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丨天貓店之後,喜茶又要解鎖阿里零售「大禮包」

2020-12-15 36氪

喜茶正逐一解鎖阿里系的零售服務。

36氪獲悉,喜茶預計於3月至4月之間正式上線天貓旗艦店。與線下門店及三方外賣平臺不同的是,喜茶天貓旗艦店售賣的產品將主要為茶葉餅乾等包裝食品、杯子等品牌周邊以及喜茶卡券。

差異化的品類策略與渠道屬性有關。一方面,無論是奶茶還是果茶都屬於鮮食,需要即食即飲,而茶葉、杯子等產品更適合包裝生產和快遞運輸。同樣與阿里展開全面合作的星巴克已於一年多前開出天貓旗艦店,品類策略與喜茶如出一轍。

另一方面,登陸天貓做電商,有助於喜茶打破原有的服務半徑限制(此前為3公裡類),獲取更廣泛的流量,還能挖掘更深層次的線上用戶場景。早先與微信達成的小程序屬於較輕的應用,而天貓等平臺則有更深的交易場景。這也將有利於其拓深會員服務,目前,喜茶已經積累了2000萬左右的會員,喜茶需要在數據運營上下更多功夫。

一位接近阿里的消息人士告訴36氪,喜茶與阿里的合作是一整套「資源包」,不僅包括天貓旗艦店、餓了麼外賣、支付寶小程序、盒馬,還將與釘釘和阿里雲展開合作。

這項合作透露出新信號。喜茶曾接受來自美團旗下龍珠資本的投資,隨後登陸美團外賣並上線微信小程序「喜茶GO」,收割網際網路流量。但喜茶目前仍處在高速擴張期。今年1月,喜茶宣布今年計劃開出800家門店,在現有門店的基礎上翻一番。而在線上,喜茶對流量渴望也更加明顯,向阿里系靠攏一方面是基於這一考慮。另一方面,阿里擁有整套零售解決方案,在供應鏈上的優勢也很明顯,喜茶要往上走,阿里是個繞不開的合作夥伴。

與阿里共謀發展也與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有關。喜茶雖暫時領先,但仍然頂著較大壓力,與阿里這類零售大戶加深合作,無疑能夠更快的修煉好內功,更從容的應對市場變化。此外,由於一直採用直營模式,喜茶等新式茶飲玩家的擴店速度一直不算很快,接觸更多的流量入口也能加速其收割用戶,實現增收。

可以預見,為了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喜茶仍將不斷的擴展新的場景。

頭圖來自36氪

相關焦點

  • 喜茶將上線天貓 茶飲下半場的零售之爭
    喜茶開始在零售渠道展開新的嘗試。3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喜茶即將上線天貓開旗艦店,除了周邊產品外,還將藉此上線果汁、酸奶、餅乾類新品。在茶飲市場的競爭進入下半場後,大家開始尋找新的流量出口,除了喜茶外,其他頭部品牌也開始向零售化延伸。
  • 阿里社區團購再布局!喜茶出聯名香氛眼罩;聚划算百億補貼電影票等...
    圖片來自抖音 阿里零售通入局社區團購 據36氪訊,阿里零售通事業部在籌備組建新的社區團購部門,負責人為鄒志俊,職級為P10,向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匯報。
  • 喜茶攜手榮寶齋及藝術家Digiway創造喜茶版《靈感飲茶派對》
    原標題:喜茶攜手榮寶齋及藝術家Digiway創造喜茶版《靈感飲茶派對》   近日,喜茶攜手榮寶齋及國際知名潮流藝術家Digiway,以榮寶齋國家級非遺「木版水印
  • 喜茶在「2020中國全零售大會」提出「新茶飲」兩大標準
    喜茶作為CCFA新茶飲委員會發起成員,出席了本次大會。喜茶高級副總裁張海龍致辭,並對新茶飲提出兩大標準:「新茶飲,必須使用天然原材料打造好的產品,必須致力於塑造並傳遞某種品牌文化。」作為新茶飲的開創者和代表性企業,喜茶正憑藉領先的產品優勢和品牌勢能,攜手行業組織共同推動中國新茶飲產業發展。
  • 線上零售之喜茶篇
    編輯導語:在2017年末,喜茶在數位化轉型方面就已經有了動作。在今天,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的打通,是喜茶在新零售時代做出的發展決策。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近兩年,不論是產品線的延伸還是線下精細化的場景運營,喜茶都在加速布局新零售,為自身帶來長足增長量,同時在新式茶飲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壁壘。
  • 瑞幸爆雷、喜茶開「喜小茶」,實體零售該「控速+瘦身」了嗎?
    近期,多家媒體報導喜茶開出了「喜小茶」門店,其門店面積目測在20平米內,與去年動輒「千平大店」的路徑截然相反。除此之外,盒馬、永輝、沃爾瑪等零售商超也紛紛加入mini店混戰……mini店成零售新風向?3月31日銥星雲商探店時,喜小茶門店尚未營業銥星雲商發現,該門店採用線上下單到店取貨的模式,銷售產品與喜茶有所不同,主要經營水果茶、雪糕、鮮奶茶、咖啡等產品,大部分產品價格僅到喜茶的六成。工作人員透露,喜小茶門店主要走價格實惠足量多料的路線。
  • 新零售最後一塊拼圖?繼收購大潤發之後,阿里劍指15萬零售便利店
    這次,就在「最後一屆」雙十一中,據傳阿里5億元入股喜士多,劍指15萬零售便利店。」這或許將是馬雲新零售中最後一塊拼圖!1阿里攜手便利店喜士多在完成了對國內主流商場超市的布局後,馬雲將觸手伸向了零售便利店。
  • 喜茶和奈雪的茶:從交叉線走向平行線
    截至2020年6月,遍布全國50多個城市,共298家直營門店。而喜茶創立於2012年,為25歲到30歲的白領人群提供芝士茶、奶霜茶、水果茶等系列產品,業務覆蓋全國大、中城市。截止目前,喜茶在全國47個城市擁有超過498個門店。
  • 考拉變貓,喜茶傍鵝,京東狗翻身,人造肉敢不敢吃?
    【新零獸嗶嗶】第 11 期☆嗶嗶Star ☆阿里20億美金收購網易考拉據媒體報導,阿里正在洽談收購網易考拉,談判結果已基本確定,交易金額為20億美金。之後網易考拉將和天貓國際進行融合。此前,網易考拉曾就併購與外界有多方接觸,今年2月傳出合併亞馬遜海外購業務,但談判未果。隨後與阿里、拼多多繼續洽談合併。
  • 喜茶、奈雪都在開,茶顏悅色、蜜雪冰城早已上線
    近段時間,喜茶、奈雪的茶將接連入駐天貓開旗艦店。而早在2019年,茶顏悅色、蜜雪冰城已經低調開出官方淘寶店。 那句「沒人上街,不代表沒人逛街」的神預言,也將在茶飲業實現了。
  • 喜茶、星巴克們開啟「雲營業」,現在飲品店不做直播不行了?
    進入3月以來,喜茶抖音直播門店開業,煮葉直播賣茶,鷹集咖啡、眷茶……品牌都在試水直播。直播「雲營業」,現在不做不行了?-01-最近飲品圈裡,都在做直播?3月1日,喜茶首次直播開業,選在抖音平臺,內容是廣州首家LAB店開業。
  • 喜茶開寵物店,鍾薛高做餃子,尋找「第二春」?
    早年間,喜茶、奈雪的茶迎合了年輕人的社交、生活方式,快速成為Z世代人群的高頻消費品。這些產品自帶網紅屬性,但網紅往往難逃曇花一現的厄運。奶茶界同質化嚴重,蜜雪冰城估值已近200億,茶顏悅色走出湖南在武漢開出第一家店,茶百道、滬上阿姨已獲A輪融資,這些激烈的競爭,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壓縮了單品利潤空間,也讓喜茶、奈雪感到一絲「緊張」。
  • 喜茶推出「平替」喜小茶,美國零售業裁員超50萬人|奇扒說0331
    此前,北京賽特百貨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公司經營調整,賽特超市將於3月31日18點閉店後,停止營業。這個走過28年風雨的老牌超市也終於落下帷幕。據悉,閉店後賽特購物中心將啟動升級改造,計劃年內完成,升級改造後的賽特購物中心更名為「賽特·碧樂城」。
  • 喜茶這家設計公司,一直走在行業的前端
    隨著多元消費時代的到來,以及消費者對場景消費的需求變化,給零售企業帶來了諸多挑戰,喜茶卻總是那個將挑戰轉化為機會的特例,始終保持著隨機應變、與消費者需求相匹配的核心能力。
  • 阿里迎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 主要涉及淘寶、天貓業務
    劉博(家洛)同樣是一位阿里老人,於2005年加入阿里,任阿里巴巴副總裁,負責天貓平臺營運事業部和大聚划算事業部。此前,家洛曾先後擔任過淘寶市場部負責人、淘寶大學校長、淘寶總裁助理等職務,後又管理了聚划算事業部以及天貓運營中心等,負責包括用戶增長、營銷等業務。更帶領團隊一手設計打造「蓋樓」 小遊戲,讓消費者在淘寶天貓上玩起來。
  • 阿里「1元店」衝擊名創優品,線下新零售或將重新洗牌
    在這樣的背景下,阿里的「1元更香體驗店」橫空出世,以C2M重新布局新零售,為顧客提供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商品,這或將正面衝擊名創優品等線下零售集合店,甚至直接洗牌行業。對消費者來說, 有著穩定供應鏈,保障質更優、價更廉的「1元店」誕生,無疑樂見其成,特別是對於下沉市場的滲透,網購和線下將高度兼容,直接切入小鎮青年那根最軟的神經。
  • ...阿里用新零售技術造了個「生活嚴選」,首選落地三四線城市靠譜嗎?
    除了親自上陣做盒馬鮮生,阿里的技術也在向外輸出,要做一版輕模式的「新零售樣本」。3月31日,阿里巴巴與地產集團唯一國際合作的新零售業態House Pro(生活嚴選)在貴州遵義落地。生活嚴選佔地7000平方米,是目前「阿里零售+」最大面積的新零售門店。
  • 經歷了疫情之後,阿里的財報到底怎麼樣?
    上個季度阿里在電話會議中提到,受疫情影響Q4增速將放緩,淘寶、天貓、本地生活服務可能會出現收入負增長。但線上自營零售,雲計算,釘釘等明星業務則迎來了快速擴張的大好機會。今天財報發布的財報數據無疑是要比之前的預期要好的,營收仍然有明顯的正增長,超過了分析師預期。更重要的是,阿里給出了2021財年的營收預期6500億元人民幣,對應28%的增長,也為投資者打了一支強心針。
  • 獨估值160億元的喜茶不只想賣奶茶:新增堅果、爆米花相關商標
    今年3月1日,繼微信小程序和美團外賣兩大線上渠道後,「喜茶GO」支付寶小程序正式上線,目前已覆蓋全國各城市門店。同一天,喜茶在抖音平臺進行了「直播開業」的嘗試。
  • 雙11經濟學|阿里零售通發放億元線下補貼,20萬家夫妻店參戰
    家門口的夫妻老婆店能夠參與雙11,得益於智能化改造,通過特別定製的「智慧門店管家」——如意POS機,以及智能門店管理系統,小店可結合阿里大數據,得知周邊消費者的喜好。 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我國傳統便利店數位化轉型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目前國內主營快消品的非連鎖便利店(俗稱夫妻老婆店)約有600萬家。這些分布廣泛的零售小店貢獻了國內快消行業40%的出貨量,每天服務2億消費者,提供1500萬個就業崗位,養活著600萬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