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但現實中很多時候,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左膝前交叉韌帶撕裂,這是令競技體育運動員最聞風喪膽的幾組字眼之一,它在2018年NBA全明星賽前不久,發生在了拉脫維亞小夥克裡斯塔普斯·波爾津吉斯身上。那時候他才23歲不到,並且剛剛成為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當家花旦」,所以當意外發生,人們扼腕痛惜的程度似乎比以往很多時候更多一些——他還這麼年輕,甚至都沒到達職業生涯的巔峰,發生這種事情太悲劇了。
我們見過太多類似的病難給NBA球員職業生涯帶來的打擊,昔日NBA最年輕的常規賽MVP得主「風城之子」德裡克.羅斯因此失去了爆發力,不得不開始痛苦的轉型,並慢慢開始了顛沛流離的職業生涯;昔日NBA第一中鋒德馬庫斯·考辛斯因此失去了統治力,風光大不如前,並帶著傷痕累累的身體苟延殘喘地留在這個聯盟。正是因為這些血淋淋的例子讓人們一度對波爾津吉斯的未來產生懷疑,但不幸中的萬幸是,波神遇到了屬於他自己的「天時地利人和」,故事的行進方向並沒有像人們預想中的那樣發展。
天時——順應時代潮流
還記得當紐約尼克斯隊在2015年選秀大會上以首輪4號籤摘下波爾津吉斯時那個男孩哭泣的模樣嗎?波神似乎總是那麼擅長打臉,當他真正站上NBA的賽場上,那些質疑者們愕然發現,原來這個看起來有些輕飄飄的年輕人是如此順應如今的時代潮流。
沒錯,跟姚明那個中鋒球員低位硬鑿的時代不同,如今這個時代需要大個子球員有拉開空間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要有一手投籃。與此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防守能力,如果能兼具護框和大防小能力就更好了。波爾津吉斯就是這樣一位有著時代烙印的球員,所以當他大傷初愈,不需要像羅斯這種暴力型的突破選手一樣去改變自己的打法來強行適應時代發展,過程中也就減少了「陣痛」。
19-20賽季波爾津吉斯以跳投作為終結方式的佔比達到了63.9%,有效命中率為46.6%,與2017-2018賽季47.7%有效命中率相差不多。或許有人會問:波爾津吉斯經歷大傷以後是否提升了自己的跳投佔比呢?實際上恰恰相反,17-18賽季波神的跳投佔比為66.57%,比本賽季要高兩個多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本賽季波爾津吉斯的空中接力、扣籃、補籃的佔比從17-18賽季的0.9%、5.97%、1.49%分別上升到了本賽季的1.62%、8.21%、3.78%。也就是說,波神並沒有因為經歷過大傷而降低自己的進攻侵略性,反而是打得更有衝勁。另一方面原因在於來到獨行俠隊之後波爾津吉斯的無球進攻佔比在提升,受助攻率從17-18賽季的72.6%提升到了本賽季的79.6%。這也很好解釋,在東契奇這樣的持球大核心身邊,波神的球權肯定會比他在尼克斯隊的時候要少,要知道東契奇本賽季的使用率可是高達37%啊。
波爾津吉斯有多麼符合現代籃球的特徵?從上面兩張圖的對比中我們就能夠看出。從本賽季與17-18賽季的攻擊範圍對比來看,波神顯然變得更加「魔球」化了,他的禁區出手佔比從17-18賽季的17.6%提升到了本賽季的20.6%,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該區域的命中率從55.8%飆升到了67.5%,一方面獨行俠隊的空間環境更好,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足夠的侵略性和刻苦的訓練來支撐。此外,他的三分球出手佔比也有顯著的提升,但是隨著產量的上升效率有了明顯的下降,現階段這也完全可以接受和理解。
雖然波神的進攻方式變得比17-18賽季更加「魔球化」,但是他這種類型的球員是不可能也沒必要放棄中距離投籃的,但遺憾的是,本賽季他在禁區外油漆區以及中距離位置的投籃命中率有了明顯的下降,很顯然這是他接下來需要改進的地方。
本賽季獨行俠隊是一支攻防極其失衡的球隊,他們以115.8的進攻效率高居聯盟第一,而防守效率僅以110.0排在聯盟第17位,但即便是這樣,我們也不能忽視波爾津吉斯在防守端的作用,換言之,如果沒有他的話獨行俠隊的防守會更加辣眼睛。
本賽季整體防守限制,對手在波神的防守下命中率下降2.6%。對於三分球的限制,對手在波神的防守下命中率上升了4.1%;對於兩分球的限制,對手在波神的防守下命中率下降了6.0%;距離籃筐6英尺之內的防守限制,對手在波神的防守下命中率下降了11.7%;距離籃筐10英尺之內的防守限制,對手在波神的防守下命中率下降10.6%;距離籃筐超過15英尺的防守限制,對手在波神的防守下命中率上升了4.2%。
結果顯而易見,波爾津吉斯是一個頂級的護框手,越靠近籃筐的位置他的防守效果越好,直接表現就是他場均能夠送出聯盟第5多的2.1個蓋帽,前面分別是特納、大洛、濃眉哥和白邊。除此之外,波爾津吉斯利用他的大長臂場均幹擾對手投籃數為聯盟第6多的12.9,前面分別為莊神、阿倫、白邊、戈貝爾和大洛,這也是為什麼有人願意被他放入本賽季最佳防守球員的討論名單當中。
但是我們也發現,波爾津吉斯對於三分球的限制並不好,這是他生涯以來最差的表現。首先必須承認的是,傷病以及增重確實影響了他的移動速度,其次本賽季他更多地出任到了5號位的位置(31%的比例打5號位),當發生1、5號位換防的時候,2米21的波爾津吉斯終究還是很難跟上對手的速度和頻率。
歸根結底,即便波爾津吉斯還有很多需要打磨的地方,但至少他已經證明了自己在球隊中的價值,同時也越來越順應時代的潮流。
地利——國際球員的福地
德州的球隊似乎總有著吸納國際球員的傳統,我國的籃球巨人姚明就是被休斯頓火箭隊以狀元的身份選入NBA,並成為了我們一代人的籃球記憶;聖安東尼奧馬刺隊GDP組合中的吉諾比利和託尼.帕克則分別來自阿根廷和法國,並幫助馬刺隊在過去很多年裡常青不倒。
達拉斯獨行俠隊更是和來自德國的諾維茨基演繹了「一人一城」的美好童話,我國籃球名宿王治郅以及現役男籃老大哥易建聯也都曾在獨行俠隊效力過。這是一座極具包容性的城市,國際球員的福地,領略了紐約大都市的人心險惡之後,波爾津吉斯應該能夠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感覺。
人和——信任與球隊文化
時間回到2019年2月1日,在很多球隊都對波爾津吉斯傷病恢復後的狀態持懷疑態度的時候,獨行俠隊的老闆庫班毅然決定通過交易將波神帶到了達拉斯養傷,那個時候很多人並不看好這筆交易。但更令人吃驚的事情是,獨行俠隊在波爾津吉斯還未為球隊打過一場正式比賽的情況下就以5年1.58億美元的大合同與之續約,庫班大老闆的魄力可見一斑。
作為NBA公認的最好老闆之一,庫班一直以來都非常體恤自己的球員,是他讓諾維茨基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一直留在達拉斯效力,最終締造了那段「一人一城」的佳話。而當庫班將橄欖枝拋向波爾津吉斯的時候,後者自然能夠感受到手中的分量與信任。
上梁不正下梁歪,紐約尼克斯隊就是這7個字的代名詞,他們的老闆詹姆斯·多蘭是聯盟最臭名昭著的老闆,當初安東尼的離開和波爾津吉斯的離開都與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所以相形見絀,當庫班將波爾津吉斯從紐約的苦海中「拯救」出來之後,差異感是十分明顯的。獨行俠隊雖然奪冠頻率不高,但他們一直有著良好的球隊文化,由上而下的團結與信任,這是波爾津吉斯在經歷了那麼多之後非常看重的一點。
波爾津吉斯曾一度遭遇競技體育最大的不幸,但他很快就重新起身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揚帆起航,天時也,地利也,人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