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2020-12-16 網易新聞

時間一天天過去,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寒冷。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

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人們常說「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任數九」,到了逢任日或者冬至當天開始,我們的數九就要開始了。數九就是人們對於冬至以後天氣變化的總結。民間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到了三九四九階段天氣達到了最寒冷的時節。

到了數九的日子,從冬至開始算起,第一個九天為「一九」,以此類推一共有九個九天,那就是「九九」。那麼對於民間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我們又是怎麼理解的呢?

在農村人們對於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規律總結而出的對於後期冬季的影響。「冬在頭,凍死牛」就是指冬至處於農曆十一月月初,那麼這個冬天將會比較寒冷,多地氣溫下降得比較厲害,不少農村還下起了小雪。這樣待即便在牛棚裡的黃牛也受不了這樣的嚴寒而被凍死。這也說明了這個冬天的寒冷程度之高。

「冬在中,單衣過冬」,這就是指如果冬至處於農曆十一月的月中,那麼這個冬天將會是暖冬,這樣一來天氣比較暖和。人們只需要穿一件單薄的衣服就可以度過這個冬天。而根據俗語描述,今年冬至是處於什麼位置呢?

根據日曆查閱可知,今年冬至的到來是2020年的12月21日,也就是農曆十一月初九,處於十一月的月初。那麼按照「冬在頭,凍死牛」來看,今年冬季將會比較寒冷,將是一個寒冬。雖然這僅僅是一個俗語,我們可以了解即可。

即便如此,今年冬天是冷凍的概率依然比較大。根據專家預測,由於今年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到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我國冬季氣溫將會比往年會低不少。

拉尼娜現象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化的情況,最終導致東太平洋海水變冷。有人甚至預測今年將是「60年一遇的寒冬」。不過這樣的言論沒有獲得專家的支持。

如今冬至將至,農村勞動人民總結的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正是長期生活經驗的總結。而今年屬於「冬在頭,凍死牛」的冬天,對此您贊同嗎?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各地在冬至都有很多民俗,直到現在人們還深受影響,比如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等。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被人們綜合多年的生活經驗,加以利用,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以指導農事活動。關於冬至,現在農村還流傳著幾句有關天氣的俗語,例如「冬在頭,凍死牛」等,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重要傳統節日。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 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未凍死鬼」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
  • 冬至將至,農諺「數九就屬暖,數伏就屬寒」是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儘管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但是地表中尚有餘熱,所以寒冷的冬天是從冬至節氣開始。在農村有「提冬數九」的說法,意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便開始進入到數九寒冬。
  • 俗語「冬至頭,凍死牛」,21號冬至的天氣,對春節天氣有啥影響?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在北方,冬至這天如果下雪,那麼這個冬天雨雪就會比較多,可能會延續到春暖花開的時候。這裡的「九九」,指的是「數九」寒冬的收尾階段,天氣暖和了,耕牛都開始下地幹農活了。-02- 「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有下雪,那麼就意味著今年冬天雨雪比較多,這個下雪的天氣會一直延續到年底。
  • 立春將至,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
    摘要:立春將至,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文/農夫也瘋狂今天是大年初二了,按照農村的習俗,在今天是要出去給親戚拜年了,而在筆者這裡初二是去丈母娘家拜年。但是立春在農曆的時間是變化不定的,時間點是「五九尾」,或者是「六九頭」。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的意思是說,如果立春是在「數九」的五九最後一天(冬至後的第四十五天),那麼當年糧食收成會不好,家家戶戶都沒有餘量,所以乞丐都討不到飯,需要挨家挨戶去討飯,也未必能填飽肚子。
  • 農村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是啥意思?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
    已經過完大雪節氣有幾天的時間了,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距離冬至節氣的腳步越來越近。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進入到冬至節氣後,真正的寒冬也已經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將至,「冬至出日頭,十個牛欄九個空」咋回事?有道理嗎?
    導讀:冬至將至,「冬至出日頭,十個牛欄九個空」咋回事?有道理嗎? 這個時候開始做醃製臘魚,醃製臘肉,臘香腸準備了,這也農民說的「閒冬,鹹冬」。並且還有的地方過做一些冬季特色產品,比如像我們當地農民過用大米個黃豆一起加工,然後再在大鐵鍋上做豆折。這些都是需要在冬至來臨的時候,農民需要置辦的。 冬至節氣的到來,農民們非常關心,因為農民們可以根據冬至節氣天氣的情況來預測來年天氣情況。這些也是前人一代代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
  • 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民在日常農耕生活中對於節氣的總結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在日後留下來了很多關於農俗農諺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天恰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節氣,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關於冬至的有關俗語。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今年春節會冷嗎
    再過幾天又是冬至,冬至節有很多講究,比如說我們農民會根據冬至這天是在月頭還是月尾,來預測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老話說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也會根據冬至的天氣,來推斷春節期間是否有雨雪。比如,晴冬至,年必雨。陰過冬至晴過年。
  • 明天立冬,「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冬天打雷為啥不好
    關於立冬,歷代農民總結了許多相關農諺俗語,常根據立冬天氣,來預判後期天氣如何變化走勢,以便於自己的生產生活。像大家所知的「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意思是說,如果立冬落雨,整個冬季天氣就很糟雨雪較多,而無雨則會導致一冬乃至來年春天發生乾旱,這對農民都是不利的,不得不防。
  • 冬至到,農村農民說「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今年春節會下大雪嗎
    如今,冬天不僅不落雪,每次下雪還是薄薄一層,堆雪人估計只能堆個巴掌大的娃娃,至於河中滑冰,您想都甭想。冬雪的意義太大了,尤其對農業而言,關係著一年的收成呢。今年的氣溫受到拉尼娜影響,似乎冷的程度足夠了,但不下雪卻成為很多人心中的遺憾。而農村老農民似乎樂觀了一點,昨天下鄉,遇見他們在一起討論「幹冬溼年」,說大雪會在後面,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冬至到,農村農民說「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
    今天是冬至,查看天氣預報是個晴好天。這幾年,下雪竟然成了稀罕事,使得冬天越來越沒有從前的樣子。想我們這些70後的小時候,哪年冬天不銀裝素裹,積雪沒過了膝蓋,河床結了厚厚的冰,成了孩子們嬉戲的樂園。如今,冬天不僅不落雪,每次下雪還是薄薄一層,堆雪人估計只能堆個巴掌大的娃娃,至於河中滑冰,您想都甭想。
  •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已經進入到數九寒冬,今天是一九的第一天。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
  • 立冬將至,農諺「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將由少雨乾燥的秋季向陰雨寒凍的冬季轉變。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立冬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如果冬至節當天陰天,那麼在春節期間或就會以晴朗天氣為主。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
  • 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
    導讀: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對於今年冬季是不是很冷,你有什麼看法呢?我們知道,冬季真正的開始是要從冬至開始的,因為我們常說的數九寒冬就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的。俗話說「冬至不過不冷」,這句話說的就是如果沒有到冬至節氣就感受不到真正的冷。也就是說在冬至節氣之前天氣還不是很冷的,所以根據這樣的說法,我們判斷冬季真正的冷暖應該是要冬至節氣開始來判斷的。
  • 俗話說:「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狗」,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有句俗語叫:「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冬至在月中,無棉也過冬;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鬼」,這句話也是農村人根據冬至這一天的時間,來判斷冬季到底會不會寒冷,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在一年中,冬至這一天在當月的月初,冬季就會很冷,如果沒有提前準備火爐過冬,肯定會冷的受不了。月初指的就是農曆的初一到初十,那麼今年的冬至這一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七,也就是說今年冬至在月初。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