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儀式沿襲數千年至今,是一個非常古老並具有深刻意義的傳統儀式。
清明祭祖,這個冬去春來、萬物復甦的美好時節,人們去到先人的墳墓,可以查看墳墓是否完好。
在祭拜之前,通常都要清除雜草、打掃衛生,添上新土。供上祭品燒豬,燃香祭酒,焚燒紙錢及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標識對祖先的懷念和敬意。
祭祖時,上香要上三柱。上三柱香的來由是什麼?
①拜佛,三柱香,是表佛法僧,都要敬奉與禮拜。②祭祖,三柱香,是天地人,天為上,天堂;地為下,地獄;人為人間,即祖先。 三界同在,都要敬奉與禮拜。
祭祖雖是一番形式,卻是是中華民族敦親睦族、行孝報德的具體表現,清明節因此也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
首先把炕桌擺在墳前,磕頭行禮,再倒一盅酒於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後,把飯菜埋進土裡,算是給祖宗們「送去」了,同時還要在墳前燒紙,算是孝敬祖先們過年期間的「零花錢」。
不少海外僑胞、華裔,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國家與文明的歷史,靠個人與家庭的傳續來完成;沒有個人與家庭的傳續,歷史將是蒼白、抽象而沒有人情味的;清明節的祭奠儀式是個體與歷史連接的精神臍帶,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聖。
那麼,你知道祭祀的禁忌嗎?對先祖的追思和悼念,可以言身傳教,讓年輕人懂得更多道理,並勿忘先祖。
①切記祭祖是一件嚴肅並神聖的事。不可娛樂化,勿穿花裡胡哨的衣服,注意著裝打扮。過於鮮豔的衣服顏色,大紅大紫的服飾,都是禁忌。
②勿在祭祖現場嬉戲打鬧,不能跨過墳墓和貢品。若是帶著孩子去,則要對孩子進行言身傳教。家長也不能在墳前訓斥孩子,孩子們更不能大聲叫嚷。
③不能代替朋友去祭祖,若是碰到朋友有事想請人幫忙去祭祖,應該儘量推脫此場合。如果遇上這種情況實在不能避免,那麼去之前最好帶上開過光的吉祥物,以免招惹晦氣。
④身體虛弱者或者孕婦應避免參加祭祖。清明期間,如果出現身體不適或體弱多病的情況,最好不要參與祭祖活動,以避免晦氣上身。 同時家中的孕婦也不適合參與祭祖活動,因為墳地陰氣比較重,稍不注意就會影響腹內胎兒發育。
「追遠」不僅有「民德歸厚」的教化意義,還會讓人們獲得面向未來的力量,確定個體與時代的歷史位置。在崇拜「新」與「未來」的今天,這是必不可少的儀式。
人們緬懷先人,祭祀先祖,因為他們是自己的來源,他們的辛勞和奮鬥乃是人們繼續前行的起點。這是尊重生命與敬畏歷史的不絕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