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把「藍圖」變成「施工圖」 東楚網

2020-12-22 東楚網

  融入發展大局 重塑工業優勢

  □ 大冶市委書記 王剛

  「一心兩帶、多點支撐、全域一體」區域發展布局,將會給大冶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大冶湖高新區是黃石創新驅動發展的示範區,臨空經濟區是黃石臨空經濟的核心區,大冶將全力推動高新區和臨空區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臨空創新發展帶的主引擎,輻射帶動整個發展帶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落實省、市委全會精神,大冶將著力打造「雙區引領、五園支撐、多點開花」全域發展格局。雙區引領——以大冶湖國家級高新區和黃石臨空經濟區為主戰場,打造引領大冶高質量發展的「雙核引擎」,有效銜接黃石「一心兩帶」戰略布局。五園支撐——立足現有的陳貴、靈鄉、保安、金山店、金湖等五個重點鄉鎮工業園區,將其打造成為黃石「N園」中的「五小龍」,推動鎮域經濟強勁發展,積極呼應黃石「多點支撐」的戰略布局。多點開花——金牛、茗山、劉仁八、殷祖、大箕鋪等鄉鎮,將充分利用山水文化旅遊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健康養生養老產業;東嶽街道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響應黃石「全域一體」的戰略布局。

  「十四五」時期,大冶將按照「工程化實施、項目化推進」的方式,積極實施五大工程,努力打造五大新城——實施工業復興工程,打造先進位造之城;實施創新驅動工程,打造創新活力之城;實施築巢引鳳工程,打造現代空港新城;實施文化傳承工程,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實施城市創建工程,打造宜居幸福之城。

  與此同時,大冶將全力做好補短板、強弱項文章,讓「十四五」發展更有質量。「十四五」時期,大冶將把重振鎮域經濟作為重點發力方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集群、塊狀經濟,推動鎮域經濟強勁發展,重塑工業發展優勢,助力大冶「百強」路上持續進位。

  在此基礎上,大冶將努力補齊創新驅動短板,全力推動全區域、全領域科技創新。「十四五」,大冶將重點推進中醫藥顆粒、芳香產業、生態修復產業創新發展,力爭做成全國領先。

  此外,大冶將努力補齊城鄉建設、生態環保及民生領域短板,努力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人民滿意醫療,確保老有所養、困有所幫、住有所居。 (記者 殷珂 整理)

  實施「四縣戰略」 進軍縣域百強

  □ 陽新縣委書記 王建華

  陽新沿江區域產業基礎優良,臨港優勢明顯,隨著億噸機制砂、華新綠色建材園等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將為黃石打造沿江高質量發展示範帶提供重要動力源。「一心兩帶、多點支撐、全域一體」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必將實現發展水平和整體實力的提升。

  《建議》「支持陽新進入全國縣域百強」。從「進十爭百」到「進入百強」,體現了市委對陽新的期待和信任。經過「十三五」時期的不懈努力,陽新已經脫貧摘帽,主導產業集約化集群化發展顯著增強,區位功能優勢更加凸顯,陽新蓄勢發力、後發趕超的態勢已經形成。未來「十四五」,陽新有信心、有底氣、有基礎,更要自我加壓、跳起摘桃,集中精力、財力推進高質量發展,逐步縮小與其他縣市差距,早日實現「進入全國縣域百強」。

  「十四五」時期,陽新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圍繞黃石「五城」建設目標和「四再」戰略部署,大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改革活縣、開放興縣「四縣戰略」。

  打造「一城三區三中心」。「一城」即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新型縣城。「三區」即創建大黃石都市區的重要支撐區、全省鄉村振興示範區、長江中遊產業轉移示範區。「三中心」就是湖北重要農產品集散中心、區域性交通物流中心、中部地區旅遊休閒康養中心。

  同時,堅持市域一體、全域黃石理念,搶抓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契機,重點推進規劃銜接、產業承接、交通連接等,全方位對接黃石市域一體化發展,把陽新打造成全市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

  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專項規劃與黃石「十四五」規劃體系的全方位對接,吸引一批產業項目落地,助推區域發展,加快黃陽第二通道和沿江廊道建設,加快市域一體化進程。

  爭取到202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80億元,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6個主要經濟指標在2019年基礎上實現翻番,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奮進全國縣域經濟百強。 (記者 田城 整理)

  聚力「五個臨空」 引領美好生活

  □ 黃石港區委書記 徐莉

  黃石港區將樹立全域臨空理念,聚力推進「五個臨空」戰略舉措,著力構建「兩園兩帶」產業布局,奮力建成全國現代服務業試驗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全域臨空先行區、美好生活引領區。

  推進產業臨空。加快推進臨空商務產業園建設。集約集聚發展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科創經濟等新興業態;通過三鏈融合、數字賦能,推動傳統商貿服務業業態轉型升級;利用黃石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深度融合。形成以「兩園兩帶」為骨架、以臨空商務產業園為核心、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以臨空智能製造業為支點的現代產業體系。

  推進科創臨空。堅持把創新擺在全域臨空的核心地位,全力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圍繞臨空黃石港建設,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團隊,依託環湖大學生科技園等載體,著力打造創客夢工廠、創業部落等新型「雙創」平臺,全面提升企業和產業創新能力,積極融入科技創新協作,做強高質量發展的科創引擎。

  推進生態臨空。加快推進長江岸線復綠和景觀項目,把長江岸線黃石港段打造成為濱水綠色發展帶的亮麗引線;重點推進磁湖、青山湖、青港湖、大眾山等生態治理及沿山環湖休閒運動項目建設,打造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交融的生態公園城市。

  推進智慧臨空。加快建設智慧交通,建設以「四縱七橫」為基本骨架的暢通內循環;重點推進與順豐國際機場的路網對接,形成融入武漢城市圈路網體系的聯通外循環。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及智慧化改造,加快智慧小區建設。全面推行智慧服務,推動基層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以「紅色網格」「紅色物業」為重點,優化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推進人文臨空。辦好更加優質的基礎教育,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挖掘華新舊址、紅樓、海觀山、卸礦機、地質裡、人民街等文化資源,打造全國工業旅遊目的地;提供更加完善的健康服務,提高全區公共衛生和健康服務質量;全面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險保障體系,讓全區各層面、各群體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記者 吳高斌 整理)

  錨定「五城」目標 加快「五區」建設

  □ 西塞山區委書記 朱宏偉

  學習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西塞山區將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乘勢而上、奮勇爭先,把市委戰略部署轉化為真抓實幹的具體行動,堅持轉型升級不動搖,錨定黃石「五城」目標,加快推進「五區」建設,譜寫新時代西塞山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錨定黃石「創新活力之城」目標,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過去五年,西塞山區先後榮獲湖北省「科技創新先進縣(市區)」「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成效良好區」榮譽。未來五年,要進一步完善創新體系,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爭創「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錨定黃石「先進位造之城」目標,加快建設「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西塞山區是老工礦城區,產業轉型任重道遠。未來五年,堅持「三鏈融合」,紮實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倍增計劃,積極推進數字賦能、數字轉型,做大做強特鋼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智能裝備產業,鞏固提升生物醫藥產業,推動製造業邁進價值鏈中高端。 

  錨定黃石「現代港口城市」目標,加快建設「黃石臨港產業園區」。黃石臨港產業園區是全市「四區N園」布局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五年,對接黃石新港,積極融入黃石沿江高質量發展帶,以爭當全市「N園」龍頭為要求,認真落實「一年規拆改、兩年快起步、三年大變樣」的工作部署,加快鹽田港長江總部建設步伐,推動臨港現代服務業突破性發展。

  錨定黃石「山水宜居之城」目標,加快建設「全國老舊小區改造示範區」。近年來,西塞山區搶抓政策機遇,陸續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金灣工程」和沿江綜合整治「百年鋼城、十裡秀帶」工程。未來五年,要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改造任務,著力構建「15分鐘生活圈」,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宜居品質,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錨定黃石「歷史文化名城」目標,加快建設「磁湖·黃荊山文旅新區」。目前,「磁湖·黃荊山文旅新區」建設已實質性啟動。未來五年,要深度開發利用工業文明和非遺文化,提檔升級西塞山、黃荊山風景區,加快建設夏浴湖溼地公園,完善城市公園體系,推進全域旅遊開發。

  (記者 劉豔新 整理)

  發展循環經濟 建設首善城區

  □ 下陸區委書記 郭波

  下陸區將結合落實黃石五大轉型、五城建設、「四再」要求,把市委全會精神和建議稿任務要求以項目化、責任化、清單化形式落實到下陸區「十四五」規劃編制和實施中,為黃石發展貢獻下陸力量。

  「十四五」時期,全區將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優化發展空間布局,加快全域一體化融合發展;堅持改革創新,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大力加強現代化智慧城市建設;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現代化城市;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提升下陸文化軟實力;大力增進民生福祉,持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下陸,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首善城區新徵程。

  全區將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搶抓國家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和長江中遊城市群重大戰略機遇,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布局,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和引導產業聚集發展,構建錯位發展、互補融合、「含新含綠」、集群效應明顯的園區產業發展格局。著力發揮銅產業基礎優勢,打造「延鏈補鏈強鏈」的現代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閉環,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以跨境電商產業鏈導入臨空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將老下陸與團城山銜接,建成現代服務業發展熱土和現代化首善城區建設標杆區塊,建設臨空跨境電商產業園;構建大商業格局,加快磁湖西岸開發,以總部經濟、金融服務、高端商貿、信息科技產業為主導,建設磁湖高端商貿產業園;依託東方山健康養生文化底蘊,以大健康產業發展串起山上山下優質資源,建設以中醫養生、素食餐飲、文旅休閒、全民健身、高端養老產業為主導的東方大健康產業園。加快新老下陸城市更新步伐,依託城市更新項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煥發城區活力,建設以工業記憶文旅、片區商貿、鄰裡服務、居家養老產業為主導的城市更新文化產業園。加快構建「四圈融合、五區協同、六園並進」的全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全國循環經濟示範區、華中跨境電商集聚區、湖北大健康產業樣板區、鄂東消費核心區、黃石智慧城市先行區。(記者 萬經煌 整理)

  延伸產業鏈條 做大產業集群

  □ 開發區黨工委·鐵山區委

  「一心兩帶、多點支撐、全域一體」區域發展布局貼合實際、振奮人心,既體現了中央省委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也體現了市委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考量。

  勇擔發展新使命。省、市委全會的戰略部署給開發區·鐵山區帶來了多重發展機遇。開發區·鐵山區將繼續堅持「龍頭、核心、前沿」定位不動搖,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爆發期、大冶湖核心區成熟期、基礎設施框架提升期、全域一體化形成期的「四期」疊加機遇,以大冶湖生態新區發展為核心,積極打造鐵山臨空經濟產業園、金山智能製造產業園、汪仁電子信息產業園、章山新材料產業園、太子生命健康產業園、大王綠色經濟示範園,按照「鎮園合一」的思路推動鎮域經濟強勁發展。

  投身「全域一體」主戰場。開發區·鐵山區將堅持統一規劃,分步推進,統籌大冶湖南岸與大冶湖北岸、大冶湖生態新區與鐵山區域協調發展;加快「西優東拓、南進北連」步伐,在交通、產業、空間等方面做好統籌,加快與大冶、陽新、新港、老城區進行無縫銜接,成為全市一體化發展的樞紐核心。

  當好產業發展主力軍。開發區·鐵山區將繼續夯實實體經濟底盤,全力做好強優勢、補短板文章,聚焦電子信息、智能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和新材料四大主導產業「1522」發展目標,保持招商定力,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落地,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把「一主三大六新」產業鏈條延伸拉長,規模做大,爭當「再造黃石工業」主力軍。

  「十四五」期間,開發區·鐵山區將圍繞「五城」建設,瞄準「四再」目標,找準在全市「一心兩帶、多點支撐、全域一體」空間布局中的位置,優化形成「一核六園、全域一體」的發展格局,勇挑高質量發展重擔,強化龍頭意識,充分發揮臨空臨港臨湖優勢,深度融入光谷科創大走廊,主動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努力建成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全域一體化的核心、改革創新的前沿和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強力實施綠色交通、智慧園區、未來社區建設,持續推進產業發展、產城融合、營商環境「三大新飛躍」,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記者 董浩 整理)

相關焦點

  • 孝漢應高速公路由「藍圖」變為「施工圖」
    孝漢應高速公路由「藍圖」變為「施工圖」 2020-12-15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搶抓「雙區」建設機遇,中山翠亨新區繪就嶄新藍圖
    2018年底,中山市委、市政府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和深中通道建設歷史機遇,將翠亨新區定位明確為「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位置的中山翠亨新區,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精準科學的頂層設計、優質周密的謀劃藍圖中,步入了發展「快車道」。抓機遇:臨海工業園走向翠亨新區新時代,新方位,新使命,新作為。
  • 黃石東楚傳媒集團東楚晚報全媒體有限公司詢價公告
    因公司開展《為夢打拼 有你相隨》全市重點用工企業單身青年相親、求職活動需要,項目多項施工工作採用公開詢價方式選取,歡迎符合條件的單位參加。現將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項目名稱  《為夢打拼 有你相隨》全市重點用工企業單身青年相親、求職活動物料供應和場地布置  二、施工單位要求  1、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及年檢有效的營業執照;經營範圍內須有相關施工工作的內容。
  • 緊鑼密鼓,把「藍圖」變成「施工圖」 ——省直廳局負責人談貫徹...
    編者按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將「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作為湖北高質量發展的「綱」和「魂」,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切實肩負起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湖北的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
  • 企業搶抓新機遇 稅務服務緊跟上
    隨著這一戰略部署的穩步推進,不少企業正搶抓「六穩」「六保」政策機遇,提升布局國內國外雙循環的硬實力。各地稅務部門聚焦企業需求,快速落實優惠政策,以信息化手段服務企業享優惠、通鏈條、賦新能。稅收大數據助攻企業發力「雙循環」為打通政策紅利惠及市場主體「最後一公裡」,助力企業搶抓「六穩」「六保」政策機遇,布局國內國外市場,廣東揭陽稅務部門創新推出「數說戰疫」大數據服務平臺,將國家出臺的系列稅費優惠政策鑲嵌到平臺中,實時跟蹤不同行業、不同市場主體的優惠政策享受、發票領用以及企業銷售經營等情況,逐一跟蹤提醒和輔導企業及時享受政策紅利
  • 霞浦東衝路東海一號:搶抓工期 工程有序推進
    連日來,在長春鎮東海一號施工現場,持續數天的低溫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在工程各施工點上,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的搶抓工期、進行施工,確保工程進度序時推進。在積石中橋,大橋橋墩部分已經完成施工,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便可進行空心板梁架設。
  • 搶抓施工黃金期掀起項目建設新熱潮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當前正是項目施工黃金期,鯉城區各在建項目搶抓工期,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掀起項目建設新熱潮。位於江南新區的金泰花園一期是鯉城區在建重點項目,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人們來回穿梭,綁紮鋼筋、澆築混凝土……一派忙碌景象。該項目是站前大道西側棚戶區改造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安置區,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分兩期進行建設,一期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主要包括8棟高層住宅樓和1個配套幼兒園。
  • 松崗搶抓「雙區」機遇,加快高質量發展!
    做好今年工作,對松崗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建設中搶抓先機、實現跨越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日前,松崗街道2020年街道黨工委工作報告出爐,總結2019年、謀劃2020年,帶領松崗搶抓「雙區」機遇,加快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西部重鎮、智創沃土、水岸新城建設新篇章。過去一年,松崗街道凝心聚力、眾志成城,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各項事業取得了新成績。
  • 搶抓機遇,馬來西亞GT旅遊公司謀劃新發展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郭丁源報導 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之際,馬來西亞GT旅遊公司在上海外高橋喜來登酒店舉辦「金鎖旅遊項目招商會」,正式對外發布「生命怒放之旅」項目搶抓新商機。
  • 搶抓機遇,優化布局 劉中波到二手車交易市場調研
    劉中波實地查看了交易市場情況,並要求相關部門單位搶抓棗莊市獲批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這一機遇,高點定位,優化布局,通過特色化服務實現業務差異化發展。在國內,棗莊市市中區二手車交易規模一直位居前列,現已成為全國二手車交易最活躍、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 搶抓第三次歷史性機遇 建設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
    搶抓第三次歷史性機遇 建設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專訪德陽市委書記靳磊掃碼看更多精彩內容。如何落實好省委全會精神要求、搶抓好歷史機遇?近日,德陽市委書記靳磊在接受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的專訪時認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德陽繼三線建設、改革開放後迎來的第三次歷史性機遇,對德陽這個工業重鎮融入區域協調發展大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如何理解第三次歷史性機遇?
  • 佛山三龍灣:搶抓灣區機遇,打造創新極核
    三龍灣是佛山應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戰略機遇而打造的高端創新集聚區。2019年6月5日管委會掛牌成立以來,三龍灣就以「市統籌區建設齊分享」的體制和「三專三不變」機制,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與發展活力。經過一年多的發展,三龍灣果然不負重望。
  • 胸懷全局 奮勇擔當 搶抓機遇 爭先進位
    ■搶抓重大戰略機遇,加快打造國內循環的戰略腹地和國際循環的門戶樞紐,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打造承載美好生活的「未來之城」,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城市品牌國際影響力。 本報訊 (記者 鍾文) 10月31日,市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主持會議並講話。
  • 軟體更新|雲設計、施工藍圖六月第三期更新
    【修復】導出平面圖「自定義」模板打開異常問題4.【修復】導出平面圖退出之後出現彈窗問題5.【修復】量房寶戶型在雲設計打不開的問題施工藍圖更新優化如下:1.【新增】右側信息欄內容進行調整,增加相關人員確認籤名2.【優化】專業版和企業版支持施工藍圖下載CAD和PDF功能3.
  • 鄭許市域鐵路工程指揮部第一項目部搶抓施工進度確保如期完工
    姚林寶 文圖4月28日上午,鄭許市域鐵路許昌段多個施工工地,施工人員各司其職,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隨處可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和機械轟鳴聲,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優化施工方案搶抓工程進度在永昌大道站施工現場,2臺大型龍門吊、3臺挖機、2臺吊車、1臺混凝土泵車和數臺拉土汽車及身穿黃色反光背心的幾十名工人正在緊張地作業。
  • 江新聯圍加固工程搶抓施工黃金期 37宗穿堤建築物已全線開工建設
    江門日報訊 (皇智堯 劉瑞芬) 連日來,在新會區江新聯圍加固工程(會城段)第一標段小點圍電排站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緊鑼密鼓進行泵室安裝鋼筋和牆身模板施工。這樣一派火熱的施工景象,是該工程搶抓汛後施工「黃金期」的一個縮影。
  • 精準發力五大重點 推進「藍圖」變成「施工圖」——市住建局談貫徹...
    市委五屆十二次全會描繪了黃岡「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宏偉藍圖。市住建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結合住建部門工作職責,著力抓好五大重點工作,推動黃岡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啟動實施城市更新。推動建築建材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爭創全國建築建材產業化示範區,鞏固發展建築業「千億產業」,提升建築施工質量安全水平,弘揚工匠精神,打造黃岡建築鐵軍。推動房地產均衡發展。推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全面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完善小區治理體系。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支持城市高效集聚經濟和人口。推進以縣域為重點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 一體化發展採訪見聞:從「藍圖」到「施工圖」
    9月26日至30日,在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的「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上海站)活動期間,記者通過進鄉村、探園區、入企業、訪群眾,真切感受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正由一紙「藍圖」繪成一張「施工圖」。在上海青浦、蘇州吳江的共同努力下,9月30日,困擾兩地百姓多年的省際「斷頭路」全線貫通。
  • 廣安市鄰水縣:搶抓川渝合作機遇 復工達產按下「快進鍵」
    田間地頭傳技術 搶抓農時忙春耕  鄰水縣是百萬人口農業大縣。近年來鄰水縣提出做好重慶餐桌文章,大量農產品進入重慶市場,這不僅為鄰水深度融入重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有力促進了鄰水縣脫貧攻堅工作。  當前,春耕春管進入關鍵期,平地、耕地、翻土、鋤草……走進鄰水的田間地頭,農民已開始忙碌起來,為新一年的豐產播下新的希望。
  • 荊門東寶聖境山滑翔基地搶抓時間趕工期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安從斌 通訊員 劉洋)3月20日,位於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金泉村5組的聖境山滑翔基地工程項目工地上一片繁忙,施工人員正搶抓時間趕工期,力爭300天內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