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喜養多肉,因為多肉的個頭比較小,顏色又鮮豔,看起來非常耐看,所以不少花友都喜歡養多肉,而且多肉的品種特別多,如果動手能力好,還可以把多肉擺成一個盤,增加它的美觀性,壯觀又好看。
可是在養護多肉中,爛根情況是最為容易發生的,但是很多花友,都不知道怎麼判斷多肉是否出現了爛根情況,直到挖開多肉,才發現多肉的根系已經嚴重腐爛,想挽回已經非常晚了。
其實,多肉一旦出現這「三」特性,就必須馬上處理,這是「爛根」的症狀。
特徵一:新生葉片變軟
造成葉片腐爛或變軟的原因有很多,不過只要新生的葉片開始出現發軟的情況,那麼根系腐爛的機率就特別大,因為根系一旦發腐,養分就吸收不了,養分不足,多肉的葉片就會開始泛黃,而且一些老葉子,抵抗性比較強,軟化情況不大。
但是新生的葉片養分不足,而且比較嬌弱,一旦根系有腐爛現象,發軟化水情況會非常明顯。當然如果澆水的時候,水分一直積壓的多肉葉片縫隙中, 如果在新生葉片的附近,也會造成新葉發軟腐爛,但是其他多肉葉肉並不明顯。
特徵二:土壤長期溼漉漉
而根系腐爛的第二個特徵,即使土壤長期溼漉漉的,而且澆水的時候,水分滲透速度特別慢,這種情況,也代表根系有腐爛的現象,因為土壤已經板結,所以水分很難排走,導致積水,根系長期在這種環境中, 腐爛機率特別大。
所以我們平時給多肉配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土壤的透氣性,收下花盆不要選太大的,避免澆水滲透慢,而且花盆底部可以加點大顆粒基質,作為瀝水層,配土用營養土加珍珠巖,瀝水,按照6:4的比例混合,保證通風透氣,而且養分還足。
如果不知道怎麼配置,現在也有很多商家會先配置好專屬多肉的營養土等,對於新手來說,想降低爛根的機率,可以選擇已經配置好的土壤。
特徵三:花盆沉甸甸
根系腐爛的第三個特徵,就是花盆掂量的時候,總是感覺它沉甸甸的,雖然土壤的外表層看起來很乾燥,但是中部和底部,都可能還留有大量積水,同樣是根系腐爛的表現,因為有些花友澆水太隨便,長時間澆水都沒有澆透,中底部長期沒有水,就會出現板結情況。
根系會被鎖住,後期澆水的時候,也有大量水留在中部,導致花盆掂量起來還是挺有重量的,出現這種情況,也證明多肉已經爛根了。
通過這3個情況,我們就可以提前判斷多肉是否爛根,如果有爛根的嫌疑,就馬上扒開土,檢查根系,並早些處理,把腐爛根系修剪掉,然後塗上多菌靈,待切口乾化後,再重新配土。後期養護的時候,土壤要保證透氣肥沃,而且每次澆水並等土壤全乾後再澆,每次澆水也必須澆透。
(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喜歡的關注,幫忙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