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似乎可以期待一下蘇泊爾的半年業績,至少在現金流上,這個小家電的龍頭企業預計沒有大問題。7月14日,蘇泊爾(002032.SZ)發布公告,利用自有閒置流動資金購買短期理財產品。
蘇泊爾表示,公司自有流動資金較為充足,購買理財產品不會影響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正常資金經營需求,且公司通過購買理財產品能有效增加流動資產的收益。
現金管理可是企業運營的一門大學問,蘇泊爾的底氣可見一斑。截至7月17日收盤,蘇波爾的總市值為647.7億元。33倍PE,對於小家電龍頭,並不算貴,況且這裡還有著流動性溢價的紅利。
蘇泊爾的成長史,是一部從炊具龍頭進化為生活家電龍頭的歷史,炊具和電器成為驅動其業績增長的兩架馬車。
2019年蘇泊爾的營業收入為198.53億元,同比增長11.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2億元,同比增長14.97%。
其中炊具的營業收入為61.39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30.92%;電器的營業收入為135.24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68.12%,兩者的營業收入佔總營收比例高達99%。
炊具起家借SEB東風豐富品牌矩陣
蘇泊爾的發展路徑可以概述為:品牌創立—渠道分銷—產品拓展—外資收購。蘇泊爾的前身是瀋陽雙喜壓力鍋的代工廠,於1994年創立自主品牌,憑藉新產品研發和「以舊換新」戰略迅速佔領壓力鍋市場,2001年蘇泊爾壓力鍋市佔率達到53.11%,位居行業第一。
同時,1999年組建電器企業,試水廚房小家電領域,從過去單一的壓力鍋推廣到炊具、小家電等產品領域。
公司2004年上市,直到2006年被併購前,經營表現良好。2001年—2006年炊具收入複合增長率超20%,毛利率約30%。
2006年,蘇泊爾開始與法國知名小家電企業SEB集團進行戰略合作。2007年末SEB持有蘇泊爾52.74%的股份,成為蘇泊爾的實際控制人。2019年上半年,SEB集團持有蘇泊爾81.19%的股份。
藉助SEB東風,蘇泊爾品牌地位達到新高度,外銷訂單穩步提升。2019年公司外銷的營業收入為51.1億元,同比增長7.75%。同時,蘇泊爾引入SEB旗下的LAGOSTINA、KRUPS、WMF等高端品牌,進行版圖延伸,目前在廚房領域形成中高端品牌矩陣。
財務數據的「美」與 「不足」
蘇泊爾的主營業務包括明火炊具、廚房小家電、廚衛家電和生活家居電器四大領域,依靠炊具和電器為引擎,驅動業績增長。
公司2020年一季報顯示,期內營業收入達35.81億元,同比下降34.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07億元,同比下降40.44%。
從最新的業績數據來看,蘇泊爾可謂馬失前蹄。同行業美的(000333.SZ)和九陽(002242.SZ)的營收僅下滑22.71%、5.37%;淨利潤僅下滑21.51%、 9.91%。
業績下滑原因有二:一是公司的第一大供應商——武漢安在廚具有限公司,迫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停工停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原材料供應的蘇泊爾,無法生產。
更嚴重的是,蘇泊爾的五大研發製造基地分布在玉環、武漢、杭州、紹興和越南胡志明市,其中最大的炊具研發製造基地身處武漢,生產環節遭受重創,這對蘇泊爾來說,無異於傷筋動骨,主營獲利能力削弱明顯。
但縱觀蘇泊爾近5年的財務數據,發現其淨資產收益率這項指標表現優異,連續五年超20%,且繼續上升,2019高年達30.54%。
同期,蘇波爾的資產負債率由32%升至42%。值得關注的是,蘇泊爾已經連續12年沒有短期借款,連續15年沒有長期借款。
負債的80%來自於應付帳款,應付帳款從2015年的16.4億元增至2019年的30.11億元,增長了近2倍,也就是說,蘇泊爾佔用上下遊企業的資金額越來越大,在整條產業鏈中具備強大的話語權。
此外,蘇泊爾對股東也很慷慨。2019年公司分紅兩次,累計分紅金額為52.72億元。2019年年報期,蘇泊爾實施10派13.3元(含稅)分紅方案,分紅總額為10.87億元。(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19億元)
蘇泊爾的財報有其「美」,但亦有其「不足」。在毛利率方面,與同行業的四家上市公司相比,蘇泊爾表現略遜一籌。
在 「美九蘇」三足鼎立的傳統小家電領域,蘇泊爾的毛利率位列第二,無功無過,但與深耕創意小家電的小熊電器(002959.SZ)相比,蘇泊爾的毛利率則相形見絀。
蘇泊爾毛利率屈居小熊的原因,在於蘇泊爾線上布局不足。其實,蘇泊爾要向小熊取經的不僅是流量變遷,還在於小品類的全面布局。
困局所在:渠道轉型慢小品類布局不足
作為傳統小家電的三巨頭,美的、蘇泊爾和九陽的渠道布局重心在線下。根據2019年中怡康監測的中國線下小家電市場數據,蘇泊爾小家電業務市場份額居市場第二。
隨著電商紅利的釋放,2017年三家公司紛紛加大線上布局,三家合計線上市佔率達67%,線下市佔率達91.7%。與線下市佔率份額相比,線上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2019年直播帶貨、社交電商流量明顯增加,專注線上的小熊和摩飛受益明顯。新寶(002705.SZ)代理的英國摩飛品牌,通過「內容營銷+社交平臺」的玩法,打造了便攜榨汁杯、多功能鍋等網紅爆品,收入從2018年不到2億大幅增長到2019年的6.5億元,2020年以來繼續保持翻倍以上增長。
2020年一季度,小熊的營業收入7.4億元,同比增長17.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03億元,同比增長83.66%。
與之相比,流量變遷方面轉型較慢的蘇泊爾則落了下乘。公司線下渠道佔比高,武漢炊具工廠受到的負面影響大,廚電業務營收佔比接近 10% 。
此外,公共衛生事件爆發期間,電飯煲、電壓力鍋等蘇泊爾強勢的品類,線上成長一般。早餐機、電熱飯盒等小品類增長更好,但蘇泊爾失去先機,布局不足。
1-6月廚房小電銷售數據顯示,廚房小家電累計銷售額為428.9億,同比增長63.1%,其中傳統品牌美的、九陽、蘇泊爾分別增長53.8%、46.6%、31.5%;細分市場小家電品牌小熊、摩飛分別增長54.8%、140.1%。
成長期賽道行業增速較高
就小家電行業來說,歐美國家市場上小家電品種約為 200種,我國不到100種。歐美家庭戶均擁有的小家電超過了30臺,而我國城市戶均小家電保有量不足10臺,農村戶均保有量不足5臺,差距相比更加明顯。
無論是從品種還是數量上看,我國的小家電行業都處於成長期賽道。
此外,2019年空調的市場規模是1萬億,5年平均增速8.5%,小家電的市場規模是4600億,5年平均增速13%。從中可以看出,小家電行業的平均增速要略高於空調行業。
未來,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消費升級帶來的品類需求增加,小家電行業會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
雖然一季報業績承壓,但瑕不掩瑜,前有穩定的市場基礎,後有SEB的高枝可依,蘇泊爾作為小家電行業的先行者,未來盈利仍具想像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