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21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冬至節氣日。冬至是太陽運行到南回歸線,也就是運行到黃經270度處,時時令交接的時刻。冬至的到來預示著進入了寒冷的冬季,從這一天開始進入數九嚴寒天氣。
冬至在農曆的11月份,在農曆的11月上旬、中旬或下旬。農曆11月又被稱作為冬月,寒冬臘月就是表示農曆10月、11月和12月這三個月,也說明這三個月是寒冷的冬天。畢竟在我國的農村流行的一些關於節氣的俗語,基本上是按照農曆的時間來計算的,尤其二十四節氣的制定也是按照農曆的時間來推算的。
農村俗語:「冬在首,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說的冬至在農曆的11月上旬,那麼整個冬天就會出現暖陽陽,也就是一個暖冬的現象。如果說冬至在是農曆的11月下旬,天氣就非常的寒冷,甚至能把鬼凍死。這是一個比喻的說明了冬至如果在農曆11月下旬,天氣是異常的寒冷。
其實道理非常的簡單,那就是冬至如果是來的比較早一些,冷空氣南下的比較晚,這也使得冬天顯得非常暖和,冬至也非常暖和。如果冬至在11月下旬冷空氣來得非常的及時,顯的天氣非常的寒冷。
農村老話:「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這句老話就是說的冬至在農曆11月下旬,那么正月是非常的寒冷的。畢竟冬至以後來了以後,下面緊接著就是小寒和大寒,小寒和大寒是最寒冷的季節。
因為冬至到來以後,就開始進入了數九的嚴寒天氣,而最寒冷的季節就在於三九和四九。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冷天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等俗語都說明了。冬天最冷的時候就三九和四九。
根據冬至在農曆的11月下旬按照暑酒來推算,正月份正處在三九或者四九的嚴寒天氣,所以說冷在正月也是有道理的。尤其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數九,算作數九的第1天,每九天算一個九。從數九歌裡,大家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冬至在農曆11月下旬寒冷會在正月的說法了,這也是有道理的。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總之,在古代農村一些老話是農民祖祖輩輩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名言警句流傳下來,警示後人在農業生產和生活當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或者是指導農業生產,畢竟那個時候沒有現在高科技的天氣預報。即便是現在農村的一些老話,對於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