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指數剔除中國企業業界稱「象徵意義大於實際」

2020-12-16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報導

在美國政治「打壓」中國企業的行政命令下,美國金融服務機構、證券交易所等相關方紛紛動作。

繼富時羅素指數、標普道瓊指數刪除多家中國企業發行的證券之後,12月14日,擁有最多中概股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發布聲明稱,決定將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等4家中國公司從相關指數的成份股組合內剔除。

針對納斯達克指數的這一調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日益提升,國際投資者配置中國公司的股票日趨便利,個別企業不在一些國際指數之內,並不妨礙國際投資者通過其他多種方式投資於這些企業,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與此同時,汪文斌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政府無端打壓中國企業,將繼續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中國經營報》記者通過多家中概股企業內部及第三方人士了解到,業界普遍對於美股指數調整的動作並不意外,認為這是美國對中國部分企業的限制政策在資本市場的逐步落地,未來不久此類動作或許將繼續出現。

美股指數紛紛動作

根據納斯達克的聲明,決定將中芯國際、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中車集團公司四家從指數中剔除。

在納斯達克指數之前,標普道瓊指數通過官方網站表示,將在12月21日股市開盤前從旗下所有指數中移除包括中芯國際、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康威視」)在內的10家中國企業的A股、H股(即港股)和美國存託憑證(ADR),同時還將於明年1月1日前從其「固定收益指數」中刪除11家中國企業發行的證券。

更早前,另一家富時羅素指數就表示將移除海康威視、中國航天衛星等8家中國公司的股票。

記者注意到,三家股市脂數公司在聲明中都提及美國政府在今年11月禁止美國投資者購買列入其「黑名單」的公司證券的行政命令。此番涉及的大多數企業為「中字頭」,由國資控股或具有國資背景。

眾所周知,股市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市場行情變化的一種供投資者參考的指示性數字,全球各個資本市場的指數供應商數量眾多,計算方式各不相同,每個統稱的指數旗下又包含多個「子」指數,既有綜合指數,又有行業指數,可謂「五花八門」。一般業界較為熟知的美股三大指數,即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道瓊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其中後兩者是由標普全球(NYSE:SPGI)的子公司標普道瓊指數公司創建。中國內地A股、中國香港H股的上市股票往往也被美股指數公司納入其指數體系,比如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指數公司將一定條件下的中國A股納入體系內。

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郝俊波指出,此番股市指數除名的這些公司中,除了中芯國際擁有在美國上市後又退市的經歷,其他均未在美國股市交易,這意味著其投資者以國內投資者為主,在A股、H股投資參照指數更多使用的是滬指、深指、科創50、恒生等指數,美股指數的除名更多的只是象徵意義,對這些中國企業來說實際影響不大。

公開信息顯示,中芯國際曾於2004年3月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於2019年5月退市,而今年7月16日,中芯國際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IPO。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該公司營業收入實現208億元,同比增長30.23%,淨利潤達到29.5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13億元大幅增長314%。從主營業務的地區分布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北美洲地區的營收佔比為18.6%,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呈下降趨勢,而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的營收佔比持續上升。

中芯國際管理層在三季報公告中表示,「2020年外部形勢複雜多變」,「目前公司正常運營,短期內出口管制對公司產生一定影響但影響可控,公司會繼續跟進此事,並持續評估影響」。

中國企業積極應對

此番美股部分指數剔除多家中國企業並未激起太多的水花,一位中概股企業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打壓」已非一日之事,企業在面臨國際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早已打「預防針」,部分業務短期內肯定會受到衝擊,但只能積極應對,謀求新出路。

事實上,自2018年8月起,美國就開始通過政治力量對中國科技企業進行限制,先將44家軍工科技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2019年5月又將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列入其所謂的「實體清單」,同年10月將8家中國企業列入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禁止與美國企業合作。今年5月至7月間,美國商務部、國防部等先後擴充「實體清單」,限制的中國企業範圍進一步擴大。今年12月初,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對非美國公司在美國上市提出了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比如證明自身不受他國政府所有或控制,要求發行人連續3年不能滿足美國監管機構對會計事務所檢查要求的,將禁止其證券在美國市場交易。儘管該法案適用於美國之外所有國家的公司,但業界普遍認為其矛頭對接中國的意味非常明顯。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長期來看,包括《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在內的美國政府頻頻動作,本身具有中美經濟脫鉤的主觀意圖,對於中國企業而言,額外的信息披露成本和證券行業政治化,毫無疑問會打擊他們赴美上市的熱情。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美國納斯達克、紐約兩大主流證券交易所分別有176家和80家中概股企業,還有38家中國企業等待在美上市。

記者注意到,近兩年來,無論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還是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都不同程度地調整業務結構,以及做一些應對準備。比如自去年11月阿里巴巴登陸港交所以來,在港上市的中概股接踵不斷,如京東、網易、中通快遞、華住集團等,「回流」趨勢非常明顯,二次上市既是為企業打開更多募資通道,也是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分攤風險。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的獨角獸企業,如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依圖科技、雲從科技等人工智慧公司,不約而同地將目光瞄準A股科創板,而不再優先選擇納斯達克等美國資本市場。根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在科創板排隊等待上市的企業高達283家。除此之外,一家「出海」主要靠海外市場營收的企業的創始人告訴記者,在今年「雙循環」的大趨勢下,將從國內市場尋求增長點。

(編輯:張靖超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美股指數剔除中國企業 業界稱「會打擊赴美IPO熱情」
    中國企業積極應對此番美股部分指數剔除多家中國企業並未激起太多的水花,一位中概股企業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打壓」已非一日之事,企業在面臨國際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早已打「預防針」,部分業務短期內肯定會受到衝擊,但只能積極應對,謀求新出路。
  • 納斯達克指數剔除中國公司:納斯達克,或將失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記者說,納斯達克上周五稱,美國政府限制購買一些中國企業的股票後,納斯達克將刪除其指數中的這些中國公司。而在實際經營中,哪個公司都不能保證自己就是常青樹,市場競爭的特點和魅力,就在於誰都不知道下一個登場的是哪家公司,更不是知道下一個黯然離場的是哪個大鱷。2018年6月份的第2周,美國通用電氣被剔除出道瓊指數。
  • 富時羅素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中剔除
    來源:中國基金報英國真下手了!中芯國際、海康威視被剔除!美國又打壓,我外交部、商務部回應!中國基金報泰勒英國真下手了!剛剛,富時羅素剛剛宣布,從1月7日起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和富時中國50指數中剔除。
  • 富時羅素: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中剔除
    12月22日訊,富時羅素從1月7日起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和富時中國50指數中剔除。「世界經濟需要中國,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世界。無論遇到什麼困境,中國經濟浩蕩前行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 多家指數公司被迫剔除中資企業 實際影響幾何? 在11月美國頒布行政令禁止美國公司及機構等購買部分中國證券後,近期標普道瓊、富時羅素等指數公司宣布從其指數產品中剔除部分相關中資企業股票。
  • 美股三大指數分別是什麼?美股三大指數的區別
    大家都知道美國股市最重要的三個指數分別是道瓊工業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這三大指數對於美股投資有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但是很多美股新手投資者並不了解這三大指數。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美股三大指數分別是什麼?美股三大指數的區別。
  • MSCI剔除中國公司背後也有機會
    MSCI指數公司近日發布聲明稱,在美國政府11月發布有關美國投資者不得交易部分中國企業股票的指令後,決定把10隻中國公司股票從全球可投資指數系列的成份股組合內剔除,自1月5日交易結束後生效。這些股票包括中芯國際H股、中國交建A股和H股、中國衛星、中國鐵建A股和H股、中國中車A股和H股、海康衛視和中科曙光。
  • 2020開局風雲詭譎,港股美股中國企業Q1表現如何?
    >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中,交易量排名TOP 10企業為:我們再看港股和在港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反映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整體表現,其成分股為50家在港上市的中國企業,包括騰訊控股(富途安逸服務客戶)、吉利汽車、中信股份、中國燃氣等企業。本文主要用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來看港股的中國企業整體表現。
  • 艾德證券期貨:指數短期上升承壓 科技及醫藥個股機會仍大於風險
    昨日,恒生指數微跌0.03%,收於24725.63點,國企指數上漲0.17%,紅籌指數上漲0.22%,恒生科技指數上漲1.11%。科技、泛消費、醫藥健康、造紙、汽車、半導體等漲幅居前。  對於港股市場中短期走勢,指數上升或將面臨壓力,但在個股如科技、醫藥等板塊我們仍認為機會大於風險。
  • 標普道指剔除21家中企引關注
    來源:參考消息【路透社北京12月10日電】針對標普道瓊將從股債指數中剔除21家中企,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周四表示堅決反對,並稱這是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的又一事例。標普道瓊指數有限公司今日稍早稱,會將海康威視和中芯國際等共計21家中資企業從其股票和債券指數中剔除。此前川普政府下令禁止美國投資者購買部分中企證券。【路透社紐約12月10日電】標普道瓊指數有限公司周四稱,會將海康威視和中芯國際等多家中資企業從其股票和債券指數中剔除。
  • 富時羅素新納入國聯證券 無A股股票被剔除
    此次,無A股股票被剔除。此次,無A股股票被剔除。  相關報導:  富時羅素季度調整結果公布 納入這隻券商股  北京時間11月21日,國際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公布了旗艦指數2020年11月的季度審議結果。
  • 美股收盤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瑞幸咖啡跌超30%
    民航局批准美國航司六月飛中國航班計劃  外國航空公司復航中國航線似乎要鬆動了。21世紀經濟報導從可靠信源獲悉,中國民航局5月22日下午已經批准了美國的航司六月飛中國的航班及包機計劃。這意味著,滯留美國數月的中國留學生和中國旅客,終於有了更多機會儘快回到國內。
  • 如何在美股裡,買中國企業的股票?
    近期美股很是熱鬧,可以用「連環炮」來形容。 第一炮:4月2日,在被渾水做空數月後,瑞幸咖啡突然「自爆」稱,偽造了22億元的交易額。受此影響,瑞幸咖啡市值一夜跌掉75.6%。
  • 美銀:美股風險「完全下行」 標普500指數年底或跌至2900點
    她認為,在今年剩餘的時間裡,美股所面臨的風險完全是偏下行的,到年底標普500指數或跌至2900點。在本周舉行的年中展望網絡簡報會上,蘇布拉曼尼亞解釋稱,她將標普500指數今年年底的目標點位設定在2900點,較最新收盤價低8%左右。同時,她也提出了一個看漲美股的理由,那就是「與債券相比,股票很少像現在這樣具有吸引力」。
  • 中芯國際、海康威視被剔除!美國又打壓,我外交部...
    中國基金報 泰勒英國真下手了!剛剛,富時羅素剛剛宣布,從1月7日起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和富時中國50指數中剔除。富時羅素: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中剔除22日晚間,英國富時羅素公司(FTSE Russell)宣布,從1月7日起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和富時中國50指數中剔除。
  • MSCI明晟「跟風」剔除中企股票
    本報記者 趙覺珵全球最大的股票指數公司之一的明晟公司(MSCI)15日宣布,將於2021年1月5日收盤後,把美國政府聲稱幫助中國軍方的7家中國公司從其指數中剔除,此前標普道瓊指數公司和富時羅素公司已採取類似行動。
  • 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 軟體巨頭SAP SE跌超20%
    鳳凰網財經10月26日訊,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道指跌0.91%,納指跌0.93%,標普500指數跌0.93%。美股軟體巨頭SAP SE跌超20%,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4%。波音、洛克希德馬丁跌逾1%,中國外交部宣布制裁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防務和雷神等對臺軍售美企。
  • 美股開盤:三大指數上漲 Prevail Therapeutics(PRVL.US)漲超83%
    原標題:美股開盤 | 三大指數上漲,Prevail Therapeutics(PRVL.US)漲超83%   周二(12月15日)美股開盤,三大指數上漲
  • 美股納斯達克指數標普指數創歷史新高
    美股周二收高,納指與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最高收盤紀錄。投資者預期新冠疫苗將刺激經濟復甦,而美聯儲、歐洲央行等進一步寬鬆的前景升溫。耶倫稱需採取緊急行動來防止美國經濟衰退。 國際衍生品智庫分析師認為:美股創新高,多頭趨勢延續,多單可以繼續持有。
  • 海康威視等10隻中企股票被美國多個指數刪除
    美東時間12月15日,MSCI指數公司發布聲明稱,在美國政府11月發布有關美國投資者不得交易部分中國企業股票的指令後,決定把10隻中國公司股票從全球可投資指數系列的成份股組合內剔除,自2021年1月5日交易結束後生效。
  • 美股市場又魔幻了!沒啥利好三大指數再創新高,「逆邏輯」牛市?
    當地時間12月4日,美股市場又魔幻了。當天,美股三大指數創歷史新高,但美國11月非農就業數據遠遜於預期,僅有預期值的一半左右。這背後有何玄機?美股牛市將延續還是高位回落?哪些板塊可能逆襲?美股三大指數創新高Wind數據顯示,12月4日,道指漲0.83%,報30218.26點;標普500指數漲0.88%,報3699.12點;納指漲0.70%,報12464.2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