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監考到一個最調皮的班,接觸過的老師都說他們是「精英」,成績不好,不想學習,又愛講話。
我自然了解這些,因為我所教的班級也有幾個孩子在這個試室考試,平常上課頗為無奈,青春期的叛逆。我以為我會有足夠的耐力、心性感化他們,讓他們回到正途。但是,收效甚微。
高考成績出來了,廣東本科文科錄取分430,理科錄取分410,在我們這樣一個十八線外的小縣城,一個普通的中學而言,能考過本科分數已是莫大的歡喜了。有個普通大學可以去讀,之後再找個體面的工作,或許,生活就是這個樣子。
可是,有個朋友的小孩在湛江重點中學,考了654分,另一個孩子在廣州某重點中學,考了684分。兩位朋友的表現都很淡然,說是正常發揮,不意外,不驚喜。
莫名的就有了層次的分別了,原來還是那句源自莊子的老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起點不一,奮鬥不一,視野不一,註定人生的格局也不一。
問了問朋友,會給孩子填報哪個學校,說考慮華東高校,已經有學校的老師打電話來聯繫了,正在考慮,但會傾向於復旦大學;另一個說考慮中山大學,在廣東來說,這也是頂尖學府了。
雖然語氣平淡,但我還是感覺她們背後的欣慰與驕傲。十年寒窗的艱苦拼搏,終於打開了一條通往幸福的大道,如何不讓人喜悅?
可是那些普通的過本科線的四百多分的孩子,在選擇院校的時候可能就要考慮許多因素了。四年後大學畢業時與那些985、211院校畢業的孩子相比較,能力高下即有分曉。
所以,在面對那些考了454還莫大歡喜的孩子,我有了些許擔憂,不知未來會如他們所預想的那般美好嗎?可以安慰的是,相信他們也盡力而為了,這樣的分數對得起他們的努力付出了。
但是,眼前的這些不思進取、沒有方向的孩子,感知不到未來的可憂,這才是真正令人擔憂的地方。
試著找來詢問、談心,但沒有效果。捫心自問,我們學校的老師都特別盡心盡責了,為何所有的諄諄善誘在這些孩子的身上就不起作用了?許多時候老師沒有辦法了,請家長過來協助分析,看多了才知道,家長也奈何不了。
原因在哪?為何同樣的教育會培養出差距如此大的孩子?會是那個叫做「學前班」的時候,我們的家長缺少陪伴,以為還小,不要著急?還是一直以來覺得工作重要,生意重要,極少和孩子溝通,沒有目標的指引,導致孩子對學習有障礙,厭倦了學習,於是乎越來越差,而今只有仰望別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艱辛,但還是有如是多的父母在孩子幼小之時,灌輸了「讀書能改變命運」的思想,從小陪著孩子一起面對學習,克服困難,才有了如今從容的選擇。
多希望這些調皮的孩子能明白以上道理,多希望孩子的父母能在關鍵時刻給於指導,不要以為將孩子送到學校,平安就好。讀不好書,以後又如何在競爭的社會有一席之地?又如何應對紛繁多變的世界,讓自己的生活過得不那麼拘謹?
這個世界,誰都不容易,孩子難,父母也難。但是,正因如此,才要咬牙堅持,拼出一條道路。
監考順利結束,在訓了一頓外加若干「心靈雞湯」的言語中,他們安靜地考完試。今天,暑假正式開啟,可是,一連幾天我都無法平復心情,眼前總是晃動著那些調皮孩子的面孔。
於是,寫下以上。孩子,讀過此文,多希望你能理解題目的意思。
原創文章:山湖雲海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聯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