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項目加緊推進,廠區機器轟鳴,現代化生產線快速運轉……行走在金海湖新區(畢節高新區)工業經濟發展的各大「戰場」,處處是一派火熱的生產景象,律動的工業發展節奏令人振奮。
金海湖掠影
五年前,原畢節雙山新區、畢節經濟開發區正處於開發起步階段,工業基礎薄弱、總量小、附加值低。五年後,這座城市成功申創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勢頭強勁。
五年來,新區堅持育龍頭、補鏈條、建平臺、保要素、強集群,充分發揮自身區位、生態、能源等優勢,大力推進全區創新資源集聚,新興產業培育。目前,新區入駐企業11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9家,科技企業90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小巨人企業2家。
促集聚 打造產業集群
「十三五」以來,金海湖新區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和沿海地區鋰電池產業轉移機遇,加快培育和發展鋰電池新能源產業,鼓勵企業大力進行技術研究和技術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工業園區一角
近日,在金海湖新區貴州金沃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有序進行操作生產設備,進行鋰電池生產。
據悉,貴航新能源產品主要出口印度、非洲、歐洲、北美等地區,通過升級生產技術和改進生產工藝,增加自動化設備,大幅度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目前,公司日產鋰電池可達15萬隻。
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貴航新能源呈現出的良好發展勢頭,是金海湖新區新型工業化取得長足發展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新區在「引、降、強」三字上下功夫,推動鋰電池產業「無中生有」,由小到大,建成鋰電池企業12家,籤訂投資協議的30餘家。2017年以來,金海湖新區鋰電池及電子信息產業產值16.8億元,解決就業人數1100餘人。
新區大力推進新興產業發展,培育形成以貴航新能源、丕丕丕科技公司為代表的儲能產業,以東冶實業為龍頭的綠色建築產業,以金域醫學、烏蒙山藥業為代表的新醫藥大健康產業,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增強。
抓機遇 突出科技創新
「十三五」以來,金海湖新區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培育創新生態,集聚更多高端人才和項目,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塑造高新區發展新優勢,用平臺思維培育產業集群。
貴州聚誠識別科技有限公司
貴州聚誠識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據了解,新區先後出臺了「7補貼」「7獎勵」等優惠政策,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引領企業集群發展的道路,緊緊盯住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個重點,初步形成了儲能產業、綠色建築、新醫藥大健康和現代物流業為主導產業的「1+3+X」產業布局。
同時新區聚焦主導產業,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圍繞「一城一園一中心」營造開放式創新創業生態。通過加強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與交流,共建更為廣闊的科技創新平臺,全力推動「畢有引力」「畢才畢用」工程,以優質服務保障科技創新平臺健康發展。
工業園區一角
目前,新區已建成 34 個科技創新平臺,擁有3個國家級平臺、8個省級示範平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企業技術中心2個和科研平臺1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發中心各1家: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 15 家(市級2 家)。
搭平臺 提升承載能力
「十三五」以來,金海湖新區以市場為導向,立足區位優勢,藉助東西部幫扶契機,主動融入珠三角建設,建基地、搭平臺,承產業、引人才,推進全區產業跨越升級。
2019年9月,新區獲批覆貴州畢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並以申創國家級高新區為抓手,「以升促建」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畢節·廣州產業園科技中心
目前,新區以廣州市南沙區、增城區,深圳市龍華區對口幫扶為契機,合作建設的畢節·廣州產業園項目正有序推進,引進廣建集團、廣藥集團、金域醫療等廣東省的 500強、行業龍頭等優強企業落地。
金海湖新區第一產業園
據悉,「十三五」期間金海湖新區投資累計532616萬元,共計開工新建項目66個,技改續建項目32個,累計建成投產項目59個。
如今,一個個平臺搭建完善,一項項產業集聚配套,匯聚起產業發展的澎湃動力。
【來源:金海湖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