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家用機的普及;傳統類型的賽車遊戲已經不能發揮其原有的影響力。而以摩託車為主要內容的動漫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是因為日本摩託車的受眾不太會願意購買漫畫本,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若以正統的賽車方式去描寫一部有關於摩託車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無法超越「頭文字D」,以及「灣岸」所帶來的影響。
談起動漫作品,90年代風靡的賽車熱潮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頭文字D讓我們認識了AE86,認識了RX-7,領略了山道的刺激以及比賽的樂趣。
其實在這之前,關於摩託車比賽的動漫就已經出現,1983年同為《頭文字D》作者所畫的《BARIBARI傳說》開始連載並引起轟動,帶來一股摩託車漫畫熱潮, 並於1986年動畫化。作品通過大膽的構圖及對速度感淋漓盡致的描繪, 忠實再現了摩託車比賽現場的熱烈氣氛賽車手的心理。
再來,就講到2014年,由日本漫畫家織本任那作畫的漫畫作品《爆音少女》。以輕鬆詼諧的敘述方式描寫了高中一年級的佐倉羽音由於被上學途中的爬坡道整得慘兮兮,由此為契機而開始對摩託車產生興趣。她與已開始騎車上學的同班同學天野恩紗一起加入摩託車社,在這之後發生了一系列有關於摩託車之間的爆笑故事。
2015年,Yamaha為了推廣自己旗下車款MT系列,特別製作了一輯動畫,名為《Master of Torque/力矩大師》。動畫一共有四集,講述的是作為主角的年輕男子天羽騨,表面上是日向集團的上班族,在下班之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工作,全片主線是以一個名為「MAKINA「的項目而展開的故事。
相比較之下,摩託車類型的遊戲就比動漫要多得多。
越野滑胎黨的神作《越野摩託車》。由著名的競速運動類製作商Milestone工作室開發打造,與越野摩託車賽事合作研發推出的一款類似官方作品的遊戲。遊戲中包含了2013年全球越野摩託車賽事的全部車手,賽車,車隊等。擬真度在越野摩託車類裡面,可以說已經做到極致。和一般的競速類遊戲一樣,包含一個生涯模式,你可以創建一名車手,看著他一步步走向神壇(或是倒數第一,怒刪遊戲),遊戲基本無鋸齒,畫面不錯,天氣效果,環境效果,都有相當高的水平。翻滾的泥土,翻滾的摩託車,翻滾的你。還等什麼?趕快進賽道,和世界一流車手較量一下吧。
《世界超級摩託車錦標賽11》這款遊戲就是SBK賽事的官方遊戲。相比各位摩託車賽事迷不用我介紹了吧。該款作品是由Milestone工作室製作監製。獲得了國際摩託車聯盟(FIM)主辦的超級摩託車錦標賽的官方特許,玩家可以駕駛那些知名車手一摸一樣的座駕。你能想到的川崎,本田,山葉,寶馬,杜卡迪,應有盡有。同年所有參賽的車手,隊服,頭盔等也一併收錄。遊戲性上,擬真度中規中矩,畫面製作一般。此作發售的平臺多樣化,你可以在家用遊戲機或是PC上玩到。
《RIDE》又名《急速騎行》由Milestone工作室發行(怎麼又是這個公司…..)的一款偏公路的賽車遊戲,此作筆者非常喜歡,因為它更加貼近我們日常騎行的環境和特點。遊戲中,玩家們可以選擇各種主流大排廠商的超過100量的大排摩託車,同時分為4個不同的組別:Superbike,Supersports,Naked和 Historical Bikes。遊戲的賽道基本都是公路,而且是真實的各個歷史著名的公路賽道。平臺多樣性,家用遊戲機領域和PC領域都能玩到。畫面精良,製作精細。筆者強烈推薦。
《MOTOGP14》說到摩託車遊戲,我相信大部分玩家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不玩MOTOGP系列,就不叫玩過摩託車遊戲。是的,還是那個Milestone工作室研發製作。作為國際摩託賽車界最高級別賽事遊戲,其擬真度是我玩過所有摩託車遊戲裡面最高的。入彎,出彎的油門力度,壓彎傾斜角度,都會影響你的比賽成績。此作提供2014賽季摩託GP的全部官方賽道和車手,2013賽季的車手和往屆冠軍也都將細數出場。遊戲中擁有超過100位的前冠軍選手,各廠家人員和18套經典賽道。另外此遊戲並沒有因為功能性和擬真性的強大,而忽略畫面和引擎的效果,畫面超讚,光陰處理細膩,在這種高動態的遊戲環境中,無時無刻不在宣揚一句話:「Milestone出品,必屬精品」。誠意之作,值得推薦。
此外,為什麼推薦的遊戲不是近年來的新遊戲,那是因為,新作品並不能夠代表在整個遊戲性方面能超越舊作,同樣MotoGP既有14也有15,推薦14隻是因為從綜合上考慮MotoGP14要更加好玩一點,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追求畫面的玩家,或許MotoGP15會更加適合你。
摩託車運動發展到遊戲、動漫領域,也算是為了廣大摩託車愛好者提供一個在家很好的娛樂方式,你不用擔心禁摩,不用擔心安全,不用擔心颳風下雨,甚至不用擔心跑了多少油錢。這樣的娛樂方式總能替你降低一點不能外出騎車的痛苦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