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在位四十二年,是北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但是其四十二年的統治,以明道二年(1033)為界,因為實際執政者不同,可分為「劉太后垂簾聽政時期(1022-1033)」與「仁宗親政時期(1033-1063)」兩大階段。
而這位劉太后就是宋仁宗父親宋真宗的皇后—劉娥,拜這幾年關於包拯的電視劇所賜,這位作為在狸貓換太子這部傳奇故事中的大反派,其名字也被慢慢知曉。
當然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是子虛烏有,但是領養其他貴妃冒充自己親子確實是確有其事,直到劉太后死後,趙禎才知道自己的生母並非是劉太后。
而且相比較這個這個狸貓換太子的假故事,劉娥本身的經歷更富有傳奇性。在宋代的歷代皇后中,劉娥的出身是最低微的,她是歌姬出身,並且其還是二婚嫁過人。
但是劉娥卻是宋代諸位皇后中,權力最大的,爭議最多的,甚至劉娥還差一點成為第二個武則天,登基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女皇帝。
從四川一個孤苦無依的歌姬,到成為宋代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太后,劉娥究竟是怎麼做到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據《宋史》記載,劉娥祖籍太原,生於宋太祖開寶元年(968)正月八日,祖父劉延慶在五代十國的後晉、後漢時任右驍衛大將軍,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領嘉州刺史,因此劉家舉家遷至成都華陽。
不過後人認為這不過是劉娥發跡後,為了自抬身價而進行的攀附。關於劉娥的出身宋史記載很模糊,只能確認其是個孤女,父母早逝,寄養在自己的外祖父家。
長大後,成為了一名善(就是撥浪鼓)的歌姬。並且早早的嫁給了一個名叫龔美的銀匠,並且跟隨龔美離開四川,來到東京城謀生,開始了自己的傳奇生涯。
來到東京城的龔美夫妻以為人打造銀飾謀生,龔美拉風箱打煉銀飾、而劉娥則打鼓招攬生意,這兩人相互依偎謀生的情景,頗有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賣酒夫唱婦隨的浪漫。
然而浪漫不能當飯吃,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兩人在東京城的謀生並不順利,甚至在京師,龔美因生計艱難,打算將劉娥賣掉,再嫁他人。
恰好此時襄王趙恆此時還未娶妻,聽說蜀地的女子大多美豔動人,便讓家僕們為他留意一下。劉氏隨夫拋頭露面,自有美名在外,趙恆的心腹隨從張耆將劉娥推薦給韓王,趙恆一見劉娥,大為愛。
龔美為了自己和劉娥兩人前程考慮,便聲稱自己和劉娥是表兄妹關係。當然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肯定瞞不過有心人眼睛的。
於是因為劉娥的出身實在太過卑賤,太子的乳母秦國夫人苦口婆心地勸說過趙恆,結果趙恆卻充耳不聞,於是,她到宋太宗跟前告了一狀。宋太宗聽後,十分生氣,要求太子立即把劉娥掃地出門。
宋太宗的命令趙恆不敢違抗,但是又十分捨不得劉娥,便把劉氏偷偷藏在自己的心腹張耆家裡,時不時的過去私會。
據說此舉讓張耆連家都不敢回了,只能天天加班。劉娥在張耆家中居住的時候,張耆對待劉娥執禮甚恭,就跟伺候祖宗一樣。
也是在張耆家中,劉娥在閒餘時間博覽群書,大大的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水平,就這樣偷偷摸摸的幽居生活,劉氏過了十五年,直到宋太宗駕崩,宋真宗即位。
宋真宗即位後,立馬將劉娥接入宮中 ,但後宮已經有了郭皇后和其他一眾嬪妃,劉娥並無正經名分。畢竟劉娥的出身確實太低,剛即位的趙恆不想因為此事和大臣們起爭執。
而入宮後的劉娥表現得也很聰明,不僅不與真宗後宮的皇后和嬪妃們爭寵。還格外體諒宋真宗,表示不求名分只求和宋真宗廝守。並且後宮嬪妃中,劉娥也是一個都不得罪,做事是面面俱到,還和其他的寵妃成為朋友。
直到七年後,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劉娥才被封為四品美人。地位僅次於郭皇后,此時的劉娥已經36歲了。
因為劉娥是個孤女,沒有父母家人,為了掩人耳目和培植自己的勢力,劉娥遂認龔美為兄,龔美也自此改姓劉。
景德四年,郭皇后因為自己的三個兒子接連夭折,傷心過度去世。此時宋真宗心裡雖然很想立劉氏為後,但是她既無子嗣又出身低微,群臣們都不贊同。
反而要求冊立十四歲的才人沈氏為皇后。雖然其年紀小,然而她出身高貴,是宰相沈倫的孫女。真宗不悅,索性讓後位空缺,不談立後之事。
此時真宗年近四旬,還沒有一個兒子,為了以防萬一,宋真宗只能養宗室之子於皇宮內。此時對於後宮的諸位嬪妃來說,誰能生下兒子,誰就有了成為皇后的資本。
因為劉娥此時的年紀太大了,生育子嗣的可能性很低,為了成為皇后,宋真宗和劉娥,想了一出「借腹生子」的辦法。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日,劉娥的侍女李氏生下一子趙受益(即後來的宋仁宗趙禎)。
但是一出生就被抱到劉娥那裡,也因此皇子雖然是李氏所生,卻只認劉氏為母。宋真宗早在孩子出生前,便早已宣布劉娥懷孕,而劉娥嚴禁宮人向孩子說明真相。擁有子嗣,對劉娥能冊立為皇后,以及真宗死後能夠垂簾聽政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到了大中祥符五年(1012 年)十一月,宋真宗總算得償所願,立劉娥為後,並給百官加官進爵,但是為了減少大臣反對,冊後禮儀一應從簡。
既不讓官員進賀,也不搞封后儀式,封后詔書也迴避朝臣公議,只下令將封后詔書傳至中書省,自己家裡宣布一下就完事。四十四歲的劉氏終於成為大宋王朝的皇后。
一個女人,尤其是封建時代的女人,要得到一個權力至高無上男人的持久喜歡,那可不僅僅是長得漂亮就可以的。古人云: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對於皇帝來說,什麼樣的女人他沒見過,什麼樣的女人他得不到?
所謂伴君如伴虎,要想得到皇帝的長久喜愛,除了美色還要有智慧。要超凡脫俗,時常能夠給皇帝以新鮮的感受,要做到博覽古今,跟得上皇帝的思路,聽得懂潛臺詞,能讓皇帝倚為智囊。
縱觀劉娥的經歷,當初她應該文化不高,但從後來的發展看,她絕對冰雪聰明。 《宋史》有這樣一段關於她的評價:「後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 真宗退朝,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後皆預聞。宮事有問,輒傅引故實以對。」
從這段話就能看出,劉娥絕對是一個冰雪聰明的女人,作為一個年老色衰出身卑微的皇后,劉娥非常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來為自己贏得寵愛。
並且宋真宗在處理某些朝廷大事的時候, 常常同劉娥交流看法,徵求一下她的意見,說明宋真宗不僅將其視為自己的女人,更是將其看作是自己的智囊。
而且從宋真宗對劉娥的寵愛日深的情況來看,劉娥的智囊團工作應該做得很到位。也是因此,宋真宗越發的離不開她。每日批閱奏章,劉娥必侍隨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帶上劉娥。
大約從天禧年間(1019)開始,由於宋真宗體弱多病,不能坐朝,便將政事交劉娥處理,「帝久疾居宮中,事多決於後」。也是在這個時期,劉娥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其團體以錢惟演和丁謂為首腦。
憑藉這些人皇后劉娥漸漸把持了朝政,宋真宗心中不安,怕劉娥危及趙氏江山 ,遂向心腹周懷正透露了自己有讓太子監國之意。宰相寇準得知這個情況,找機會進宮,與真宗密議「太子監國」之事。事情極為隱秘,包括皇后劉娥在內,都不讓知曉。
出宮後,寇準馬上讓連夜秘密起草「太子監國」的詔書。不料事情還是敗露,搖擺不定的宋真宗以「不記與準初有成言」為由,把事情全部推給了宰相寇準。在劉娥、丁謂等人的壓力下,寇準被罷相。丁謂則取代寇準,成為宰相。
寇準一黨的周懷正是「太子監國」事件的主要參與者,見謀劃失敗,知道劉娥、丁謂掌控朝政後必然打擊寇黨成員,遂鋌而走險,策劃發動兵變,廢皇后劉娥,殺宰相丁謂,寇準復相,讓太子登基,真宗退位為太上皇。
周懷正的手下在兵變的前一晚向丁謂告密,丁謂深夜去見曹利用謀劃應對,曹利用進宮,將此事密告皇后劉娥。 第二天一早,周懷正及其黨羽均被收捕,很快,周懷正被殺。之後,丁謂等又借「偽造天書」一案,進一步打擊寇準和寇黨勢力。寇準在永興軍的心腹朱能,不願坐以待斃,起兵反抗,不久兵敗自殺 。
劉娥趁機矯詔,削寇準萊國公頭銜,將寇準貶官趕出中樞。對此,宋真宗並不知情,一日,問左右為何多日不見寇準,左右之人都不敢回答。至此,劉娥徹底掌握了中樞大權。
乾興元年(1022 年)二月,54歲的宋真宗趙恆病逝於延慶殿,太子趙楨即位,是為宋仁宗,皇后劉氏為皇太后,軍國重事「權取」皇太后處分。而小皇帝趙楨這時只有十一歲,實際上就是由劉娥處理政務。
劉娥掌權第一件事就是,將寇準一黨(包括寇準、周懷正、李迪等)的「罪狀」昭告天下。同時,再貶寇準至雷州(廣東雷州半島),以李迪為寇準朋黨,貶至衡州(湖南衡陽)。並且趁機株連,將反對勢力徹底趕出中樞 。
然而此時,因為最強大的反對勢力寇準的離去,劉娥的同黨丁謂想趁機獨攬大權,欺上瞞下,其以為劉太后不過是個出身卑微的女子,根本沒有什麼政治見識,所以在朝堂上是囂張跋扈,不將劉娥劉太后放在眼中。
卻不知,劉娥深知丁謂的為人品性,雖然當初因為後位不穩而培植他,但是多年下來早已查知丁謂的種種不法舉動,見其已經失去控制,便下定決心除掉他。當年六月,與丁謂勾結的宦官雷允恭被誅,丁謂罷相貶謫。
經過這多番的人事調動,劉娥算是徹底的將朝政掌握在自己手中。朝中再也無人敢忤逆她的旨意。至此,劉娥這位出身低微的歌姬,終於實現了人生最華麗的逆襲,成為這個帝國真正的執掌者,開始了長達十一年顯赫一時的垂簾聽政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