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騎士》幾乎不屬於諾蘭了,而屬於他

2020-12-19 女子修煉手冊V

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之前,你可能想不到希斯·萊傑會帶來這樣的表演。上一個扮演「小丑」的人是傳奇演員傑克·尼科爾森,他出演了1989年蒂姆·伯頓的第一部蝙蝠俠電影。然而第一眼萊傑就說服了我們,並在他第一次出鏡的瞬間就把我們震撼了(對威廉·菲克納來說,這是實打實的)。在下文中,該片臺前幕後的多位工作人員談論了過去十年中最強電影反派的演變……

查爾斯·羅文(製片人):當諾蘭把他的願景帶給蝙蝠俠系列時,他回到了《偵探漫畫》中這一主角的核心。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在他的領導下,《蝙蝠俠:俠影之謎》是對那個標誌性系列的再創造。所以我們把《蝙蝠俠:俠影之謎》當作這個蝙蝠俠系列的開端,故事還在繼續。

從以往的印象來看,一旦蝙蝠俠開始清理高譚市的街道,好消息是他打擊了有組織的犯罪,但壞消息是,穿著蝙蝠套裝和鬥篷跑來跑去的傢伙會吸引一些邊緣人。其中最邊緣、最危險、但也最有趣的就是小丑。這就是小丑必須出現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原因。

大衛·S·高耶(聯合編劇):儘管《蝙蝠俠:俠影之謎》以一張引人遐想的小丑牌結束——這是我很早之前就建議過的,我們也覺得會很有趣的東西——但它並不是說,「哦,好吧,看來肯定有續集了。」直到《蝙蝠俠:俠影之謎》上映三個月後,克裡斯和我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才說道:「嗯,我們談談續集吧。」

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製片人/聯合編劇):我並沒有拍《蝙蝠俠:俠影之謎》的續集的打算,當我發現自己想拍續集的時候也很震驚。我只是沉浸在一種想像中——通過我們在第一部電影中所講的故事,你會如何看待小丑這樣的角色。

艾瑪·託馬斯(製片人):從籌備《蝙蝠俠:黑暗騎士》的一開始,當克裡斯和大衛·高耶決定我們要跟著第一部電影的結局走,認真處理小丑這個角色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對抗一種圖騰。

喬納森·諾蘭(聯合編劇):這些角色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們已經存在了這麼長時間,經歷了如此多的迭代,有點像莎士比亞:人們走進影院的時候,就會對熟悉的角色帶著固有的看法,然後透過不同的濾鏡來看待它。

我認為小丑尤其給我上了一課,因為這個角色可以和印第安神話中的佩奧特掌以及挪威神話中的洛基聯繫起來,有很多類似於小丑的角色的例子,你可以不斷地重塑這個角色。

高耶:我非常喜歡伯頓拍的《蝙蝠俠》,但只有一點要挑刺的是:我從來沒覺得小丑很嚇人。克裡斯和我希望小丑是讓人提心弔膽的。這就是《蝙蝠俠:黑暗騎士》誕生的原因。

羅文:我們非常幸運,很多人都喜歡《蝙蝠俠:俠影之謎》,不僅僅因為它是一部蝙蝠俠電影,而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所以我們知道會有很多善意的支持。

麥可·凱恩爵士(飾 阿爾弗雷德):當克裡斯打電話給我(聊關於《黑暗騎士》的事情)時,我問,「誰是大反派?」他說: 「小丑。」我想,「噢,傑克·尼科爾森,誰還能超越他演的角色?」我想了一會兒,「我們遇到了麻煩,這是一個糟糕的決定。沒有人能超越傑克。」

諾蘭:我對追隨傑克·尼科爾森版的小丑沒有任何疑義,而且這對我們決定去拍攝意義重大。我當然知道,從故事的角度來看,這個角色將會非常不同。我們這個版本的小丑是從最早的漫畫中取材的——有小丑出現的前幾個故事。我記得我讓喬納在寫劇本之前看了弗裡茨·朗的《玩家馬布斯博士》……

希斯·萊傑(飾 小丑):我很喜歡傑克·尼科爾森演的小丑,但是,在看過克裡斯拍的第一部蝙蝠俠電影後,我就知道他的電影和蒂姆·伯頓的電影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有足夠的空間來進行新的塑造。

諾蘭:自然,我想要一個很有天賦的人來扮演這個角色,但是當我見到希斯並和他談論我看待這個角色的方式時,我發現他並不懼怕去扮演這樣一個已經偶像化的角色,而這個任務是很艱巨的!

我第一次和他在片場碰面時——希斯很早就加入了這個項目——我跟他談了無政府主義的元素,我希望有一個更為現實的小丑,甚至會嚇到觀眾,而他已經在這方面想了很多。

萊傑:克裡斯和我在這個角色應該如何扮演的問題上意見非常一致,而且顯然在我們碰面之後就有了一個明確的藍圖。我們的腦海裡有相同的想像。

諾蘭:我們經常談論《發條橙》裡的亞歷克斯,以及和他相像的角色。希斯自己也會琢磨同樣的東西。我看著他的眼睛,我看到……這傢伙知道他能大展身手,他想要走進那個世界並詮釋這個角色。而且當時連劇本都沒有!我一直覺得——因為很多人對於選角將信將疑;還有一部分人對此很驚訝——但我一直強烈地感覺到,他會傾其所有地投入到表演中,並且會演得非常好。

羅文:我們的確為這個角色考慮了其他演員,但我不會告訴你是誰。你可以想像,當我們坐在一起討論誰可能對扮演這個角色感興趣時,會有很多名字出現。我不會說沒有討論過其他人,但是只有一個人和我們有過認真的交流。

萊傑:我在倫敦的一個酒店房間裡呆了一個月,把自己鎖起來寫日記,去模擬他的聲音。我最終陷入了一個像精神病患者一樣的境地,一個沒有同情心的人。對他的行為幾乎沒有良心的自覺。這很有趣,因為他會說什麼、你會怎麼說或者他會做什麼,這些都沒有真正的界限。

可以這麼說,如何站在角色的立場上總是一個非常私人的過程。這是一種結合,我可以去讀所有的漫畫書和劇本,然後閉上眼睛冥想。同時,也有一些關於躲在面具後或處於面具內部去表演的隱喻。這可以讓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林迪·海明(服裝設計師):我們在為小丑這個角色做準備的時候,最開始就是尋找形象參照。我在流行界和時尚界尋找可能會穿成那樣的人的形象。你可以想像維維安·韋斯特伍德遇到了約翰·裡、席德·維瑟斯或皮特·多赫提。我也會觀察那些精心打扮、對自己的外表非常感興趣的人——然後我們把小丑的元素加入其中。

所以不管他有什麼問題——讓他變成這樣——總而言之,他根本不在乎自己。他可能滿身大汗,沒有一個真正的家。我們試著讓他有點……我不想說流浪這個詞……但他潛在的背景是,完全不會打理或照顧自己。

康納·奧沙利文(特效化妝師):在我開始設計小丑的傷疤之前,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疤痕的概念或產生的原因。一旦我意識到這將是傷疤,而不是一個凝固的微笑,我立即想到朋克和光頭黨時代,以及在這段時間裡我遇到的一些討厭的人物。這種傷口的術語是「格拉斯哥式」或「切爾西式的微笑」。我的參考必須是真實的。

有一次,一個水果機被送到了我的工作室附近,那個快遞員露出了「切爾西式的微笑」。我鼓起勇氣給他拍了一張照片,他告訴我他是如何在「一場鬥狗比賽」中留下傷疤的;不用說,我並沒有深究此事,但這張照片後來成為了非常有用的參考。

萊傑:化妝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整個過程其實已經很快了。他們為牙套設計了一項新技術,因為傷疤是由矽膠而不是假體製成的。我的下嘴唇全a都是假的。

奧沙利文:在看完電影《最後的武士》後,我意識到最好的方法是用一個「載體」來裝載假體,而不是把假體從模具裡拿出來後再裝上去。這保留了精緻的混合邊緣以及雕刻品的完整性,同時允許你製作非常柔軟的部件。我和羅布·特倫頓花了三年時間、大約2.5萬英鎊才搞定了這個方法。一旦有了完善的系統,我們發現不僅可以為任何角色製作完美、高解析度的高質量假體,還會事半功倍——尤其是在和片酬不菲且容易疲勞的演員合作時很有效!

萊傑:臉部的化妝需要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

小丑面部裂開的嘴角由矽膠做成,要花近一個小時化妝,以便呈現「咧開的嘴」。

奧沙利文:測試那天,希斯非常投入地參與了化妝的創作,他和小約翰·卡利亞內(化妝師)都被克裡斯一直在說的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幅畫吸引住了。傷疤確定為血紅的「微笑」後,給整體妝容帶來了某種畸形,而黑白的粉底給人一種衣衫襤褸的丑角的感覺。

諾蘭:我們的小丑——希斯詮釋的小丑——實際上一直是無秩序和混亂的絕對極端。他是純粹的無政府主義者。他之所以讓人害怕,是因為他沒有在整個敘事中表現出人性。希斯找到了各種巧妙的方法,讓小丑變得人性化,讓他變得真實、成為一個真實的人,但在敘事方面我們不想要一個人性化的小丑,我們不想給出他的身世,也不想告訴觀眾是什麼促使他這麼做的,因為這樣就會讓他顯得不那麼危險。

克裡斯蒂安·貝爾(飾 布魯斯·韋恩/蝙蝠俠):希斯完全演活了小丑。他很享受表演。就像任何其他一個為他們的角色瘋狂、沉浸其中的演員。他有點……朋克,你懂嗎?一個無政府主義的、有點瘋狂的,呃……伺機接近你的某種生物。他演得非常棒。

麥可·凱恩:希斯的小丑令人難以置信。他非常非常嚇人。我大約每個月來一次片場,完成我的戲份,然後回到倫敦。有一次,我要和蝙蝠俠一起看一個小丑做的威脅我們的視頻。我從沒見過他,然後他出現在了電視上,我完全忘了臺詞。我直接呆住了。因為那太震撼了。希斯的表演令人驚嘆。

諾蘭:小丑是個十足的怪人,希斯就是這麼表演的。他表演的方式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很有趣;他創造了一個標誌性的表演,同時又具有某種脆弱性,有某種……具有深度的東西,這僅僅從他表演的方式上就能體現出來,而不是故事本身。僅僅憑藉表演的方式,他就成功地讓這個角色變得真實可信,因此,我認為這也讓小丑變得更加可怕,因為你在某種程度上會相信他,你會相信他隨時可以走進這個房間,然後讓人變得不安,就像他時常做的那樣。

貝爾:我很欣賞像他那樣專注於工作的人。你可以看到他有多喜歡這份工作。我自己也是這樣,所以當你們志趣相投時,你就會更樂在其中。跟他一起拍戲很棒。

喬納森·諾蘭:就偉大的演員和角色而言,希斯和他扮演的小丑很可能是我職業生涯中見過最出類拔萃的之一——這是一件值得為之努力和體驗的事情。

艾倫·艾克哈特(飾 哈維·丹特):希斯深受整個劇組的喜愛。當他每天來到片場的時候,工作人員都很興奮,這在其他影片的情況裡是很罕見的。他的能量和激情在演員中也實屬稀有。每當談到希斯,克裡斯的眼睛就會閃閃發光。我有和他一起演對手戲的經驗。

作為一名演員,看到別人做出如此大膽的選擇,對素材如此熟悉,對自己的角色如此投入,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十分振奮的事,因為這也能夠幫你把自己的角色帶到另一個層次。希斯確實做到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顯然百分之百是獻給希斯的。這就是我要說的。這部電影是他的。

萊傑:這是我演過的最有趣的角色。我真的很驚訝克裡斯相信我能做到。我不知道他是怎麼選中我的。但是,是的,它就像一顆炸彈。這絕對是我經歷過的最有趣和最自由的時光。

相關焦點

  • 諾蘭《黑暗騎士》分鏡手稿賞
    諾蘭《黑暗騎士》分鏡手稿賞 2020-08-07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他是幾歲退休的?諾蘭《黑暗騎士》三部曲年表
    我們喜歡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我們當然希望這應該被拍成三百部曲,不過,看來布魯斯·韋恩已經撐不下去了——在最後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裡,韋恩已經遍體鱗傷、行動不便。通過克裡斯蒂安·貝爾精彩的演出,我們感覺韋恩似乎已經衰老得像是五六十歲了。
  • 黑暗騎士三部曲那麼好看,為什麼諾蘭導演不拍蝙蝠俠了?
    諾蘭導演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可以說是最經典的蝙蝠俠電影,但是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之後,諾蘭導演放棄了繼續拍攝超級英雄電影念頭。他作為華納旗下最具實力的導演之一,為觀眾們奉獻了很多部超級經典的電影,但是為什麼諾蘭導演為什麼不繼續拍蝙蝠俠了呢?1.超級英雄電影其實限制很多。
  • 諾蘭和他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
    黑暗騎士三部曲自諾蘭之手,《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年6月15日公映,全球票房3.52億美元)、《>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年7月18日公映,全球票房10.02億美元)、《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年7月20日公映,全球票房10.82億美元),這是商業上巨大的成功,同時由於是系列電影的重啟之作,是完全獨立的系列,在保留黑暗基調的基礎上,拋棄了漫畫色彩過於濃厚的部分
  • 預算僅次於黑暗騎士崛起!諾蘭神秘新作預告片最新曝光!
    提起克里斯多福·諾蘭,幾乎所有人都看過他的作品,他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的商業片導演之一,他執導的電影有很高的商業回報率,而且口碑也不俗。而諾蘭的新片《信條》開拍後仍然保持諾蘭一貫的神秘作風,電影的具體內容處於保密階段,估計影片上映前,諾蘭都不會透露太多的相關情節。只知道電影的簡介:整個世界的存亡危在旦夕,而主角唯一的武器只有一個詞,那就是「信條」。他將肩負拯救世界的使命,對抗國際諜戰的陰謀。而在這個非常規的世界裡,存在著一些超越時間的概念的未知事物。
  • 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 登頂美國電影網評最受歡迎4k影片
    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 登頂美國電影網評 4k影片時間:2018-11-08 14:04   來源:3DMGAME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 登頂美國電影網評 4k影片 據外網Cnet報導,好萊塢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當地時間周二,洛杉磯舉行的
  •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諾蘭版蝙蝠俠的完美謝幕
    今天,小娛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部DC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相信很多朋友都是「蝙蝠俠」系列的粉絲。然而對於我來說,這部電影卻是我看的第一部「蝙蝠俠」系列電影,也是因為這部電影,我才入了「蝙蝠俠」系列的坑。那麼接下來,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本片的主要劇情。哈維·丹特去世過去八年,為紀念他所創立的《丹特法案》幾乎徹底根除哥譚市所有犯罪活動。
  • 《天能》大導演諾蘭的愛表和黑暗騎士有關
    只不過不是近期讓我們印象很深的星際效應Murph墨菲表或天能的BeLOWZERO特別版,我們從諾蘭先前出席聖塔芭芭拉國際電影節的照片中,意外發現他手上那隻矩形手錶頗有來頭,而且也和諾蘭的電影代表作息息相關。▲諾蘭先前出席活動時,手上佩戴了一款積家的Reverso手錶。提到矩形手錶你會想到哪一款?
  • 英國人諾蘭,一個忠誠的「電影騎士」
    學生時代的諾蘭7歲的時候,父親買了一臺超8攝影機,從此諾蘭就迷上了抱著攝影機拍攝短片。半不大的他帶著更小的弟弟一次次瘋跑在街頭,就是為了拍到兩秒鐘的鏡頭。諾蘭家有三兄弟。弟弟喬納森·諾蘭是現在好萊塢著名編劇,他倆的合作從[記憶碎片]到[蝙蝠俠:黑暗騎士],一直延續到[星際穿越]。
  • 《黑暗騎士》諾蘭大神的巔峰之作,是當時DC抗衡漫威宇宙的希望
    分為藝術和工業,詩歌和娛樂,它比任何一部好萊塢改編的漫畫書都更加黑暗和陰鬱——包括諾蘭2005年的前作。《蝙蝠俠:開戰時刻》這使得這部劇集又回到了令人愉快的喜怒無常的狀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中的矛盾心理。讓觀眾在第一眼誤以為是悲觀色彩。但一部讓人如此興奮的純粹電影,不能被貼上悲觀電影的標籤,即便是《黑暗騎士》這樣的後英雄超級英雄電影。
  •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蝙蝠俠的收官之作,諾蘭的誠意之作!
    今天就跟大家講的電影是《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安妮·海瑟薇等主演,是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的最終章。前兩部分別是2005年的《蝙蝠俠:俠影之謎》和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
  •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藍光開售 續諾蘭情結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藍光開售 續諾蘭情結     藍光BD/DVD《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影碟將於2012年12月5日在國內上市。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將在中國香港重映 或為諾蘭新片《信條...
    據外媒《好萊塢報導》報導,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將在中國香港進行重映。據悉三部曲中的《蝙蝠俠:俠影之謎》將於6月4日上映,《黑暗騎士》將於6月11日在電影院上映,《黑暗騎士崛起》將於6月18日上映。
  • 如何評價《黑暗騎士崛起》?
    今天託北影節的福,又進電影院看了一次《黑暗騎士崛起》,有了些和以往不太一樣的想法,忍不住說出來分享下~以下均為個人想法。《黑暗騎士崛起》在敘事上有明顯的不足,比如過多過於直白的剖析臺詞,作為電影,確實比不過《黑暗騎士》。
  • 出自諾蘭導演的電影作品,你只知道《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
    除了我們熟知的超級英雄題材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外,這些經典佳作也是來自這位鬼才導演手中,以下電影作品按時間順序排列。《記憶碎片》:這部2000年於法國上映的懸疑片,主要講述的是萊昂納多·謝爾比與妻子遭遇歹徒的襲擊後,雖然活了下來,卻患上了「短期記憶喪失症」,在僅有的一點破碎的記憶支撐下,萊昂納多必須找到更多線索將殺妻兇手繩之於法。
  • 導演克里斯多福 諾蘭,關於他的10件小事
    這個九月的國際影壇註定是屬於克里斯多福·諾蘭的! 在上一部電影《敦刻爾克》公映四年後,諾蘭在全球影迷的翹首以盼中,攜帶自己的最新作品《信條》捲土重來。 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於2008年7月,是影史上首部成功跨入「10億美元俱樂部
  • 《黑暗騎士崛起》內地公映 蝙蝠俠上演悲情戲碼
    三部曲明星齊聚 反派危險指數升級作為曲終篇,《黑暗騎士崛起》如同一場盛宴,除了飾演蝙蝠俠的克裡斯蒂安·貝爾,在前面兩部電影中出現的角色幾乎全部回歸,韋恩家族的忠實管家阿福(麥可·凱恩飾),韋恩的青梅竹馬瑞秋(凱蒂·霍姆斯飾),韋恩的父親託馬斯·韋恩(萊納斯·羅徹飾),始終站在蝙蝠俠身後提供高科技援助的魯修·福克斯(摩根·弗裡曼飾),高譚市的正義警長吉姆·戈登(加裡·奧德曼飾
  • 諾蘭執導《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安妮海瑟薇演繹貓女
    蝙蝠俠三部曲完結篇《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在2012年正式豋場,導演依舊為克里斯多福諾蘭,演員也大都是原班人馬,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演蝙蝠俠、新加入的安妮海瑟薇飾演貓女,其他演員則有蓋瑞歐德曼、米高肯恩、摩根費裡曼、喬瑟夫高登李維、連恩尼遜、瑪莉泳柯蒂亞,反派班恩則是由湯姆哈迪飾演。
  • 克里斯多福·諾蘭經典作品《黑暗騎士三部曲》重返大銀幕!
    華納兄弟電影今(8日)正式宣布,要讓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經典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在5月29日(周五)起重返大銀幕,諾蘭向來就是大銀幕和傳統影院堅定而忠實的擁護者,期待《黑暗騎士三部曲》經典重映能讓觀眾在疫情逐漸緩解之際享受影院級的感官震撼,就如同蝙蝠俠以黑暗騎士之姿從絕望中升起,燃起希望的火炬,於黑暗中看到即將到來的光明。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或改變了一切
    而在這份令人眼花繚亂的片單上,要說最令人熱血沸騰的作品,那就是系列饕餮IMAX版「諾蘭導演 黑暗騎士三部曲」。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一切。追溯到十幾年前,從2005年的《蝙蝠俠:俠影之謎》開始,DC聘請諾蘭重啟蝙蝠俠系列,扶正DC的同時,更是為其塑造了一個票房和口碑雙雙出彩的王者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