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 | 溫風至,盛夏始,池蓮生香

2021-01-12 澎湃新聞
今日小暑 | 溫風至,盛夏始,池蓮生香

2020-07-06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節氣

小暑簡介

今日23點14分

迎來小暑節氣

小暑過,每日熱三分

炎炎盛夏正向我們走來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正值初伏前後

天氣漸漸變得悶熱潮溼

「桑拿模式」即將開啟

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時段。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暖溼氣流的影響,我國多地高溫潮溼多雨。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溫潮溼多雨,但對於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於成長。

小暑物候

一候溫風至

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二候蟋蟀居宇

《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

三候鷹始鷙

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習俗

曬書畫、衣服

小暑時節,民間還有曬書畫、衣服的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

因為這一天,為一年中氣溫最高、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曝曬,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

小暑「食新」

小暑的到來,意味夏季高溫天氣即將開始。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炎熱氣候,同時表示對最早一輪穀物收穫的感恩,中國社會在幾千年的時間裡逐漸形成「食新」「祭祀五穀大神」等習俗。

「食新」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表示對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小暑食藕

在我國很多地方,有「小暑吃藕」的習俗。據說這個習俗開始自清朝鹹豐年間,藕一方面與「偶」諧音,有成雙入對合合滿滿的寓意,另外在文人墨客筆下,藕也因出淤泥而不染被賦予了高潔的品行。而從食物本身來說,藕也有健脾開胃的作用,適合夏天食用。

小暑食黃鱔

俗語:小暑黃鱔賽人參。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

小暑養生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降雨增多,人體陽氣在外,脾胃相對空虛,易出現上熱下寒、外熱內寒的狀況。

養生宜溫補去寒、陰補降熱。最宜借著此時旺盛的天地陽氣,養護好自身,得以健康無恙。

防寒護陽

天熱難耐,用空調一定要常開窗通風,否則長期在密閉空調房中,會有頭暈、噁心等「空調病」症狀——為過濾後的空氣中負離子顯著減少,而陽離子過多所致。老人、小孩尤其應注意避免風扇空調直吹,溫度設定在26℃以上為宜。

以熱驅寒

「熱在三伏」,也是寒性體質調養的大好時機,可以到中醫院去做三伏貼、三伏灸。此時人體處於陽氣旺盛、氣血通暢、皮膚腠理鬆弛的狀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味清淡

《遵生八箋》曰:「是月腎臟氣微,脾臟獨旺,宜減肥濃之物,益固筋骨。」質地肥厚、味道濃烈的食物,往往失去食物的真味。

小暑時節,飲食宜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氣清、腸胃舒暢。食材也適宜選用當時當地的食物,最得天地中和之氣。

原標題:《今日小暑 | 溫風至,盛夏始,池蓮生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今日小暑:溫風至,蟋蟀居宇,鷹始鷙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小暑通常會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月8日這幾天,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小暑之後,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達到最熱,此節氣中,全國的農作物都將進入茁壯成長的階段,應加強田間管理。
  • 鏡頭|綠樹濃蔭 時至小暑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暑,表示炎熱,小暑為小熱,意指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小暑時節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讓我們跟隨鏡頭,感受各地小暑時節的農忙景象。溫風至,農忙始,早稻起,夏收催。
  • 今日小暑:夏漸濃 道珍重 祝君安
    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季節就要結束,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面臨盛夏「大熱」。《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7月6日23時14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標誌著即將「出梅」入伏,炎炎盛夏開始登場。
  • 今日小暑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今日23點14分迎來小暑節氣小暑過,每日熱三分炎炎盛夏正向我們走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正值初伏前後天氣漸漸變得悶熱潮溼「桑拿模式」即將開啟究竟會有多熱呢?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至,「入伏」倒計時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溼,灼熱鋪天蓋地,讓人無處藏身。時至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大地便不再有一絲涼風,風中還會帶著熱浪。小暑時,我國南方地區已是盛夏,部分地方也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常伴隨著大風、暴雨。從小暑開始,人們做好了迎接酷暑的準備。
  • 今日小暑,揮灑汗水,迎接希望
    傅建斌 攝「小暑過,每日熱三分」這時正值初伏前後空氣溼度逐漸加大「桑拿天模式」即將開啟炎熱的時節,來了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大地上不再有一絲涼風熱浪排山倒海一般襲來張平良 攝二候蟋蟀居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 小暑來了,注意防暑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民諺小暑的到來,標誌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農諺有「小暑交大暑,熱得無處躲」的說法;但小暑並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故農諺又有「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的說法。暴雨也時常在小暑節氣光顧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例如民諺有「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說,更有「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經驗總結。
  • 2020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 小暑三候是哪三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在二十四節氣中,小暑節氣是屬於夏天的節氣,並且在小暑的時候天氣也越來越熱,那麼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2020?小暑是入伏頭一天嗎?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2020:不是  俗話說「夏至三庚入伏」,意思是說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
  • 節氣說禮|小暑,黼黻文章學敬事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唐·元稹如果僅僅從物候與氣候的現象層面來看,小暑節氣當是夏令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小暑,夏令第五個節氣,農曆六月季夏之節,也標誌著從曆法上的夏季已接近尾聲,但氣溫上的炎夏才剛剛開始。在小暑節氣期間,將感受到「出梅,入伏」,從溼度巨大邁入逐漸酷熱的炎夏。《禮記.月令》篇中,季夏「小暑、大暑」二氣的描述為:「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林鐘。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 俗語「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三伏天」,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等說法。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俗語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大家有沒有去了解過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不是真的大暑前後時間的天氣會相當熱呢?很多時候,人們會以為,進入到小暑的天氣就是最熱的。
  • 2020小暑節氣朋友圈說說大全 小暑是夏季開始炎熱的一個信號哦!
    嘻嘻,小暑快樂-怎會忘記你!     小暑小暑要消暑,心情舒暢清涼繞。飲食清淡營養高,保證休息體質好。戒驕戒躁容顏俏,緩解壓力愜意到。願友消暑開懷笑,健康幸福吉祥罩。小暑快樂。     小暑來到天更熱,注意火氣別太多,養心保肝有絕招,靜心鍛鍊強體魄,飲食適量別貪多,潔淨扮演重角色,偏食嗜食要不得,當心肝臟不工作。小暑日快樂!
  • 廿四節氣 | 小暑:薰風慍解引新涼
    原創 平兒 大家健康小 暑 說 暑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兩個節氣。二暑所在的六月被稱為焦月、溽月。焦月體現的是暴曬的暑熱,溽月體現的是悶熱的暑溼。暑,有兩個屬性——熱與溼。暑,熱也。——《說文解字》暑,煮也。
  • 「詩詞鑑賞」一池睡蓮一池詩,古詩詞裡的池蓮,花中的睡美人!
    水禽遙泛雪,池蓮迥披紅。幽林詎知暑,環舟似不窮。頓灑塵喧意,長嘯滿襟風。和買盆池蓮宋-趙希逢終日歡陪解語蓮,浮花欲比價相千。不須更買盆池景,寂寞無言涴眼前。池蓮宋-郭印擢幹洿池中,天姿本清淨。白白與紅紅,邂逅識真性。
  • 今日小暑,做一碗冰涼清爽的星空冰粉,品嘗深邃的夏天味道
    今日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過,每日熱三分等說法,總之,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終於要來了。要擱以前,夏天還是挺讓人忌憚的,熱的不可方物。平淡無奇的食物上,冷藏冰鎮,才是小暑的正確打開方式。今天就推薦一道小暑節氣的消暑美食,星空冰粉。正宗傳統的冰粉都是用冰粉籽搓出來的,在之前手搓冰粉的文章裡就有介紹。而星空冰粉,不僅僅有手搓冰粉的沁涼涼,甜滋滋的味道,還有嘴巴嘟嘟,喉嚨順滑的口感,再配合深邃的顏值,就能讓吃貨們尖叫了。
  • 今日小暑,談談食物的「寒熱溫涼」!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正值初伏前後,天氣漸漸變得悶熱潮溼,「桑拿模式」即將開啟。此時,大家對冰凍食物、冷飲最沒有抵抗力。養生對於食物的溫度、寒熱的性質都是有講究的。那我們要怎樣理解食物的「寒熱溫涼」呢?
  • 千林掃作一抹黃,只有芙蓉獨芬芳,盛夏,和古詩詞裡的拒霜花邂逅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曾經這樣描繪芙蓉花:「此花豔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蓮之名,八九月始開,故名拒霜。」風露清愁,紅樓夜宴,黛玉抽到了芙蓉花籤,姐妹們說,除了黛玉無人能勝此花。盛夏時節,和我一起讀古詩詞,去邂逅那盛開在冷露清秋時節的芙蓉花。01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