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的「獨生子」在廈門,最近大變樣!要辦成央音第二個附中

2020-12-14 騰訊網

你知道中央音樂學院吧?

它是中國最高的音樂學府!

你有可能不知道中央音樂學院在廈門有個「親生兒」

不僅是「親生」的

目前還是「獨生子」

它就是——

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

央音怎麼來到廈門?

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簡稱「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不在鼓浪嶼,現在在五緣學村,是廈門市人民政府和中央音樂學院聯合創辦的一所公辦藝術類音樂學校,招收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三學生。

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2007年開辦,是中央音樂學院首次異地辦校。

目前,這個「第一」記錄還保持,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是央音在異地唯一一所合作辦學的學校。

今天出版的《廈門日報》介紹了這所學校

這所學校辦得如何?

先從最近的職業教育周說起吧

在黑白鍵上挑戰

音樂「馬拉松」

今年11月8日至14日是全國第六個「職業教育周」,主題是 「人人出彩,技能強國」。

「職業教育周」一個重頭戲是對外展示學校辦學。在廈門,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奉獻了琴弦上的「職業教育周」!最大亮點是:這所學校的26名鋼琴教師要用一個月時間,接力演奏貝多芬全套32首鋼琴奏鳴曲。

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校長李昕說,今年是貝多芬250周年誕辰,我們用了近一年時間籌劃這一接力演奏,既是我們對古典主義音樂大師的致敬,也是職業教育活動周的重磅活動。

李昕校長

由一所學校的老師完成貝多芬全套鋼琴奏鳴曲,在廈門肯定是首次,在全國應該也罕見。

那麼,這一馬拉松式的演奏稀罕在哪裡?

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完成於1795年—1822年,其中,第8號悲愴、第14號月光、第21號黎明和第23號熱情等都為世人熟知,但是,能現場演奏全套作品的鋼琴家寥寥無幾,這是因為從作曲技法,藝術思想和人生哲學的角度看,貝多芬晚期奏鳴曲都有極高的難度——當時貝多芬也進入最成熟的作曲階段,作曲的構思和技法已經完全超越了他的時代,不光是在技術上,更多的是在於他宏大的篇幅,複雜的結構,超前的音樂理論和深邃的哲學思想。

舉個例子來說,貝多芬第29首,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簡稱」錘子」,被認為是貝多芬最難的一首鋼琴奏鳴曲之一,他把這首曲子給出版商時說:「現在你們有一首50年之內夠鋼琴家忙一陣子的曲子了」。

這就是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要完成的挑戰。演奏會從11月3日開始,之後的每周三和每周五晚上都有一場,預計要用8場才能完成全套,總時長十幾個小時。

李昕也是演奏者之一,承擔了最難的倒數五首之一的演奏。李昕畢業於央音鋼琴系和德國斯圖加特音樂學院鋼琴系。她的「學生「一度遍布全國甚至世界各地——李昕是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音樂告訴你——鋼琴課程》主講人之一。2018年,這位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女教授從北京來到廈門,出任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第二任校長。

不過李昕認為,自己帶領老師進行的馬拉松式演奏會的真正的意義不在於創造記錄,而在這是一次對教師教學技能的檢驗。

餘娜是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鋼琴老師,上周三,她剛參加第二場演奏會,她說,學校琴房晚上十點關門,最近很長一段時間,晚上十點,她走出琴房,發現從其它琴房出來的都是老師。這還沒有完,回到公寓,大家繼續練。她說,大家仿佛又回到學生時代,除了上課,每天至少五小時的練琴時間,每個人都沉浸在貝多芬音樂裡。

她說,其中的動力既有演奏會的壓力,更重要的是,貝多芬音樂又喚醒了每個人心中對音樂最美好情感。

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鋼琴學科主任汪洋則認為,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一種言傳身教——與其坐在教室裡用半個小時說教,倒不如讓學生來聽老師演奏,讓他們看看那麼多的老師,在離開學校一二十年後,每天仍然花那麼長時間練琴,那麼的愛音樂。

為鋼琴「義診」

「職業教育周」的一個重頭戲是學生們要走進社區,用自己所學一技之能服務居民。在這方面,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學生的社區服務也是獨一無二:上周五,學校派學生到廈門二中和五緣實驗學校,為兩所學校的鋼琴「義診」——提供調律和保養服務。從2010年開始,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開設鋼琴調律專業。

趙羚君是這所學校鋼琴調律專業的老師,她說,學生們都有點小興奮,除了服務別人的快樂之外,對於鋼琴調律學生來說,很多人最初對這一專業一無所知,通過社區服務,他們看到自己所學的價值。

林曉樂就是其中之一,他從小學鋼琴,去年中考報考調律專業,這是他之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但是,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他看起來已經入門了。面對廈門二中的一臺鋼琴,他不是馬上進入調音階段,先進行排查和調整,對鋼琴進行標準音的音調拉幅提升,最後才是正常的調音階段。

不過,和鋼琴調律相比,這所學校帥玉玲上周五展示的公開課更加冷門,講授自己是如何製作提琴。帥玉玲是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提琴製作專業老師,她讀了十年的提琴製作,是央音提琴製作碩士研究生。她說,提琴製作專業,連小提琴的油漆製作都要學。

今年,央音鼓浪嶼學校首次開設提琴製作專業。上周五的公開課,帥玉玲告訴學生,提琴製作的訣竅之一在於在忍受孤獨,因為大多數時間你是在和木頭對話。

李昕說,很多人都以為鋼琴學校只招收鋼琴專業學生,其實,不是這樣。除了鋼琴,學校還有開設電子音樂(製作、錄音、作曲三個方向)、音樂教育、鋼琴調律等專業。兩年前李昕從央音調任鼓浪嶼鋼琴學校後,學校還開設聲樂,小提琴,大提琴和提琴製作。

有人說,這是不是鋼琴學校「不務正業」?李昕說,新增的專業,最終還是為了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加入,是為了發展室內樂,室內樂重奏是一種很好的課程,孩子們不用再單獨關在琴房裡無趣地反覆練習技能,通過鋼琴與弦樂,鋼琴與聲樂的合作交流,學生們會明白,音樂是需要對話、是要交流、是要傾聽的。

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變了

應該說,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在「職業教育周」展示的意義在於,顯示中央音樂學院的「獨生子」和過去不一樣了,越來越有「料」。

從現在看,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辦學13年,辦學進入佳境,特別是近幾年來,在鋼琴賽事、音樂高考、職業技能比賽,優勢在增強。

鋼琴比賽

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辦學迄今,共計有 150名學生在各類國內外鋼琴賽事中獲獎,獎牌數達 215 枚。最近三年僅鋼琴專業學生在12個國內國際重大比賽中,摘取36個獎項,教師2人國際比賽取得2個獎項。

音樂高考

今年高考,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鋼琴專業學生被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兩所國內頂尖音樂學院錄取人數,是建校13年以來最高的——畢業班26名學生考入國內外22所著名音樂學府,其中6人通過中央音樂學院的院校考核並進入正取線,佔央音的三分之一,9人通過上海音樂學院的院校考核,其中陳昊同學的專業成績位列上音鋼琴專業成績第一名。

名師教學

在綜合學科,今年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畢業生專業通過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雙一流院校校考達18人,佔該專業人數的65%,為近年來專業最高水平。今年福建省藝術控制線較往年提高10%,該校參加高考考生文化課最高分為539,超省控線190分;平均分392分,超省控線43分。

職業技能比賽

福建省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連續六年,中職組藝術專業(鍵盤樂器演奏)比賽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都被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學生包攬。

……

李昕說,

我們要努力辦成央音合作辦學的典範,

通過職業教育周的展示,

外界也能更多地看到我們的變化。

意思是:

這個央音在廈門的「獨生子」

大變樣了!

還會越來越好!

那麼,

它會成為央音的附中嗎?

李昕說,

我們是以央音第二個附中為目標!

等著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更多好消息吧!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佘崢 攝影:林銘鴻

部分圖片由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提供

編輯:蔣含 審核:蔡文演

相關焦點

  • 中央音樂學院致2020高考學子的信:星光不負趕路人,央音等你來!
    為有效防控疫情,切實保障廣大考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央音樂學院響應國家號召,推遲了2020年本科招生專業考試。我們十分牽掛每位學子的身體健康,希望你們做好守護者,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一切安好!能夠安全、健康地待在家裡的日子,請你們務必珍惜。
  • 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學子、附中學子獲得塞爾維亞國際音樂比賽佳績!
    在剛剛落幕的塞爾維亞國際音樂比賽(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Belgrade, Serbia)中,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五年級何澤雨(Elina He)同學與附中初三年級胡妙可同學經過激烈角逐,脫穎而出,分別以優異表現奪得小提琴VI組和X組第一名!指導教師:劉霄教授。
  • 金華11歲女孩考上中央音樂學院附小 全國只招9人
    這樣的幸福金華的一個小學生剛剛享受:金華市區青春小學四年級的錢奕卓(小名順順),被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小提琴專業錄取,將成為劉詩昆、郎朗的校友,也是我市近年第二位考入該校小提琴專業的學子。想上這所學校的附小、附中,難度堪比名校高考錄取。需要經過專業課初試、專業課複試,三試還需要考視唱練耳和文化課。最終,綜合各科成績,錄取學生。據了解,初試的淘汰率很高,一場考試就是一場淘汰賽,過程很是考驗學生和家長的心理素質。要知道,2016年該校小提琴專業只有9個錄取名額。「簡直像做夢一樣,我太為女兒開心了。」錢奕卓的媽媽祝麗霞說。
  • 中央音樂學院教師、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傑出青年藝術管理人才張...
    虎撲11月4日訊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日前發布《訃告》稱,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音樂藝術管理教師、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傑出青年藝術管理人才張媛媛老師於2020年10月30日17時因病醫治無效,在安陽人民醫院病逝,享年40歲。
  • 重慶珍檔 | 中央音樂學院前身就在沙坪垻 教出過《康定情歌》的...
    前者是現在譽滿全球的中央音樂學院的前身,而後者是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前身。抗戰歲月音樂名家雲集至此20世紀30年代,由於日本侵略者的大舉進攻,中國的專業音樂教育也陷入癱瘓狀態。隨著國民政府的機關、學校、團體陸續撤至四川、雲南、廣西、貴州等地,一些音樂家先後在西南各省建立了不少的音樂院校。
  • 《西遊記》片頭曲成中央音樂學院考題?這是惡搞
    《西遊記》片頭曲成中央音樂學院考題?「中央音樂學院2017藝考考題」?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這樣個消息刷了屏?其實,這是惡搞,2017年的藝考還沒開始報名呢。老版《西遊記》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神聖不可撼動,片頭曲也是我們心中的「神曲」。但看慣了《西遊記》的你,是否留心注意過片頭曲「登登」和「丟丟」的節奏?於是,這樣一則段子的出現瞬間就吸引了注意力。
  • 中央音樂學院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大獲成功
    12月13日的這個不眠之夜,屬於俞峰教授指揮的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屬於中央音樂學院的8位作曲家,更屬於遙遠而古老的中國文化。音樂自身是一個宇宙,在這個宇宙中表演、創作是一體化的,沒有一個好的表演團隊,沒有好的作品,都是不行的,所以這次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出是中央音樂學院的一次全面展示。第二,這些作品集中體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自信和相互的溝通與和諧。每一位中國作曲家都很有文化自覺和文化思考,我們在文化自信和作品的中西結合上有創造性地達成了高度的一致。
  • 2020中央音樂學院延安藝術節(活動時間+簡介+日程)
    第二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藝術節已經盛大開幕!此次活動將全程直播,讓全國所有音樂師生、愛好者們共同參與這場由近百名藝術家傾情奉獻的藝術盛宴!  活動時間:5月23日-28日  活動簡介:在特殊的時期,本屆音樂節將以「美育雲端課堂」的形式與大家在雲端相見,通過各大平臺網絡直播的形式,讓全國觀眾足不出戶即可欣賞藝術盛宴!
  •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解密「第一堂課」:15首曲目有精心考慮
    其中,《那段時光》《一個老師的牽掛》《我們》都是由中央音樂學院教師創作的抗疫音樂作品。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認為,音樂是心靈的語言,經過重大疫情後,用音樂來表達,用音樂來抒懷,使我們各種感情融合成積極向上的意志。這堂音樂課是一場有講解的盛大音樂會。
  • 教學常規應用實例:零基礎學琴3年考上中央音樂學院
    2020年9月7日,是付偉(化名)去中央音樂學院報導的日子。能考上中央音樂學院,人生的起步也算一回事了。只要努力,將來必定學有所成,因為,這裡水平不一樣,氛圍不一樣。能給中央音樂學院送一個學生,老師也值了,不能整天誇誇其談,拿出點真本事才算數。
  • 中國十大音樂學院
    1、中央音樂學院 雙一流211 中央音樂學院簡稱「央音」,位於首都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是一所代表中國專業音樂教育水平,專業設置齊全並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音樂學府。
  • 104位即將奔赴國內外一流藝術院校的南藝附中畢業生!
    在國內外的一流藝術院校中續寫榮光 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西安音樂學院、瀋陽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國內一流藝術院校的榜單上,附中80餘人在列。
  • 2020年全國音樂學院排名
    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雄居2020年中國最好音樂學院排名10強。 全國排名 地區排名 位次百分比 學校名稱 星級排名 辦學層次 1 1 前2% 中央音樂學院
  • 2020中國藝術類大學排名,央美摘得冠軍,中國美術學院第五
    校友會2020中國藝術類大學排名發布,報告顯示前10強分別是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廣州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簡稱「央美」,為八大美院之首。中央美術學院創建於1918年,最開始學校叫做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國立美術教育學府,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開端。央美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美術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書法、造型、設計、建築、人文等大學學科,是現代以來中國美術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 校友會音樂類排名公布:中央音樂學院第一,上音排名第三
    音樂類的大學在全國是不多的,學音樂的學生也是比較少的,屬於藝術生的範疇,音樂藝術生只有通過音樂考試和文化考試都能夠上音樂類的高校,我們都知道藝術生的文化分是要求不高的,只有一些非常好的音樂學院才會要比較高的文化分,比如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等。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專題研討會在中央音樂學院成功舉行
    2020年12月10日,由中央音樂學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主辦的學院重大科研項目《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專題研討會在中央音樂學院順利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浙江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等院校的二十餘位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參與會議。
  • 全國首個潘懋元教育思想研究所在廈門南洋學院成立
    11月27日,在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從教85周年之際,全國首個潘懋元教育思想研究所在廈門南洋學院成立,當天並召開了首屆潘懋元教育思想研討會。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別敦榮,廈門南洋學院董事長、校長魯加升在研討會上致辭,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位高等教育研究界專家學者及多所高校代表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