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是啥意思?為何冬至大過年?

2020-12-22 小馬話三農

明天是公曆的12月21日,農曆的十一月初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冬至節氣一過,距離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才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春節到來前,遠在外地打工的人都會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但是在過去,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古代有「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的說法,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冬至比過春節還要大呢?

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的意思是,冬至節氣和春節一樣,是特別重要的節日,在冬至到來前,遠在外地的人都要返回家鄉祭祖,否則便會視為眼中沒有祖宗、長輩的人。冬至又叫做日短節、冬節、亞歲等,是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在冬至節氣這一天,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雖然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一些地方依然延續了冬至祭祖的習俗。

之所以在古代會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原因一,我們現在所說的冬至節氣,其實最早起源於土圭法。相傳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姬旦在河南洛邑用土圭法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並發現在冬至節氣這一天,日影的長度最長,所以將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從此冬至便是曾經的年。

原因二,冬至一陽生。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從冬至節氣開始,白天的時間會慢慢延長,夜晚的時間會開始減少,所以古人們認為,冬至是陰氣達到最極點的時候,從冬至後陽氣開始不斷上升,因此人們認為這是上天賜予人們的福祉,是良辰吉日,所以在東子好這一天人們要舉行慶典來感謝上天的賜予。

原因二、數九就屬暖,對於農民來說,冬至是對農業生產有很大的影響的節氣之一。從冬至後就進入到了數九寒冬,天氣會越來越冷,到三九時達到最冷,但是從三九後氣溫就會逐漸回升,天氣也會越來越暖和,農民又要開始新一年的耕作,所以對於農民來說,冬至是農耕的開始,我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所以作為農耕開始的冬至節氣,將它作為新一年的開始再合適不過。

明天就是冬至節氣了,儘管現在冬至已經沒有春節那麼重要,但是在我國的南北各地依然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冬至節氣的到來,比如在我們的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你們那裡是如何過冬至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
  • 農村俗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傢伙嘴裡哈著熱氣,在這難得的冬日暖陽下感嘆:清爽冬至邋遢年,今天天晴了,過年天氣不好啊,正月裡訪親會友怕是會有雨雪作伴了。農村俗語說: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你認為有道理嗎?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
  • 農村人常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進來看
    啥?看冬至這天的天氣就能預測出過年時候是晴是雨?這也太怪了,天氣預報也不能提前預報這麼多天啊,這個事到底準還是不準呢?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民諺,過去農民們可沒有天氣預報來預測天氣情況,靠的就是這些老俗語。其實講真的,現在由於氣候變化莫測,很多過去的老話在現在都沒有那麼精準了,當然在過去還是挺有準頭的。我們且不說這句俗語準不準,先來看看說的是什麼意思吧。
  • 冬至到,老話「冬至晴爛大年,乾淨冬至有髒年」啥意思?老農來說
    今日冬至,在農村冬至也被稱為冬節、亞歲,其實就是和過年差不多,但因為節氣的原因冬至一直只是一種人文和氣候的象徵,很多地方都講究「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的時候會和春節一樣,吃餃子、祭拜先人、給孩子準備禮物,因為各個地方的區域不同,所以習俗也就不同。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如今已經到了12月中了,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小年,冬至同時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人們常說「冬至大如年」,有的地方過冬至就猶如過年一樣隆重。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重要傳統節日。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清爽冬至邋遢年」又是個什麼梗?
    冬至的風俗食品是「冬至團」,《清嘉錄·十一月·冬至團》中也講:「比戶磨粉為團,以糖、肉、果、豇豆沙、盧菔絲等為餡。為祀先祭灶之品,並以饋貽,名曰『冬至團』。」祀先即祭祖,祭灶為供神,「冬至團」也分祀先用和供神用二種,「有餡而大者為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為粉團,東至朝(早)供神品也」,看來,民間祭祖比供神重要,這種風俗在蘇南的部分農村裡依然存在,而在城市裡早已消失了。
  •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已經進入到數九寒冬,今天是一九的第一天。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
  • 農村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啥意思?
    天氣寒冷,農村老人常說「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是什麼意思?冬至是我國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之一,同時它也是我國人們稱為的「小年」。在民間常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由此可見冬至也是一年四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到來,我們南方地區農村會通過祭祀先祖來喜迎豐收,同時也祈福來年能夠獲得更大的豐收。
  • 農村俗語:「冬至天不涼,來年賣瓦房」,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冬至天不涼,來年賣瓦房」。當我看到這句俗語後,著實是思索了良久,但不管怎麼思索,還是不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在網上向網友詢問,通過詢問,我才知道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這樣的: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左右。由於在周朝的時候冬至為新年元旦,因此,冬至又被稱為「冬節」。
  •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看看廣東過冬至吃什麼...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對於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除了舉家團聚吃湯圓,廣東各地都有獨特的冬至習俗來慶祝冬至到來。在廣東省的各個地區,對於冬至都有著其獨特的習俗,如客家人愛吃豆腐,陽江吃鹹湯圓,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欖」等。
  • 俗語「冬至頭,凍死牛」,21號冬至的天氣,對春節天氣有啥影響?
    但是,對於農村的老人來說,他們則更關注這一天的天氣,因為冬至這天的天氣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農民來年的莊稼收成。關於冬至天氣,農村有很多俗語,這也是我向很多農村老人請教才知道的,畢竟這些俗語經過幾千年的驗證,還是相當準的。本文給大家分享3條農村俗語,細細品讀,能幫大家長見識。
  • 冬至晴天不好嗎?農村俗語:「冬至晴三日,牛瘦羊肥」,是咋回事
    昨天是冬至,全國大部分地區為晴朗天。在山東煙臺,接下來,晴朗的天氣還將延續到月底。冬至陽生春,在如此特殊的節氣,可能有不少人希望有一場降雪到來,畢竟瑞雪兆豐年,關係著來年的收成呢。在農村,有經驗的農民看著豔陽高照的冬至,連聲感嘆:冬至晴三日,牛瘦羊肥。朋友們,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關於冬至晴天,許多農村俗語認為「幹冬溼年」,冬至晴,過年的時候可能會雨雪連綿。當然,畢竟是寒冬入九的節氣,溫度會越來越低,降雪會越來越多。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2020年感覺過得格外快,轉瞬已到了12月下旬,離2021年只剩下短短幾天了。如果翻看農曆會發現,我們很快就會迎來一個重要的節氣,即冬至。冬至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的第22個節氣。
  • 農村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是啥意思?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
    已經過完大雪節氣有幾天的時間了,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距離冬至節氣的腳步越來越近。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進入到冬至節氣後,真正的寒冬也已經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便開始數九,所以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未凍死鬼」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