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解密「第一堂課」:15首曲目有精心考慮

2020-12-24 新京報網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我國著名指揮家俞峰接受新京報專訪。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新京報訊(記者 吳為)9月10日晚7點半,由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指揮講解的「新學期第一堂音樂課」將通過中央電視臺以及多家媒體的網站和客戶端同全國師生見面。

 

這堂時長2個多小時的音樂課曲目體裁豐富,涉及合唱、交響詩、歌劇等,俞峰執棒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寧波交響樂團帶來《黃河大合唱》《紅旗頌》《我的祖國》《一個老師的牽掛》《我想飛》《在燦爛陽光下》等15部音樂精品。

 

在這個不平凡的抗疫之年,全國中小學、高校按下了校園生活的「暫停鍵」,9月份的開學來之不易。今年的「新學期第一堂音樂課」也更加突出了抗疫背景。其中,《那段時光》《一個老師的牽掛》《我們》都是由中央音樂學院教師創作的抗疫音樂作品。


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認為,音樂是心靈的語言,經過重大疫情後,用音樂來表達,用音樂來抒懷,使我們各種感情融合成積極向上的意志。


這堂音樂課是一場有講解的盛大音樂會。

 

俞峰對15部音樂作品逐一講解,這些作品大都創作於重大社會變革背景下,並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他指揮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寧波交響樂團,將這些音樂精品依次展現給現場的寧波市中小學生們,同時通過電視機、手機呈現給全國的觀眾。

 

為什麼要錄製這樣一場盛大的「音樂課」?音樂學院的老師們想用音樂向全國的師生傳遞什麼?近日,新學期第一堂音樂課的音樂老師、中央音樂學院院長、我國著名指揮家俞峰接收了新京報記者專訪。

 

俞峰表示,科學和藝術是兩翼,科學是對自然世界的探索,藝術是對美好世界的追求。新學期的第一堂音樂課再次釋放出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通過音樂傳播核心價值理念,謳歌時代、鼓舞人民。


由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指揮講解的「新學期第一堂音樂課」。中央音樂學院供圖


15首曲目對應革命戰爭時期到當下四個時期

 

新京報:為什麼想到要錄製一場這樣的「音樂課」?

 

俞峰:這堂音樂課,是中央音樂學院「立德樹人美育啟智」系列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從2016年開始,我每年暑假都會回到我的家鄉寧波,經常邀請中央音樂學院的師生,和寧波交響樂團一起,為學生做「立德樹人美育啟智」的暑假公開課,反響非常好。以前在體育館做,將近有四五千學生參加。這個公開課大概持續了四年,後來在「學習強國」上播放,在全國也產生了影響力。去年中央電視臺也進行了轉播,也是以音樂課的形式。

 

今年是特別的年份,大家經歷了疫情的嚴峻考驗。如何來做今年的公開課,我們動了一番腦筋。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也非常支持,中央音樂學院師生投入參與。在教育部體衛藝司大力支持下,我們採用線上為主的,在教師節期間用開學第一堂音樂課的形式向全國推出這臺音樂會。

 

新京報:今年這場音樂會為什麼選擇了這15首曲目?

 

俞峰:第一堂音樂課以立德樹人、美育啟智為目的,分為「立德樹人紅色經典」「愛國主義時代旋律」「大愛無疆共克時艱」「託舉希望逐夢前行」四個篇章,分別與上個世紀30年代到新中國成立的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時期、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新時代到當下四個時期相對應。

 

第一篇章以反映民族獨立解放的革命戰爭歷史脈絡為主線,包括《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遊擊隊歌》。第二篇章的兩部作品《我的祖國》《北京喜訊到邊寨》,反映了建國初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和改革開放迎來的歷史轉折。第三篇章的三部聲樂作品《那段時光》《一個老師的牽掛》《我們》都是由中央音樂學院的教師創作的優秀抗疫音樂作品。同時,在今年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在音樂課的第四篇章安排了三部作品《我想飛》《在燦爛陽光下》《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這些作品的音樂體裁非常豐富,包括合唱、歌劇、交響詩等等,這樣就把音樂知識和音樂作品所表現的革命歷史結合起來。

 

比如《黃河大合唱》這種史詩性的作品,合唱是大型聲樂套曲,我們通過表演和講解,讓大家了解黃河與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歷史,以及當時它是如何鼓舞四萬萬民眾抗日的。

 

又比如歌劇《白毛女》,歌劇是什麼樣的形式,當時怎麼用歌劇的式樣表現延安的中國革命歷史畫面,同時也告訴大家馬列主義如何在延安和中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產生毛澤東思想這一系列的道理。

 

音樂會始終體現「音樂課」的主題,包括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還有《我的祖國》,這些都是著名的影視音樂作品,音樂是如何與電影結合起來的?我們用演出、講解的方式來告訴大家這些精品音樂是如何喚起我們的愛國熱情的。

 

新京報:參加演出的合唱團是怎麼選擇的?

 

俞峰:合唱團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合唱團。我們這個合唱團是中央音樂學院表演藝術中心裏面,跟著我一直參與音樂黨課和美育教育的錄製和現場演出。

 

另外,中央音樂學院還有一些老師參與到音樂課的表演中。比如我們鋼琴系的主科專業老師、鋼琴家黃若愚他自己創作並演唱的《一個老師的牽掛》;還有著名的軍旅歌唱家黃華麗老師,她現在也到中央音樂學院任教,她演唱《我的祖國》。

 

由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指揮講解的「新學期第一堂音樂課」。中央音樂學院供圖


學院老師創作的一首抗疫歌曲曾被萬人合唱

 

新京報: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這堂音樂課也策劃了與抗疫有關的音樂作品?這些作品是怎麼創作出來的?

 

俞峰:包括中央音樂學院在內,今年上半年,各學校停課不停學,經歷了疫情的嚴峻考驗,我們全社會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音樂學院的老師創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在2月份疫情最難的時候,我們鋼琴系的主科專業老師黃若愚,他給我發了一個他自己創作演唱的《一個老師的牽掛》。他把疫情下一個班主任老師和主科老師對學生的牽掛表達了出來。他把老師比喻成大海,把學生比喻成小竹筏,在疫情之下,當陽光再次照耀五星紅旗的時候我們再回到課堂,重新回家。非常感人。

 

我們還選擇了中央音樂學院張徵老師創作的《那段時光》,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的中學生來演唱。

 

另外,還有一首作品《我們》,這是由中央音樂學院李小兵老師創作的,並由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演唱。這首作品既反映了當時對白衣天使和抗疫戰士的致敬,也表達了我們的信心。由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合唱後,迅速在全國11家音樂學院合唱團唱開,後來發展到差不多300所高校,也在世界上27所著名音樂學院合唱,形成了萬人大合唱。我們許多著名校友以及國外許多著名演奏家也加入進來。

 

新京報:除了抗疫的主題,還有脫貧攻堅、共同奔小康為主題的音樂作品,這些作品的演出有什麼特點嗎?

 

俞峰:今年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中央音樂學院這幾年為革命老區、為老少邊窮地區的孩子們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定點支援和合作幫扶的青海化隆縣、陝西延安市、志丹縣等等地方。

 

這次我們把這些對口扶貧市縣的青少年代表請到了現場,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除了上面我說的幾個地方還有河北青龍縣、威縣,山西呂梁市,貴州黔西南州。這些青少年代表與音樂家們共同合唱《在燦爛的陽光下》。

 

我們還請他們唱民歌,壯族的、布依族的民歌,讓全國人民看到我們56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以及他們的能歌善舞。在合唱《在燦爛的陽光下》後,整個音樂課以少先隊隊歌來結束。

 

由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指揮講解的「新學期第一堂音樂課」。中央音樂學院供圖


通過音樂培養審美、健全人格、傳遞價值理念

 

新京報:對於很多學生和家長來說,「語數外」被稱作「大三科」,而「音體美」被稱作「小三科」。新學期開學,作為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這次向全國播出的第一堂音樂課,是不是也有想傳遞的信息?

 

俞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培養學生成長不可缺失的整體。作為美育教育來說,音樂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音樂極大豐富形象思維、想像力、創造力。所以科學和藝術是兩翼,科學是對自然世界的探索,藝術是對美好世界的追求。

 

如何在美的薰陶中得到審美的感受、實踐,達到健康的人格養成,同時使青少年快樂地成長,並形成對美好世界的追求,這是我們思考的重要內容。

 

同時,作為美育,還擔負起立德樹人的,如何在美中實現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民族的核心價值理念的貫穿。因為我們所有的作品,其實都是有藝術家的立場,以及表達的思想內容的。通過美的傳播,把我們核心價值理念貫穿其中,這就是美育在教育當中的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失的作用。

 

新京報:中央音樂學院對音樂社會功能的實現,會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俞峰:中央音樂學院不僅是培養音樂人才,作為我國音樂教育的最高學府,也是黨領導下建立的第一所音樂學府,肩負著為黨治國理政,為國家發展,為全民的音樂教育美育教育服務的高校的職責。

 

從去年開始,我們舉辦了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為紀念的延安5·23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以此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文藝方針。同時,在10月15日以習總書記2014年北京文藝工作座談會為節點,推出自十八大以來優秀的謳歌時代、鼓舞人民的音樂作品。兩大音樂節形成了系列的藝術和美育相結合的品牌。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推出美育雲端課堂。用時100多個小時,全國將近300所高校,包括十幾家藝術院團共同參與的5·23藝術節,關注量也達到了5.6億人次。這也是在教育部、中央文明辦和廣大媒體推動下成為美育系列的。今年的開學第一節音樂課,也是系列工作的延續。我們不斷形成品牌,讓青少年在美的感受、美的體驗中樹立核心價值觀。

 

新京報記者 吳為 攝影記者 陶冉

編輯 陳思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立德樹人 美育啟智 新學期第一堂音樂課雲端呈現
    在新學期開學之際,中央音樂學院俞峰院長為全國的中小學生帶來新學期第一堂音樂課,由他執棒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寧波交響樂團,唱響《黃河大合唱》《紅旗頌》《我的祖國》《那段時光》《一個老師的牽掛》《我們》《我想飛》《在燦爛陽光下》等15部音樂精品,讓同學們聆聽跨越時光的音樂作品,體驗感人至深的音樂力量。
  • 中央音樂學院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大獲成功
    此次俞峰院長攜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在美國紐約卡耐基音樂廳的國外首演非常成功,作為整場音樂會的第一首作品呈現,指揮與樂團的精湛細膩的演繹,讓觀眾頓時沉浸在一個充滿中國神韻的自然聲景之中(紐約樂評有所描述)。音樂會後我得到普通觀眾、作曲同行、樂團演奏家等很多人的反饋,他們都表示這首作品令人感動,從作品中獲得了富於變化、豐富多樣的音響體驗。
  • 2020中央音樂學院延安藝術節(活動時間+簡介+日程)
    時間:20:00  ➤5月24日 全天  "音有愛,樂前行"——全國10所音樂學院網上展播  ➤5月25日 全天  "盛·放"——全國10家藝術院團接力聯播  ➤5月26日 全天  "以美育人,以藝育才
  • 預告 | 中央音樂學院首屆銅管藝術節暨世界及歐洲銅管協會中國銅管藝術節即將召開
    中央音樂學院(CCOM)與世界及歐洲銅管協會(WBA)聯合主辦的中央音樂學院首屆銅管音樂節暨世界管樂協會中國藝術節將於2018年7月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致力於推廣發展銅管藝術為主題的大型專業音樂節。
  •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上好「三堂課」探索網際網路+職教體系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以雲端「三堂課」為抓手,探索「三堂課」背後的教育服務體系,積極構建立足首都城市發展需要,適應首都職業教育發展要求的網際網路+職業教育體系。 把握用戶思維 上好「網絡課」 把課堂從教室搬到雲端,如何讓學生喜歡?如何保障教學質量?45分鐘教學時間如何分配?教師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專題研討會在中央音樂學院成功舉行
    2020年12月10日,由中央音樂學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主辦的學院重大科研項目《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專題研討會在中央音樂學院順利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浙江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等院校的二十餘位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參與會議。
  • 施坦威與中央音樂學院攜手推出合作35周年紀念版鋼琴「臻.樂.善」
    上海2017年3月28日電 /美通社/ -- 作為對施坦威與中央音樂學院合作35周年的獻禮,施坦威特別推出了全新紀念版鋼琴「臻.樂.善」。這款鋼琴是世界頂級鋼琴品牌施坦威和以培養音樂巨匠而著稱的中央音樂學院所聯袂打造的精心之作,也是施坦威與中央音樂學院35年深切友誼的絕佳見證。
  • 中央音樂學院教師、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傑出青年藝術管理人才張...
    虎撲11月4日訊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日前發布《訃告》稱,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音樂藝術管理教師、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傑出青年藝術管理人才張媛媛老師於2020年10月30日17時因病醫治無效,在安陽人民醫院病逝,享年40歲。
  • 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學子、附中學子獲得塞爾維亞國際音樂比賽佳績!
    其中小提琴項目的參賽選手達96名,來自15個國家。大賽獲獎證書將會在2020年8月20日郵寄給參賽者。1、何澤雨(Elina He)11歲,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五年級,師從中央音樂學院劉霄教授。中提琴藝術節金星獎;第十三屆「星星火炬」中國青少年藝術英才推選活動全國總決賽小提琴專業小A組特金獎;2016「美麗校園」亞洲青少年藝術盛典全國總決賽小提琴金獎;2017獲第十一屆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小提琴大賽兒童A 組鑽石獎;2017奧地利萊丁.李斯特國際音樂節小提琴獨奏一等獎;2018第十一屆「金色北京」少年小提琴、中提琴藝術節九歲組金星獎;2019年獲瑞士「斯特拉迪瓦裡國際音樂大賽」少兒組第一名;2018年以專業第一名成績考取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四年級
  • 校友會音樂類排名公布:中央音樂學院第一,上音排名第三
    音樂類的大學在全國是不多的,學音樂的學生也是比較少的,屬於藝術生的範疇,音樂藝術生只有通過音樂考試和文化考試都能夠上音樂類的高校,我們都知道藝術生的文化分是要求不高的,只有一些非常好的音樂學院才會要比較高的文化分,比如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等。
  • 中國-東協藝術學院院長鬱鈞劍:藝術學院辦學應考慮藝術之間貫通
    ,所以藝術學院辦學,應該從這個角度來考慮。」10月15日,中國-東協藝術學院院長鬱鈞劍談及藝術學院辦學時這樣說。 當日,由中國-東協藝術學院與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舉辦的「大美山川 畫意成都——中國-東協藝術學院美術教學研究展」在北京市奧體公園書畫頻道美術館開展。
  • 《西遊記》片頭曲成中央音樂學院考題?這是惡搞
    《西遊記》片頭曲成中央音樂學院考題?這是惡搞 楊甜子/揚子晚報 2016-10-14 15:26 來源:澎湃新聞
  • 2019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中國藝術類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第一
    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躋身校友會2019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中國藝術類大學)前3強。  中央音樂學院雄居2019世界十大大學排名第5169名,11所藝術類高校躋身全球6000強  報告顯示,在全球公認的英國QS、英國THE、美國USNews、美國Scimago、西班牙CSIC、荷蘭CWTS、沙特CWUR、中國NTU、中國SJTU和中國WHU等2018-2019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中,中國11所藝術類高校躋身全球6000強
  • 上海音樂學院2020年招生音樂戲劇表演招考方向考試內容
    學院前身是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樂教育家蕭友梅博士於1927年11月27日共同創辦的「國立音樂院」,是中國第一所獨立建制的國立高等音樂學府,首任院長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 ...音樂學院·延安「10·15」藝術節開幕 徐新榮致辭 牛一兵宣布開幕
    第二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 暨中央音樂學院·延安「10·15」藝術節開幕 徐新榮致辭 牛一兵宣布開幕 2020-10-16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珍檔 | 中央音樂學院前身就在沙坪垻 教出過《康定情歌》的...
    前者是現在譽滿全球的中央音樂學院的前身,而後者是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前身。抗戰歲月音樂名家雲集至此20世紀30年代,由於日本侵略者的大舉進攻,中國的專業音樂教育也陷入癱瘓狀態。隨著國民政府的機關、學校、團體陸續撤至四川、雲南、廣西、貴州等地,一些音樂家先後在西南各省建立了不少的音樂院校。
  • 一堂直播課如何誕生?教師精心備課,護航「雲課堂」
    那麼,一堂高質量的網絡課程如何「誕生」?如何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多位老師總結近期線上教學實踐,分享了自己的備課錄課建議。 電子科技大學《人類文明經典賞析》教師張鷹—— 提前準備多套預案,在授課過程中不斷優化
  • 有黨味 有趣味 上海師大打造58堂書記"四史"黨課
    有黨味 有趣味 上海師大打造58堂書記"四史"黨課時間:2020/12/23 13:51:43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顏惠芳 薛朋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 中央音樂學院的「獨生子」在廈門,最近大變樣!要辦成央音第二個附中
    你知道中央音樂學院吧? 它是中國最高的音樂學府! 你有可能不知道中央音樂學院在廈門有個「親生兒」 不僅是「親生」的 目前還是「獨生子」
  • 教學常規應用實例:零基礎學琴3年考上中央音樂學院
    2020年9月7日,是付偉(化名)去中央音樂學院報導的日子。能考上中央音樂學院,人生的起步也算一回事了。只要努力,將來必定學有所成,因為,這裡水平不一樣,氛圍不一樣。能給中央音樂學院送一個學生,老師也值了,不能整天誇誇其談,拿出點真本事才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