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聖經惹爭議,是物化女性,打壓言論自由還是女性話題營銷?

2020-12-22 騰訊網

威士忌鑑賞家們正享受著一杯威士忌酒,但他們的世界被一場關於性別歧視的喧鬧所打破。近日,著名《威士忌聖經》作者吉姆·默裡被英國著名《泰晤士報》炮轟粗暴地將飲酒比作性行為,有物化女性之嫌。在整個威士忌行業都在為提高女性地位做努力的時候,權威人士卻如此地「政治不正確」,輿論譁然一時。

這位著名威士忌酒評家因他的書《威士忌聖經》而聞名,他每年都會出版一次以更新這些威士忌的目錄。而在最近發表的《威士忌聖經2021》裡,吉姆·默裡用了跟以往不同的詞彙和語句來形容幾款威士忌的口感,這些描述讓很多女性感到十分冒犯,多個知名網站和報刊都認為吉姆·默裡的新書中存在歧視和物化女性的問題,頓時輿論譁然,全球最大的威士忌線上零售商終止了與他的合作。相反,也有些讀者認為,這是吉姆·默裡的言論自由,不應該因為個人立場與發表自由言論的權利捆綁在一起,吉姆·默裡本人也表示「這是一種對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攻擊」。

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在了解事情後發表的合理看法都無對錯之分,立場不同,觀點便不同。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吧!

他幾句品酒辭左右威士忌大行情

現年63歲的老先生吉姆·默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獨立威士忌酒評專家。他的《威士忌聖經》是世界領先的威士忌指南,吉姆參觀過大量的酒廠。每個版本包含超過4600份詳細的,專業分析和易於理解的品酒筆記的世界領先和不太知名的威士忌。每年,他都會毫無畏懼和偏愛地在仔細品嘗了1000多種新威士忌後,給那些他認為值得特別認可的威士忌評分,選出真正的「極品中的極品」。因此,《威士忌聖經》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全面、最具國際影響力和研究透徹的威士忌指南。每一年評出的威士忌都會在在各大網站和門店暢銷。

吉姆·默裡每年評選出的年度最佳都會對威士忌的銷量產生影響,例如在《威士忌聖經2016》裡,威士忌發源地蘇格蘭的酒廠第一次沒有擠入」全球威士忌年度最佳「的前五,而加拿大威士忌Crown Royal Northern Harvest Rye和日本威士忌山崎雪梨桶2013(Yamazaki Sherry Cask 2013) 均榜上有名。這次上榜幾乎一夜之間提升了整個日本威士忌類別的地位,人們不再局限於讚嘆日本清酒,這款威士忌的價格也一度飆升,經國際媒體大肆報導,令全球飲家為之瘋狂,一時間市面上大部分存貨都被一掃而空,甚至出現了搶購其他日本品牌的威士忌,實實在在的演繹「有買錯,無放過」這句話了。

而世界上最大的蒸餾酒生產商 帝亞吉歐(Diageo)加拿大營銷副總裁伊恩 查默斯(Iain Chalmers)也表示,自從Crown Royal Northern Harvest Rye被評選為年度最佳威士忌以後,不但提高了加拿大威士忌的檔次,而且也使市場上這款酒多次脫銷,推出的第一周,1萬箱庫存幾乎售空,在卑詩省的一家酒行,五箱新酒到貨後,幾小時內就賣光了。

物化女性品酒辭?

2020年9月21日,英國《泰晤士報》發布了一篇文章,引用和歸納了蘇格蘭威士忌網站的前編輯貝基·帕斯金(Becky Paskin)對《威士忌聖經2021-品嘗筆記》的看法。她認為,吉姆·默裡應被形容為威士忌界的唐納·川普,因為他「物化了女性」,有歧視女性和宣揚性別不平等的傾向。以下是她在推特上列舉的部分截圖及其原文翻譯。

Penderyn Celt:

Penderyn是由純女性釀酒師和調配師釀造組成的威士忌酒廠,但他是這樣評價她們這款威士忌的:「如果這是個女人,我每晚都想和它做愛。無論是早上,還是下午,如果我有時間的話……和精力…的話…」

Morangie Artisan

「如果威士忌可以有性別,那麼這一定是女人。每次我遇到Morangie Artisan,她/它就會有一個新的造型,一個不同款式的香水。和不同的情緒。它/她似乎拿不定主意。但它知道如何嘟嘴,誘惑和贏得你的心…?噢,是的。」

Fannys Bay Tasmanian Bourbon Cask & Glenfarclas Family Casks

「沒有波特酒味。沒有雪利酒味。這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來品嘗裸體的Fannys。「

」麥芽就像是你生命中的女人,你要先享受她的引誘和/或被她引誘,然後一起分享。」

Highland Park 40 Year Old

「Like a 40-year-old woman who has kept her figure and looks, and now only satin stands in the way between you and so much beauty and experience…and believe me: she’s spicy…」

「像一個40歲的女人,保持著自己的身材和容貌,現在只有一片綢緞 擋在你和這麼多的美貌和體驗之間……相信我,她很火辣……」

該文章在《泰晤士報》轉載發表後引起了更大範圍的討論,隨後全球最大的威士忌線上零售商The Whisky Exchange宣布這本書將從門店和網站下架;格蘭菲迪,作為世界上最暢銷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和國際烈酒挑戰賽中獲得最多獎項的威士忌品牌也官方宣布支持這一行動;除此之外,Glendronach,一家創辦於1826年的蘇格蘭威士忌酒廠和美國波本酒酒廠Catoctin Creek也發表聲明,反對書中涉嫌性別歧視的觀點。

威士忌與女性的愛恨情仇

針對吉姆·默裡「性別歧視和粗俗」的語言,帕斯金女士和《福布斯》作家菲利普 施裡伯格都呼籲各大品牌停止「忽視這一問題」。這已經不是吉姆·默裡第一次用這種方式形容威士忌的口感了,但很多人迫於他的盛名都選擇視而不見,也正因為他在整個行業享有較為崇高的地位,他的言論和出版的書籍,都將影響著大量消費者對威士忌的看法。以放大男性地位,物化女性的語句來描述原本男性消費者居多的威士忌,會使社會上性別不平等的現象愈演愈烈。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作家,理應有著更豐富的詞彙去形容每一款酒的口感,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除了情慾之外的場景,能帶來不同感覺的事物很多,為何要選用這種方式呢?

威士忌對待女性的態度,並不是一成不變。

20世紀中期,威士忌行業開始在廣告和營銷中公開瞄準男性消費者,將一杯小威士忌定位為一種大膽的男性飲料,在雪茄休息室裡享用,或者由家中賢惠的妻子盛在盤子裡端上。日積月累之下,威士忌常與陽剛之氣聯繫到一起,即體現男子氣概的酒。比起瞄準女性市場,傳統的威士忌廣告更傾向於將威士忌與女性對立,即物化女性地位的營銷策略。

而以女性為目標市場的酒,廣告一般傾向於注重外包裝,顏色,低濃度,以及對果味,甜度,卡路裡的描述。

如今,隨著威士忌男性市場的天花板日趨明顯,不少先知先覺的企業把目光投向了女性市場。同時,越來越多的女性也進入威士忌行業,2017年,前文中提到的帝亞吉歐(Diageo)聘用了18歲的麗貝卡 韋爾(Rebecca Weir)作為其首位女性銅匠徒弟。2019年,該公司宣布任命英國首批兩名女性合作徒弟。在蘇格蘭第二大蘇格蘭威士忌生產商芝華士兄弟(Chivas Brothers), 2018年一項旨在「促進性別平等」的倡議使其管理團隊中的女性人數增加了一倍。而女性威士忌品酒師的增加也逐步改變這種刻板印象。

帕斯金女士在接受The Spirit Business採訪時表示,希望這個行業能利用這件事來反思如何為更加包容和平等採取有意義的行動。無論這是否是商業計劃的核心部分,解決行業內的性別平衡問題都是挑戰消費者已經普遍認為威士忌是「男人的飲料」的巨大一步,但這還不夠。如果放任一本包含此類語言的書,將會抹殺了這些進步,並允許在威士忌中對女性進行物化,他們就會愈加縱容類似事件的發生。這相當於向整個威士忌行業和威士忌消費者傳遞的信息是:女性其實並不重要,她們只是一件物品而已。

政治正確打壓言論自由?

對於這件事的發酵,並不怎麼上網的吉姆·默裡本人也做出了回應,他認為網上提出的觀點是「對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攻擊」的批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強烈的女權主義者,除了男權主義權之外,社會中更多的,應該是處於對待性別平等的人。過於強烈的女權主義可能會導致對文字的過度解讀。吉姆·默裡覺得這是一種為達到目的而對他人想法所進行的控制。他表示,他不是性別歧視者,他所寫的書也從來沒有宣揚過性別不平等的思想,性與愛本來就是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之一,談及生活又何為歧視呢?

另外,對於《威士忌聖經》的品酒辭會對消費者產生影響,例如」物化女性地位「,「強化男權至上「等觀點,吉姆·默裡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威士忌本來就是只提供給成年人飲用的,因此《威士忌聖經》一直以來都是與成年人相聯繫的,作為一個成年男性,腦海中形成的畫面與威士忌的口感相吻合,他表示自己完全有權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最後,他也說到:無論是男性,女性,還是變性群體,都有享受性的權利,無數著作都有提及七情六慾,談性色變,過度解讀將會使言論和思想自由被束縛。

吉姆·默裡2016年在廣州接受冷眼君採訪時說過,「我寫威士忌聖經,但我不是上帝。」

一直以來,凡人吉姆·默裡作品的爭議不斷,「個人色彩太濃了」「近幾年越來越天馬行空了」等評論層出不窮,更有人認為,他如此描述威士忌酒的口感,是為了製造話題而博取銷量,吉姆·默裡很坦然地接受了不同的評價,在他看來,每一款奪冠的威士忌,都是以毫不妥協和獨特的美驚豔了他,他的品酒辭不為盈利,不代表任何品牌,他的評選僅僅是代表他個人的看法。

跟其他威士忌指導書的寫作方式不同,《威士忌聖經》更多的是以自己味覺體驗來表述每一款威士忌。與其說只用「smooth「,」fruity「,」malty「等較為正經的描寫詞,他傾向於用描寫個人感受的詞,例如形容某款威士忌的甜度為「老式水果沙拉裡的糖,加上一點太妃糖的甜使口感更圓潤」。下面是對同一款酒,不同作家不同的描寫方式,由此可見,吉姆·默裡的寫作風格一直以來都具有濃鬱的個人色彩。

(Bulls Head Whisky Guide 5th Edition)

「Glenmorangie 10年:北部40% -香草味,花香濃鬱。這是真正的Glenmorangie系列。」

(Whiskey Bible 2017)

「Glenmorangie 10年::或許是所有葡萄酒中最神秘的香氣,它精緻而果敢,甜而乾爽,年輕的橡木味就像是一首麥芽味的詩。即使整個酒體都散發著橡木味,大麥中仍然有一種難以置信的複雜烤焦味,似乎暗示著一絲淡淡的煙味。我一直渴望著這樣一種清淡的酒,在最初的甜味中散發出一絲杏仁的芬芳,橡木味和可可味濃鬱..........總體而言,這款麥芽威士忌仍是最好的單麥芽威士忌之一:從第一次神秘的氣味到最後一次挑逗和誘惑的啜飲,這款威士忌都有著不可調和的美感。40%"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不止威士忌,某些葡萄酒其實也是會在取名,包裝上與情慾相關,它的魅力使得藝術家在藝術領域留下了許多讚頌酒與情色的作品,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作品裡,酒池肉林的場景比比皆是。現代的酒瓶,形形色色的酒標,以及酒款的名字,都透著一種「享用我,帶我一起歡愉」的魅惑。這是一種開瓶者與飲用者之間不需言語表達的小秘密;也是釀酒者希望消費者能從他的作品中獲得的愉悅。

法國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產地,其生產葡萄酒的歷史悠久。而在法語中描述葡萄酒體的兩個詞分別是「身體(Corps)」和「肉體(Chair)」;搖晃酒杯,酒液在杯壁留下的痕跡被他們稱作「大腿(Cuisse)」;葡萄酒杯中酒液的邊緣,叫作「連衣裙(Robe)」。18世紀時,聖愛村所在的那個安汝地區的酒農們,將375毫升的小酒瓶裝葡萄酒叫做「小姑娘(Fillette)」。如果吉姆·默裡在《威士忌聖經》裡的話是帶有性別歧視或物化女性的,那是否意味著整個酒產業也要被「整頓」呢?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要說酒圈最大的政治不正確,當數被無數葡萄酒酒人膜拜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他的戀情用今天的標準衡量充滿著政治不正確:亂倫,戀童,各種亂搞。但哪個葡萄酒產區沒有幾座狄俄尼索斯塑像供人膜拜,有些酒的名字就叫狄俄尼索斯或巴克科斯(酒神在羅馬神話裡的名字)?如果套用對待吉姆·默裡的標準,狄俄尼索斯的雕像是不是該挫骨揚灰了?不要跟冷眼君說那只是葡萄酒神,試問有幾個叫得上名字的大酒商,只經營威士忌,不經營葡萄酒?

所幸的是,百威英博(AB InBev)多年來一直視女性消費者為重新獲得市場份額的關鍵,而帝亞吉歐(Diageo)則是第一家籤署聯合國婦女賦權原則的酒精飲料公司,但酒產業裡物化女性的實例還有很多很多,甚至出現在我們最常見的一些啤酒廣告裡。例如喜力(Heineken)就曾多次涉嫌種族歧視,使用啤酒女郎對工作者進行剝削,啤酒行業製作了許多平面廣告,嚴重物化女性。最常見的廣告策略之一是將女性身體比作啤酒瓶的外形。如果這件事將會引起威士忌產業如此軒然大波,那實則暗示整個酒產業都需要整頓和改革了。

有評論認為,此事似乎是在威士忌行業中反對性別歧視的一個重要時刻,特別是不少威士忌廠家正雄心勃勃地準備進軍女性市場之時。不少評論不可避免的把這次事件與「MeToo」運動作比較。現在才過去3天,人們對它的反應程度之高令人難以置信,各大網站與品牌都作出了回應,帕斯金稱98%的留言都是支持她的,這讓她深受鼓舞。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疑問:這件事是不是真的與性別歧視和物化女性相關?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是否與個人立場相衝突?個人寫作特點是否要受輿論的牽制和影響?估計還會引起更大範圍的討論。對此有興趣的讀者,請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文/Su

冷眼奢華觀察站 |iLuxureport

唯物質主義精神家園,中國第一個用谷歌眼鏡採訪的自媒體

在微信上搜索iLuxureport,與主頁君一起冷眼奢華

相關焦點

  • 春晚《海的誓言》:物化女性的背後是天價彩禮的真相
    作者/拿我故事換你酒導 讀:進入21世紀,放眼全國,在相當多的地方,一個客觀事實就是,重男輕女、物化女性的群眾基礎依然非常深厚、廣泛存在。所以,即便錯了就是錯了,山東衛視被迫出來道歉,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說:觀眾,特別是女性觀眾產生誤解,是因為沒有完整看完節目;你若完整看完節目,或許能把握劇本原意;既然被你們誤會了,那我們就把這一段爭議臺詞刪除了吧。總之,即便是節目物化女性是鐵一般的事實存在,這個鍋,照樣要利利索索地甩出去,山東衛視不會背。
  • 《威士忌聖經》被國外知名媒體開撕!
    The Whisky Exchange(英國知名威士忌銷售網站)於今日凌晨1點左右,在instgram上發了一條帖子:內容為:「我們已決定從威士忌交易所網站和商店中刪除吉姆·默裡(Jim Murray)的《威士忌聖經》。
  • 巾幗不讓鬚眉:這些威士忌行業的女性,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那還有女性在威士忌行業裡發光發熱, 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為我們這些威士忌愛好者提供更多知識、釀造出好酒嗎?有!著名威士忌專家格雷格就曾寫過一篇文章,向我們展示了威士忌行業5位優秀的女性。對卡拉·萊恩來說,威士忌是她的理想。這或許從她還是個小女孩聽著祖父講著那些關於威士忌的美妙故事,就開始了。如今,夢想成真。
  • 被控制的女性自由
    八位女星每人主演一集,用獨白的方式演繹一個故事,探討一個女性議題,每一集只有20多分鐘,短小精悍,卻直擊女性生存的痛點。 楊紫作為其中最年輕的90後演員,在今天上映的《許願》中,20多分鐘的獨白戲一條過,她主演的這個故事探討的也是一個很讓人共情的話題:原生家庭。
  • 加拿大60美元威士忌奪冠,2021威士忌聖經出爐
    一年一度的威士忌聖經,是眾多威士忌愛好者的朝聖之旅。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了解到,今年萬眾期待的《威士忌聖經2021》面市了!然而相比之前幾版《威士忌聖經》,今年的《威士忌聖經2021》的封面被很多人吐槽缺乏亮點,毫無新意。
  • 「她題材」霸屏的一年,女性營銷還有哪些新花樣?
    《浪姐2》正片未播八卦先熱,黃曉明、Angelababy、李菲兒三人的情感糾葛被舊事重提,其源頭離不開對女性話題的過度發酵。楊笠在脫口秀中對男性的審批在引發女性共鳴的同時,也遭到了大量男性的反對,爭議風波不斷。娛樂八卦也好,社會現象也罷,營銷方精準的抓準了女性在年齡、容貌、家庭、事業等各方面的痛點,在燃起女性吃瓜之魂的同時,也迅速形成了話題共振。
  • 楊冪《聽見她說》揭露女性被物化悲慘的現實:大家都叫我完美女孩
    《聽見她說》是趙薇擔任發起人的女性獨白劇,脫胎於 BBC 製作的《她說:女性人生瞬間》。節目找來八位女演員 —— 白百何、郝蕾、齊溪、王智、奚美娟、楊紫、詠梅、楊冪演繹八段女性故事,講述當下社會女性所面臨的不同困境,包括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容貌焦慮、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等。今天上午把楊冪的《完美女孩》單元看完,久久回不過神來。
  • 馬伊琍言論惹爭議,評論大翻車,生不生難道不是女性權利?
    8/27日馬伊琍在視頻中的一番言論,其聲稱她看過一個協和醫院生產的大夫,她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科普就是女性排卵的時候,這顆卵子沒有受孕,然後就會隨著經血一起排出,馬伊琍看了之後感悟頗深卵子有這麼高的使命,懷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一件事,而這顆卵子最終的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是一顆卵子而已。
  • 《異度神劍2》竟成了物化女性的代表作…
    2017的遊戲圈,除了內購微交易之外,最大的社會話題恐怕就是「女權」了。什麼叫女權呢?女權(Feminism)又稱女權主義,女性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社會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 42歲女演員駁斥「少女感」,怒懟片方,女性被物化已成市場趨勢?
    42歲的章子怡近日因"少女感"一詞再次上熱搜,這次她為拒絕與"少女感"捆綁營銷發聲:"我演王寰的時候38歲,下個月42歲,這兩個數字哪個跟'少女'有關?我是很清醒的……我是本本分分地塑造角色,其他對我的消費大可不必!"能夠像這樣有底氣地喊話,放眼望去,娛樂圈還真的不多。
  • 《傷逝》和《玩偶之家》:中西方文化背景下被「物化」的女性悲劇
    可見,在中西方傳統男權社會文化下,女性都被要求順服,成為男性的附屬物,甚至被"物化"。而隨著後世女性的覺醒和獨立,中西方都誕生了以女性解放和女性婚姻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其中,以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魯迅的《傷逝》為代表,若仔細比較這兩個文學作品,不難發現書中的兩位女主,都不同程度的在各自的生活環境下被"物化"。
  • 威士忌聖經又被「罵」,Jim Murray真的老了?
    上周,著名威士忌評論家Jim Murray一年一出版的《Whisky Bible 2021(威士忌聖經)》公布。粗略看了一下,對於蘇格蘭威士忌來說,又是一個相對荒蕪的一年。
  • 《一人之下》中女性角色刻畫,不「物化」重內在,才是學習方向
    現在很多動漫作品中,在很多女性角色的形象設計上,都會有一些比較「突出」的特點,以此來作為亮點吸引觀眾,雖然有的夾雜了搞笑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如果這方面的特點過多就會被指有「物化女性」的嫌疑。這張日本紅十字會跟《宇崎學妹想要玩!》合作的海報就曾經被抨擊過。
  • 「兩頭婚」惹爭議,婚育自由不該受他人嘲弄
    (12月20日 《中國婦女報》)然而,這一新型的婚姻模式進入大眾視野後,得到的反饋卻不如媒體預想當中的那樣積極,在不少網友眼中「兩頭婚」不過又是一種壓榨女性權益的落後婚姻制度。「為什麼第一個孩子要隨父姓?生兩個不是女的受累?」「還是女的虧了」……「兩頭婚,兩頭昏」諸如此類的激進言論得到了不少網友的點讚認可。
  • 《奇葩說》辯手東北英語姐:女性要敢於追求向上的自由
    中新網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冉文娟)儘管調侃自己是「灶臺旁邊的小煤油燈」其他選手則像天上的星星,《奇葩說》辯手東北英語姐還是因一番中年女性職場困境的言論引發了討論,不少網友稱她接地氣、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楊冪則稱她三觀正,給了自己很多思考。綜藝節目之外,東北英語姐是位中年辭去安穩工作的創業者,也是活躍在抖音等平臺的短視頻博主。
  • 馬伊琍舉例卵子談女性獨立,被質疑自相矛盾,是本真還是立人設?
    「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是成為她自己!」馬伊琍說,「卵子的使命是成為自己,女性的使命也不是成為一個母親。」在登上微博熱搜榜一之後,馬伊琍的言論,收穫了不少人的肯定與讚美之後,相關的爭議當然也不小。40+的她坦言自己不為父母,不為女兒活著,只為自己活出別樣的精彩。
  • 美國特色:當「言論自由」懟上「政治正確」
    扎克伯格倒不是種族主義者,只不過他認為,臉書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應該崇尚言論自由,不管你是一名極端愛國者,還是一名強姦犯,任何人都有權利在臉書上發表自己的觀點。所以在「弗洛伊德事件」中,臉書允許不同的聲音同時出現。
  • 精子扭蛋機,一個設計師希望用這種概念來諷刺物化女性的行為
    這是設計師 Miiko Shan He 的作品,她在微博上看到一些網民將女性當作生育機器的言論後,便設計了這款名為《精子銀行 Cumulus Center 》的作品。在《精子銀行 Cumulus Center 》中,共有五種顏色的公仔,分別代表五種精子基因優點,粉紅色為社交人士、藍色是藝術家、綠色是詩人、黃色是運動型、橙色則為知識分子。
  • 玩轉同人力量 二次元直播平臺KilaKila的女性遊戲營銷新玩法
    翻看KilaKila的遊戲營銷案例就可以發現,其在打造同人文化撬動女新遊戲玩家上有一套獨特的玩法。   其與《戀與製作人》合作進行的同人對話小說大賽中,小說閱讀總UV高達2600W,單篇點擊最高1000W。和《自由幻想》合作開展的同人系列微博話題首天閱讀量達到3358W。
  • 2021威士忌聖經榜單公布,美國首次讓出世界年度威士忌榜首寶座
    編 | candy相信威士忌的愛好者們都知道《威士忌聖經》在圈裡可謂是一個非常權威的存在,每年秋季出版的時候,在威士忌圈會引起不少的轟動。威士忌作家吉姆·莫瑞(JimMurray),在品嘗1252種威士忌後,編寫的《威士忌聖經》2021年版,於9月16日正式發布出版!今年上榜的前三名來自於加拿大、美國、印度。吉姆·莫瑞(JimMurray)會從香氣、口感、尾蘊和平衡度等特徵,並結合產區和類型對威士忌進行評分。選出世界年度最佳威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