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過年,快來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習俗~

2020-12-24 淼淼的崽

今天是冬至,大家吃水餃了嗎?大家都知道冬至應該吃餃子,吃湯圓,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吃這些東西嗎?冬至還有什麼其他的風俗?冬至為什麼這麼重要?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進入冬至,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

冬至,是中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冬至冬至,字面直譯就是冬天到了。古籍《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有測量「冬至」「夏至」的方法:「日冬至,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八尺之景,修徑尺五寸。」,這一天,晝夜分明,白天黑夜一樣長,從這天開始,白天開始漸漸長起來,直至夏至; 夏至起,白天漸漸短走來。這也是長起冬至,短起夏至之說的來歷。

冬至就開始數九了,數九歌各個地方都不相同,流傳比較廣的數九歌是這樣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路把衣寬;八九七十二,鯉魚跳過灘;九九八十一,莊稼漢在田中犁。

年一日,冬一日,騾騾馬馬歇一日。意思是過年這一天和冬至這一天,再怎麼忙,也要休息一天!因為連最辛苦的騾馬也要歇一天呢。人也是在這一天早早地收工,回家張羅一桌的飯菜。

冬至前後,也是我國最寒冷的時段,黃河以北地區,為了防止耳朵被凍傷,大都有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黃河以南地區,尤其是產稻米的江南一帶是制陰米,打餈耙,醃製臘肉,臘魚的開始,直至立春前結束。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吃餃子的寓意有很多,財源滾滾,和和美美,久財之意,闔家團圓,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關於冬至吃餃子還跟我們的醫聖張仲景有關係。

據傳醫聖張仲景在長沙為官告老還鄉時,適是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的冬天。他沿途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農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心中難過,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入鍋裡煮熟,加上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百姓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就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風俗。

冬至也是時年八節之一,並且還是傳統的祭祖日子,老話說「冬至大如年」, 冬至魚生夏至狗,冬至餃子夏至面。從這些俗語中可以反映出冬至的特點,習俗了。冬至是要拜天祭祖,拜師祭孔的。冬至是大節,如年大。在夏周時有一陣就是以冬至作為年首的。後來也有「冬肥年瘦」的說法。

清明上墳上在前,冬至上墳上到年。也就是說,清明時節祭祖,時間規定在清明前或清明這一天,過了清明就不祭祖了。冬至祭祖從冬至這一天開始到春節,這中間隨便哪一天祭祖都可以。

相關焦點

  • 年年過冬至,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習俗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年年過冬至,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習俗嗎? 今天就不講三國了,寫了那麼多的三國故事,也該讓三國的人休息一下了.主要是今天經朋友提醒了一下,我才發現,呦呵,明天就是冬至了啊!這日子過得...可是真快啊,轉眼間又過了一年了,可是過了三十年的冬至了,這冬至是個啥?
  • 冬至祝福語:冬至大過年 吃餃子盼團圓
    又是一年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數九寒天」也將正式開始。按照國人的傳統習俗,這一天都要吃一些特定的美食,對於北方人而言,毫無疑問,冬至吃餃子。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是哪裡人,是學生,還是勤勤懇懇的「打工人」,您在親人身邊麼,冬至這天會和家人一起吃飯麼?被生計所迫,我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打拼,每逢佳節,比平時更想家。從氣象學來講,冬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這一天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身子暖和,心也舒坦。
  •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看看廣東過冬至吃什麼...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對於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除了舉家團聚吃湯圓,廣東各地都有獨特的冬至習俗來慶祝冬至到來。在廣東省的各個地區,對於冬至都有著其獨特的習俗,如客家人愛吃豆腐,陽江吃鹹湯圓,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欖」等。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天時人事曰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都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有人在冬至這天必須來一份餃子
  • 今天18:02冬至正式來臨,你對冬至了解多少
    那些你知道的冬至日的文化意義:南方祭祖 冬至,在我國古代還有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文雅的稱號,它自帶自然與人文兩大屬性,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 茂名人說:「冬至大過年」,你知道他們是怎麼樣過冬至的嗎?
    冬至又到了,茂名人都說:「冬至大過年」,每年的冬至茂名人都比較重視,宰雞殺鴨買豬肉,做籺吃籺,燒香拜神,兄弟姐妹都回家過節,熱熱鬧鬧,團團圓圓。茂名人做冬至,一個是慰勞自己的一年辛苦苦的勞動,糧食豐收,二是感恩天地,感恩神靈的保佑。冬至當天都會宰雞殺鴨買豬肉回家來,清理乾淨煮熟,祭祀自己的社神,自己的祖先,還有一個就是做籺吃籺。
  • 今日冬至,東山島這些習俗和傳說,你知道嗎?
    今天冬至你吃湯圓/餃子了嗎?這個傳統的節日在東山島這個傳統的海島還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和傳說今天小編就和你來好好聊聊東山島關於冬至的那些事......冬節冬至,閩南一帶的地區俗稱「冬節」,東山島的叫法一樣,在農曆十一月,公曆12月22日。在島上,這也是一年之中除了春節之外很重要的日子。圖 | 網絡冬節圓冬節前夕,東山島上每家每戶的主婦們就張羅著把一個大簸箕擺放客廳,把糯米粉和水攪拌,揉成粉團,全家大小圍坐一起,有說有笑地搓起冬節圓,此情此景簡直不遜於除夕守歲。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冬至|冬至節日祝福|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相關內容 。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甚多。羊肉湯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時間:2020-12-21 15:3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12月21日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在江南水鄉除了吃湯圓還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年糕杭州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
  • 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今天還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今天是冬至節氣,在我們當地,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所以早上就去割了一斤豬肉,我不說豬肉價格有多貴了,只是不敢醃臘肉了,只是買了一斤豬肉回家包餃子,冬至吃餃子是冬至這天保留節目,大人和小孩都喜歡吃,據說吃了冬至餃子,不凍耳朵。
  • 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起源和習俗!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不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因此冬至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在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冬至大如年」,冬至也因此被稱為「亞歲」:一方面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僅次於過年;另一方面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 冬至習俗 吃餃子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冬至快到了,幼兒園的環創怎麼做?
    冬至,是中國古代24節氣之一,此時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是冬去春來轉換的標誌。相傳,周太王后裔泰伯、仲雍奔吳建立吳國後,也承繼了周代曆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首,也就是今人俗 稱的「過年」,後雖改夏曆,但冬至「過年」的舊俗一直流傳至今。
  • 明日冬至吃餃子,你知道由來嗎?這幾種餃子餡最適合冬至吃!
    明日就是冬至了,冬至在二十四節氣中是一個非常重要點節氣,在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我國北方冬至就有吃餃子的習俗,所以每年這一天我們這裡幾乎家家戶戶包餃子。冬至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都吃了這麼多年,那你知道這其中由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 什麼是冬至意思含義及寓意 冬至的來源歷史介紹
    對於冬至是什麼,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不是代表冬天開始了,或者結束了,冬至那天其實也是數九的開始,我們每年的數九都是從冬至開始算起的,那麼大家知道冬至的來源和意義嗎?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農村俗語「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是啥意思?為何冬至大過年?
    明天是公曆的12月21日,農曆的十一月初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冬至節氣一過,距離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才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春節到來前,遠在外地打工的人都會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但是在過去,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古代有「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的說法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