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一位來自山東省青州市的果農朋友,諮詢農學博士有關葡萄蟲害防治的問題。他說:我種了3畝地的露天葡萄,現在正處於果實膨大期,但好像受到了蟲害影響,而且這種蟲子應該是薊馬,應該如何防治才好。的確,當前季節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葡萄薊馬活動以及危害,與這位果農朋友類似,很多葡萄種植戶都不知道如何科學防治薊馬,等到葡萄園有受害症狀時,才開始大力用藥治療,期望可以一次性滅殺害蟲,實際效果卻是一般般。
為了幫助果農朋友們提高產量、增加品質,接下來,農學博士就針對葡萄薊馬進行詳細分析,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技術參考,不對不全的地方,也請大家批評指正。
首先,我們要清楚薊馬危害葡萄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在北方地區,葡萄薊馬主要以若蟲、成蟲的銼吸式口器吸取幼果、嫩葉和新梢表皮細胞汁液。幼果受害時,當時不會變色,第二天被害部位就會失水幹縮,形成明顯的小黑斑,隨著果粒增大而逐漸擴大,呈現不同形狀木栓化的褐色鏽斑,嚴重影響到果粒外觀品質,降低商品價值,在一些葡萄園,薊馬危害嚴重到引起裂果現象出現。
當葡萄植株葉片受害時,因為葉綠素會被破壞,先出現退綠黃斑,隨後葉片變小,捲曲畸形,甚至乾枯,有時候還會出現穿孔,而被害的新梢生長會受到抑制,進而影響到植株整體長勢。
既然薊馬對葡萄危害十分嚴重,那你知道薊馬長什麼樣子嗎?
在我國葡萄主產區,分布的薊馬均為雌蟲,雌成蟲體長在1-1.5毫米,呈現淡黃色至深褐色,兩對翅狹長、透明,邊緣還有很多長而整齊的纓狀綠毛。翅脈退化,只有兩條縱脈,翅不用時會平行放在背上,頭略向後傾。薊馬口器為圓錐形,屬於不對稱的銼吸式口器。具有觸角6-9節,略呈現珍珠狀,卵很小,顏色為淡黃色,似腎形。
以山東地區為例,葡萄薊馬危害都有哪些發生規律呢?
在山東很多地區,葡萄薊馬一年可以發生6-10代,多以成蟲與若蟲在雜草、蔬菜和病株上越冬,少數會以蛹的形式越冬。到了第二年5月下旬,一般是葡萄初花期,就開始有薊馬為害幼果的症狀。到了葡萄幼果膨大期,薊馬危害開始加重。在大部分葡萄種植區,主要是巨峰葡萄品種受害嚴重,其他葡萄品種受害較輕。薊馬成蟲十幾活躍,擴散速度很快,懼怕陽光,白天多在陰蔽處為害,到了夜間、陰天的時候,就會在葉面上為害。葡萄薊馬危害有兩個發生高峰期,分別出現在6月-7月上旬、9-10月份,在這兩個高峰期,每片嫩梢葉片上可振落採集20頭蟲以上。
葡萄普遍受到薊馬危害,那薊馬為什麼會如此「猖獗」呢?
1、薊馬生活習性,增加防治難度
薊馬成蟲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白天只在陰蔽處危害,導致很難被及時發現,再加上果農對薊馬認識不足,即便是看到了,也容易誤判為其他害蟲,進而出現誤診誤治現象。尤其是晝伏夜出的特性,加大了果農對薊馬的防治難度。
2、薊馬繁殖速度快,蟲口數很難控制
葡萄薊馬具有很強的自我繁殖能力,只要環境條件適宜,一年甚至可以發生10代以上。在前段時間,山東地區普遍雨水較少,如果預防工作沒有做到位,很多葡萄園都面臨薊馬大爆發的問題。除此之外,葡萄薊馬的活動性極強,可以在不同寄主植物間轉移,應對不良環境影響,這就導致薊馬蟲口數很難被徹底控制。
3、農戶管理意識淡薄、錯過最佳防治時期
葡萄薊馬個頭小、隱蔽性強,最容易被果農們忽視。因此呢,在薊馬剛開始危害的時候,大部分農戶並沒有及時察覺,進而錯過了最佳防治時期,等到採取防治措施時,葡萄果實已經受到巨大危害。還有一種情況,即便是發現了相關症狀,果農卻錯將薊馬蟲害誤判為生理性病害,沒有及時噴施殺蟲劑,最終導致薊馬泛濫成災。
4、重用藥、輕預防
葡萄薊馬對一些品種危害程度較小,就導致農戶放鬆了警惕,沒有採取預防措施。等看到明顯症狀之後,才想起來防治。為了追求防治效果,一味地提高用藥量、增加用藥次數,不僅不能一次性滅殺葡萄薊馬,還會殺死大量天敵,導致蟲害更加厲害了。
葡萄薊馬發生代數多、危害大,我們應該如何有效防治呢?
葡萄薊馬屬於孤雌生殖,發育期很短,繁殖力極強,且有世代重疊現象,個體小易隱蔽,容易產生抗藥性等。針對這些特點,我們防治葡萄薊馬必須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
1、徹底清園
葡萄薊馬可以在雜草、落葉以及蔥、蒜葉鞘中越冬,所以在入冬前,我們要徹底清除園區內的雜草、落葉,並不要間作套種蔥、蒜等蔬菜,以便充分消滅越冬蟲源。可以結合冬前修剪,剪除病蟲枝,並進行冬灌,以淹死土壤中越冬的若蟲、蛹。
2、合理密植
在建立葡萄園時,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品種特性,做到合理密植,對於枝葉茂盛的葡萄品種,我們要適當種的稀疏一些。因為在葡萄生長過程中,如果枝葉過於繁茂,不僅影響到葉片光合作用,還會造成園區隱蔽,通風透氣變差。所以呢,為了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我們應該合理密植,以抑制病蟲害發生。
3、天敵防治
葡萄薊馬常見的天敵主要有微小花蝽、華姬獵蝽、草間小黑蛛、中華草蛉、四條食蚜蠅等,儘可能保護、利用天敵,也可以有效控制薊馬發生,而且是經濟綠色的方法。
4、加強水肥,增強樹勢
在葡萄的膨果期,我們應該及時補充水肥,避免植株出現早衰現象。在果實成熟這一階段,注重鈣鎂磷肥的補充,並適當澆水,避免土壤忽幹忽溼。只有水肥供應充足而又及時,才能夠讓植株健壯生長,進而提高抗蟲能力。
5、化學藥劑防治
對於葡萄薊馬,常用的殺蟲劑有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2500倍液、1.8%齊蟎素乳油2000-2500倍液、1.8%農家樂乳劑2000-3000倍液,根據葡萄薊馬的實際發生狀況,間隔7-10天噴霧1次,連續用藥2-3次。
小偏方:一個擁有20年葡萄種植經驗的農戶提供了一個小偏方,那就是用菸草石灰水防治,具體配方為菸草與生石灰、水按照1:1:100的比例,浸泡一天一夜,然後用紗布過濾去除殘渣,在噴施前,將石灰乳與菸草葉水混合均勻,就可以用於噴施,防治葡萄薊馬了。提醒一下,菸草石灰水務必隨配隨用,不能長時間貯存。
小貼士
葡萄薊馬具有一定遠距離飛行能力,為了避免交叉危害,在薊馬發生階段,我可以考慮給葡萄園覆蓋防蟲網;在日常防治中,還可以利用成蟲趨光性,在棚內裝上黃板,對成蟲進行誘殺。總之呢,對葡萄薊馬防治,最好採用綠色環保方法,儘量減少農藥使用。
總結
葡萄薊馬繁殖速度快,一年可發生10餘代,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有效進行預防,輕則減產,重則絕產。而現在正是葡萄膨大期,也是薊馬高發期,為了避免、減少薊馬對葡萄果實的危害,我們務必做好各項防治工作,爭取將產量最大化。當然了,只有看對症、用對藥,才能將葡萄薊馬徹底控制住,杜絕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