了靈氣復甦的大時代。靈氣復甦,萬物崛起……猛獸咆哮,震動山河,強者橫空,直欲裂開這天地。然而,這時,一株柳樹卻是拔地而起,遮天蔽日。能夠無限進化的它,結出的果實賦予他人詭異神通,散發的靈氣滋補一方猛獸。
  •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可他卻帶著《動物世界》,一起離開了人世!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草原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 雨季又過了,又到了交配的季節,雄海龜趴在雌海龜的身上,輕輕地搖動……」相信許多80後和90後聽到這樣一段熟悉的臺詞,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檔《動物世界》。
  • 古人如何過清明?--書畫--人民網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曆書》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既是節氣又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提起清明節,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會很有畫面感地浮現出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節,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清明三月節》
    #《詠廿四氣詩·清明三月節》【唐】元稹清明來向晚,山淥正光華。賞析何謂清明?清代光緒年間的《燕京歲時記》所引《歲時百問》中這樣解釋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在唐代以前,是寒食節的一部分。唐代以後,清明節才獨立並興起。
  • 【地評線】飛天評論:清明小長假激活消費「一池春水」
    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各地旅遊市場開始出現復甦跡象。據多家在線旅遊平臺數據顯示,出行、酒店與景區門票的預訂量均呈現上漲態勢。城市周邊遊、1小時高鐵遊率先「破冰」,國內度假型酒店預訂量比前一周增長超過120%。各地旅遊市場出現的這種復甦現象發人深思。只要堅定信心、找準切點,求新求變,就會激活消費「一池春水」。
  • 《地下城堡2》清明版本即將更新!挑戰全新任務奪取傳奇裝備
    魂斷清明,陰兵復甦。小雨紛紛的清明時節,還沉浸在劫後餘生的喜悅中的城主們,這一次將遇見一幫「老朋友」,曾經活在《地下城堡》一代文字中的古代魂靈,在清明重新復甦!魔石裝備槽升級在大空洞新增的虛空魔石裝備槽,也將在清明時節得到升級。在魔石排序界面,增加「類型」方式。
  • 清明時節,桃花風起正養生!
    4月5日,迎來24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清明。《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這一天,既是祭祖掃墓、慎終追遠的感傷之日,也是撲蝶插柳、踏青賞春之佳節。當然,也是養生的重要日子。
  • 春節元夕萬家歡,清明寒食哀思纏;清音八弦吟詠五節風俗三春天
    生機盎,萬物新顏。一元復始,大地回春。早春的魅力,在於萬物復甦、枝發新芽的生機,在於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嫵媚,在於春雨如酥、潤物無聲的細膩!清音第四弦,角宿現東天。春耕復始,祭社桑田。祈禱,雨順風調五穀全。龍抬頭,納運豐年。
  • 詩意清明丨不忘故人 莫負春光!主播黃凱帶你走進詩詞裡的俏麗春景
    編者按:春花次第爭妍,春林逐漸茂盛,又至清明時節。清明,是節氣,是法定假日,是祭拜先祖的日子,更是民族的文化載體和精神寄託。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以清明為題,留下無數詩句。詩意清明,詩累累,情切切,意盈盈,無限情愫蘊含其中。閃電新聞推出《詩意清明》,帶大家感受詩意之中的別樣清明。
  • 「組合拳」助力復甦 茂名碧海銀沙迎來「開門紅」
    家長帶著孩子享受趕海樂趣落實防疫措施讓遊客玩得放心,酒店入住率比清明小長假翻倍增長羊城晚報訊 記者全良波攝影報導:進入長假第一天,茂名海岸線上多了歡聲笑語,碧海銀沙逐漸恢復人氣5月1日,記者走訪茂名浪漫海岸、中國第一灘、童子灣等景區發現,長假第一天,茂名旅遊經濟復甦實現「開門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遊客數量難以媲美往年「五一」假期,但比今年清明假期「熱鬧」。其中,浪漫海岸景區內酒店客房訂滿,訂單翻倍式增長,遊客多為省內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