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屋頂蹭網上課,學渣被窩打卡:孩子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2020-12-22 小婷老師育兒觀

大家好,我是小婷!今天來和各位家長說一說「假期」這件事情。

今年年初,疫情期間,學生們在用網課的形式在上課,雖然只有短短幾個月,其實也足以把孩子兩極分化。

曾經有新聞報導,正在上高三的孩子,家中沒有wifi,於是和鄰居接了網,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早讀,8點半爬上屋頂讀書。

但是有些孩子卻恰恰相反,有老師反映說,在上網課之後,有學生中午12點都還沒起床,躲在被窩裡假裝打卡。

有網友說,「一切終將過去,但過去之後,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經迭代升級。」

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學霸和學渣之間,差在智商的沒有多少,其實主要還是差在這2件事情上。而這2件事,足以讓孩子在一個假期,差距陡增。

1、學習態度

從蹭網上課和被窩打卡這兩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對待學習這件事,態度的差別足以改變孩子的成績。

孩子把學習看成是老師、父母給自己的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就會拖延,想辦法逃避;

但是孩子把學習看成自己的事情,孩子對自己負責,就會戰勝惰性,學習用功且專心。

在清華大學校史館舉行的「清華大學優良學風檔案史料展」中展示了一件作品就是——清華學子的計劃表。

先不說他們的智商是多少,但是他們能夠成為清華學子,沒有一個是態度有問題,沒有一個是仗著自己聰明就不努力的。

2、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覆練習形成並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

有些孩子從小就有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起來自然就更專心,效率高。

今年湖北理科狀唐楚玥高考成績725分,在問到她的學習方法時,她的父親也是說,自己從小就會注意她的學習習慣養成。

而創下廣西理科最高分歷史紀錄的高考狀元楊晨煜,他的媽媽在說到教育方法的時候也是說:

「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監督他養成習慣。這個過程很痛苦,你得時時刻刻監督著他,留意著他。給他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

如果孩子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和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都還不到拼智商這一步,就已經被落下了。

而且這種差距,不在一年兩年,一個假期就體現出來了。

那麼想要孩子的成績穩步向前,比如「補腦」這件事,還不如就從和這個假期開始,給孩子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一個高質量的假期,應該是怎樣的呢?

1、每天學習

不需要一天9、10個小時的學,但是至少要保證1、2個小時的學習時間。是保持學習的狀態,也有利於孩子養成自律好習慣。

2、每天看書

其實無論是假期還是上學期間,閱讀都是一件要堅持的事情。每天至少半個小時。

閱讀的好處不是立馬能看見的,但是卻可以細水長流,不斷地滋養孩子。著名主持人董卿,到現在為止,也依然有堅持每晚看一個小時書的習慣。

書籍的選材不限,只要孩子喜歡就可以,童話書、科普書……都可以。

書單推薦:

《爆笑科學漫畫》是一本漫畫形式的科普書。幫助孩子八大科學領域——物理、地理、人文、動物、昆蟲、植物、宇宙、人體的知識。

文字部分由文字故事由喬冰和曾桂香共同編寫。喬冰是曾經創造了《賽爾號》系列的暢銷兒童讀物作家。插畫部分則是享譽國際的知名畫家呂忠平老師負責。

孩子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同時也學習到了科普知識。

《寫給兒童的文明史》暢銷臺灣30年狂銷3000萬冊。都是以「書」為主題,縱貫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以語言、文字、紙張、書籍的發展為脈絡,講解了人類文明創建、演變的歷程。

非常難得的是它深入淺出,用奇遇記的故事形式,消解了一般歷史百科書的傳統呆板,讀起來鮮活有趣,很對孩子們的胃口。

3、思維訓練

孩子的學習習慣很重要,但是思考的方式也很重要。

同樣是有好的學習習慣,但是有些孩子成績卻很好,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思維上。孩子思維能力不好,知識就永遠是死知識,不能為孩子所用。

但是思維的提升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所以趁著假期,孩子的娛樂時間,除了和小朋友玩耍,也要有玩益智遊戲,鍛鍊思維的時間。

益智遊戲書推薦:

《 IQ益智遊戲大百科》一套適合7-14歲孩子玩的思維遊戲書,它是由著名數學家秋山仁博士,重磅推出的一套兒童益智遊戲書。

包括《平面拼圖》《立體移動》《圖片照片》《迷宮冒險》《數字推理》5套書。

通過眾多遊戲來鍛鍊孩子的推理、分析、邏輯思維、想像、創造等能力

而且書中的遊戲中包含眾多古今中外最經典的益智遊戲,比如蛋形九巧板、五連方、萊茵特紙草書等。

所以大人有時間也可以跟著孩子一起玩。

《巴斯特女神的叉鈴》整本書是一個完整的神秘故事,線索環環相扣,孩子會化身為巴黎的一名大偵探,去——推理謎題找線索、籌謀判斷問證人、觀察細節追疑犯。直到找到案件真相。

這種解謎方式,讓思維訓練一點也不枯燥,在充滿動態感的逼真故事中,鍛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反應力、理解力、分析力,提升邏輯思維。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假期學習」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學霸在屋頂「蹭網」上課,學渣在被窩假裝打卡:毀掉一個高中生,就是...
    為了幫助孩子們持續學習,防止假期滑坡,各個學校在這周一開始了上網課。 然而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卻不想上網課,就想趁著假期延長好好睡懶覺、刷手機、玩遊戲。 讓家長和老師焦慮不已。 有老師反映,正式上網課後,甚至有學生中午12點還沒起床,躲在被窩裡假裝打卡。
  • 學霸和學渣的差距或許就在此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孩子潛意識中都認為:上課時間結束了,一天的課程也就結束了。所以回到家後,有部分孩子便「放飛自我」,徜徉在動畫的世界裡。但事實上,很多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恰恰就是從放學後的這段時間慢慢被拉開的。
  • 孩子是學渣還是學霸?課桌裡的三樣物品就看出差異,班主任:很準
    為什麼同在一個教室裡學習,大家的差距竟然是天壤之別呢?而學渣一般懶於做筆記,他們上課時心不在焉,只是隨意應付一下,課後往抽屜裡一塞,轉眼就不管不顧,有的甚至直接當做廢紙丟進垃圾簍,有的甚至上課不聽講,在課本上畫畫。
  • 斯坦福教授這兩項研究,揭秘了「學霸」和「學渣」差距的真正原因
    在生活中總是存在「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的學習仿佛從來不用家長擔心,每次考試都能輕易的獲得班級前幾名,這樣的孩子我們往往稱他們「學霸」。而大多數孩子學習都很普通甚至成為了班裡的學渣,孩子學習不好有些家長就懷疑,是不是孩子生來智商就比較低,不如別人聰明,甚至認為孩子不是學習這塊料。
  • 孩子坐最後一排,擔心孩子成學渣,真有學霸區嗎?看看實際解讀
    老師也會上網了解社會動態,知道家長對座位的界定,但實際上,大凡公正的老師,都不會創造出什麼學霸區、學渣區。我家孩子現在上初三了,從來沒有因為座位的問題找過老師,孩子也不是表現特別出色,但是也經常在學霸區就座。看看老師是怎麼排位的就能明白箇中原因。
  • 工科學霸收穫7所名校offer:3個時間管理法則,讓學渣也能成學霸
    大學連續三年成績專業第一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獲一等獎16門課程95+,收穫7所名校offer他就是曹宏晨,西北大學化工學院2017級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學生。這樣優秀的工科學霸是怎樣煉成的?為什麼有些孩子一天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可是成績平平?曾經火爆全網的清華大學學霸雙胞胎姐妹花馬冬晗、馬冬昕,她們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學霸都是時間管理大師。當學渣們叫喚著時間不夠用的時候,而學霸們卻每分每秒都不會浪費。
  • 學霸跟學渣不是天生的,看過他們的課桌,你就明白了
    在每個班級當中,都有學霸跟學渣。「學霸」是中學生最羨慕的學生群體,「學渣」是中學生最不喜歡的標籤。不少家長認為,自家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全靠教師的照顧跟教導。老師照顧周到,孩子可能成為學霸,老師照顧不到,孩子可能由學霸變為學渣。
  • 我成了他的班主任:學霸犯錯學渣背鍋,好學生難道就有特權?
    《我成了他的班主任》中有一個奇怪又普遍的現象,就是「歧視」「壞學生」。這些學生有偏科嚴重學習不好的學渣,有「幹啥啥不行,惹禍第一名」的各類學生,他們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記過,但他們都是善良的孩子。我很厭惡老師對待學生區別對待,學習好的孩子似乎做什麼都是對的,同樣一件事,學霸做了老師會給他找各種藉口包庇他,學渣直接臭罵一頓記過。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學霸忘帶作業,老師只會說沒關係下次帶上,學渣一忘帶,老師指定會說讓家長送來,還要冷嘲熱諷這是他不寫作業的藉口。
  • 為何高中學霸都不愛與人溝通?原因「戳痛」學渣心,你也這樣嗎?
    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班級都存在著學霸和學渣這樣的「群體」,而在這兩個群體中的學生,都有著各自的「特徵」,很多同學對學霸是又敬佩、又羨慕,為什麼人家的學習就能那麼好,自己卻怎麼努力也做不到呢
  • 學霸書桌整齊,學渣書桌宛如「雜貨店」,網友:多啦A夢是你嗎
    先來看看學霸和學渣的書桌吧,差距一目了然。學霸書桌表明乾淨整潔,書本擺放整齊劃一,上哪門課拿哪本書,非常有規劃性。 學渣的書桌特別「接地氣」,外觀破損不堪,估計上課時沒少走神畫鉛筆道,或者拿小刀各種做「試驗」,還有些廢紙屑
  • 表面看似無用的文具,實則是學霸學習的幫手,學渣聽著都新鮮
    表面看似雞肋的文具,實際是學霸致勝的法寶,學渣幾乎沒用過遮字記憶板是不是聽著都很「新鮮」,記憶遮字板,是一種透明的塑質板,可以覆蓋在文字上面,用馬克筆把想要遮擋的字一塗抹,這樣非常方便記背,別看這個板子不起眼,那可是學霸們致勝的法寶
  • 學霸學渣的做法截然不同
    學霸的處理方式: 1.作業每天都已經按時完成,不需要補作業 學霸本身就是很有自覺性的孩子,即使是每天在家裡上網課,都能好好地做筆記聽課,每天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會因為老師沒有檢查,就偷懶不做作業。
  • 為什麼學霸不喜歡給學渣講題?學霸的知識理解,未必對學渣的口味
    可能會有些家長極力反對這樣的做法,卻忽視了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學生的學習強度。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這個原因,其實學霸與學渣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所以「學渣」也並非代表不夠優秀,而可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學霸不願意為「學渣」講題呢?真的是學霸們高傲麼?
  • 聽說小學生有著名的「橡皮定論」,學霸和學渣一目了然,很準確
    學霸和學渣,有很多種區分標準,一般會用成績來區分,但這也不太準確,因為學渣有可能會逆襲為學霸,學霸也有走下神壇的一天,但老師還是很有火眼金睛的,他們會從很多細節來預測孩子的未來,尤其是小學老師,他們更有發言權。小學上課的習慣,可以貫徹整個學習生涯?
  • 初中生公認「必不可少」的4種文具,全有的是學霸,學渣:沒用過
    中考成績決定著考生能不能進入理想的高中,所以幾乎每一科的老師和很多的學生家長都會非常重視孩子的成績,想方設法要提高學生的成績。想必每一個班級都會有學習很好的「學霸」,也會有整天什么正事不也做,就是想著怎麼去玩的「學渣」。
  • 初中生常說的3句「口頭禪」,符合1條是學霸,3條全中是學渣!
    原來天天每天起床之前,媽媽都會進房間喊他,可孩子不知從哪學來的壞習慣,連著幾天都會在床上很暴躁的說一句「我去」!第一天,天天媽媽沒放在心上;第二天,天天媽媽告訴孩子不要這樣說話;等到第三天,天天說話後她再也忍不住了。畢竟,孩子嘴裡爆粗話被別人聽見了,會讓別人說家長沒有家教,沒把孩子教育好。
  • 初中班主任公認「學霸的4種表現」,尤其是第2種,學渣:神操作
    其實老師們在辦公室裡,也會經常討論孩子們的表現,尤其是各班的班主任,他們也會交流哪些孩子學習好,哪些孩子不聽話等等,通過班主任之間的交流扎到班級裡的驕傲和存在的問題學生。那麼班主任老師是如何在班級課堂上區分出學渣和學霸呢?原來是根據這4個表現。1.
  • 學霸與學渣的差距在英語,孩子初中英語得滿分,媽媽分享3點經驗
    學霸與學渣的差距在英語,學霸與學霸之間的差距在數學,學霸與學神之間的差距在語文。不知是誰總結的這樣一句話,確實是有一些道理。從第一句上來說,據我觀察,學霸幾乎在英語上都非常的棒,經常出現滿分。在三大主科當中 ,英語就是學霸的敲門磚 ,英語得不了高分,就很難與學霸比肩。在剛剛結束的初中月考當中,大寶英語獲得了滿分。昨天開家長會時,英語老師讓我講一講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習慣。說實在的,上初中後,我們並沒有管過大寶的英語學習。
  • 學霸與學渣之差在英語,學霸之爭在數學,其實最拉分的卻是它
    雖然高考的時候考的基本那就是總分,但是每個科目,尤其是語數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三項每門的總分都是150分。那麼哪一科是在考試中最容易拉開分數的科目呢?這個話題總是備受爭議。 因為從備考來說,準備時間是固定的,那麼如何分配學習時間就是關鍵。怎麼樣才能做到投入產出比最高呢?
  • 學霸的草稿紙VS學渣的「草稿紙」,一個如同筆記,另一個是啥?
    第三個:學霸VS學渣的草稿紙 那麼這張是學霸和學渣的草稿紙相對比的圖片,左邊的是學霸的草稿紙,右面的是學渣的草稿紙,雖然看上去學霸的草稿紙並沒有上面那張圖規整,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