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多肉,應該很多花友都很熟悉,養多肉很容易上癮,因為多肉的價格不貴,而且種類又特別多,看著網上很多曬的美圖,自己也忍不住想入手,把自己的小陽臺打造成多肉的海洋,看著五顏六色,胖嘟嘟,形態各異的多肉群,別提多驕傲了。
特別是在這個十一月,溫差高,陽光又柔和,只要自己可以利用好,就可以讓多肉從小苗輕鬆變成成型植株,但是想把多肉養好,養護技巧很重要,而且土壤的配比也很重要;
如果多肉出現這「三症狀」,最好就給多肉更換一次土壤,保證根系可以自由伸展,吸收養分,養成小老樁,否則多肉已黃葉,最後只剩一個空盆子,下面一起看看吧。
症狀一:多肉根系露出土表
很多花友家裡的多肉,都是從小苗開始養起,因為現在的多肉價格很便宜,所以很多花友只需花幾塊錢,就可以收到好幾個品種的小苗多肉,對於這類多肉,我們一開始在配土的時候,顆粒基質的成分最好不要太多,沾2,3成即可,再摻入養分充足的營養土即可。
小苗多肉的根系不發達,對養分需求又高,如果這個時候給它施肥,它也無法吸收,所以最好用養分足的營養土,可以讓根系快速生長,同時長出更多毛細根,一般養護半年或一年左右,植株便已基本成型,甚至有些根系還爬出土表,這個時候,就需要給它換土了,讓根系生長不受阻。配土可以用營養土加珍珠巖,按照6:4的比例充分混合。
如果不知道怎麼配土,可以選擇多肉專業土,保證土壤肥沃透氣無論是葉插苗還是未成型的多肉,前期最好選擇營養土養護,更易成型養活過程中,不要把它們放在室外,在散光的半陰環境養護,慢慢出狀態給小苗多肉澆水得及時,掂量花盆變輕,就可以澆水,之後通風,加快水分蒸騰
症狀二:土壤出現板結情況
成型的多肉,在配土的時候,可以逐漸加大顆粒基質的成分,例如用河沙,礫石,珍珠巖等,一般要佔4成以上,才可以保證在給多肉澆水之後,水分可以快速蒸騰掉,避免根系出現腐爛的情況,在養護多肉的過程中,土壤的養分會慢慢被耗盡,所以我們還得定期給多肉換土。
特別是看到多肉土壤出現板結情況,造成板結的原因一般有3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土壤已用多年,第二個就是澆水時總沒澆透,第三個就是頻繁用固體肥,導致成分殘留而板結,所以在給多肉施肥時,要控制好用量,儘量選擇花多多系列的水溶肥。同時要控制好用量,少量多次給多肉施肥,避免出現燒苗的情況。
為了讓多肉的長勢更好,每個月可以給它加一次花多多1號,促進枝葉生長在養護多肉的過程中,要注意給它做掐芽工作,加快多肉側芽的分化速度為了加快分化速度,在多肉切口位置風乾後,就可以給它加花多多1號
症狀三:多肉葉片頻繁發黃
還有一種情況,也需要給多肉換土,一般只要土壤肥沃透氣,而且陽光充足,即使沒能及時給多肉補水,它的狀態也不會太差,只是長勢沒那麼快而已,所以當看到多肉出現頻繁黃葉,很可能就是感染蟲害,才會導致這種大規模損害。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馬上檢查多肉的健康情況,如果看到有些小白點,土壤或植株有小黑影在爬動,都證明多肉已經被感染了,這個時候,我們要把感染的葉片快速修剪掉,同時用專業的農藥治療,必要的時候,在傷口痊癒後,選個時間重新換盆換土,避免蟲卵等殘留在土壤中。
為了避免多肉出現大規模感染,最好定期給它噴灑農藥,或在土壤中加小白藥養護環境也要保證通風,並做好多肉的修剪工作,讓植株的空氣流通起來如果發現感染,一定要馬上把多肉隔開開,並把疑似感染部分都修剪掉,徹底治療
總結:想把多肉養好,配土非常重要,只要這個基礎打好,就可以讓多肉的根系充分吸收養分,而且不易出現積水或悶根情況,所以看到多肉出現這三個症狀,趕緊給它翻翻土,保證土壤肥沃透氣,之後保證充分日曬,加快上色,再通過修剪和施肥,讓多肉養出狀態,養成群生小老樁。
(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喜歡的關注,幫忙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