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未凍死鬼」是啥意思?

2020-12-22 三農的高度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並非是這句俗語的準確性有多高,畢竟每年冬至節氣,陽曆固定在12月22號左右,何來月上旬?月中旬和月下旬呢?

經過村裡老人們的提示,他們所說的這句俗語,是以農曆冬至節氣到達的時間為依據。由於農曆冬至節氣到來的時間,變化比較大,有可能是月初、月中和月尾。比如19年冬至節氣到來是農曆11月27日,今年冬至節氣到來的這天是農曆11月7日,明年冬至節氣是在農曆11月18日到來。這與二十四節氣的形成有關,在民間廣為流傳,所以才有按照陰曆冬至節氣到來形成的俗語。

隨著全屬性氣候變暖,咱們姑且不論這句俗語的準確性。雖然說,在我國部分區域,這句俗語也許有一定的概率性,但是,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不一,關於這樣的俗語,全國地區根本無法一概而論,比如有類似的俗語,所表達的意思就不一樣——「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單衣過冬,冬至尾,後悔沒火爐,」意思和這句俗語就有千差萬別。那麼,咱們就簡單來說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

冬至頭,賣被置牛:這句話說的是,冬至節氣在農曆11月上旬到來,今年有可能是暖冬,那麼就不用蓋厚棉被了。那麼,在物資匱乏的古代,還不如把被子賣了,購買一頭牛進行生產。在暖冬閒置棉被如同「廢物」,應該物盡其用,可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奮。

冬至腰,凍死貓:腰,在這句話裡可以理解為:中。也就是說冬至節氣在農曆11月中旬到來,冬天比較冷,即便是在民間號稱有「九條命」的貓,也會被凍的很慘。可想而知,身輕如燕,身手敏捷,非常善於躲藏的貓都要被「凍死」,那麼,這個冬季的氣溫就會比較冷。

冬至尾,凍死鬼:冬至節氣,如果在這年11月下旬到來,那麼,天氣就會非常寒冷,超出一般冬天。因為我們知道,封建社會人非常迷信,從蒲松齡搞路邊茶攤,用茶水收集鬼怪故事的「事跡」,整理成《聊齋志異》我們可見一斑,當時人們還是非常害怕「鬼怪」。能夠把人們恐懼的鬼都凍死,很誇張的形容了冬季的寒冷,人們要提前注意防寒保暖,才好安然過冬。

我們知道,冬至節氣的到來,象徵著一年數九寒天的開始。有歌謠流傳下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可見,每年冬至節氣在農曆冬月來臨的早晚,象徵著數九寒天在農曆月份開始的早晚。所以你看,這句俗語所表達的意思,冬至節氣在農曆冬月上旬進入,暖冬機率大;中旬到來冬季有點冷;下旬到來很有可能發生倒春寒的情況,人們感覺非常冷。

實際上,滄海桑田,事過境遷,今日的氣候變化,與很早以前的地球氣候變化規律,已經有些不同。所以,在我們看待人們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時,特別是在很早以前形成的老俗語,比如以二十四節氣為依據,以冬至節氣到來的農曆時間形成的這句俗語,來預測這個冬季氣溫變化時,我們要客觀看待這些問題。只要我們做好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安全生產,飲食上遵循當地習俗就好,比如冬至吃餃子啦。

相關焦點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重要傳統節日。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各地在冬至都有很多民俗,直到現在人們還深受影響,比如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等。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被人們綜合多年的生活經驗,加以利用,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以指導農事活動。關於冬至,現在農村還流傳著幾句有關天氣的俗語,例如「冬在頭,凍死牛」等,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
  • 俗語「冬至頭,凍死牛」,21號冬至的天氣,對春節天氣有啥影響?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在北方,冬至這天如果下雪,那麼這個冬天雨雪就會比較多,可能會延續到春暖花開的時候。這裡的「九九」,指的是「數九」寒冬的收尾階段,天氣暖和了,耕牛都開始下地幹農活了。-02- 「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有下雪,那麼就意味著今年冬天雨雪比較多,這個下雪的天氣會一直延續到年底。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時間過得飛快,感覺剛過完冬至節氣沒幾天,但今天卻是一九的最後一天,明天就要進入到二九。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冬至後的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一共九九八十一天的時間。
  • 俗話說:「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狗」,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有句俗語叫:「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冬至在月中,無棉也過冬;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鬼」,這句話也是農村人根據冬至這一天的時間,來判斷冬季到底會不會寒冷,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在一年中,冬至這一天在當月的月初,冬季就會很冷,如果沒有提前準備火爐過冬,肯定會冷的受不了。月初指的就是農曆的初一到初十,那麼今年的冬至這一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七,也就是說今年冬至在月初。
  • 農村俗語:「冬至天不涼,來年賣瓦房」,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冬至天不涼,來年賣瓦房」。當我看到這句俗語後,著實是思索了良久,但不管怎麼思索,還是不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在網上向網友詢問,通過詢問,我才知道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這樣的: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左右。由於在周朝的時候冬至為新年元旦,因此,冬至又被稱為「冬節」。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今年春節會冷嗎
    再過幾天又是冬至,冬至節有很多講究,比如說我們農民會根據冬至這天是在月頭還是月尾,來預測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老話說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也會根據冬至的天氣,來推斷春節期間是否有雨雪。比如,晴冬至,年必雨。陰過冬至晴過年。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今年冬天冷不冷?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立春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立春中的立是開始的意思,春代表著溫暖,所以立春節氣有溫暖天氣開始的意思。
  • 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何意思 今年哪天立春呢?
    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何意思 今年哪天立春呢?時間:2020-02-04 08:40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何意思 今年哪天立春呢? 2020年的農曆春節到了,不過今年的春節因為特殊的原因,不能像往年一樣任意的走親訪友了,。
  • 冬至將至,「冬至出日頭,十個牛欄九個空」咋回事?有道理嗎?
    這些都是需要在冬至來臨的時候,農民需要置辦的。 冬至節氣的到來,農民們非常關心,因為農民們可以根據冬至節氣天氣的情況來預測來年天氣情況。這些也是前人一代代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 對於農村俗語,農民們是非常在意的,農民們只是想通過俗語來告訴自己,這來年農活要怎麼做,當然,既然是預測的吧,也不需要十分準確。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如果冬至節當天陰天,那麼在春節期間或就會以晴朗天氣為主。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 今年立春有啥說法?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經驗的老農民經常說「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其實就是這樣一句關於預測春天冷暖的俗語。下面,咱們就來聊聊其中的含義。說到立春,我們都知道,它屬於春天的第一個節氣,並且與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被共稱為「八節」,都屬於節氣的起始與峰值,比其它節氣更受重視。
  • 今日冬至,農村老話「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有道理嗎?
    今天是2020年12月21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冬至節氣日。冬至是太陽運行到南回歸線,也就是運行到黃經270度處,時時令交接的時刻。冬至的到來預示著進入了寒冷的冬季,從這一天開始進入數九嚴寒天氣。冬至在農曆的11月份,在農曆的11月上旬、中旬或下旬。農曆11月又被稱作為冬月,寒冬臘月就是表示農曆10月、11月和12月這三個月,也說明這三個月是寒冷的冬天。畢竟在我國的農村流行的一些關於節氣的俗語,基本上是按照農曆的時間來計算的,尤其二十四節氣的制定也是按照農曆的時間來推算的。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
  • 冬至將至,農諺「數九就屬暖,數伏就屬寒」是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儘管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但是地表中尚有餘熱,所以寒冷的冬天是從冬至節氣開始。在農村有「提冬數九」的說法,意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便開始進入到數九寒冬。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啥意思?今年立春會冷麼?
    ,想必很多朋友都會感覺到詫異,為何短短的幾句話就會被傳承百年甚至千年,而且大家對這個俗語的信任程度也是非常高,不管是天文地理還是天氣預測,只要有俗語的預測,大家都會仔細探討,其實這俗語也是千百年來人們總結出來的一些生活經驗,對人們的生活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在當時那個生存條件中,人們對俗語的是非常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