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王陽明的六堂人生課》第一課:立志而聖則聖矣(1)
02:52來自中國青年報
「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這是王陽明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的一句話。當時王陽明九死一生被貶到貴州一個窮荒之地做驛丞,但他依然講學不輟,無論來的是學者官員,還是漢苗貧民,王陽明都真誠相待。其中,圍繞「立志做聖賢」展開的一次次傳授、交流,常常令來者樂而忘返。
自顧都不暇,溫飽尚不足,哪還有這等做聖賢的心事?這恰恰是王陽明過人之志,因為在他心中:人人皆可成聖賢。
他的一生中因為堅持這個當時的「異端邪說」,受過包括自己學生的譏笑和誤解。
比如,個性極傲的學生王艮一直不屑此論,一次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
王艮刻意用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陽明微微一笑,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王艮尷尬一笑:「都是聖人。」
王陽明點頭說:「對!人人都是聖人,誰也不比任何人差。」
王陽明雖然追求做聖賢,卻反對自以為是,把「聖賢」掛在口頭上居高臨下教訓人——被教訓的「人家」也是聖人啊!若把人家當愚夫笨婦,自己也要成愚夫笨婦,平等無欺。如果扛著個「聖人」去給「俗人」講學,「俗人」會嚇跑,還有誰能用心來聽?又有誰能信而學、學而做呢?
這位王艮後來對老師心服口服。對於這位充滿懷疑精神、不求得真理不罷休的學生,愛才惜才的王陽明感慨地對學生們說:「當年我在抓住叛亂的寧王朱宸濠時,內心連一絲波動也沒有,今天卻因為這個人而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