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公曆的12月21日,農曆的十一月初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冬至節氣一過,距離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才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春節到來前,遠在外地打工的人都會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但是在過去,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古代有「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的說法,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冬至比過春節還要大呢?
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的意思是,冬至節氣和春節一樣,是特別重要的節日,在冬至到來前,遠在外地的人都要返回家鄉祭祖,否則便會視為眼中沒有祖宗、長輩的人。冬至又叫做日短節、冬節、亞歲等,是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在冬至節氣這一天,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雖然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一些地方依然延續了冬至祭祖的習俗。
之所以在古代會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原因一,我們現在所說的冬至節氣,其實最早起源於土圭法。相傳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姬旦在河南洛邑用土圭法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並發現在冬至節氣這一天,日影的長度最長,所以將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從此冬至便是曾經的年。
原因二,冬至一陽生。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從冬至節氣開始,白天的時間會慢慢延長,夜晚的時間會開始減少,所以古人們認為,冬至是陰氣達到最極點的時候,從冬至後陽氣開始不斷上升,因此人們認為這是上天賜予人們的福祉,是良辰吉日,所以在東子好這一天人們要舉行慶典來感謝上天的賜予。
原因二、數九就屬暖,對於農民來說,冬至是對農業生產有很大的影響的節氣之一。從冬至後就進入到了數九寒冬,天氣會越來越冷,到三九時達到最冷,但是從三九後氣溫就會逐漸回升,天氣也會越來越暖和,農民又要開始新一年的耕作,所以對於農民來說,冬至是農耕的開始,我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所以作為農耕開始的冬至節氣,將它作為新一年的開始再合適不過。
明天就是冬至節氣了,儘管現在冬至已經沒有春節那麼重要,但是在我國的南北各地依然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冬至節氣的到來,比如在我們的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你們那裡是如何過冬至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