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4 365說三農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在日常農耕生活中對於節氣的總結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在日後留下來了很多關於農俗農諺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天恰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節氣,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關於冬至的有關俗語。

冬至節氣認識

冬至節氣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關於冬至節氣,古人已經上升到陰陽的高度,比如說關於冬至的陰陽學是:「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至」,這個說法後來被用於到冬至節氣這天是夜最長,而晝最短,而到了冬至之後就是「夜漸短,晝漸長」。當然,關於冬至節氣還是數《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最為中性: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這也告訴我們,冬至節氣到了,數九寒冬時間開始了。

今天就是冬至節氣了,而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立冬無雨看冬至:這裡說的「立冬」是說的立冬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第一個節氣,從氣象學上說,是冬季的開始,「立冬,萬物收藏也。」到了立冬節氣,正是秋冬交節的時候,萬物開始要冬藏了。這個時候是天氣變冷的開始。但是,立冬節氣的天氣還是以深秋天氣為特點,這個時候雨水比較少,人們還是期盼有點雨的,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

這裡說到立冬節氣這天沒有下雨的話,人們就認為在冬至節氣的時候看有沒有雨,就人們的認識,立冬沒有下雨,到到冬至下雨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叫立冬無雨的時候就要看冬至是否有雨了。這也說明立冬無雨天氣,初冬的時候是乾旱少雨的。

冬至無雨一冬晴:這裡說的如果冬至節氣這天依然是沒有下雨的話,這裡下雨指雨天或者是下雪天,都算下雨天。如果冬至這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這個接下來冬天會是晴好少雨天氣為主,這樣很可能就是一個幹冬和暖冬。

對於以上說法俗語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立冬節氣與冬至節氣之間是小雪節氣和大雪節氣,而小雪與大雪這期間應該是冬季的雨季,只不過是以下雪的方式落下來,如果冬季的雪季都少雨的話,那麼這個冬是乾旱少雨有道理的。

相關焦點

  • 冬至到,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什麼意思?
    中國農民極善觀察與總結,他們根據生活經驗發現「冬至」下雨與否,與往後一段時間的氣象呈正相關的關係。他們將之總結成短小精煉,易於傳頌的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意思是如果冬至這天天氣尚好的話,那麼此後的一段時間,甚至整個冬季,都會以晴好天氣為主。反之如果這天颳風下雨的話,那麼整個冬季都要做好防寒抗凍的準備。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
  • 農曆九月到,俗語「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啥意思?
    而農曆九月到來,農村有關於很多九月的氣候諺語,其中「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這是什麼意思?九月初一和重陽天氣對後期農業有何影響? 確切的說他是一種陰陽合曆,是按照月相的變化周期為月的長度,再參考太陽回歸年為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三年一閏」來和回歸年相適應相互平衡。 而進入農曆九月也就離霜降不遠了,在農村人們都說「九月初一霜害人,乍重陽無雨一冬晴」,這是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傢伙嘴裡哈著熱氣,在這難得的冬日暖陽下感嘆:清爽冬至邋遢年,今天天晴了,過年天氣不好啊,正月裡訪親會友怕是會有雨雪作伴了。農村俗語說: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你認為有道理嗎?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農村人常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進來看
    啥?看冬至這天的天氣就能預測出過年時候是晴是雨?這也太怪了,天氣預報也不能提前預報這麼多天啊,這個事到底準還是不準呢?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民諺,過去農民們可沒有天氣預報來預測天氣情況,靠的就是這些老俗語。其實講真的,現在由於氣候變化莫測,很多過去的老話在現在都沒有那麼精準了,當然在過去還是挺有準頭的。我們且不說這句俗語準不準,先來看看說的是什麼意思吧。
  • 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
    導讀: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對於今年冬季是不是很冷,你有什麼看法呢?冬至節氣當天天氣情況能預測冬季冷暖農民根據冬至節氣當天的不同天氣情況總結出來了很多有關俗語,這些俗語還是有代表性的,從俗語中我們能預測到冬季是冷還是暖的情況。
  • 臨近冬至,「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是啥意思?
    導語:接近冬至,「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是什麼意思?冬至是24個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它出現在每年陽曆的12月22日左右,此時太陽經度達到270度。今年冬至是12月21日。這一天,隨著太陽向南走向最末端,陽光最偏向北半球。
  • 今日立冬|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
    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 立冬·氣候 小春此去無多日, 何處梅花一綻香。
  • 農村俗語「冬至陰天,來年春旱」,有道理嗎?2021年春季會幹旱嗎
    馬上就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了,如果說立冬節氣代表冬季的開始,那麼冬至節氣便是寒冷的開始。因為從冬至這一天開始,人們就開始進入數九,大家應該都聽過「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說法。這也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才是最寒冷的。冬至作為對農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的節氣之一,人們對冬至節氣也是相當重視的。
  • 過冬至都那些傳統,過了冬至一天長一線又是什麼意思呢?
    冬至那天全國吃的早餐都不太一樣,北方有吃餃子指的是麵食,而南方浙江一帶有吃的是湯圓。我江西一帶有吃年糕吃米粉這些都是江西的特色,湯圓、年糕、米粉都是南方的米食了。我村還有一個獨特的傳統,每年過冬至每戶人家都要請客年齡過60歲以上的老人吃飯,大概有一十五六桌左右全村有150來戶,輪到下一年就要等到150來年後這樣算下來,對於每戶而言不算很吃力,又添加了過節的氣氛有孝敬了老人,我為我們村的人點讚。在鄉村過冬至還有一些俗語,那就是根據冬至這一天的天氣變化來判斷今年是個冷冬,還是暖冬?今年冬天下不下雪?
  • 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不過,我們今天冬至節氣,天氣特別的晴朗,這兩天都有很大太陽,我聽我們當地老人說「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真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那樣過年豈不是很沒勁,走親戚都不方便了,我真心喜歡春節的時候是晴好天氣,這樣一家人可以有很多集體出遊的節目。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今天日頭會早早地落山,但冬至之後白晝將會一天天的拉長,也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冬至也是數九連天的開啟,從今天開始也就正式的步入了數九寒天,直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數九才算過完。其中最為寒冷的是三九和四九期間。北方地區滴水成冰江河封凍,一派嚴寒氣象。
  • 農村俗語「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啥意思?
    #立冬時節在我們農村當中,老人們常說「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這是指的是什麼意思?在立冬到來時我國農村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開始逐漸寒冷了。而氣候也逐漸從乾燥的深秋逐漸過渡到寒冷的季節。在農村當中,人們長期的從事農業勞動,對於立冬天氣變化也是比較有經驗的。對於我們農村而言,人們種植各種農作物很大一部分是「靠天吃飯」,天氣變化對於農作物生長有很大影響。
  • 立冬時節電閃雷鳴,俗語「立冬聞雷,天收一半」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立冬時節電閃雷鳴,俗語「立冬聞雷,天收一半」啥意思?有道理嗎?最近天氣真是比較奇怪,昨天我們還是28℃,今天就立馬下降到20℃了,天空還電閃雷鳴,現在在開始下雨了。不過,下點雨可以給油菜地的秧苗補充點水分,保土壤墒情。這個時候的油菜地如果能下點雨滋潤一下,農民再撒上一點尿素,那油菜秧苗就蹭蹭得往上漲,但是,如果後期油菜苗漲得太茂盛,冬季溫度太高的話,會發生油菜冬季徒長,油菜苗會提前出薹開花,這樣對於後期扛凍很不利,所以農民們擔心冬季氣溫高,導致油菜徒長。
  • 今日冬至,記得告訴孩子這些知識(附小學生冬至手抄報)
    冬至有啥天文意義?關於冬至,還有這麼多諺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贛)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湘、粵)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湘)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冬至暖,烤火到小滿。(桂)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
  • 農村俗語:「一年雨水看冬至」說的是啥意思準確嗎
    古語有云;冬至過後,就是一年。冬至是24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冬至到的時候,會開始幾天,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季節要來了,算上九九八十一天,每九天就是一九天,其中三九四九天是最冷的,也就是所謂的熱在三伏泠在三九。冬至過後,白天會一天天慢慢延長,也稱為白天會明顯感覺延長。
  • 今日冬至,四句老祖宗傳下來的農諺,可推測天氣及來年收成
    冬至無雨一冬晴農諺意思很簡單:冬至節氣當天,沒有下雨或者下雪天,整個冬季都會是晴天。這裡整個冬季是誇張說法,指的是暖冬。冬至是一年中最冷時期的開端,數九就從冬至開始算起,三九和四九河面會結冰。人們習慣把冬至當天的天氣和整個冬季氣候聯繫起來,即冬至晴天是暖冬,冬至下雪或者降雨是冷冬。
  • 鄉愁《俗語「立冬晴,養窮人」是啥意思?立冬是晴天好嗎》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在立冬節氣後,少雨乾燥的秋季已經過去,天氣開始向陰雨寒冷的冬季過渡。立冬節氣後,隨著白天光照時間的不斷減少,氣溫開始下降,強冷空氣頻繁南下,北方的天氣將會變得越來越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