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棉薊馬發生嚴重原因分析,防控要在棉花齊苗至3片真葉期

2020-12-03 天山植保

棉薊馬是一種靠吸取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屬於昆蟲綱纓翅目。幼蟲呈白色、黃色、或橘色,成蟲則呈棕色或黑色。棉薊馬成蟲體長1.1毫米,淡褐色。觸角7節,未節很小。複眼紫紅色。前後翅後綠的纓毛均細長色淡。卵長0.3毫米,黃綠色,腎狀形。若蟲淡黃色,翅芽不明顯。蛹形似若蟲,觸角披在頭上,翅芽明顯。

一、今年棉薊馬發生嚴重的原因

2019年暖冬的氣候、2020年早春氣候特點,有利於棉薊馬的安全越冬和繁殖。2019年冬季積雪薄,暖冬春季氣溫回升快,融雪期較2019年早了半月以上,這些氣候特點利於棉薊馬的安全越冬。

據調查,田邊雜草苜蓿和大蔥上蟲口數量是2019年偏高一倍以上。3月下旬升溫快,早春成蟲或若蟲在蔥蒜地活躍,蟲口數量大,4月中下旬氣溫高,風頻。從2020年早春的物候來看,樹木發芽顯綠時間明顯早於往年,早春寄主植物顯綠早,為棉薊馬繁殖提供了食物,加之,早播的棉田在4月20日後陸續出苗,為棉薊馬提供豐富可口的食源。較有利於棉薊馬的發生危害和繁殖。

二、棉薊馬發生規律

(一)越冬方式

棉薊馬主要以若蟲和偽蛹越冬,越冬場所為表土、土縫、土塊及枯枝落葉下。有些還會在田外雜草中、樹皮下等位置渡過,直到第2年春天,等到溫度適宜以後開始活動,待到棉苗出士以後再進入棉田。

(二)溫溼度條件

棉薊馬喜歡的溫度在15~25℃之間,相對溼度不高於60%,這也是它們繁衍和危害的高峰期。一旦溫度高於26℃、相對溼度達到75%以上,棉薊馬的數量和危害度就會下降。

(三)生活習性

棉薊馬個體小,能飛善跳,喜歡陰暗但溫暖的地方,一般晝伏夜出,白天躲在葉子背面危害棉苗,陰天或晚上取食葉子正面,受驚後會潛伏於地表或土縫中;喜歡藍色和白色,在有地膜和雜草較多的棉田中發生較早、較重。

(四)危害時期

棉薊馬在我區於4月中旬出蟄活動。日平均氣溫達10℃時,越冬代相繼羽化,成蟲即可取食活動。以2齡幼蟲較為活潑,常在葉脈兩側和靠近葉柄處聚集危害。棉苗出土後,薊馬開始危害棉田,當棉苗處在子葉期至1~2片真葉期時,主要危害生長點,是造成「無頭棉」的主要時期,也是棉田薊馬危害的第一個猖獗期。儘管這時棉田薊馬密度不大,但常常澘伏在隱蔽處,有時又隨溫度下降而潛入土中,所以不易發現。此後,隨著氣溫的迅速上升和其他寄主的成熟,棉田薊馬數量還會有一個急劇上升、達到高峰的時期,主要危害棉葉,是棉田薊馬危害的第二個猖獗期。此後棉田薊馬數量急劇下降。

三、棉薊馬危害症狀

棉薊馬危害棉花造成銀斑、多頭、皺葉症狀的形成。棉薊馬從棉花子葉期開始遷入棉田,進地後,棉薊馬的成蟲或若蟲多集中於棉株的嫩頭和棉葉背面銼吸汁液。棉花葉片被害後,葉背面流出汁液後,創傷面愈傷後形成銀白色薄膜,就形成銀色的小斑點。棉花真葉長出後,頂心嫩頭易受棉薊馬銼傷,危害期較早形成「公棉花」或「無頭棉」,棉花易形成多頭分化,生長點生長出多叉多枝,形成"多頭棉」,多頭棉結鈴少,生育期推遲,造成棉花生長遲緩。

四、棉薊馬的防控技術

(一)棉薊馬防控的農藥

目前市場上防治棉薊馬農藥較多,有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多殺黴素、溴氰菊酯、呋蟲胺、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多殺黴素、丁硫克百威、溴氰蟲醯胺、苦參鹼、螺蟲乙酯、氟啶蟲胺腈等農藥。

(二)棉薊馬的最佳防治期和防治指標

最佳防治期是棉花齊苗至3片真葉期防治為宜,當百株有蟲株率達到3-5%或百株蟲口達到5-8頭時,由於棉薊馬晝伏夜出習性,利用晴好無風天氣,抓住早晚時間進行防治;棉薊馬一般受驚後會潛伏於地表或土縫中,防治時要全田覆蓋用藥,即棉苗和地面都要著藥。一般進行兩遍防治。

(三)防治藥劑

棉花齊苗至3片真葉期,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上旬,此期田間天敵少,建議棉農選擇吡蟲啉+阿維菌素,或啶蟲脒+阿維菌素。或使用20%或36%啶蟲脒畝用量10-20克兌水40-50公斤;20%吡蟲啉畝用量20-30克兌水40-50公斤;70%吡蟲啉畝用量2-3克兌水40-50公斤,交替使用,防治薊馬,控制無頭率、多頭率在1%以下。

作者:賀奇志(129團農業發展中心),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棉花棉薊馬發生特點、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棉薊馬,也稱為菸草薊馬和洋蔥薊馬,屬於薊馬家族,是一種嚴重威脅棉苗生長的害蟲。它主要傷害棉苗真葉和頂端,真葉片受損後,出現黃色斑點,嚴重時會被燒焦並折斷。小葉受損後,白色斑塊紮根。(一)發生規律棉薊馬在尉犁縣每年發生5~6代,成蟲潛伏在土縫、土塊、枯枝落葉及未收穫的大蔥、蒜、洋蔥的鞘內越冬。第二年氣溫升高至15℃時,3 月底4月初開始活動,先在越冬寄主上活動一段時間,然後遷飛到早春發芽的雜草上取食繁殖。棉苗出土後子葉期至1~2片真葉期(5月上旬、中旬)遷至棉苗上危害。
  • 進入五月棉花苗期管理有何不同,具體措施有哪些
    一、今年特殊氣候下,棉花種植現狀的分析今年的棉花播種期有所不同,播種早的農戶有的4月5號,4月6號就開始播種了(4月6號7號滴水),而播種晚的有的棉花現在還在頂土出苗,所以說今年的棉花播種時期拉的非常長。
  • 當前棉花生長發育特點及田間管理技術措施
    調查結果反映出:隨著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全地區棉花生長不斷加快,至6月3日,所有監測點棉花已全部進入蕾期,陸地棉生育進程已趕超去年和歷年平均水平,其中株高、株高日增長量、主莖真葉數、單株蕾數和果枝數明顯高於去年,略高於歷年同期均值,尤其是株高和主莖真葉數較去年和歷年增幅明顯;地區長絨棉生長發育基本正常,但各監測點生長發育指標仍略滯後於去年同期和歷年同期平均值。
  • 棉花蕾期的主要生育特點及管理關鍵技術
    一、 生育特點棉花蕾期是指現蕾至開花這一段時間,一般一熟棉田從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此期棉株生長最快,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但仍然是營養生長佔優勢,以擴大營養體為主。所以,蕾期的生育要求是:協調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在氮素供應充足同時,必須供給磷、鉀肥,以促進生殖生長,控制營養生長。既要滿足棉花發棵、搭豐產架子的需要,又要防止施肥不當,造成棉株徒長。總的要求是在壯苗早發基礎上,實現增蕾穩長。正常生長棉株,株高平均日增量初蕾期為1-1.5釐米,盛蕾期2釐米左右,約3天現一個果枝,果枝上5-9天出現一個果節。
  • 薊馬分類大全,看看自家地裡的是哪種
    瓜薊馬在廣西一年發生17~18代,世代重疊,終年繁殖,3~10月為害瓜類和茄子,冬季取食馬鈴薯等作物,每年有3個為害高峰期,即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以及9月,尤以秋季發生普遍,為害嚴重。瓜薊馬成蟲活躍、善飛、怕光,多在節瓜嫩梢或幼瓜的毛叢中取食,少數在葉背為害。
  • 棉花播種時正封土與側封土的優缺點
    棉花正封土的認為:棉花苗自然出土,省工,幾乎不需要人工和機車封土,出苗後生長快,緩苗期短,遇上好天氣容易出全苗。(二)生產實踐中優缺點分析:第一,對播種機及駕駛員操作技術要求高,正封土存在一定錯位隱患。這就要從正封土播種機的結構說起。
  • 棉花要高產,是增加一個桃好還是增加鈴重好?不懂的可以看過來
    2、肥力問題從今年施肥情況來看,由於今年4-6月溫度較高,棉花長勢較往年要快,生育進程提前,從很多棉田施肥情況來看,在5月下旬進水,前期沒有回水補水的棉田,早進磷鉀肥的棉田上花都比較好,在花期氮肥補充較足的棉田,棉桃膨桃都很不錯,目前看單鈴重都很不錯。
  • 供應壓力逐漸下降 棉花長期消費可期
    而之後隨著我國疫情的有效防控以及比其他東南亞國家優先控制住疫情帶來的溢出效應,到下半年國內的消費基本上逐漸恢復至正常區間,對外出口也基本上在9月份恢復至去年的水平,棉花的消費大幅好轉。 新一年全球棉花的產量減少,但是消費預計比2020年大幅好轉,新一年度棉花價格整體預計偏強。
  • 阿克蘇地區:棉花進入蕾期 生育情況較好
    阿克蘇日報訊(記者劉紅文)氣溫持續升高,使得棉花生育進程加快。6月16日,記者從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了解到,棉花生長發育情況第三次定點定期調查監測結果表明,目前地區棉花生育情況明顯好於歷年同期,目前要加強棉田田間管理,適時做好病蟲害防治。
  • 砂糖橘嫩梢卷葉原因分析,病蟲害都有可能,果農如何來防治?
    樹苗嫩頭葉向內卷是什麼蟲造成?我們先來看一下此題的關鍵信息點,包含砂糖橘幼樹嫩葉、葉片內卷、蟲害三個部分。其中前兩個比較有價值,表明了卷葉的主要位置及卷葉方式。 至於最後一個「蟲害」,則需要打上問號,因為砂糖橘卷葉不一定是因蟲而起的,這裡我們簡要分析下。
  • 增施鉀肥避免棉花早衰
    按棉花的衰枯表現劃分,表現類型可分為枯葉型、枯死型、鈴衰型3種;按早衰棉株長相劃分,表現類型可分為早發早衰型、弱株早衰型、大棵早衰型、病變早衰型、猝死早衰型5種。其主要的表現是:棉株過早地出現生長發育不良,甚至停止生育活動,上部果枝不能伸展,蕾小、花弱、鈴小,蕾鈴脫落增多。棉株上部可出現"頂心發硬"、"紅莖到頂"。棉葉變薄而發黃或發紅,甚至乾枯脫落,棉株過早死亡,造成鈴重減輕、衣分降低。
  • 柑橘秋梢期,蚜蟲、薊馬也來搞事情,蟲小危害大,果農怎麼防治?
    柑橘秋梢向來是各類害蟲的必爭之地,牛鬼蛇神齊聚、危害方式多樣,摧梢毀葉無數! 前段時間我們介紹過三害一體的木蝨、詭秘難纏的潛葉蛾,本次我們來說說另外兩個狠角色——蚜蟲與薊馬。
  • 葡萄膨果期受到薊馬危害怎麼辦?做好管護、積極防治,才能產量高
    他說:我種了3畝地的露天葡萄,現在正處於果實膨大期,但好像受到了蟲害影響,而且這種蟲子應該是薊馬,應該如何防治才好。的確,當前季節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葡萄薊馬活動以及危害,與這位果農朋友類似,很多葡萄種植戶都不知道如何科學防治薊馬,等到葡萄園有受害症狀時,才開始大力用藥治療,期望可以一次性滅殺害蟲,實際效果卻是一般般。
  • 找紗網棉花棉紗策略年報(2020年)
    總結與展望 回顧2020年,棉花經歷了一輪快速下跌和一輪連續性上漲,全年趨勢較為明顯,今年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疫情和全球放水。好處是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看到了產業鏈上下遊對於風險防控和庫存調節,看到了在貿易戰和疫情雙重影響下的消費極限支撐。
  • 中國棉花市場月報(2021年1月)
    二、11月棉花進口量增速有所放緩,美棉佔比仍居首位   繼2020年10月棉花進口量創9年來新高后,11月棉花進口量維持高位,但增速有所放緩。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中心數據,2020年4月以來我國進口美棉量佔棉花進口總量保持在50%以上,推動我國棉花進口量維持高位。
  • 薊馬VS跗線蟎,草莓苗子都是啥症狀?你能分清楚嗎?看看這篇文章
    薊馬發生的適宜條件薊馬喜溫暖乾旱,適溫在23-28℃,空氣溼度40-70%,溼度過大不能存活,當溼度為100%溫度為31度時,若蟲全部死亡。成蟲極活躍,善飛能跳,可藉助自然力遷徙擴散。成蟲怕強光,多在葉背,陰天、早晨、傍晚活動頻繁,增加了防治難度。跗線蟎發生症狀常在嫩葉背面、嫩梢等幼嫩部分為害。被害葉呈黃褐色或灰褐色。
  • 花生葉片皺縮有白斑,多半是薊馬危害,三點建議幫您科學防治!
    最近一段時間,在北方地區,雨水非常的少,旱情相對嚴重,這種天氣,給害蟲的發生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有一部分常見的害蟲比如薊馬、煙粉蝨、夜蛾(青蟲)等可能會大量發生。而我們近期在農田進行實踐觀察過程中,也確實發現了這些蟲已經開始出現,尤其是近期花生田的薊馬,發生異常的普遍。
  • 10大方法要記牢!
    地下害蟲發生種類因地而異,一般以旱作地區普遍發生,尤以螻蛄、蠐螬、金針蟲、地老虎和根蛆最為重要。 作物等受害後輕者萎蔫,生長遲緩,重的乾枯而死,造成缺苗斷壟,以致減產。 地下害蟲類型
  • 玉米出苗不齊,大小苗?教你一個方法,做好了一樣能高產
    除了這個問題,當然,還有其它的原因農戶朋友們也要注意一下。第一個,播種深度太深。玉米播種時,播種的深度要根據土壤情況來決定,土壤比較黏重的地塊,種子的拱土能力比較弱,如果播種過深,可能就會有不出苗的情況。對於土壤水分充足的地塊,應適當淺播,土質疏鬆時應適當深播,一般的播種深度在3~5釐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