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維多利娜
它曾靠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飯問鼎日本最強的快餐,
簡單的一碗飯,賣了121年,不僅在日本廣受歡迎,也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然而如今,日本快餐王者卻不靈了!
這就是吉野家!
就在2020年7月28日,日本吉野家控股(簡稱日本吉野家)對外宣布,截止2021年2月,日本吉野家將會關閉國內外最多150家店鋪,其中包括中國的50家店鋪。
而據日本吉野家公告顯示,2020年3月1日至5月1日,銷售額僅為396.8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億),同比減少24.85%,歸母淨利潤虧損40.8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億),同比減少472.56%。
為什麼曾經火爆一時的吉野家,如今在中國節節敗退?
1
吉野家是一家日本牛肉飯專門店,始創於1899年,並於1992年開在北京開設連鎖業務,吉野家在中國的運營時間,在洋快餐中算是首屈一指的,其主打的牛肉飯也一度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好評,成為一線城市白領們的最愛。
100多年前,吉野家最開始就是靠一碗牛肉飯打天下的,當初為了賣出更多份牛肉飯,創始人松田瑞穗決定去掉原有的魔芋絲、大蔥、竹筍、豆腐等食材,只保留牛肉和具有甜味的洋蔥,讓製作效率大大提高。
靠著這招,在只有20個座位的吉野家,在不做外賣不讓打包的情況下,平均一天竟然能賣出1000份牛肉飯,年銷售額1億日元。
後來吉野家雖然門店座位數量增多,卻始終保持著「快速」 的經營模式。這一度給吉野家留下「男人的快餐店」這一稱號,牛肉飯上配澆肉汁,可以讓趕時間的食客快捷地完成一餐,也助力吉野家成為日本快餐之王。
這樣的經營模式讓吉野家在食客心中落下平價親民的形象,也讓吉野家走過百年之久。
即使如今,在吉野家當服務人員,也要求必須在顧客點餐的30秒內完成上菜,且要同時完成收拾餐具和清理餐桌的工作。
食材都是現成的,因此吉野家要求操作員10~15秒內連續做好15碗飯,一碗分兩次盛飯,以營造出米飯蓬鬆的狀態且不易露出。
2
但如今,日本快餐之王這套操作卻不靈了!
疫情期間,合興集團預告顯示2020年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7000萬,與2019年同期盈利5700萬相比,同比下降222.81%。
疫情使吉野家上半年經歷了大規模的虧損,但其實很早之前,吉野家在中國的日子就已經開始不好過了。
這家百年老字號的頹勢,並不能全甩鍋給疫情。
合興集團數據顯示,2012年吉野家店均收益為600萬,到2019年則只有481萬,門店平均回報率下降25%。
失控的不只是業績,還有引以為傲的品質。
吉野家最致命的問題是——在消費者口中的評價越來越差,其中所提到最多的缺點就是菜單比較單一,可選擇種類較少。
在1970年代的日本,牛肉是一種十分奢侈的食物,因此在吉野家平價牛肉飯的出現,讓顧客趨之若鶩。
然而如今,中國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可選擇食物種類被極大地豐富,吉野家僅靠幾款單品就想贏得天下的局面已不復存在。
吉野家一直堅持著所謂平價的策略,但這個所謂的優勢在中國其實並不明顯。
據世界銀行一組關於購買力平價後的國民收入數據顯示,日本人的人均收入是中國的3倍。中國吉野家的招牌小碗牛肉飯價格為23元,在日本不含消費稅價格為332元(約合人民幣22元),價格雖然相近,但是依據購買力而言,吉野家的價格相對中國國情而言其實並不便宜。
在吉野家,通常點一份套餐價格在30到50元人民幣之間,而這個價格跑到沙縣小吃,都可以撮一頓雙人餐了。
如今外賣已經佔據了市場的主導,外賣平臺,10多元的蓋澆飯有的是,可選擇的品類也越來越多,吉野家往日快速上餐不再有優勢,就連味道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作為快餐,種類多樣化,更好地吸引顧客才是最為重要的,而百年老店吉野家顯然在這方面遠遠落後了,甚至有了「吉野家連黃燜雞米飯都拼不過」的說法,不禁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